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油泼辣子一道菜(随笔)
辣椒,占据中国人舌尖的界域可谓非同寻常的广阔,从江南到塞北,几乎没有它不露脸的地方。不过,辣椒在各处餐桌的位置却不尽相同,或许是立身的主角,抑或是安命的配角,但不管怎样,在每一个亮相的佳肴里都呈现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带给人别样味蕾的快感。
辣椒,属茄科、辣椒属,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具有祛湿散寒、清热镇疼的作用,能缓解肌肉酸疼的感觉。其所含的辣椒素不仅能刺激你的味蕾,而且让你的肠胃变得兴奋难耐,卯足你贪不可禁的食欲,助力你酣畅后的消化。因而,辣椒在餐桌上的非凡表现就随处可见。在中国的西南,因为湿与热,人们就恋上了这个熟时通红少时青的尤物。贵州人以老干妈与辣子鸡为代表的糊辣,呈现贵州人对辣椒的钟情。云南人却以鲜辣的过桥米线阐释对辣椒的欢喜,其出产的象鼻辣可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种。创意的广西人以蒜香辣的复合推出自己特色的辣椒酱,辣够味的螺蛳粉可谓广西的传奇。湖北人游走于干辣与麻辣之间的卤味,以卤辣的鸭脖扬名全国。说到辣乡的湖南,你一定对影视剧中这样的情景印象深刻:我们的开国伟人毛泽东,少不了的是餐桌上的一盘红辣椒,就如同吃花生豆一般淡定入口。不得不说毛老人堪称湖南人吃辣的代表,真是辣得霸气,其名菜剁椒鱼头便阐释了湖南人辣的个性。而四川重庆人则是以花椒与辣椒的双烈,抒发天府之国人的泼辣,麻婆豆腐便是著名的代表。诸如酸菜鱼、酸辣白菜等成系列辣出川渝人的丰富多彩。其名满天下的火锅,更是洋溢川渝人的热辣与激情。再回看中国的东南,低调的江西人可能令许多人都不会想到,在萍乡,你会看到餐桌上纯炒的红辣椒赫然上列,真是辣得彻底。纵使以菜品清雅的淮扬地域,让你深感意外的是还会有海鲜辣酱亮相餐桌,只不过经过淮扬人多糖的复合加工,辣椒在这里表现得温婉了许多,食之微辣甘香回口,正是契合了淮扬人的饮食特点。
在北方,自古辣椒便因为这北寒之地旷野的枯燥与冬天的漫长,成为人们饮食生活里驱寒生津不可或缺的调剂。比如像生葱大蒜般蘸酱生吃辣椒的东北人,那可是辣得直接而豪气。而诸如西北的新疆大盘鸡,青海甘肃宁夏一带的拉面,那也是少不了辣椒出彩的锦上添花。不同的是,同处西北喜欢叫辣椒的昵称为辣子的陕西人,不仅将辣椒与醋完美融合,一碗岐山臊子面,一碟秦镇凉皮成就陕西人的酸辣之爽,而且在这个素有“面食王国”的关中地域里,还有一碗长面辣半碗的说法,意思吃面的碗旁边,少不了盛了半碗的油泼辣子。因为陕西人无论什么面食,即使一碗搅团,抑或吃饺子蘸的汁子,也都是少不了一勺油泼辣子的灵魂提点,可见对辣子的偏爱。
小时候的生活是艰苦的,缺菜少油是人们日常餐桌的常态,能有油泼辣子的享用实在是一种奢望。恰值文革运动,大伯就因为简单一句“能喋上油泼辣子夹馍美得很”的话,这个曾在旧政府里当过差的老人被押台批斗,说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作怪,梦想旧王朝的复辟。虽说今天看来不过是一场荒谬的闹剧,但却从侧面反映出陕西人对辣香痴情的刻骨铭心。吃不上油泼辣子,给辣面里拌点食盐,掰一块馍蘸上吃也是有滋有味,馍蘸辣面可是我们那时上小学时不少学生的早点。在那个年月,就是红辣子也有点稀罕,每到深秋时节,家乡人就到二十五里路外的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去买上一些新鲜的红绿混装的辣椒。要是想省钱,就会在天亮前赶到耀县的辣椒田以劳换酬,帮人家采摘那些红透了的辣椒,最后人家辣椒主人会酬谢一份稍次些而红绿皆有的辣椒,也因为帮忙的缘故,还可以顺理成章地在采摘过的椒田里捡拾一些残遗的辣椒。离耀县十数里以内的村子,人们多半徒步前往,而像我们这距离二十多里路较远的村子,就不得不借辆自行车来帮忙了。当然,自行车的稀缺与贵重,无论一路骑行还是停放,那可得千小心万谨慎的,以免损坏或丢失,确保人家自行车的安好。虽说这一程颠簸匆匆,汗流浃背,带回了辣椒,也带回了满天的星斗。但此刻,看见眼前带回来的新鲜晶亮的辣椒,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满身的疲惫都了无踪影,一脸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荡漾满屋。
带回来的辣椒在阴处捂上两天,原先许多有点老到墨绿的辣椒也会变红,然后拣出红的辣椒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房檐的椽头上,在通透的阳光下喜庆盈目,好似高悬火红的日子。待红椒晾干后,食用时取上一些放进熟热的油锅里来回翻炒,炒得辣香呛鼻,再倒进石窝里用石锤捣碎成油红的辣面,铲勺挖出,盛放进一个罐头瓶里备用。
经济紧张,家里备用的红辣椒总是有限,所以用度不济在所难免。同许多人家一样,母亲就在自家院落的空旷处开辟一片小园,在五六月间种上一点包括辣椒在内的蔬菜,施肥浇水,不可马虎,期待垂枝满挂的青椒。辣椒的挂椒期很是不短,一家人自然有了更多辣椒滋味的日子。采摘到长成的青椒,母亲会用刀剁碎拌上葱花或是剁碎的芫荽,仅仅醋盐调理就美味难挡,夹进热馍里吞口而下,过瘾至极。若是能有几点香油调入,更是不可多得的享受。自然,这个小园到了秋天还能收获一点喜人的红椒。
食用油泼辣子,平时可谓难得,但中国人几千年传承的守则,珍视的菜品是一定要奉献给重要的场合与尊贵的客人,重大节日、婚丧嫁娶与客人临门,那一小碗油泼辣子必是统领位处餐桌的中央。围桌入席,热馍上手,筷子插入,撑馍张口,将一层鲜红夹入合拢,红油浸出,吞口而下,这才筷入菜碟,餐饮入序。即使这面食王国里花样繁多的面食上桌,也离不开这油波辣子的加持入味。只有辣子到位,直吃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才觉得浑身舒坦,痛快过瘾。正所谓陕西八大怪里“油泼辣子一道菜”,反映着这千里关中地域里的饮食特色。
产于陕西本土的辣椒,因为鲜红通透,晒干通身呈现有均匀的褶皱,肉厚油大,香辣诱人,享誉海内外,故而享有无可替代的“秦椒”之美称。而陕西人一直以来对辣子的钟爱,不仅因为独特富饶的沃野水土所滋养的辣子的优良品质,也缘于陕西自古男人身材魁梧,性格倔强火爆,女人性格泼辣,辣子正好契合了陕西人的性情,这让陕西人对辣子的喜爱融入到了陕西人的血液里。当然,更因为陕西人对油温恰到好处的把控,让锅里的油温在合适的温度瞬时浸入辣面之中,激活秦椒里所有油香的因子,扑鼻而入,诱不可挡,让人垂涎欲滴,爱不能舍。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关中农村,你会看到,每到饭点,邻里们常是扎堆门前,男人手端一碗油泼辣子染红的长面,趷蹴门前的台沿、石凳,或蹲于屋旁农家肥的土堆,女人手拿一个辣子夹馍背靠厚重的木门,一边侃着大山,一边吃得津津有昧,可谓那远去岁月里的经典画面。
人们对辣椒的喜爱,不仅限于辣椒富含的辣椒素能健胃,一场辣欢天的酣畅之后,分解燃烧你的脂肪,助力你的减肥审美,促进血液循环,满足你延年益寿的期盼,还因为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众多的营养成分,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而且对预防胆结石和癌症的发生也有着不错的助益。如今辣椒融入花样繁多的烹饪方式不断扩展它外延的领地,以它极致的活力让更多创新的菜品走上人们的餐桌,从单一激发人的胃口到丰富人们的膳食营养,助力人们的品质生活与健康。但油泼辣子依然是陕西人情怀不舍的一道菜,在身处其它饮食不便获得的时刻,或对其它食物最无感的时刻,油泼辣子夹馍依旧是陕西人最简便最解馋的一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