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春风有痕(散文)
五月的太和满目苍翠,山丘延绵起伏,偶见廊亭楼阁、袅袅炊烟,穿行在田间地头、院前舍后,眼前草的绿、树的青、花的艳、果的圆、水的蓝,处处感受到春风拂过大地,把色彩着墨人间留下的浓重痕迹。远离城市的喧嚣,峭立于鄂州的南大门,活出自己的宁静豁达,这样的太和喜了爱了。
在狮子口村一大片桑葚园前,我们停车前往。初夏的太阳仿佛是狮子口呼出的热流,却挡不住清凉的山风,一下子吹走了心中的闷热,天高气爽,心情格外舒畅。下车后跨过一座石桥就是一片桑葚园,茂盛的桑树林里溢出桑叶的甜香,灌了我一个心醉。一人多高的桑树上结满了桑葚果,被浓密的桑叶遮掩,有乌黑的、红色的、青色的;有成串的、成双的、孤单的;有的傲立枝头一眼便见,有的隐于叶后半掩琵琶,有的掉落在地无声无息。我随手摘下一颗乌黑的桑葚,放在口里轻轻一含,软软的感觉、甜甜的味道迅速流遍全身,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我的心头泛起。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望着眼前青绿的桑树,我想到了家乡的桑梓地,想到了小时候光着脚丫爬树摘桑葚果的样子,想到了故去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
从桑葚园里出来,一个巨大的展示牌显示这是一个扶贫项目,这里除了桑葚,还有狗血桃、香李、沃甘、红美人等多个品种,迎面碰到不少来这里采摘桑葚的游客,以鄂州、黄石和武汉游客居多。“一进桥头巷,九头狮子抬头望。”狮子山村是狮子山人的桑梓地,如今翘首迎来了八方客。快要离开时,我想起了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以此表达我的祝福和期待。
汽车沿着光洁的沥青路上行驶,就像指尖在古琴的弦丝上滑动演奏。右边是一片古老的狮子口水域,沿岸的斜坡上芳草萋萋,黄牛低头吃草,偶尔抬起头朝向我们发出“哞哞”的叫声。左边是一虬山脉,相传这里就是《越人歌》的发源地。每次路过此地,我就想起了山上柯君酒过三巡,左手抚琴右手拨弦,边奏边吟: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如今,望着静谧的山和水,我依然能听见柯君吟唱来自现代的越人歌:
“春耶无声
夏耶无音
青草湖畔冼霓裙
绿肥红瘦
夕夕得与君
问耶无影
听耶无吟
越人歌外无素琴
宫寒羽暖
日日知与君”
突然,汽车拐了一个弯停住了,身旁的文友提醒我邱山村到了。村领导自豪地介绍:“邱山村是鄂州市海拔最高、植被保护最好,空气质量最好,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文友们齐赞并趁机添上一最“最帅的村书记!”赢得一阵欢笑。
邱山村部所在地叫柯山头塆,进塆就是一座方形的大水塘,水塘边金黄的枇杷挂满了枝头,枣树上怒放的枣花就像人群中撑开的雨伞,密密麻麻,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这里新房与老屋和谐相伴,老屋修旧如旧,留住岁月的痕迹。在一农户家主人的热情邀请下,我们饶有兴致地走进观摩,竹制的凉床、漆黑的土灶、堆放齐整的烧火木材还有充满年代感的家居,像极了家乡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屋,虽不富裕,但是收拾得非常整洁。主人说很享受现在的日子,一定要把自己身体锻炼好,多享几年福。说到此处,主人满脸的皱纹微微舒展,就像垄上盛开的秋英花,灿烂无比。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道浅浅的海峡,我要说乡愁是桑梓地放飞的一只风筝。据介绍,邱山村善于打“乡愁牌”,多种方式吸引乡贤、激励乡贤、感恩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本村人邱福成、柯博学、柯友海、邱少敏、邱春明等众多的乡贤为家乡兴修道路水利,扶贫助困。对此,邱山村铭记于心,以乡贤的名字命名公路,颁发“功成不忘本,德高不图名”的乡贤榜,赠予乡贤“博施济众、桑梓情深”的牌匾。每个地方都有乡贤,为什么邱山村的乡贤这么给力?正在我疑惑之际,在村塆的一角看到一个巨大的文化墙,走进一看是诗词《红薯谣》的全文。通篇说的是红薯的种植、实用和重要性等内容,最后讲述了邱山村对红薯的感恩之情:
几年大灾荒,全赖薯家族。
若无薯养命,空对天地哭。
莫笑词意浅,唤君忆红薯。
莫谓薯寻常,功劳压五谷。
对红薯都如此感恩更何况是人,原来邱山村有感恩戴德的传统基因。
村领导边走边用手指前方一大片区域,描绘着中药材基地广阔的前景,对村里首创的藏红花种植津津乐道。我期待着金秋十月,暮色苍茫的坡地上,浮动着浓郁的暗香。
在赶往上洪村路过高家塆时,身边文友指着前方的一座奇特的山峰介绍,这里就是“仙人下棋”景点。好一个“仙人下棋”!回想起刚才走过的狮子口和邱山两个村,这些山中“仙人”正在下一盘乡村振兴的大棋!创业如下棋,既要稳得住又要出奇招,看似山重水复转眼就会柳暗花明。接下来,我要看看其它乡村的“仙人”如何出奇招把“三农”这步棋走活、下赢。
上洪村有着艺术村的美誉,具有天生的艺术感染力。文友们来到上洪村正是夜幕降临之时,但是大家内心燃烧的文艺热情却刚刚升起。晚餐结束走出门外,广场上已经升腾起一团篝火,红红的火苗跳动着魔幻的身姿,让夜色充满妩媚,一下子点燃了现场的激情。激越的歌声、动感的舞蹈与炽烈的火焰彰显出文学爱好者的活力和自信。大家交流创作心得,歌唱美好的新时代,祝福希望的明天。
第二天清晨5点钟,天已微亮,为了不打扰室友休息,我悄悄披衣起床径直走向对面的艺术村庄。一出门就感受到空寂的山野传来声声清脆的鸟语,东边的山脊已经渐亮渐红,远山层层叠叠,在晨雾中朦朦胧胧,倒影在马龙水库之中,构成了一幅山水墨画。
村口有一座高大的石牌,正面刻有唐朝寒山的一首诗,头两句便是“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石牌的背面刻有“象外”二字。诗人喜爱这里的宁静,曾在此幽居了十年,“象外”是想告诉他人这里就是世外桃源。
上洪村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挂起了“鄂州市和武汉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牌子。这里春有花夏有荷,秋有丹桂冬有雪,一年四季都是艺术生创作的天堂。难怪来到上洪,仿佛这里的一切都长满了艺术的细胞,充满艺术的气息。花草树木、房舍小院、村边造型等等全部进行了艺术的处理,艺术村名副其实。
听说上洪村在打红色文化品牌,我与晨起的文友迎着清凉的晨风快步来到上洪湾。2021年,我曾经来到彭德怀在上洪的旧址,看到残缺的危房,心中泛起一阵酸楚的味道,今天再次过来感觉今非昔比。湾里的主路冠名为怀德路,一条次干道命名为苏维埃路,彭德怀下马处被定为“红色驿站”。原先破旧的旧址被修缮一新,青砖所砌,飞檐翘角,正门立有:“中共鄂城县第八区委第八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的木牌,里面较为完整的还原了旧貌,对当时的革命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返回时,东方已经被朝阳染成了红彤彤一片,晨露闪耀着金光。一个不忘初心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村庄必定会风采照人、行稳致远。
一行人用过早餐,汽车继续在青山绿水间穿行,听文友说下一站是吴伯浩村。汽车刚进入村部院子,村领导已站在门前等候。村部大厅内正中间“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们随着村书记走进了毗邻的山头窝湾。在池塘边一块“山头窝湾休憩中心”的宣传牌前,我驻足凝视:同一个地点,改造前后两张不同画面反差太大,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荒坡野岭到“村湾客厅”。规划灵感来自杜甫的田园诗《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山头窝一步一景色。在这里农耕文明、竹编非遗、艺术种植、花卉园艺、尊重人才等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得到完美的体现。百姓和乡贤捐资建起了农耕博物馆。共享菜园前立有一个高大的圆筒,里面插有数根竹棍,长短不一。原来每一根竹棍都代表从山头窝走出去的大学生,长短表示学历高低。在一处“笑脸墙”上,我看到了村民幸福的笑容。在村口的一座山坡上,生长着一株高大的乌桕树,百年以上的老树依然枝繁叶茂,见证了山头窝峥嵘的岁月。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乡音乡情乡贤,同源同心同行,齐心协力必成事业。
吴伯浩村正在利用地理优势打造“萤火虫•花谷”项目。萤火虫一生都在发光,我憧憬着有那么一天,吟诵着“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的优美诗句,看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样子。
临近中午,我们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东边朱村。该村与大冶市金牛镇比邻,是鄂州最偏远的村,我反而有一种亲近感。为我们解说的是自称为鳡鱼山叶湾的媳妇。鳡鱼山叶湾的历史追溯于明代晚期嘉靖年间。当时的叶氏始祖诸梁公元九十二代后裔仁卿公,由安徽休宁迁徙湖北武昌虬川东的鳡鱼山依山而居,繁衍生息,故名曰鳡鱼山叶湾。也就是说此处祖籍来源于我的皖南家乡。
这里有稻田花海,这里有巨型稻谷,这里有丰收的喜悦。这里通过人工搭配种植稻田,成熟季节,从高空中俯瞰犹如一条巨型感鱼游动于田野上空, 动感十足,绚丽无比。这里专门种植了一片由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巨型稻品种,植株可达2.2米,单季亩产可达千公斤以上。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提起东边朱村不得不提民族建设集团董事长、鄂州市楚商联合会名誉会长叶佳斌先生,以及其创办的鄂州市民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兴建于1982年的太和二砖厂于2013年停办,留下了“四荒”之地:荒窑、荒山、荒地、荒塘。到处是废砖渣,一片颓废的景象。从鳡鱼山湾走出去民营企业家,成功以后,积极回报家乡。先后流转废弃和撂荒地520多亩,采取“公司+种植基地+农户”的模式,盘活村集体资源。陆续投资800多万元搞开发,种植大棚蔬菜,发展瓜果采摘、生态体验,一年四季都有时令新鲜蔬菜瓜果可产。村民参与田间劳作,务工收入和入股分红,每人每年平均收入3万多元,加快了村民致富步伐,下活了乡村振兴的“先手棋”。贤助湾而兴,湾因贤而名。东边朱村故特辟《乡贤专栏》而颂之,桑梓地永远是桑梓地!
当汽车返回经过龙山的时候,我想起了“二贤对弈”的故事。一日,苏东坡和黄庭坚在龙山松树下对弈,苏东坡刚投下一棋子,忽然几颗松子掉落棋盘中。他心里一乐,随口吟出一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知道苏东坡在考自己,于是环顾四周,见不远处一老翁正在垂钓,立即吟诵下联:“柳边垂钓,垂丝常伴钓丝悬。”双方联兴助棋兴。
从“仙人下棋”到“二贤对弈”,从狮子口村、邱山村、上洪村到吴伯浩村、东边朱村,从山丘到村庄,到处都是“仙人”“贤良”在对弈、在较劲,谁也不甘人后。
春华夏晖、秋实冬蕴。春风有痕,我们期待着仙贤佳梦,好戏连台。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