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凤堰古梯田(散文)
那层层梯田,五颜六色。似一条条彩带,横披在山林之间。与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连绵不断的山峰、古老奇趣的村寨、庄严恢宏的庙宇有序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
这就是凤堰古梯田,是一个充满“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的景观。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
凤堰古梯田所在区域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沟谷的云雾漂浮不定,雾气蒸腾,形成浩瀚的云海,时隐时现,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婀娜多姿,置身其中如临人间仙境。
凤堰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位于陕西汉阴县漩涡镇黄龙、堰坪和茨沟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田园。林业部将其纳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建成全国首个移民生态博物馆。
凤堰古梯田,属于灌区型水利地带,连片共1.2万余亩,距今逾250年,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站在福田观景亭的观光台上举目远眺,可以观看凤堰古梯田的全貌。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像一个巨大的彩带飘落在一望无际的梯田上,使浑厚壮美的梯田有了鲜活的层次感。一排排梯田有序的排列在高大的山梁上,似天梯直插云霄。
远远望去,凤堰古梯田犹如浩瀚的大海,一个个高低起伏的山峰便是海中的岛屿。谁是那位雕塑家?把如此奇妙壮观的浮雕,雕刻在陕西的大地上。
微风轻拂,飘来阵阵花香。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优美的舞姿,醉倒了花朵上的蜜蜂。那梯田的田埂好似线条优美的钢笔画,呈现出让人怦然心动的优美曲线。
这里有深厚的移民农耕文化底蕴,这里有自然的山水风景画卷,这里有深含古风古韵的古梯田。
凤堰古梯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它不单是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也是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更是一类典型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
“云海仙踪”不知是谁一声高喊,打断了我的沉思。
从半山腰的一抹,一片片白云腾空升起,如烟、似雾又像风。远处顺山谷底就有云腾腾涌来,顺山坡漫游而上,那涌动的云渐渐淹没了山谷和山峰,那优美的古梯田的画卷,也淹没在运海里。
此时,漫天云海就吞没了身边一切,四周都是白茫茫的。
一阵风儿来,浮云流动,远处的山峰时隐时现,似一艘艘小船在运海中遨游。于是,我拿起手机拍照了这美妙的一瞬。
来凤堰古梯田游玩,不去吴家花屋将是一个遗憾。吴家花屋就是古梯田的发源地,也是最有特色的文化遗址。
提起吴家花屋,还得先从吴家民居说起,吴家花屋是吴家民居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家民居位于汉阴县漩涡镇茨沟村,它坐东向西,呈对称两进式院落,叠瓦压脊,合瓦覆顶,前后檐均有勾头滴水,正房为梁搭墙结构,厅房为抬梁式梁架结构,厅房和厢房有木板回廊。整座建除正房外均为青砖砌墙,正房为土坯墙。吴家民居,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精致、壮美。它对研究汉阴地区建筑选址、风格、雕刻艺术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花屋,是吴家民居中的精品,吴氏从湖南长沙迁徙陕西后写下的一页辉煌的篇章。
清乾隆二十一年,吴氏家族迁徙陕南堰坪,开荒修田,经商办学,发展飞猛。迁陕始祖万禄公积德行善,被誉为“一乡善士”。
嘉庆初计御贼事,昌修寨堡,赏赐六品军功。例授伍德骑尉,诰封奉直大夫。
到了嘉庆、咸丰、同治年间,吴族季伦公,已食课粗千余石,在漩涡开办“鼎兴久”商号,下设鼎兴堂百杂货商行。鼎兴堂药行,鼎兴堂山货行,客货船舶四五只,下鄂入川,一片繁荣景象。
吴氏家族相继又开办了“大兴永”、“四方兴”、义兴祥“等商号,生意兴隆,富足一方。
咸丰元年季伦公请来一王姓建筑师修建花屋,雇用川工名将,精选地道木材、精雕细琢,鼓凳石门选材紫阳、武汉等地,船载而入,石条开凿于花屋西北边,烧砖瓦于花屋东北河边。
在选址上,以阴阳八卦之术择选风水宝地地。此地环山抱水,左青龙、右白虎,配合得体,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花屋落成,气势雄伟,扮鳖坐脊,雕梁画栋,明窗净几,粉墙画壁,步入室内当当做响,鸟语花草,四季芬芳。
当步入花屋,一派美景进入了我的视线,到处都是醉人的风景,到处都是美妙的景观。
进入花屋,犹如进入宫殿,赏雕梁画栋的画派艺术,观粉墙画壁视觉美感。
此时,我对吴氏家族油然起敬,他们高大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记忆里。
我豁然顿悟,没有吴氏家族,就没有充满艺术色彩的“花屋”,就没有充满无穷魅力的凤堰古梯田。
椐当地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讲,如今凤堰古梯田的稻农,个个都是打卡的网红。他们利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把自家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我家今年种了15亩地,一年能种一季油菜、一季水稻,油菜种子是国家免费发的,每亩还奖励300元,土地补偿每亩还给60元。我们这里的有机水稻在网上可火了,品质好的能卖到40多元一斤,大家干起来都有劲儿!”一位稻满面带笑地说。
由于近几年油菜和水稻收成不错,再加上网上高价值的销售和政府的补助政策,当地群众种植油菜和水稻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整土还田、清沟引水、绿色种植、犁田除草……他们精耕细作,凤堰梯田常年被打理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
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网上销售走进漩涡镇的千家万户,让凤堰稻作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使它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