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岸】糖画和捏面(散文)

精品 【柳岸·岸】糖画和捏面(散文)


作者:苏夏 秀才,2434.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6发表时间:2023-05-12 14:35:41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每个学校的门口,都被糖画艺人占据了“黄金宝座”。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高温融化的液态糖汁绘制的可爱图案;糖汁是以白糖、红糖加少许饴糖在炉子上温火熬制而成,我们当地的土话也叫“纯糖”。糖画艺人摆摊的工具仅有一个炉子、一只不锈钢锅、一只勺子和一块大理石砧板,这简单的四件套也成了他们谋生的“必备武器”。
   糖画的工艺制作过程,说起来很简单。首先将“纯糖”的块状物倒入不锈钢锅,放到文火的炉子上加热,几分钟后就能看到块状物慢慢变成液态的糖汁。然后用刷子在大理石砧板上刷一遍油,确保凝固的糖汁不会和砧板“紧紧相连”。接着就到了糖画艺人的重头戏环节——绘制造型,用勺子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砧板上快速地来回浇筑,画出顾客需要的各类图案:常见的造型有龙、凤、孔雀、鱼、马、牛、羊、鹿、蝴蝶、小鸟等等。造型绘制完成后,用小铲刀迅速地将糖画掀起,粘上竹签,整个工艺流程就算完成了。
   我的童年时代,可钟情这玩意儿了。我记得那会儿一有零花钱,除了去电子游戏厅以外,就喜欢往糖画的小摊上凑。那时的糖画艺人多数是中年妇女,男的很少,可能是收入不高吧,就混口饭吃,所以多以上了年纪的女人居多。糖画的造型除了龙、凤、鱼三种图案卖一块钱一只,其他的各种图案都只卖三角钱,当然个头也相应得小一些。糖画艺人跟前还有一个转盘,上面刻着各种图案的名称,你也可以选择花三角钱去转一次,运气好的话可能转到了龙、凤、鱼这些大个头,转不到大的反正也不吃亏,小的肯定能拿到手。
   能将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吸引到她们面前的,不仅仅因为糖画是种独特漂亮的艺术品,它的绝佳口感更是童年时的我忘不了的。当你拿起竹签刚下口时,会发现它的甜度远远超过纯净的白糖和红糖,甚至那种清新感要超过水果糖。不过,糖画的摊位生意好了,看热闹的孩子多了,也会发现一点有趣的事儿。
   在我就读的那所小学的门口,卖糖画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每次有孩子玩转盘转到一个动物图案时,如果对方不喜欢,她可以同意你等价互换一个。比如孩子们转到了马,他不喜欢,中年妇女可以给他换一个小鸟或是蝴蝶,当然个头大的龙、凤、鱼就不能和小动物互换了。她的这种做法很得孩子们的喜爱,后来有段时间她好像家里有事,不能到学校门口摆摊了,卖糖画的换成了她的女儿。一时间,大伙明白了,原来这位糖画艺人已经后继有人了,她的手艺不怕在这个社会上失传。可是她的女儿处事风格就和母亲完全不同,她非常恪守原则,在孩子们面前也不懂逗他们开心。你转盘转了一个马,她只能给你马,你转了一个蝴蝶,她只能给你蝴蝶,你想贴钱换她也不给你换。转到什么就拿什么,这是她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听得多了,连孩子们也会生搬硬套地在她面前模仿。
   除了糖画艺人,捏面人也在我的童年生活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还记得那些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猪八戒、黑猫警长、机器猫、观音菩萨、王母娘娘、姜太公、花公鸡、熊猫、老虎、小狗、小猫、百灵鸟、鹦鹉……一根竹签让它们的形象神气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泥人面塑也属于传统民间艺术,它是以泥巴陶土为主料,调成不同的颜色,再经过艺人的双手的搓揉捏掀,兼以刻刀和铅丝的辅助作用,制作成的一系列卡通形象。
   相对于糖画艺人,捏面人倒不是每天都来学校门口蹲守,他们多数会选择把摊位定点在人流量大的公园或闹市区。因为泥人面塑不仅仅孩子喜欢,有些成年人也会从心里珍爱它。捏面人差不多每周只有一两天会来学校门口,尽管如此,那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仍然能吸引住孩子们焦渴的眼神。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看不买,每当看到有一位比较有主见的孩子掏钱买下一只娃娃时,他们会睁大好奇的眼睛仔细盯着那人手里的泥人面塑看,似乎那只可爱的娃娃正是他们想要的。而你真正说服他拿出一块钱去买一只娃娃时,他又会显得不那么情愿。在九十年代,一块钱也确实不是小数目,它可以供你在电子游戏厅玩上个把钟头(当然得看每个人的实力而定),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那群扭扭捏捏的男孩子更愿意往游戏厅跑,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那里面的卡通人物是会活动的吧。
   当你看到捏面人制作一个面塑娃娃只要短短的几分钟时,或许你想不到他们在身后付出的非凡努力。我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附近看到一位捏面人,摊位上摆出了各种精致好看的卡通娃娃,有位大叔给他的女儿买了一只鹦鹉。那只鹦鹉蹲在铅丝鸟笼上,这是捏面人师傅刚刚完成的作品,似乎鹦鹉身上还沾着他的汗水。小女孩拿到了鹦鹉,心里一激动,用手一捏,顿时鹦鹉就由饱满丰硕的体型变成了一具丑陋的干尸。大叔提议让捏面师傅给他修补一下,捏面师傅说要么重新做一只吧,几分钟时间,很快的。大叔坚持要让他给女儿的鹦鹉修补一下,不需要重新做。我明白了大叔的意思,只是心里暗自笑话他不懂行。于是,捏面师傅答应了,只见他拿起刻刀和铲刀,使出十二分的努力给那只变形的鹦鹉动了一个“大手术”,等他完工的时候,大叔总算是露出久违的笑容。他问捏面师傅要多少钱,师傅说一块五,大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多少?一块五毛。为什么,重新做一只也就一块钱啊,修补一下却要一块五,怎么回事?捏面师傅说,我建议你重新做一只,但是你执意坚持要我修补这只坏掉的,我不是没有和你讲过啊。为什么修补一下却要比重做一只贵,我想知道为什么。捏面师傅说,那你看看我现在修补这只鸟花了多少时间,将近十分钟啊;我重新做一只鹦鹉只要三分钟。男人沮丧地掏了钱,默默地转身离去。
   小学六年级时,我忽然着了魔似的迷上了捏橡皮泥,虽然这种泥人和捏面艺人手中的泥塑不同,可是我知道自己就是从捏面艺人那里偷学过来的技术。我没有足够的零花钱买那漂亮的泥人面塑,只能自己动手做,用粗糙的橡皮泥做曾经看见过的卡通娃娃。我记得自己只做了四五个泥人吧,后来这门手艺就被我快速地丢掉了。直到小学毕业前夕,我还逢人就说自己热爱捏面人,也不晓得背后有没有人在笑话我。
   直到最近才得知,糖画和捏面这两项手艺已经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如今的街头巷尾,再也见不到曾经的糖画艺人和捏面师傅了,不知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人们消费观念的蜕化。我想不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也许只有怀念,只有怀念能将我充满色彩的童年从虚无的阴影中打捞出来。
  
   2022年12月27日
  

共 25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买糯米藕的经历回想起小时候糖画和捏面的故事。某天心血来潮,想吃糯米藕,结果跑了许多地方都没买到,最后听同事说原先卤味店未随着菜市场搬迁,那里售卖糯米藕。于是特意前往,当晚品尝到熟悉的滋味,心甚惬意,而又感叹起糯米藕的没落。进而回想起小时候爱吃的糖画,现在也是摊铺寥寥了。糖画的工艺工程看似简单,成品图案多样,但考量的就是艺人的技术。那时候只要有零花钱,除了去游戏厅外就喜欢往糖画摊上凑。当时糖画根据图案、大小,价位不等,有的还摆一个幸运转盘可以花三角钱碰碰运气。对糖画人记忆尤深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脾气和善,后来把技艺传给了她的女儿,但女儿原则性强不讨人喜欢。除了糖画,学校门口还有捏面人的蹲守,各种人物、动物做得栩栩如生。泥人面塑也属于传统民间艺术,通过艺人精湛的手艺制作出精致的作品,其实捏一个面人很是不易,修补起来更是费神。最近的得知糖画和捏面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禁怀念起当初街头巷尾的那些手艺人。散文通过深情的笔墨,回忆往昔岁月,打捞点滴故事,文字朴实,条理清晰,故事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林火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52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3-05-12 14:37:00
  拜读老师的作品,1让我回忆起小时候许多的点点滴滴,作品引人共鸣!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3-05-12 14:37:47
  祝作者写作愉快,夏日安康!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3-05-12 14:37:55
  感谢赐稿柳岸,这里因你更精彩!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回复3 楼        文友:苏夏        2023-05-18 22:43:17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4 楼        文友:老百        2023-05-21 19:23:25
  小猪她爸老师看了原文后,提议:
   第一自然段文字挺长,读的时候就想这不是写糯米藕吗?为啥标题是糖画和捏面呢?原来作者是由糯米的难买联想到糖画和捏面的。那么为什么要绕一大圈去联想呢,直接写糖画和捏面多好。现在第一段不舍得删的话,塞到正文合适的地方。
   作者按这个意见,对原文章进行了修改,主题更加突出了,复议成为江山精品推荐!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