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乡音(散文)

精品 【东篱】乡音(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302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0发表时间:2023-05-10 06:45:3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年纪渐大,思乡情切。最近几年,经常回老家探亲,每次回家我都想起这句话,一路上心绪难平。不同的是,我现在的口音变得不伦不类,面对辽阔的故乡大地,我一直在默默请求它宽宥。
  
   一
   读大学后,才发现,大学校园是个小社会。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每个系甚至每个班级里的学生,构成复杂,来自全国各地,但东北学生居多。平时交流大家都讲普通话,普通话是在东北话和北京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骄傲着呢。如果谁讲话带了口音,我们就会猜测他是哪里人,那时,还没发放身份证,口音起码能代表省份。这成了那个百废待兴年代的一种娱乐活动,像猜灯谜一样,故乡是唯一的谜底。每次班会,大家轮流读报,每次轮到周同学,他浓重的四川口音都叫大家忍俊不禁,再加上他的语调抑扬顿挫,他把读报变成了地方口音的小品表演,大家实在没忍住,有些同学笑出声来。他红着脸,镜片后的眼睛笑意盈盈,看得出,他读得兴奋,也并没因同学笑他而不快。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时,再见他,人有些苍老,一直在北京工作的他,即兴发表感言时,还是在京腔京韵中拖出了川音,像葱爆肉里露出一丝红辣椒,这次,大家都没有笑,反倒觉得是美味。
   大二那年盛夏,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坐在一张类似北方农村饭桌一样矮小的桌子前,给全体社员做麦收前动员讲话,正逢我放暑假,我跟着父亲去开会了。父亲身体不舒服,母亲叫我照看着点。全神贯注的我,听到了父亲嘴角掉下的山东口音。当时,在心里嗔怪父亲,出来这么多年了,讲话还这么咵,我的自负在于,把东北话误当成普通话了,普通话就是中国话,讲好普通话,人人有责嘛。但忘记了父亲是带病讲话的,也许因为腹痛,让他才没有驾驭好自己的语调,事后,我很自责。不久,父亲就因病住进了医院。欣慰的是,如果不是我硬拖他去医院,按照医生的话,我就可能听不到他东北口音的山东普通话了。父亲的老家,在济南郊区,至于准确地方,我常常模棱两可,只记得父亲和老家通信,要写下一串长长长长的地址,在句子的末尾,才出现了一个含羞带涩的小村庄。虽然父亲十六岁就来到了东北,如果讲话语速快了或者发脾气的时候,齿缝还是会泄露他老家的方位。
   我一直以为,口味,是母亲定的,口音,是故乡定的。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有本地同事问我:“你老家是哪里的?”我就理直气壮地回答:“黑龙江的,本地人。”她们短暂沉默后,开始摇头。她们告诉我,我的口音是辽宁口音,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鉴别能力,不容我质疑。在我的概念里,辽吉黑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俗等都相近,都是咱们那疙瘩的。他们说:“黑龙江吉林口音差不多,辽宁不一样。”没想到,我认真的同事还真是认真,竟然用口音给东三省划出了边界。这时,我猛然想起母亲说过,姥爷姥姥是辽宁本溪人。得,这足以证明同事的推断可信度极高。母亲教会我说人生的第一句话,看来,我的口味和口音都是母亲定的。尽管三地口音有所差异,但终归囊括在东北语境范畴,我的口音基本属于东北那旮旯的。所以,不管是黑龙江人还是吉林人、辽宁人,叫我东北人还是比较准确的,听着宽广,老一辈人则说成“东北‘银’”,听着敦实,似乎更贴切。东北有万年形成的黑土,只要稍加打理,每年都能获得不错的收成。不需想象,数月白雪皑皑,真的是满地碎银。地域决定了口音,这是真理。
  
   二
   到上海工作后,最初由一位老会计带着我。说是老会计,年纪只长我几岁,上海人。我们公司是中英合资企业,五湖四海的人都有,所以,大家工作开会都讲普通话。如果哪位没注意,习惯性地讲起了自己家乡话,会遭到大家的公开拒绝:“请讲普通话。”这位只好说句“不好意思”,然后讲普通话,即使是很蹩脚的普通话,包括我的这位财务同仁,他还是习惯用上海普通话跟我交待一些事情,把沪语发音翻译成汉字,常弄得我一头雾水。无奈,我买了学说上海话磁带,在家里自学,总算琢磨出了点名堂。有意思的是,师傅一日也对我的家乡感兴趣了,还没等我回答,他就果断说我是山东人,说我讲话自带山东口音,可能是因为我讲话时,尽量不用东北方言,既避免人家理解困难,也顺便藏住自己的口音,想保留住祖籍这点秘密;或者他听惯山东同事讲话了,公司里,业务部门有几个山东籍的员工,经常跟他们打交道,他已形成了这样的语感。我没去辩解,只是重申我是东北人。随即,我想到了自己是闯关东的后代,他这样说,好像还蛮有道理的。此后,我坚持操着国家语言委员会推荐的普通话办公,即使会讲些上海话了,也开不了口。
   外派到柳州工作,没想到的是,我又陷入方言的包围圈里,讲方言时口音最浓重。柳州话属于桂柳话的一支,是西南官话,听上去像是粤语和四川话的混搭。讲方言的地方,很多人的普通话自然有地方口音,和他们交流,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讲东北普通话的我略显孤单,就把目光汇聚在我身上。有时出去应酬,一坐到饭桌上,就有朋友试探我:“听口音不像本地人?”见对方满怀好奇,我索性干脆将自己的历史简述一遍,不外乎组织一下语言逻辑,阐明自己是来自上海的北方之东北之黑龙江之山东后裔。后来,竟有人开玩笑说,跟我打电话,起初以为我是个骗子,因为我讲话像在播音,就这普通话水平,他们还在夸我,估计是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几年下来,耳濡目染,环境熏陶,我讲话的口音似乎有些变化。一次回上海总部开会,遇见一位老同事,聊着聊着他忽然警觉起来,他说,记得你是北方人,怎么口音不对头了?我说对,自己现在在柳州,他说,哦,给忘了,怪不得。我这才想起来,自己刚才跟他讲话过程中,提到自己已经驻外多年了,不小心在句尾拉长了一个语气助词“啵”字,这是柳州人强调语气里常用到的一个字。入乡随俗,我自己竟然没有丝毫察觉。
   那年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培训,我是非常遵守课堂纪律的,早来晚走,想必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间,我忽然想到了一个纠结了多年的问题,正巧,老师讲的企业经营方面的课程和这个问题有一定关系。于是,我就过去问老师,老师的答案和我心里思考的结果如出一辙。谢过,本想转身离去,没料到,他突然问我:“听口音你是新疆人吧?”也许因为我的普通话中,个别字平翘舌、前后鼻音没分清,像凉了的馕,有几分硬。我边说“不是”边笑着摇头。“看你浓眉大眼、人高马大,长的就像。”他又用自己的观察来佐证自己的结论。他是一名教授,听音识锣,察言观色,应该是他的基本功,这次,他失误了。不过,他这一句近似玩笑的话,倒是勾起了我对新疆的美好回忆。2008年,我去了新疆的特克斯,一个八卦图一样分布的小城,我们的司机就是豪放的维族兄弟,他们非常善良,汉语讲得很溜。一周里,从早到晚陪着我们出行。据说维族的孩子讲汉语比汉族人的孩子标准,原因在于汉族孩子的父母讲的本地普通话会影响到孩子的发音,而维族的孩子学汉语则完全是从零开始,没有杂音,从我自身成长经历来看,我认可这种说法。可惜,口音不是基因,如果做个地道的新疆人,我倒是非常愿意,我曾在飞机上俯瞰巍巍天山和茫茫戈壁,连绵起伏,壮美无涯。
  
   三
   每次回家,都尽量不让同学知道,很多同学都生活在县城里,地方不大,碰面容易。每次他们都盛情,一定要请我吃饭。不想多喝酒是一方面,还有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的想法。但还是常常走漏消息。一次,几个高中同学在一起吃晚饭,酒正酣处,同学宋笑眯眯地盯着我泛红的脸说我的口音变得南腔北调,我力争,说自己讲的是纯正的东北话,不说还好,这样一讲,另几位同学哈哈大笑,说他们和宋同感,早就想说,没好意思。有一点我必须承认,现在讲家乡话不利索,反应慢,“整”不出那个小鸡炖蘑菇的味道。同学杨则说,我讲的算是普通话吧,只是,这普通话有点不“普通”了,说我在外打拼多年,人出息了。我觉得汗颜,事业实在平平,倒是离开家乡这些年,长久地泡在江南烟雨里,生活习惯被“腌”得串了味儿,日日浸润在太阳加热的山水中,我的口音被煮夹生了。但同学们没有因为这些变化而不接纳我,只是为我感慨。那晚,喝的有点多,这时我不敢说话了,舌根发僵,口音是真地变了。
   前几天,和一位在欧洲分公司工作的朋友小聚,他要半年回来探亲一次,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都为他提心吊胆。现在新冠病毒渐渐远离,我们都踏实了许多。聊着聊着,回忆起他刚到荷兰时间还不算长,我倒担心他的语言问题了。他听后,笑逐颜开,他说:“一点问题没有。刚去的时候,不了解情况,自己开始试着讲英语。不同国家的人说英语,都会带着自己祖国的口音。出乎意料,有些外国员工听出我的中国口音,竟直接跟我讲汉语了,让我很震惊!说明中国强大了,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孔子学院,汉语越来越热,学汉语懂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当中,有几个要拜我为师,我干脆直接跟他们开国语,每天给他们听《中国好声音》。”他兴奋得一口气说了很多。听了这番话,大家心里高兴,立马碰了一杯。
   口音毕竟不同与方言,不知有没有可能成为非遗。现在电子产品铺天盖地,电脑、手机用得多了,人们更习惯发邮件、微信,不是在沉默中交流,就是在交流中沉默。我有点担心,这样下去,人的嘴巴只用于吃饭,功能会退化。现在越来越少见了,在会议室里,大家挥舞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讨论问题的火热场面。但我依然喜欢开会,和同事面对面交流,我也喜欢打电话,有时讲着讲着就情绪激动,就会带出各种口音。有时,会把母亲的口音带出来了,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这把年纪,还有老母可以惦记,真地很幸福;有时,后悔没能继承父亲的口音,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仍然很想念他,我倒是非常愿意说话时带出他的口音,我不只是要他活在我的心里,我要他时时活在我的生命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已改鬓毛衰”。离家几十年,我的家乡口音已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想对贺知章说句抱歉,无情的岁月改动了他的诗句。每次见到乡亲,担心他们因我口音生疏而显生分,便欲言又止,其实,我真想和他们多唠几句,说说家乡话,讲讲家乡的故事,还是乡音里的故事最温暖。
  

共 40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活的经历多了,跑的地方多了,口音就串味了,但这是一种身份和阅历构成的资源。目前的社会,接纳不伦不类的口音,似乎谁也没有在乎和计较,而我上学时假期回家,邻居就告诉我“别学鸟语”。十里不同俗,三十里不同音。况我一发而三百里!作者在大学,那是各地口音汇集的地方,那个周同学的四川口音,令人啼笑皆非,有了辣点川味。作者的父亲也是属于闯关东的一代,口音里夹杂着山东口音,应该不是带病讲话没有控制,我相信他就是正常讲话也是带着山东味,不管来自山东何处,好像山东口音在普通话外属于最容易繁殖的一支。作者的母亲是“东北银”,自然是耳濡目染,沾上东北味。我以为这是一个家庭的一种美。作者在上海工作期间,大家自觉要求说普通话,便于交流,可为了听得懂上海话,作者还是下功夫的,找到了“磁带老师”。作者被派往广西柳州工作,在口音上更丰富了,那个“啵”字就像接吻的一记重口,但在柳州话里是抒情语气,真个是无奇不有。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厦门进修,教授居然认为作者是新疆人,这一段“串味”十分好,那就顺便来一段新疆之行,羡慕起新疆孩子说普通话的纯正来。回乡探亲,同学相聚,作者的口音终于成为同学“整人”的根据了,南腔北调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其实大家是在羡慕,走南闯北,谁有这样的人生阅历!那个在欧洲分公司工作的同事,没有被英语吃掉国语,反而担负起在国外推广汉语普通话的重任,是小型的“孔子学院”。眼下手机抖音成为人们交流的途径,说话的时候少了,作者反而担心起来,嘴巴会不会失去一个功能?不过,尽管南腔北调,作者还是要回归口音的本色,喜欢父亲的东北话里的山东腔,喜欢母亲东北话里的辽宁味。这是亲情使然,这是乡愁决定。这篇散文,写作者口音的改变,以生动的情节,介绍了自己遇到的口音故事,新鲜,有味。不但写出了热爱家乡,追本溯源的情感,而且让我们更广视觉去看待口音,尤其是作者的同事在国外不必为英语水平不咋地而发愁,居然普通话那么流行,说明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民族自豪感顿生。文章以“口音故事”串联的方式,让人有沉迷故事的读感,读后不能不想到自己的口音,这种代入感,使文章更接近读者了,情感更亲近了。语言表达很讲究,叙述线索与叙述衔接,都很有功夫。作品既然是写语言的,自然应该讲究,但要做到细节逼真,无漏洞是不易的,例如写东北话的那个“整”字,大概和全国人民说的“弄”字有着同样的作用,但又是地方的,不可替换。口音改与不改,可能无关乡情的厚薄,但持一口乡音,总是亲近的感觉,愿作者回到东北,继续来东北腔吧,贺知章都说“乡音无改”,我们也坚守乡音的美吧。精彩作品,赏读为快。【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51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10 06:50:37
  乡音是底色,南腔北调是丰富,是一个人阅历的表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缘流动频繁,乡音也在不断变化,这种融合,成为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了。韩老师以“乡音”为线,穿起了乡愁,穿起了人生的丰富经历,勾起了浓浓的亲情。写得非常精彩。请欣赏。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08:05:01
  谢谢怀才老师的辛苦编辑,拙作的到老师精彩润色,实在佩服,文末最后三个字,真是功夫,我写的时候,还琢磨了一会儿,竟然还是老师为我想到了,深谢!这些年四处游走,感觉自己真是变得不伦不类,但一颗东北心依然拳拳,心中始终坚守故乡的山水,骨子里还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再谢老师精彩热心的编按,问候老师,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10 07:04:36
  以最丰富最生动的人生经历来写乡音的变化,写自己对乡愁亲情的感悟,立意高远,行笔从容,娓娓道来,如泉涌出,如溪缓流,写得精彩。谈及乡音,真的是一言难尽,就像胶东半岛的荣成吧,我们这里的人说普通话乡音十分重,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荣成人说普通话。就是我们这个地方,就有三种口音,荣成话,城厢话,靖海卫话。城厢话和靖海卫话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在过去属于屯兵之地,兵员来源不同,逐步就形成了杂乱的口音,乡音,包含着历史,这一点不人能够怀疑。如果要我写乡音,我为难,佩服韩老师的文笔。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08:11:54
  写这个文,我最初也犯难,自己对语言的把握一知半解,很肤浅,不知从哪里着笔。好在坚信自己的经历,还有几分热度。口音这个问题,放在大中国讲,太宏大复杂了,我家乡就是,有的村和村之间口音都不同。所以,这文写起来,老实说,战战兢兢,生怕闹出笑话,自己收不了场。后来想到,即使有技术上的错,老师们也会包容我,就斗胆写下去了。我父亲、岳父都是山东人,我是山东人的后代,也为山东话自豪。再谢老师的美誉,祝夏安,笔丰!
3 楼        文友:枫桦        2023-05-10 07:32:09
  乡音是心底最美的声音,尽管离开故乡很多年,可是,那熟悉的音色,依旧是心中最美的声音。老师的这篇文章很有自己的特色,切入点的细腻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的乡愁,就是出这一声乡音开始的!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08:16:39
  感谢枫桦老师百忙中关注拙作!东北乡音是我基因里的,即使现在变得有点杂音,改不了我是东北人的事实。对语言的把握我还稚嫩些,需要努力。在东北风情的描写上,老师是我的学习榜样。期待老师的长篇下部,问候老师,创作辛苦,夏安,笔健!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0 08:37:09
  这篇“乡音”与众不同,像撒网捕鱼一样,手上的绳子拽得很紧,可以收放自如。老师的生活阅历丰富,工作经历很多,哪里的语言都能听懂,哪里都的话也能来那么几句。可无论如何,都有父母亲原籍口音在,有自己出生地的口音在,这就是乡音乡愁乡情乡亲。很美很美的文章,拜读佳作,学习点赞!祝老师夏祺!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0:40:24
  我对语言其实不够敏感,学当地话很吃力,舌头不太配合,但听力不错,当地话基本都听得懂。这篇文章,也是试探着写,为了反映一种心境,不足处请多包涵。谢谢老师的美誉,我必须努力才是,问候老师,夏安!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10 08:41:06
  想不到啊,你父亲岳父,当然还有妻子,都是山东人。山东人淳朴,东北人豪放,说来,我们也算是有缘,你是山东的姑爷,在东篱,更亲了啊。不过,我告诉你,山东不都是煎饼卷大葱啊,你说你父亲是艰难3那边的,可能就和章丘很近,那里的确是煎饼卷大葱的。来山东,你要吃煎饼卷大葱,我吃过一次,在泰安,滋味不错的。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0:35:14
  我是山东人的后代,脾气秉性也差不多。我很喜欢山东的饮食,基本口味也差不多,大葱卷煎饼,我也是很喜欢。有机会去荣成,荣成是个好地方。再谢老师!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5-10 08:42:05
  韩老师这篇《乡音》,写出了很多在外地生活和工作的人的心声,入乡随俗,声音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居住地口音的影响,时间长了,说话就不再是纯粹的乡音了。我回故乡时,亲人也说我的声音变了。没想到韩老师的母亲还是辽宁人,看来我们属于同种乡音,感觉很亲切。这篇文章贴近生活,能引起共鸣,语言叙述从容,娓娓道来,读感很好!文章以乡音为线,将故事串起来,组成一篇精美的佳作,乡愁浓郁,既有对中国强大和社会进步的赞美,也有对当下使用电子设备缺少沟通的担忧,思想深邃,感悟深刻。韩老师的那个在欧洲工作的朋友很幸运,身边有说普通话的外国人,他也为传播中国文化做一份贡献,我的同事,却没一个说汉语的,只能每天用鸟语交流,致使我的汉语也在退化。这篇文写的非常精彩!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韩老师,遥祝夏琪!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0:51:45
  谢谢老师百忙中关注拙作!老师的点评很精准,实际上,我口音上的不伦不类,有些改变,反映的就是他乡生活的内心变化,但好在基因强大,我骨子里依然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那个在欧洲工作的朋友,英语不好,现在竟然能工作的如鱼得水,语言竟然没给他带来太多的障碍,他带的翻译机不常用,有几个外国员工汉语不错,这出乎我的意料。老师常年在国外,回来讲汉语,可能会不流利了,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再谢老师美誉,祝他乡工作愉快!
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5-10 10:33:03
  口音是故乡的名片,口音反映出生地,乡音难改鬓毛衰。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自各地的员工,普通话成了唯一通用语言,便于开展工作。人处千里,回到家里依然需要乡音,乡音是不变的乡愁。文章体裁新颖,语言流畅,文字功底深厚,故事情节生动,好文拜读学习,问好韩老师,敬茶!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1:04:43
  我对语言其实不敏感,在外时间很长,口音变了,但当地话说的不溜,写这个文,也担心把握不好,硬着头皮写下来,请老师们包容。感谢老师的美誉,权当对我的鼓励,问候吴老师,祝夏安、笔丰!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5-10 15:01:40
  很认同韩格老师说的:口味是母亲给的,乡音是故乡给的。这句话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和故乡的深情。作者生活阅历非常丰富,走南闯北,南征北战,工作单位的调动,参加培训和学习,种种原因,让作者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乡音相伴,却又乡音常变,每每到了新地方久了,都在东北口音的基础上冒出些当地方言的尾音和影子,让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常常蒙圈,纷纷猜测作者故乡在何处,作者常纠正,亦有顿悟之思,同时哭笑不得。作者的朋友向外国朋友开启“中国好声音”,那份喜悦和自豪不言而喻。该文娓娓道来,乡音在不经意间莫名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对父母亲人绵绵不绝的思念,对故乡永远的眷恋。乡音,缘于故乡辽远深厚的土地,一方热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涵盖韵味悠长的方言味道。好文,文笔娴熟劲道,用词生动传神,不乏幽默情趣,令人赏心悦目,亦濡染情怀。感佩才情,问候韩格老师下午好,祝初夏大吉!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6:58:59
  老师说的非常全面经典。这些年走南闯北,尽管自己坚持,但时间久了,生活习惯和语言表达和口音,还是在无形当中受到地方文化的冲击,有些变化,自己竟是浑然不觉。好在基因强大,骨子里依旧是白山黑水,不然,真地会找不到自己的故乡了。现在是新时代,故乡的概念就必须引申了,很多在国外工作的人,故乡就是背后的祖国,所以,我文中提到了国外工作朋友的小故事,适当点到为止,没做过多流连。总之,我试图以乡音的变化传递和表达内心不变的乡愁,但限于对语言的把握比较粗浅,感觉还是差了几分。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谢谢美誉,祝初夏愉快、笔丰!
9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5-10 17:30:03
  韩老师的文章内容太丰厚了,由点到面由小到大,读起来像繁阅一本有趣的历史书,从这里能看到韩老师的成长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有不尽的乡愁。离家多年,天南地北,口音融合了多种地方口音,在所难免。但是相信一回到老家,熟悉亲切的乡音会立刻让流浪的心暖热。文章写得真好!太好!拜读学习!祝好!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9:31:06
  其实,我对语言的把握能力还不够,到哪里都学不好当地话,好在能听个八九不离十。乡愁甚浓,还是我的家乡话顺溜些,当然,那些东北方言也够外地朋友喝一壶的,我现在都讲不好了,口音生硬。这个文,写的过程有些矛盾,硬着头皮写完,能力还是欠缺。我写不出你文中的婉约和纤柔,慢慢学习。谢谢美誉,祝好!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5-10 18:04:38
  读韩老师的文,令我产生共鸣,我也是感慨万分,惆怅万分啊!我在江西吉安出生,小时候听外公外婆讲湖南话,我庆幸湖南吉安话都会讲。后来嫁泰和又在永新生活几年,这下好了,哪里话也讲不地道了,说哪里的话舌头都僵硬了。韩老师的文,耐嚼耐品,有味!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0 19:37:18
  口音问题,放在整个中国去说,实在太复杂,一般的语言学家也难阐释清楚。我写这个文,就是要表达一下和老师一样的内心感受,多年走南闯北,很受当地文化冲击。所以,在技术上,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己逼着自己写完最后一个字。谢谢老师鼓励,问候老师,祝初夏愉快!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