
【东篱】雪压垮了城(微小说)
一
临近傍晚,大雪纷飞,我和“城”并没有放弃的打算,顶着白雪继续前行。
今天是我与城相识的第三个月,自我上班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去寺庙朝拜是我无意中提出的建议,是完全不经过大脑表述出来的意思,城从未拒绝过我。我和城之间的默契,大概像是饿了就要寻找食物,任何不寻常的事只要是我的嘴吐露的,城都答应。我们一致同意,这件事已经跳过了后果,变得具有可行性。我们抖擞着身子,无比兴奋,再有一会儿就能抵达目标地。
前天是城的18岁生日,是他第一次过生日,我们在工地里的楼台上喝酒。坐在灰色的水泥地上,脚下悬空,起初我是拒绝的。
我说:“摔下去就死了。”
城道:“为什么?干嘛会摔下去?”
摔下去——成了一个诅咒,我感觉这是闲谈,是一种假设,是一种提醒。
城直接坐下,打开两瓶酒示意我。在高处的我看到了往日里看不到的黑夜光景。
一瓶酒后,我和城的话开始多了起来,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我们,常以较少的言语接受这一切。城16岁就来到工地上班了,跟着师傅做了两年的学徒。我在学校违规喝酒被抓,继而大闹一番,在宿管的手电筒的白色强烈灯光下,我被赶出了学校。城的父母因为工地事故而死,16岁的城一人担起了全家的担子。从来都是我在抱怨,我钦佩城能够坦然地接受既定的事实毫无怨言,我明白这不是因为嘴被一块脏抹布堵住了,而是因为如这工地上的一粒灰尘,即使被风掀起一团黄黑色的尘雾也是正常的,至少在所有人看来是这样的。
二
十二月底,我和城趁着下雪天的假期前往最近的寺庙,也是xx市最著名的景点。至于我为什么要提议去寺庙,不过是缘于我在学校还没看完的一本书——《金阁寺》。
早上一直下着大雪,天黑了一整天,直至下午才缓和一些。我和城搭着地铁前往,卡着时间进了xx寺,没有听从工作人员的建议,也没有带伞,我们不想浪费钱买景点昂贵的伞。我得感谢退学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看雪触摸雪,就算倾尽世间一切也无法形容这最真实的美,我与城与白色的雪与美融合在一起,共同前行。灰色墙壁上也覆盖了雪,绿色的树上积了雪与上头的暗红色寺庙的每一层阁楼顶部一样。用手拂过栏杆上的扶手,我闻了闻。
城笑着问我:“哈哈,你在闻什么?”
我说:“没什么,你要不尝尝?”
走上去,寺庙已经关门了,只剩外头的煤油灯隔着保护罩还一闪一闪地亮着,像我口袋里的打火机,按下了按钮,火苗从黑暗里犹豫不决地窜出来,但也绝不停息,以此证明它的用处。煤油灯是可怜的被束缚的存在,由原先的液体形状被人类加以利用而点燃,却不允许它肆无忌惮的吮吸这天地里的所有氧气。它是温暖的存在,却也是丑陋的,无法与我和城一同欣赏雪的美,我想把煤油灯掐灭,好让他彻底窒息,而不是奄奄一息,一直故作姿态地装模作样展示自己,雪不是它赖以生存的媒介。
我和城找到一处休息场所,亭台里的最后一个人看到我们便离去了,城坐在大理石材质的座位上给我派了一根烟。
城:“打火机带了没有?”
我掏出打火机按了按,与城会意一笑:“这次不能如愿了。”
城:“哈哈,没事,反正这东西都是虚假的,不会拜了之后一切就会变好的吧。”
我回应:“确实。”
在寒冷的冬日里,指尖上的最后一点余热是来自烟卷燃烧带来的,如同晌午高挂在天上的太阳,也能温暖人。
“你还要坐多久?”
“不知道。”
“你呢?”
“不知道。”
我们看着暗红色的XX寺,交换了眼神:“随缘吧。”
“一切都会变好的,你还是回去上学吧,别耽误了,还有机会的。”
“嗯。”
将烟头按在垃圾桶中间向下凹进去的区域,反复挤压,使烟头不再有威胁性。我们坐地铁回去了,只是在途中下了车,来到工地。
城:“什么狗屁XX寺庙,还不如这来的实在,年底你就回去吧,年后不要再让我看到你。”
我说:“说不定。”
雪花落满了城的头和肩,我想为他扑打一下,却没有。我想,雪不会把城压垮,他喜欢雪,宁愿在雪地里打滚。
三
一年过后,我考上了大学,和城失联了许久,心想他大概是认为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故而选择沉默。我来到快要完工的工地上,这不是我熟悉的地方,我甚至找不到我们曾经喝酒的地方。看着前面烧纸钱的中年大叔,他是城的师傅,我大概也知道是发生了什么,身子一冷,这地是多么寒冷。我僵硬的脸庞哆嗦着嘴却又说不出话。
去往寺庙,本来就是一次无聊的游玩,但城有心事要寄托吧,寺庙不能给他寄托和安慰。我不知是生活压垮了他,还是家庭的不幸压垮了他,我无故迁移到那场雪上,雪压垮了他。如果他向我吐露心事,我会一刻也不离他。
中年大叔:“城是个好孩子,可惜了,还好老板心肠好,赔了一大笔钱给他奶奶。我把他带出来又不能带他回去。”中年大叔在矛盾里,像是向我赎罪,又像是自言自语。
说着便又哭了起来,那天,我走后的第二天,城在我们喝酒的地方跳了下去。我自认为自己从不怕死,也胆怯,不敢直面死亡的来临。
我一直找不到理由解释城为什么选择一跳而结束生命,或许,我们本就不应该前往那个寺庙,或许没有遇到那场雪就没有事了。
我做了一个梦,捧起了雪,雪很轻。生命应该承重,但有时候无法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