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珍惜暮年光阴,活出精彩人生(随笔)) ————与离退休老同志共勉(随笔)
光阴,即时间。谁都知道时间的重要,它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珍惜者,莫过光阴。光阴不会停留,一去永不复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随着岁月的增长,光阴的消逝,愈接近或已至暮年,就会对光阴的价值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感到它的宝贵。对此,我有深切的感触。1954年我们无锡、宜兴、江阴三县414名初中毕业生,响应保卫祖国的号召,毅然投考重庆炮兵学校,一晃将近7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已有半数之多的战友故去,在世的都已耄耋之年,不少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我虽康健,精神矍铄,但总感到夕阳西下,来日不多,光阴呀!就显得异常的珍贵。生老病死虽是自然规律,但总感到尚有使命未完成,光阴又分分秒秒地闪去,确实需要倍加珍惜,惟有只争朝夕、不弃分秒,才能创造人生价值,活出精彩人生!
光阴虽不能停留而增添人的寿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所以要紧紧抓住并享受它的每一刻。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构成,片刻时间的浪费,便是虚掷了一部分生命。你热爱生命,就不要挥霍时间,因为它是构成生命的要素。
时间是所有事物中最难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过去的已经消逝,将来的还未来临,而现在则是我们试图划分的时候,马上成为过去,像电光一闪,存在仅一刹那间。所以,我们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强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不教一日闲过。智慧的总和就是献身事业加上不浪费一分一秒。鲁迅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只有把每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人才真正学有所获。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光白白地浪费掉。只要每天不浪费属于自己的时光,惜时如金,潜心修行,厚积薄发,就有抵御未知的勇气,也有处变不惊的底气,坚守下去,成功一定属于你的。即使暮年,也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这才可得永年,歌以咏志!
时间如此重要,那么怎样珍惜与利用呢?愚以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正确认知时间。时间是最公平的,不论贫富贵贱,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多;时间又是最不公平的,每个人每天取得的成就绝不会一样多。那是因为每个人在时间观念上的认识不同所致。智者利用时间创造机会,所以他的成功机会永远比别人多;庸者等待时间给予机会,所以他只有极少数的成功机会;愚者浪费时间错过机会,所以他永远都没有成功的机会。由于对时间观念的认知不同,所以对时间的运用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不同的人生及命运。许多伟人、哲人及其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功绩卓著,名垂千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非常珍惜时间。他们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争分夺秒地为实现人生目标不停地努力、奋斗、进步。可我发现身边的有些老同志,并不爱惜时间,有的整天看电视、玩手机,无趣度日,浪费时间;有的搓麻将打扑克,玩乐终日,消磨时间;还有的赖床铺,惛惛睡,不愿动,抛弃时间。对此,我真是于心不忍,想借此文,给予提醒,能够重视飞速离去的光阴,好好珍惜晚年生活,有学有为,让夕阳璀璨,余日生辉,活得有滋有味,创造人生应有的价值。
认真管理时间。在修身养性乐度夕阳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时间,点滴珍惜,滴水成河,粒米成箩,贵在积累,持之以恒。凭借自身的努力,开垦生活的半亩良田,默默地耕耘,播种善意的种子,最终会收获最好的自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呀!我们应该养成学习、生活、办事的时间观念,刻意求取守时的效率。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最重要,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每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耗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不断地积累知识。如果每天花一小时读书,那么一年后,可看完近四百万字的著作。每天的一小时可以使你的人生发生极大的变化,决定了你是得过且过混日子,还是过着一种充实的有意义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利用好每天一小时可以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人。
养成良好习惯。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你要尽可能地去培养良好的习惯,它将引导你进入幸福的生活。一个人的好习惯越多,他离成功的距离就越近。要想赢取圆满的人生,就必须拥有四种好习惯:守时、精确、坚定和迅捷。没有守时的习惯,你就会浪费时间,虚度生命;没有精确的习惯,你就会毁坏自己的信誉;没有坚定的习惯,你就没法把事情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而没有迅捷的习惯,原本能够帮助你赢得成功的良机,就会与你失之交臂,并且再也没有失而复得的机会。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因此,要建立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生活才会变得更容易,才能有抵御诱惑的能力,才能达到事业上的成功。
确立人生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时间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假如生活没有积极、健康、向上的追求,没有明确的想夺取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那就无所谓光阴的珍贵。阻碍一个人成功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茫然四顾,思想消极,不会去积极进取,这样的结果是白白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什么也干不好。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大多数都是在他们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别人轻易浪费掉的点滴时间,矢志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真正追求的目标并非是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而是朝着心仪的能够成就人生的目标竭尽全力地追赶。这才是一个人价值的真正所在。不论哪个人,在他的人生中,必须确立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就会有理想追求,有夙愿梦想。一位叫萝丝的美国老太太,很喜欢学习,终于在她87岁那年如愿以偿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学期结束时,在一次演讲会上她说:“当一个人失去梦想时,生活就会变得黯然无光。”的确,梦想使她不顾年事已高,珍惜宝贵时光,倾心投入,自寻乐趣,为生命旅途增光添彩。恰巧,我如今也是87岁,也有目标与梦想。想起40年前,为圆大学梦,刻苦自学高考,获取了大专文凭;现已耄耋之年,又想圆文学梦,虽已出版4部达148万余字文集,但并不想就此罢休,还想再出一部52万余字的《耄耋心声》,以圆出版200万字的梦想。追求使我珍惜光阴,焕发精神,充满活力,充分地合理地利用极其珍贵的时间,笔耕不辍,几乎以三天刊发一篇文稿的速度向前推进,现已近百篇,27万余字,预计再有一年多就可如愿以偿。当然,追求是无止境的,一个愿望达到了,还会有新的愿望,继续追求不息,这就是目标的魅力!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我们老年人应该积极面对,坦然处之?首先在精神上要不服老,不要自我抛弃,继而在行动上积极进取,力所能及地彰显能量,体现价值。我发现不少老年人在这方面,有所不足,缺乏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没有再加努力前进的信心,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晚了,这辈子只能算了。他们总是不肯开始。许多本来能够实现的理想,都是在“算了算了”的自我叹息中烟消云散。还有一些原来就有才华的老同志,退休之后,就不再愿意动手动脑了,沉迷享“清福”,偃旗息鼓,啥也不干,白白地浪费了自身的才能,仅仅是活着而已,悠哉游哉,无所作为。在人的一生中,追寻梦想,抓住今天,是最重要的。缺乏追求的人,是一事无成的人。只要珍惜时间,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取,就能活出精彩,书写辉煌。如果你真的开始了,即使晚了,最晚的开始也比“算了”强,迟开的小花也能结果,而且常常结出更加珍贵的果实。我愿以此同离退休老同志共勉!
(2023年4月29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