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又见桐花开(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又见桐花开(散文)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2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6发表时间:2023-05-07 17:12:58
摘要:原创首发。

清明前后,异乡的桐树花又开了。
   我的老家刘口一带属有名的泡桐之乡,老家人管泡桐树叫桐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多能看到它的身影。以前误认为泡桐就是梧桐,父亲说,它们两个不太一样,在老家泡桐树与杨树、柳树、槐树、榆树、楝树一样,比较常见,梧桐倒不多。“桐花万里丹山路”,不知道李商隐诗中的桐花是不是泡桐花。印象中,桐树开花要比槐树早些。由于其观赏性远没有桃树、杏树、梨树那样惹人喜爱,再加上它不像槐花那样吃家多,所以桐树开花的时候,人们基本上忽略了它的存在。尽管如此,与世无争的桐花依然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为人间四月增添一抹别样的粉紫色。望着紫中略白的桐花,不由得想起了昔日老家桐树的往事。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桐树不陌生,记忆中的老家院子里就有两棵大桐树,后来翻修房屋,先后都出掉了。每到桐花开时,是我和妹妹最为开心的日子,因为又能尝到桐花里残余的蜂蜜了。一场春雨过后,庭院里会散落不少从树上掉下来喇叭状的桐花。捡起一个来,仔细地摘掉桐花圆锥形的花蒂后,把花管噙在唇边一吸,些许甜甜的凉凉的蜂蜜便被吮进嘴里,美得很呢。感谢那些辛勤小蜜蜂的慷慨馈赠,为童年时光带来了难得的一丝甜蜜。清楚地记得桐花的花蒂被脑洞大开的小伙伴用棉线串起来做成“项链”套进脖子上玩,小伙伴们每每是乐比不疲,相互谝谁的“项链”更长更好看。小伙伴玩耍时也喜欢用脚踩那些掉在地上的桐花,喜欢听啪的一声脆响声。听说,桐花在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们手里还能变成一道美食呢,只是我家向来没吃过桐花,不知道它是什么滋味的。如果掉落的桐花多了,也可以扫去喂家里的羊。
   当年父亲作为民办教师,曾在乡下教学多年,先后在刘灿、大刘、杨庄等地教语文。1980年前后,父亲从乡下杨庄调到刘口集中学教学,结束了在乡下奔波的日子。那时,父亲与许多老师一样算是一头沉,教学之余还要照顾家里的八九亩地。有一年春天,父亲不知在哪里得到的致富信息,打算在大堤北的二亩斜尖地系桐树苗。他从林场上买来一大堆长短不一、拇指般粗细的桐树根,准备系桐树苗卖钱,老家人称树苗叫树栽子。父亲讲,林场新培育的桐树是优良品种,一年能长胳膊粗,两三年可以当檩子,四五年可以做房梁。当时周围的街坊四邻都不看好父亲的创举,可父亲决心已下,随后嘱咐大伯喊来本家的领哥、大高哥帮忙系桐树。原来系桐树技术含量并不高,就是将买来的桐树根截成一拃长,然后挖坑放进去埋好土就行了,关键是注意间距。大概半个月左右,桐树苗先后出土了,嫩嫩的桐苗迎风招展,生机勃勃。这让常年种惯小麦、玉米的乡亲们很是好奇,一时成了他们饭后的谈资。
   为了看护桐树苗,独居一人的大伯还在斜尖地北头特意挖了个地窨子,在那里住了一冬天。我还跟着父亲多次钻进那个半人深的地窨子里,铺盖下面铺了玉米秸秆和麦秸,睡在上面冬天一点也不冷。前些年看电视剧《戈壁母亲》,就看到过镜头里出现的那种地窨子,感觉格外亲切。一年后,等桐树苗长到像小孩子胳膊粗了,父亲叫上大伯将它们用铁锨小心地一一刨出来,用板车拉到刘口集上兜售,他们还跑到十几里外的曹县南李集卖树栽子。在父亲的带动下,本家的领哥还有本村的闫春成等几家也加入了系桐树苗的行列。至于那几年家里系桐树苗赚没赚钱,我不得而知。
   卖了两茬桐树栽子后,地里桐树苗发出的越来越少,已不成气候。父亲干脆将新发的桐树苗栽到自家的地里,算是省了一笔买树栽子钱。再后来,父亲看到刘口集中学的院墙外荒着怪可惜,跟学校里的领导打过招呼,自己掏腰包新买了几十棵桐树栽子沿着学校院墙栽了一圈,也是响应国家提出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当年我家有块地就在学校东边,中间隔了条路,管理那些桐树比较方便,可以说有地缘优势。读初中的我和姐妹们跟着父亲帮忙栽桐树,忙了一两天。记得学校里的郭桂兰老师见我们一家子热火朝天地忙着栽树,笑着对父亲说:“刘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不光会教书育人,还主动植树造林,精神可嘉呢!”父亲听了哈哈一笑,回复道,农村人闲不住,自己找点事干。由于自己年龄小,那时很不理解父亲的举动。随着阅历的增加,慢慢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想来,在集上学校院墙外栽树一来能绿化环境,为校园增添不少绿荫;二来桐树长得快,成材了可以补贴家用,不得不佩服父亲的眼光和智慧。父亲退休到城里后,时常回老家的他不忘照料学校院墙外的桐树,该剶的及时剶,死掉的来年春上补种。可以说,那些桐树伴随了父亲退休生活。要想富,多栽树。隐隐觉得那些年农村人喜欢栽树,不能看见荒地头,这句话在父亲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几年后,我大姐出嫁时,父亲特意出了棵桐树,请村东的木匠为大姐做了一套组合柜。当年父亲栽的桐树陆续成材,为家里带来一笔额外的收入。就这样,一旦卖了一批桐树,来年又买树栽子补上。如今,学校南墙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几棵桐树。用父亲的话讲,地没劲了,树也老了,长得慢。可恨的是有两棵桐树的根部竟然被人用火故意烧过。母亲说,干脆出了算啦,省得操心。父亲听了没有言语,估计他对自己亲手栽的桐树有感情了,也是他的一种精神寄托。“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在我看来,父亲对于他栽的那些桐树,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情愫吧!
   转眼间,我也近知天命之年,可当年自己与父亲一道在老家系桐树苗、栽桐树的那一幕仍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此刻,我仿佛看到老家的桐花也在春风里悄然无绽放,散发着淡淡幽香,这是一种久违的味道,绵绵悠长......
  
   2023-04-08
  
   注:
   系桐树苗:当地方言,指培育桐树苗。
  

共 22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异乡的桐树花联想到家乡的泡桐树,过去的桐树苗、地窨子、组合柜,无一不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故乡情怀!回忆过去,不正是看今天的发展变化吗?欣赏。【编辑:瓦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瓦工        2023-05-08 00:43:18
  感谢赐稿丹枫,祝创作顺利!
勤能补拙,境由心造。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