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把云织进文字里(散文)
一
山中居住,我最在意的就是给自己弄出一个书房来。
虽然房屋有些简陋,需要不断修缮、打扫。然而,趁了我心愿的,就是书房比较宽敞。山间有的是地方,可以随意去盖,只要自己不嫌累,不嫌麻烦,那什么都好说。
大大的几间屋子盖起来,我选择朝阳的一间,做书房。这一间,又大又宽敞,周围三面都是玻璃窗,别人是海景房,我这里是观山房。专为我自己坐在里面读书,或是写点什么来用。
有了书房,心里异常激动,想想,得为自己的书房,取个名字,也得置办点什么了。名字就叫书巢吧,周围都是鸟巢,书也有个巢,鸟在鸟巢里孵蛋、生活,我在书巢里读书生活,就这么简单。至于置办点书屋里的家具,也不用多花钱,现成的旧家具,从旧货市场买来。或许,有人会说,什么人使用过的,心里会犯膈应吧?我是不会的,只要洁净就好,刷洗几遍,再漆一漆就很好的。
我喜欢紫檀色的,周围山色,夏季一片翠绿,冬季一片片灰黑,我需要紫檀的古色古香来装饰空间,需要一份沉稳来陪伴我。书桌、书架都是紫檀色的。书架上放上发黄的书籍,一排排的,倒是看着很古朴,和谐。几只小动物饰品,都是瓷儿的,有小兔子,有小狐狸,一只小马儿是红棕色的;再有一只大红的公鸡,绿绿的尾巴,做出鸡打鸣儿的姿势,这一生动形象,寓意着,让它啼叫着,叫我天天早起读书吧。我想月夜里,山间的小动物,什么野兔、狐狸说不定暗夜会来惠顾我的书房的,调皮的小狐狸会不会也翻几页书呢?
桌案上有瓦罐瓷瓶,用来插花用的,春夏秋季有足够的花儿草儿来插的。春季里一支桃花,插在灰色陶罐里,在安稳的色彩里,惊艳我的视觉,同时也惊艳我的时光,我的灵感。夏季里总是有各色的山花,最喜欢鸢尾的蓝色魅惑,一抹抹淡淡的蓝紫,勾勒出童年小河边采花的情景。那时候,我天天去河边采花,有叫上名字,也有叫不上名字的,红的艳丽,黄的亮美,紫的沉稳,蓝的妖魅,一一都抱在怀里,那副快乐的样子,以为自己就是公主,一个住在各种花卉的花仙子。
等到秋季里,我的案头最常见的,是芦花。从芦花刚刚吐穗,到芦花完全盛开,我喜欢着,喜欢芦花带来的秋景,也喜欢芦花零落的秋色。不要以为冬季,就没有什么花卉可以插花瓶了——冬季里,依然有可插花瓶的枝桠,那就是落尽叶子的一束束干枯的花草,最美的要数红梅,再有冬青,红艳的好似红豆,在整个冬天里,漫漶着一种情调。
我来山间住,自然有老公陪伴,那些不可缺少的花草也是我最好的陪伴。
书架、书桌有了,再就是椅子了。椅子不需要多了,两把椅子,也就足够了。我看书或是写点什么,不喜欢有人打扰,最多老公对面坐下,有时候,一起聊聊天。
来我这里的人,一般都在客厅里,那里宽敞着呢!有桌椅也有茶,我喜欢坐在那里聊天。夏季里一般都是坐在庭院里,树荫下,海阔天空的聊,随意,自然。
书房里不可缺少的有茶再就是酒,茶能醒脑,酒能带来灵感微醺之时,恰如好花半开,好文字如酒水一样,自然而然就会漫溢出来,铺展在纸上。一酒一茶,足能成就一篇好文字的。
二
在山里住着,清新的空气,溪水的潺潺,鸟儿的鸣叫,各种小野兽的嘶鸣,问问山间还有什么?真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一点也不错。
书房偌大的窗口正对着山岭,一山谷的白云,慢慢在游动,在漂移。
每天坐在书房里,好似坐在白云间,一片片云儿慢慢飘到窗口,飘进窗里来,围绕在我身旁。我喜欢在早晨,读诗,读唐诗宋词元曲,也读现代诗,我会大声读唐代李白的“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唐代白居易的“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苏轼的“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元代的张养浩的“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最是喜欢泰戈尔的散文诗《飞鸟集》:“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我反复读着“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这些诗句,好似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在山风里,在溪水潺潺的山间,在野花盛开,在野果子芬芳的徐徐清风里,我读着,思想着花朵,鸟儿,种子,山风,云儿,小兽儿们……溪谷里的百合,绝崖边的芝草,低谷里的苔藓、溪水边的衰草……
写点什么呢?这样的时候,仅仅看一眼山间,都是最美的诗句。
有朋友不断打来电话,问我山中过得咋样呀?我说:“白云相伴,爱人眼前,溪水泡茶,松叶煮酒那真是叫做一个美呢。”
幸福是一种感受,那么,美,同样也是一种感受。
一个人,无论什么年龄,也无论身处何方,关键的就是不要失去天真,不要失去童趣。我总是写出心里的那一种感受,一种美美的滋味。或许,与我没有失去天真和童趣有关吧。
每天,忙完了自己的工作,我就坐在窗前,坐在书巢里,不是读书,就是写东西。击打着的键盘,哒哒细碎的声响,在山间,随着山风穿过峡谷,穿过河流,穿过白云间……
写文字的时候,一片片白云飘在窗外,飘到窗口,挤进来,飘在了我周围。一不小心,就会将一片片白云织进自己的文字里,一字字,一句句都染上白云的飘逸,白云的洒脱,白云的逍遥,慢慢寄给远方的人们。我想让读到文字的人,也快乐起来,也会念起山间的白云,自由自在,随心,开怀。
三
对着书房的是一片片树木,各种杂树都有,什么杨树、槐树、榆树,高大挺拔,枝枝叶叶繁茂苍翠。有了树木,不愁鸟儿不来呢!春天一到,许多鸟儿飞来了,它们忽视我的存在,在我门前的树上筑巢,安家。有的鸟儿竟然飞进我的庭院里来,在我庭院的树上筑巢。
开始时,我没有太注意。突然有一天,偶尔的一抬头,看见两只长着凤头的黑身蓝羽头顶的鸟儿,落在我的庭院里一棵高大的树木上。它们彼此挨在一起,互相做出亲吻的动作。好奇特呀,很少见到这样的一对鸟儿,我询问周围的人,都说是凤头鹦鹉。到底是不是,也不清楚。老公喜欢鸟儿,平时对鸟儿就有浓厚的兴趣,现在看见这样的一对鸟儿,也赞叹不已,希望能养一对这样的鸟儿。然而,鸟儿可以自己在树上筑巢垒窝,却不会住进人们给它修建的巢里——人工建造的鸟巢,再舒适再好的,鸟儿也不会卖你的账的。
每天,我打开电脑,坐在窗前,就会看见两只鸟儿一雌一雄。那只雄性的鸟儿长得比较漂亮,羽毛也好看,发出蓝色的翎羽光芒。因为那雄的鸟儿,头上有一撮毛翘起,好似凤冠,因此才叫它凤头的。
它们很奇特,一直飞出去觅食物或是觅回来建筑鸟巢的细草、小木棍、羽毛之类的东西。另一只住在巢里,守着家,后来我才知道,它们已经有了鸟蛋,另一只是在孵蛋。
外出的鸟儿回来后,总是鸟爪里抓住一支木棒,在哒哒地敲鸟巢口旁边,好似在敲门一样。另一只听到了,飞了出来,先是两只亲热一会儿,一只给一只梳理毛羽,一只去亲吻另一只脖颈、头和胸部,然后,两只共进午餐。吃饱喝足后,它们会午休;午休时,总是一只站在外面,好似在站岗,一只在巢里。过一段时间,外面的用木棒敲鸟巢边。窝里的飞出来,替换外面的,它们换岗时,依然会互吻,缠绵一下。情景很辣眼,俨然相亲相爱的一对小夫妻。
真是好温馨的画面!我把它们收入到我的眼睛里,心底里,连同白云一起,织进了文字。文字也变得美妙起来,随着山间的清风,深谷的溪水,岭上白云,悠悠地游出山间,去往远方,游到朋友身边,游到喜欢读我文字人的身边,一同感受山间的美,山间的悠闲与难得的一份宁静。
说来更奇怪的是两只凤头鸟儿还喜欢串门,去别的鸟儿巢里,也是先用木棒敲击鸟巢的边上,里面的鸟儿听到了,飞出来,有的和来访的凤头鸟叽叽喳喳好似聊几句,有的很讨厌这种串门的方式,竟然用喙来啄起来访的凤头鸟儿。哈哈,鸟儿也有不同的性格,有喜欢热闹的有喜欢安静的,有喜欢来串门的,有喜欢不被打扰的,真是好热闹呢。
经常的,我写累了,站起来,伸一伸腰,走出书房门,来到树下,抬眼去看一个个鸟巢,被白云覆盖着。我站在树下时,一只鸟儿拿着木棍儿,飞进了我的书房,哒哒敲击着我书架上的书,敲打着我电脑上的键盘,哒哒的,一串音乐传出来,好听极了。
返回时,我看见书桌上落了一根羽毛,羽毛上一定粘着白云,溪声,花香……拿起来看一看,插在花草瓶里。白云涌来,我被白云拥住,鸟声响起,溪水潺潺,山谷的风吹来,都挤到文字里来。
我坐下来,望着白云、鸟巢、山峦,情不自禁,再次大声读出泰戈尔的《飞鸟集》里的那一句:“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