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机耕路上有风景(散文)

精品 【东篱】机耕路上有风景(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42发表时间:2023-05-17 00:01:12
摘要:机耕路,就是为耕田机收割机而修的路。

我们组里修了一条新路,不是通往各家各户,而是通往大伙田边的。这种新路有一个统一的新名词——机耕路,也就是耕田机收割机等农用车专门走的路。别说农人无闲,没有闲时有闲情嘛。我喜欢在机耕路上看风景,若站在远处,田里的人影机影就像蚂蚁,看了没感觉。走在机耕路,看看耕田机的欢快,听听田主的声音,瞭望一下这片田野,比什么都强。
   旅游看风景,风景不属于我们的;在机耕路上看风景,风景是自己的,格外亲切,似乎风景会说话,亲切着呢。
  
   一
   昨晚下了中雨,干涸的池塘收到了半池水,池内的鱼苗,欢欣跳跃了;一直没收集到水的稻田盼来了足够的水,心情舒畅了;今年的稻田不会荒芜,农人紧绷的弦,稍稍松开了。
   我们这里生产条件比较差,插田的老百姓还是靠天吃饭多一些。自去年夏天以来,一直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去年的秋收严重减产甚至失收,直到今年的春种,还不能正常进行。这次,老天爷开恩想起了我们,农民抓住火候,将难得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减少浪费,揽住水道,抢墒耕田。周围稻田的田主人相帮相邀,联系耕田机,几家同时耕作。这样,省去了耕田机器单个运输的麻烦,既节省劳力又节省时间;再者邻里之间相互帮衬抬抬机器,其乐融融。在家插田的都是些劳力不太好的人,青壮劳力都到外面去捞“大”钱了,妇孺老者,就要团结起来成为一股力量。贵如油的水,对每位田主都是考验,从善如流,上善若水,这些话,在这片田地,好像有了新解,他们互让着,不计较,说不定心中还有点不舍,但必须考虑邻居的感受。一场雨,一池水,考验着人性,我看到了他们的心底美。
   我们这里是丘陵地区,梯田形式,田小不规范,只适合小巧灵动的耕田机操作。速度对比大耕田机慢一点,但比许多年以前的耕牛要快了许多倍,百姓也知足。再说耕牛已失业,犁耙已闲置,会耕田的人也已变老,更新的脚步在加快。
   我家里只有一块田,两亩,离家较远。挑农作物不歇肩,走田埂近路,一个来回四十多分钟。以前我家插田种地几十亩都是承包别人的。现在身体已吃不消,再说我也想通,不再那么拼死拼活,插秧够吃的就行。还有个小打算,把精力放在挣钱的副业上,来钱快,收益大。一块田就不能再糊弄,我就像在作业本上写作业的小学生,耕田种田,比以前更精细了。
   站在机耕路上看自家那块田,又觉得小了,小得就像作业本上的田字格。那就好好在田字格里种好庄稼吧,谁在站在机耕路上不先看自己田里的风景,风景不好,看着伤心呢。
  
   二
   早饭后,耕田机还在他人田里转着,还有一块田后才轮到我家。老公早已带着工具到了田间,我不着急。收拾完家里的事,穿好靴子,拿着手机听着歌,观山游水似的,很是惬意,优哉游哉,向田间慢腾腾地走去。
   雨刚过的路面,湿滑得很,今天我不走那窄窄的田埂小路。这小路,左边是种了作物的田,右边悬陡的下方是淤泥深沟。我现在的腿比不得年轻时利落,讲不得大话耍不得腿功,万一不留神思绪一飞,滑偏了,折了胳膊折了腿,可就糟了。“宁走三步坦,不走一步险”,绕点就绕点,安全,我走最近修整了的宽敞大路。
   十多年前,顺着山根脚下,由组民自发开出来一条通往组里田间的毛荒路,当时是为了方便车辆运输粮食运输肥料的,没有缺口,推技工车(独轮车)方便。此路到大家的田里绕了百多米,到田间干活的人还是照样走以前常走的田埂近路。此路,平时农用车辆走不了几次。时间一长,也没人管,一些讨厌的杂草植物也知道土地的珍贵,便打起了主意,见空插针,削尖脑袋也要往这缝隙处来抢占地盘,霸占先机。两边的树枝伸长了脖子,一些刺伸长了手臂,一副惹事的架势。地下的各种杂草也不甘心落后,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从两边缓步而行,直到牵手成功,相互串门聊天,打得十分火热。这条路自去年年底又重新变了样,组民下了决心将两边的杂树杂刺杂草来了一次彻底大清理,现在成了真正的机耕路。尽管还是土泥巴路面,但已经比较宽了。平时哪里有拆了房子的废弃砖瓦,见着就拉来往这路上铺好填平。今日填一米,明日加两米,只往那车轮走过的凹陷处填。现在,像三轮车、爬爬车、小四轮,只要天晴,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就是十多吨的大卡车,也看上了这条路。
   田的方向有机器的轰隆声传来,已经有一年没听到这声音了。以前怎么不觉得有这么好听呢?我的脚步变得十分轻盈,心情也有些激动,这是我们贫困乡村最有韵律的调,最有魅力的声音。或许有人要怂我几句,至于这么高兴吗?也太容易满足了吧!记得我爷爷去世的那年,他见证了乡村栽电杆后又发电的一幕。他后来病重时说:“我可以了无遗憾地死了,我有生之年居然看到了电灯,看到了漆黑的夜晚可以灯火通明。”默默无闻的农人,看似他们对变化无动于衷,其实,他们是不善于喧嚣的,内心的激动,一点也不比扯着嗓门唱歌的人差。稍有变化,他们都是欣喜的。他们并不和别人对比,而是和以前对比,心底一下子敞亮了。
   望望蓝天,看看白云,右侧的林间有鸟声传来,乡村的风景一直都很不错的。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田有地,有鸟有兽。只不过,尽管风景天天在,我却熟识到无闻。我平时有些大大咧咧,加上家里散事多,不太注重身边的风景。今天心情好,感觉周围突然换了色调,换了空气,也换了情绪,一切都是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看哪哪顺眼,听嘛嘛顺心,清新的空气让我舒心,芬芳的泥土让我血液沸腾,一切都很真实,让我洒脱。我走在这原生态的画中,享受着此时的高雅、奇妙,一切都是那么妙不可言,那么和谐。
   其实,田里的事用不着我管太多,我只是想过去瞧一眼,看有没有需要我动动手、多多嘴的地方。我得对得住“当家婆”“喜欢管事”的头衔。此时,这条路就好像是为了我去检查工作铺设的,我的神态也怕熟悉的邻居看见,更怕老公发现,我要让他嘴里的“嘚瑟”咽回去。
  
   三
   和煦的阳光从树的缝隙里横洒过来,透过稠密的树叶,抵达我身,也映照在田间的作物上。晚上下雨白天晴,这是庄稼有成的节奏。路旁的田里有刚出土不久的玉米苗、黄豆芽,花生秧等。嫩得出油的叶片儿微微弯曲,叶尖儿上如玻璃球样的露珠晶莹剔透。我很想下田去摘一些露珠,然后收藏起来,如果将这些小珍珠做成项链,这项链比玛蒂尔德借她闺蜜的珍珠项链会不会更漂亮?又异想天开了,那哪能啊!我这不也是假的吗?它是许看不许碰的,我只是个不曾修炼的凡夫俗子,没得到仙人的指点,又不能点石成金,点露为珠,哪能将露珠做成项链,这真真的虚伪成了皇帝的新装。树林里一些有名无名的鸟儿,一阵又一阵欢快地叫着,此起彼伏,胜似天籁。他们今天开音乐会?迎合着我?有的鸟叫声清脆如水声,酣畅至极;有的叫声稚嫩娇羞,让人怜爱;有的叫声暗淡转欢快,百听不厌。我的前方不远处飞过来几只小巧的山麻雀,灰灰的麻麻的。它们只顾玩它们的,好像此路是它们的,它们俨然成了主人,我反为客了。看来它们比人活得潇洒明白,哪里都可以当家,哪里都随心所欲飘逸洒落地活着。它们本就是小精灵,鬼得很。它们似乎还挑衅于我,即使我走到跟前,它们也只是昂昂头,稍微一蹦,挪挪地方,又叽叽喳喳找寻着什么,这大路上还有什么食物可以找?“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太阳都出来老高了,它们应该已经寻很久了吧,肚子吃饱了吗?其他鸟在田里飞来飞去,不停地啄着,也是找虫?还是啄农作物的种子?或者啄扯刚出土的作物嫩苗?它们不认识哪些是农民专门种下要想要收获的庄稼,它们只是简单地想吃想快乐地玩。像它们这样自由自在,无心无肺,不为生活奔波,不为世俗忙碌,不为利益争斗,简简单单,多好!我竟然有些羡慕它们了。
   前方是个小小的下坡,坡面被昨晚的雨水冲洗得很干净。不过,驮着耕田机的三轮车走过,多了车轱辘印,就有些不协调了。那三条打滑的轮子印记录了它们的痕迹。幸好坡虽陡但不长也没有弯,加上路面比较宽,师傅的开车技术还算过得去,车子到下面平路只有歪了两三个圈,很快车胎平稳没有偏离。大伙自己修的路心中有数,也就大胆前来耕田了。再说已到立夏,庄稼宜早不宜迟。我想心悸的背后肯定是希望的升起,春耕生产不能再往后拖。
  
   四
   我正东张西望走着。忽听前面有堂哥、廖弟和我老公说话的声音,且声音越来越近。只听到堂哥说:“你两个一个负责挑,一个负责填平,我来上土。”廖弟说:“这里有个土堆,土也硬,没树蔸,就取这里的土,容易。”我老公也说:“我们今天都带着工具,也难得到一起,路上好好再填补一下,今天先用锄头脑趁土湿狠些锤紧,过后再找点碎砖碎瓦来填。”听音解意,原来他们是又准备修补这条机耕路。
   农民盼水眼望穿,雨洗泥路容易坏。大家的路,大家爱,见者出力都不懈怠。赤手空拳的我,没二话,加入其中。我拿出孩子时的淘气劲,用脚一边扒拉挑来的土,一边用力猛蹬。喔呵,没蹬几下,腿就没力了。泥巴的黏糊劲,跟我做的糍粑的糯米一个样,糯粘得很,紧贴靴子。靴子很快长胖,脚似千斤重,功夫不到家,很难迈动。
   我老公说:“你干脆走开,别在这里碍事。”我知道他是心疼我。
   廖弟说:“嫂子,你检查质量就行。”
   堂哥也说:“他婶,给你个事,看看路上哪里需要多少土,反正你闲不住……”
   “呵呵,这点事我做不来的话,还有饭吃?”我在青草中擦了擦脚上的泥巴,非常高兴地当起了临时指挥长。开始查看哪里要一担土,哪里要一撮箕土。
   突然,田里的机器停了声,随即就听到师傅吆喝着抬机器。我随他们几人一同到了田边。
   耕田机主的老婆打着赤脚挽起裤腿,下田到她自己的田边,开始用掀板掀泥田埂——这是保水的关键一步。她是干活的能手,比我强多了,她的动作娴熟得很。我好多年没打赤脚下田了,我怕蚂蝗怕虫。非下田,我必穿长筒靴。
   羡慕死了。农妇的羡慕,不是看脖子上挂多长的项链,脸蛋涂了多少粉,谁能干,就是榜样。
   几人抬的抬,背的背,很是合心,机器重新安装好,摇响,耕田又开始。
   我们这几人又返回到机耕路上继续修补,进行着未完成的路。
   修好机耕路,耕田机进田,这是我们最喜欢看的风景。还有我,年年站在机耕路看风景,看一季又一季的收成,这样的风景,不能错过,就像心情必须保持天天高兴。
  

共 40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作者的家乡,村民们为方便耕田机和收割机行驶,修建了一条机耕路。一场中雨如甘霖润湿了土地,正是耕种的最佳时期,村民们开始忙着耕种,如今耕种都是机械化,使用耕田机代替耕牛,方便而快捷。相邻稻田的乡民们共用一台耕田机联合耕种,省时又省力。蜿蜒曲折狭窄的田埂小路,经过雨水的浸泡,变得湿滑难行,出于安全考虑,作者宁可绕远,走宽敞的机耕路前往自家的田地。走在机耕路上,作者想到这条路以前杂树杂草丛生,人们为方便耕田机和收割机行驶,重新修了这条路,清理了道路两侧的杂草杂树,并用废弃的砖瓦铺平坑洼不平之处,将路铺平。虽然路上还有坑坑洼洼,但作者心情非常舒畅,要致富,就要先修路,这条路通往田间地头,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作者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心情愉悦,感觉这是乡村最有韵律最有魅力的曲调,是农人的希望之声,作者为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感到高兴,作者想起当初爷爷看到村庄通电灯火通明,心里异常激动,这是从内心深处萌生出的幸福感。走在机耕路上,作者心情格外舒畅,清新的空气,泥土的芬芳,路边田地里带着露珠的禾苗,清脆悦耳的鸟鸣,原生态的田园风光,让作者不禁沉浸其中,享受着这美妙的意境。作者一家和堂哥、廖弟三家合伙耕种,齐心合力,配合默契,互帮互助,其乐融融,除了耕种,也顺便修整机耕路。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情感真挚,思想深邃,感悟深刻,场景描写细腻生动。通过村民修建的机耕路,表达了农村耕种与时俱进,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机耕路虽然还不完善,但作者满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希望,懂得修路的重要性,颂扬了新时代农村耕种的新风貌新气象,字里行间漫溢着愉悦欢快的气息,流淌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深度佳作,力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51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5-17 00:07:23
  机耕路,是为方便耕田机和收割机行驶而修建的路,也是一条希望之路。红花草老师走在机耕路上,心情格外舒畅,一路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不仅让红花草老师沉醉其中,也让读者为之沉醉!如今农村无论耕种还是收割全是机械化,既省时又省力,这是时代的进步,乡民们联合耕种,互帮互助,其乐融融。文章通过新修建的农耕路,歌颂了农村农耕的新风貌新气象,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文章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清新,场景描写细腻生动,思想深邃,感悟深刻,深度佳作,力荐文友共赏!问好红花草老师,遥祝夏琪!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05:57:40
  谢谢如菊老师百忙之中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给编辑拙文,编按很完美,十分精彩,让文章增色增香不少。再次谢谢老师,祝福送出,请笑纳!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17 07:43:32
  这篇散文的视觉很特别,写得富有情趣,我是被这样的风景感染了。机耕路比不上柏油马路,但它存在的意义在农人心中,更重要,路边的田里有风景,有风光,站在路上看风景,才是最美的闲情逸致。精彩的审美眼光,总是会捕捉风景的,作者以热爱生活的情怀,以不一样的审美态度,关照农田,可以说风景这边独好。写得好,赞一个!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3:42:52
  谢谢怀才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更谢谢老师的辛苦润笔,老师多次的无私帮助令我十分感动,我只有努力学习写作争取进步才不负老师的教诲,致敬老师!祝夏祺!
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3-05-17 08:03:59
  很喜欢红花草的文章,每篇文章都充满了乡土味,很扎实,很接地气。你走在机耕路上,我走在康复的坎坷路上,由于生病,至今还不能写文章,很是着急。欣赏老师的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3:46:53
  小溪老师好,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老师也别太着急,先养好身体,为后面的佳作做准备。我天天在农村里,只熟悉农村,也就只写当地的农村了。再次感谢老师,祝老师早日康复!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5-17 08:24:13
  今天巧了,刚看完郑老师的风景,又走上机耕路,看红花老师的风景,到处都是风景,不禁喜从中来。一条普通的路,有着老师自己的风景,看自家的田、看林中的鸟,唱着歌,这小日子多滋润!当然,老师也描述了这条路的来之不易,如今,大家还在继续修补这条路,这条路,就是乡亲们的命脉,走着乡村的未来。很有特色的文章,拜读学习,问候老师,夏安1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3:49:53
  正如老师所说,这条路有着不一样的风景,这是我们组里的希望之路。再次感谢老师,祝夏祺!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5-17 09:21:01
  人生处处都是风景,机耕路的风景更实在。如今除了爱田地爱种地的老人,谁还会到机耕路去看风景。写出好文章,自己欣赏自己才是最大安慰!我们农村都是人力劳动,没有什么机械化,只有没有到过农田的人才会凭空想象。学习来自生活的好文!写出来真的不容易!咱们就是每天干干活,写一点玩玩!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4:16:59
  老师睡得很对,我们农村人就是利用农闲写来玩玩,陶冶情操,让自己的精神充实一些。非常感谢老师长期的帮助和鼓励,感恩遇见!祝夏祺!
6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5-17 09:24:38
  好文章好风景,既要劳动又要写文,真的很辛苦!这篇文章,那些坐在屋里的空头作家就写不出来!学习了,期待新作不断!
回复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4:18:43
  谢谢梅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农村人写农村事,其他的我也不了解,感恩!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5-17 09:38:23
  走在这条机耕路上,确实风景盎然!既有农事的喜悦,还有对新生活的期许,乡情,亲情融汇其中,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老师的文字朴实感人,充满乡土气息,别有情调。拜读好文,遥祝夏安!
回复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4:20:39
  谢谢郑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老师的风景文写的很好,我很是羡慕。感恩遇见!
8 楼        文友:枫桦        2023-05-17 11:51:10
  新农村新面貌,机耕路的出现是一种新气象,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老师的文章接地气,把自家田地里的事情,都用文字表现出来,显得更加生动自然!歌颂国家的富民政策,歌颂我们这个新时代,是无限高尚的大主题!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4:24:53
  枫桦老师好,正如老师所说,机耕路,从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当今的农村新面貌,哪怕是偏远山区的乡村,也在逐步改善中,在进步中。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祝夏祺。
9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3-05-17 12:27:19
  红花草老师的《机耕路上有风景》,是一篇很接地气打动人心的佳作!机耕路有着家乡农村别样的风景,只有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眼里有活心中有光的人才能写得如此清新脱俗!点赞欣赏!愿红花草老师田里五谷丰收,创作丰收!
回复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4:27:18
  谢谢东风老师的肯定和支持,我农村人,天天生活在乡村,其他的地方我也不熟悉,也就只拿农村的事来练笔了。再次感谢老师,祝夏祺!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5-17 13:48:39
  那些年,刚分田地,老农爱田如命,田埂刨了又刨,能多插一蔸禾就多插一蔸,田埂路窄的要命,只容一双脚板,挑担摔田里是家常便饭的事。现在好了,农民也不全指望地里刨食了,土地也不那么金贵了,舍得拿出来修路了。到底是修了路好啊,省几多事啊!喜欢读草儿老师的文,接地气,产生共鸣。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5-17 14:31:34
  同感啊!前些年。常常有人为那田埂铲多铲少而打架骂人,现在还真没有了,也都愿意让点土地来修路,思绪境界真的提高不少。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夏祺!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