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家有留学生(小说)
郑远大五世单传,五世都是生意人,从最开始的县供销社上班到现在都市里家电批发零售公司,越发展越壮大,但有钱之后,郑氏家族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家族里需要一个有先进理念的管理者,这个厚望就落在了郑远大的儿子郑鸿鹄肩上。一听这名字就重任在肩,郑鸿鹄的太爷曾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可有来头,我重孙担得起这个词,我们郑氏家族的兴旺发展以后就靠他了。”
郑鸿鹄的满月宴那是风光无限啊,市里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商界的政界的人都来祝贺,用曾老太爷的话说:“不差钱,咱要的是场面。”当时到场庆祝的无不兴叹:“都说家族企业难搞,人家老曾家算是特例了。关键是人家的管理理念超前,从第三代起个个最次本科生毕业,等到第四代郑远大可是硕士,那管理企业能不好吗?你听听人家郑远大儿子的生日答谢辞都那么讲究——
“感谢各界朋友为犬子捧场,其实也是见证,郑鸿鹄我们一定会出国留学,学到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让我们的家族产业更上一层楼。”
郑远大说到做到,郑鸿鹄从上幼儿园开始,所上的学校都与国际有关:国际幼儿园,国际小学,国际初中。鸿鹄上高中毕业后,干脆就把孩子送到了英国就读,为此家族争议不小:
曾太爷舍不得鸿鹄: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中国是五千年的古国,还用去学外国。远大不就是从国内毕业吗?不也是经营家电生意兴隆吗?再说国家这些年一直对咱们挺好,还让咱们参政议政,还有减免税政策,咱可不能吃水忘了挖井水人。
太爷也执反对票:钱我不心疼,关键孩子太小,现在国外形势不稳定,能保证安全吗?我听人说咱们村的一个人的姐姐的孩子在美国读书,一场校园枪杀案误伤了他去世了,他妈妈都急疯了。
爷爷和爸爸倒是一条战线赶紧给老人们解释:据我们所知,现在留学环境还是比较安全的,关键是我们想让鸿鹄光宗耀祖,想让我们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必须有着世界眼光的人才来管理。如果没有足够超前的管理理念,现在家电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想要跻身其中太难了,就说网络销售这块吧,和你们说都不懂吧,将来的营销会越来越国际化,没有高精尖人才,管理大企业甚至跨国企业谈何容易啊!
爷俩好说歹说,举例无数,嘴皮子都磨破了,终于说服了两位老人。可留英念高中这件事也着实让身边人羡慕不已。试问,一年费用动辄一百万,几家能消费得起啊。况且还要有办复杂的出国留学手续,在国外也要找到稳妥的寄宿家庭,一时间,郑鸿鹄的国际高中升学宴更是远近皆知。大家不仅慨叹纷纷:
现在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郑氏家族算是走在前列了,想不振兴都不行。家族兴旺不是无源之水啊。
这郑鸿鹄如果留洋回来,前途不可限量啊!人家不仅敢想,还敢干啊!
2020年秋季郑鸿鹄不负众望,到了英国读高中后,除了动手实践能力稍差点,还有最初的英语授课有点吃力,但经过努力很快适应后就顺风顺水。他告诉家人:在英国真的挺锻炼人的,尤其是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对我冲击力最大的就是做事方法的独到和多样,真是受益匪浅。
因为有国内的数理化坚实的基础,郑鸿鹄的高中第一学期科科都是优秀,照这样的速度,鸿鹄在英国上一个好大学再考硕博完全没有问题。就这样,曾老太爷和爷爷才算慢慢放心了,还一直嘱咐郑鸿鹄在国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一心读书。
一晃到了2020年春节,郑鸿鹄没有回中国,他打算在英国的主要大学多做一些社会调查,增强一下实践能力。曾太爷和爷爷其实也不想他回国,因为当时武汉疫情严重,全国一致抗疫,他们怕鸿鹄回来走不了会影响学业。而郑远大更有自己的深谋远略,鸿鹄去英国读书后,他做过细致的社会调查,广泛听取了很多人建议,知道如果在英国居住十年就可以拥有英国国籍,到时候儿子在英国发展岂不前途似锦。至于家里的企业,招聘几个985毕业的研究生不就OK了。可是,生活有时事与愿违,武汉的疫情还没有完全地控制,英国的疫情也严峻起来,因为鸿鹄是居住在英国的寄宿家庭里,所以学校不负责住宿和生活,他要面临无处居住的危险。郑鸿鹄也不止一次打越洋电话:爸爸,现在英国人对外国留学生很不友好,而且他们对新冠病毒的态度也不像国内那么重视,更要命的是,寄宿家庭我可能也住不成了,宾馆更是住不成,现在中国学生都想回到国内觉得才安全。
这时,郑远大无比的后悔,人算不如天算啊,如果鸿鹄就在国内就算不幸被困武汉,国家也在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看着全国人民的抗议行动,郑远大一次次心潮澎湃,就是儿子的事,令郑远大急得寝食不安。听说了美国专机接回了在武汉的国人,郑远大也眼前一亮,开始联系中国在英国留学的其他家长,商议用专机接孩子回国的事宜。可是家长们也是意见不统一。
“这事难度太大了,国家现在主要精力都在抗击疫情,而且我们出国留学属于个人行为,怕是没精力管咱们孩子吧?。”
“只要咱们肯出钱,毕竟咱们的孩子也是国家的孩子,这些孩子学成归来也会建设祖国的。国家不能坐视不管。”
“不然,咱们联名建议吧,越迟,孩子越危险。”
就这样,联名的帖子递到外交部以后,并没有迅速解决,只是回复:毕竟隔着大洋,即便是有专机,一系列问题各个有关部门都要找到解决最佳办法。
眼看着英国疫情也逐渐严重起来,加上郑鸿鹄每天对英国疫情的汇报,远大的妻子也急得每天以泪洗面。郑远大恨不能自己开着飞机飞过去。可这属于国家行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需要大使馆具体协商解决。也就是在这关键时刻,他才深刻地感受到国家是多么重要,只有国泰,才能民安。他回顾家族产业的发展史,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和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辉煌。爷爷、爸爸、自己,多年来都是政协代表和人大代表,曾经代表商界提出并落实了很多有价值的提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惠及了企业个人。而今在家族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把厚望又托付给了祖国,真是有国才有家啊。而这时曾太爷原来的观点也再次浮出水面:我说的没错吧,中国人就在中国发展才安全,在中国发展,我们家族企业不也发展的很好吗?现在可好,你们赶紧把我曾孙弄回来。
郑远大的全部心思也全在儿子的安全上,为此他多次联系有关家长不断向中国大使馆递帖子,重申只要能把孩子接回祖国,多少费用他们集资。
经过一周的研究,国家终于确定了4月3日出专机接留英的学生回国,并确定飞机落地山东济南做集中隔离。郑远大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眼泪纵横,他越发感受到强大的祖国永远是自己最稳定的靠山。多少天来压在心头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尤其是曾家太爷更是大夸而特夸中国政府英明决策:还是咱们中国好,把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咱们如果不教育孩子报效祖国都算丧良心。
郑远大这次也和家族彻底统一了战线:嗯嗯,有了这次经历,我也一定让鸿鹄在国内大展宏图,而且要让他去国家的高精尖研究院搞研究,因为咱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咱家的,更是国家的。
当鸿鹄隔离一个月回到家后,全家人激动得都流下了眼泪,而鸿鹄的一句话更坚定了几辈人坚决让鸿鹄留在国内发展的决心:你们那是不知道,在英国有多少国外的孩子羡慕我们可以回国。登上祖国飞机的那一刻我想对全世界呐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决定了,就在祖国干一番事业。
全家人就这样又是笑,又是泪,这是一次五世同堂的团聚,更是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回归。千万种感激汇成一句话:祖国,我们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