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磐石城下,膳茗阁里品香茗(随笔)
朋友相聚,佳人有约。一行墨客,赴一场诗酒花茶之会。我们来到磐石城下云上居,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舒解着多日工作的疲惫,获得一时的身与心的宁静与自由。
冬至,品茗,喝酒,吃饺子与羊肉。
走进膳茗阁,一个熟悉的女子坐在古色古色的茶台中央,很娴熟地烹煮一壶香茗。我与道友一行人落座,静静地聆听小霞讲故事,讲普洱茶的故事。
说道普洱,我还真与普洱有缘。
记得8年前,我一个最好的厂友,送我5饼普洱茶,茶饼类似窝窝头形状。他告诉我,是他在大理开车行的女婿送他的茶叶,一盒茶叶10饼,他直接就分享了5饼给我。我们曾经在一个厂里混生活,因为我是医生,他一家人的健康都是在我的保护之下,他的老婆和女儿的身体都不是很好,后来他女儿远嫁大理,每逢春节回云阳,都会给我带一些云南的土特产,看官,你说我们的关系铁不铁。
茶是2011年的土林普洱,很精致。大概4年后,他女婿问我这个朋友,给他的普洱茶叶还在不?包装完好不?如果在的话,这盒茶叶已升值到16000元了。又过的4年了,我手头的5饼茶,自己喝了1饼,送了一饼给朋友,现在还有3饼。应该升值到2000元一饼了吧。
从我亲自经历的这个普洱茶的故事里,得出一个结论,普洱茶不仅仅是一款健康饮品,它还是一款收藏品。
于是,我对普洱茶作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她与其它茶不一样。其它茶叶都是有保持期的,时间超出保持期,色香味都淡了,而且超过保持期,专家说最好不要喝了。比如绿茶,越新鲜越好。普洱就不一样了,越陈越香,越陈越有味道,其品质香味也越醇厚。
小霞老师,对不起!今天你才是主角,我跑题了。
回到正题,接下来听茶艺师小霞如何讲道。今天的主题是生普,生普与熟普不同,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是自然风干陈放,保持着它原生的苦涩品质,在饮用时再进行烘烤。于是,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烤茶。
普洱人烤茶,是用土陶罐在木炭火上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再投入干茶,轻轻摇晃,让茶受热均匀,待温度差不多时,注入一勺开水,听其响声,等水与泡沫下去后,再注入水,分茶开喝。
茶艺师小霞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是云南普洱一个老茶师,用的是葫芦瓢烤茶,茶叶烤到一定火候时,再加入几枚火炭在瓢里滚几下,看似一种别样绝活,接近原始的古法。
小霞给我们演绎的是用黑陶罐,在固体酒精炉上加热到黑陶罐烧红时,再放入生普茶叶,翻烤至茶香味溢出,茶叶不焦为度。再以上法注入开水,分茶开喝。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生普衍生出来的有几种配方,一是纯生普烤制,二是加糯米烤制,三是烤制的纯生普还可以加蜂蜜喝。于是,我在想,如果说以中医的角度,女人喝这款茶,在烤制时加几片生当归,这样烤制出来的生普洱茶,既能养胃护胃,还可调理气血,美容养颜。
其实,茶道犹如禅道,都是以静来品人生。在静极到一定程度,才能悟出很多茶经与禅意。道,是一种学说,什么是道?一阴一阳为之道,道法自然。道者,世间万事万物生长、变化、消亡之规律。即: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通俗解释: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品茗论道,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去悟才行。只有自己悟出了真谛,一生才会受益匪浅。
静下心来品茶,听老师讲茶经,何尝不是一种听禅论道。
常常与朋友分享这句名言:“名利于我如浮云。”这七个字,也是我人生的座佑铭,我以为,这句话就是茶经与禅道的至高境界。我常想,如果我们每周都拿出半天时间来品茶坐禅,抛开所有的俗事,听小霞讲茶艺,与朋友吟诗作赋,让身心放松下来,归于宁静,该有多好。
其实,人生过多的名利追逐,只不过是玩一个数字而已。人生不过百年,日食不过三餐,夜眠不过三尺,要那么多干什么?占那么多干什么?贪那么多干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了何用?花开百朵,我只取一枝,芳香满襟袖,足以。所以,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人生,就像一串数字,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十个亿、百个亿、千个亿,又如何,如果前面的1倒了,剩下的都是零。因此,人最重要的是健康,透支健康是最愚蠢的事,对自己好点,特别是对自己身体好点。
云顶,卧云,云上居,膳茗阁,一个雅致休闲好地方,来了就不想走,下次约起,你来,我在,你不来,我还在。
2019.12.22.于磐石城下卧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