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我与冯姥姥(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我与冯姥姥(散文)


作者:雪之华 布衣,44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78发表时间:2023-05-04 15:32:23
摘要:一份温暖的回忆


   又到元旦,阳光挥金。天空湛蓝且高远。上有缕缕斑斑的白云。白云很白,很轻,很软,舒适得如同衣服里的白棉花。
   在这么好的天气里,这让我又想起两个人来。想起我的表妹禾乃儿,还有我们共同的冯姥姥。冯是姓,避讳凤英。既然避讳,为什么还是要提起?因为我想铭记,即使又过了好几百年,我仍旧舍不得忘记,也不想忘记。
   冯姥姥是我外婆的闺蜜,但她与外婆在小姑娘时毫无交集。双方大约都在十六七岁上,就已经共同嫁入了同一个村子。之后就共同劳动,互相帮助,又一起变成了皱纹满脸的的老太婆。
   在我九岁十岁,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和许多孩子,都爱到冯姥姥家里边玩。那时候,不知是母亲脾气暴躁,还是被生活的沉重所压抑,她对我非打即骂。关键的关键是,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既然都不知道错在了哪里,也就无法修改。所以那时候我就非常不愿意在家,就找一切理由,找一切机会,想要去冯姥姥家。
   表妹与我是同一个院子,我去冯姥姥家是因为这些,她又为的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我们两个,总是一块儿去。总之,在冯姥姥那里,我们自由到了极点。我们不仅有话语权,而且也特别被尊重,有时候还能遇到好吃的,当然想去了。
   一进冯姥姥家,她对我嘘寒问暖。大冬天,她见我棉衣袖子短,就拿来针线,再找出棉花和布,让我自己缝制成小短袖,再戴在袖口边上。除此以外,她嘴巴里还一直说着我妈妈太忙,抱怨她对我照顾不上。
   那时候孩子们都踢包包,而母亲不允许我去踢。她的理由是浪费布,也浪费被装在布料里的玉米粒子,还浪费鞋。冯姥姥却不以为然,她就背着母亲,既给我原料,又教导着我自己缝制,然后再拿到学校偷偷地去踢。
   而我们呢,也常帮着她扫扫地板呀,帮她推推碾呀。那时候吃粮食还都是要靠碾子来磨细的。当然在我们小小的心里,我们也心疼冯姥姥只有一个人,没有孩子。据说她的儿子只活了七岁,早早地就死了。
   有一回,一进门,冯姥姥就一边从针线笸箩里寻找出了一张剪纸,一边对我俩说:“小姑娘家的,不要总是闲着。我央人剪了一张牡丹,你们也照着她的样子去学学。能学到一些手艺,长大了也好自己使用。”然而她叫的不是牡丹,而是“mao丹”。
   本来,我就非常地喜欢地面上的真花真草。唯恐它们褪色,唯恐它们变了形容。直到看见了这张剪纸,我始知道我对纸张上的纸花,竟然也是那么地喜欢。尽管那不是红纸剪的,只是一张由印书纸剪出来的,没有颜色的纸花。
   看着她手里的纸花,我一下就愣住了,我就忙不迭地问她这张纸花,到底是从哪里来?我问的目的,无非是追本逐源,一旦追到了源头,我就能相见到更多这样的内容了。冯姥姥说是邻居剪的,并说邻居非常会剪,不仅会剪牡丹,还会剪莲花,鱼,凤凰,会好多好多。
   于是,我也找了一些碎纸片,照她的样子去剪。刚开始去剪的时候,当然剪不大好,顶多能剪好一个像样的花头,至于上面的镂空呀,枝叶呀,我根本弄不出来。见我裁剪不成,冯姥姥也和我一起使劲。不过剪着剪着就好多了。等我能把牡丹剪好后,我就又请冯姥姥去邻居那,给我求来了另外几个陌生的样式。一见我对哪一种都能剪好,她无论逢见了谁,都会对我大加夸奖。
   都说孰能生巧,这话真的不错。但我更要说先见则明。假若没有冯姥姥对我的启蒙与循引,即使我以后也可以熟能生巧,那么,对于我从来不知,从来不晓的事,又去哪来的从生到熟呢?
   之后,每到美术课上,我就想把我所剪的花,移徙进我的图画本里。但我却只会照样子剪裁,而不会照样子画在簿子上。想来想去,花费了我好多脑筋,我才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我就根据纸花的廓形,沿着廓形的边缘,先用钢笔描出粗粗的线条,线条一粗不就显而易见了吗?然后再把它安放在一张白纸之下,再然后就顺顺利利地把它,描摹在了我的图画簿子之上了。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花,当然笨拙,但却满足了我当时当下的所思所想。
   日后,在书画这个行业上,我若没有一点成绩那就罢了。如若能有一点点成绩,其原始线索,却全在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身上。更奇特的是,我们甚至都不是有心有意地去学习,而是随心所欲,由玩耍所抵到的。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能够学会剪纸,没有别的,就因为冯姥姥对我的和蔼,以及我对剪纸的喜爱。
   可惜的是,冯姥姥仙逝的那一年,我正好在镇上读初中,正好不住在我的家里。所以她虽给了我那么多的慈祥,虽然过度了我愚鲁困惑的童年,在她临终前,我却没有能给予她最后的探望。当然更没有出现在她的葬礼上。这是我对她最大的惭愧。
   不过在我长大后,每年清明,我在为我的外公外婆,祭烧纸钱的时候。我却会故意多烧一些,心中默想着,总有一些是要烧给她的。以此来救赎我深深的忏悔。除此之外,即使在泥土之下,我也希望冯姥姥要重新获得温暖,要有亲情,要与亲人亲切相拥。
  
  
  

共 19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深意切的缅怀之作。一位善良慈祥又聪慧的老人,尽管逝去多年,但冯姥姥在作者的童年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甚至影响了一个人以后的人生。这位农村老太太目不识丁,却懂儿童心理,怜悯体恤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点滴小事温暖孩子们的心。缝棉衣袖子,偷偷支持踢包包,教授剪纸艺术,无形中引领一个乡村孩童走上美术之路,启迪了作者童年的情感和智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代替和超越了母亲的形象。这是一位善良老人的本性使然,但这种情感与智慧的教育如无意中播下的种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本文情感浓郁,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淌着深深的缅怀赞美之情。【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05-05 20:44:37
  欣赏雪之华老师的散文,好朴实,把冯姥姥这个形象写活了,读罢此文,如见其人。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5-06 21:36:55
  朴实无华的文字蕴藏着一份深沉的情感,点赞欣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