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让美融入摄影和诗章中
《让美融入摄影和诗章中》
文/邓和生
闲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走走,情到浓时再填词赋诗,好不惬意!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我最喜欢宋朝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每每呤起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时,就会有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思索和遐思在心中粼粼地荡漾,也使我神魂俱醉,游离在诗与天地之间。我常常会咏古诗思索,为什么在古代诗人笔下总是有那么多美的呤咏和歌唱,那么多美的意象和诗句,而我为什么会提笔忘字,对当今社会或大自然的感知那么迟钝呢?有时站在大山之顶,遥望远处,只见群山与明净的天空相交辉映,如诗如画,望着这苍翠的山,嗅着这沁人的风,拥有着迷人的景,感受着大自然的丰韵,真让人心旷神怡!也有时我会忧郁地思虑,美究竟离我们这么近,为什么难以查觉到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美;还有形形色色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之美!
我佩服古代诗人。佩服他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他们对美的感悟和抒发,他们对美的注释和演绎,比起我们来无疑要朴素自然得多,也执着坚韧得多。他们独守孤灯品茗读书,他们踏雪寻梅山野跋涉,于是,那种灿艳之美,那种灵魂之美,便渗入不朽的诗章,留于后世。现实我们对美的追求已不局现于诗章,已超越古人的时空可用相机或摄影机将美景留于时空中!可让情景再现、瞬间永恒、而且意境深远,可让人如梦如幻,让美惟妙惟肖。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这诗之美意,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让我们融进了一种纯粹高远之美,一种广博晶莹之美,从而让我们体验到一尘不染中自然质朴的人生,是多么亲切,多么醉人。今天,我们有了发现美的眼睛(相机、摄影机等),如果再用诗来装饰美的雅致和灵性!那我们就会有古人那清俊灿丽的品德,也会有心无旁骛胸阔神怡之境!让自己的心中始终拥有一方清朗的天地,自然就会有无处不美之景。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反映古诗人在心中是如此的壮美,生发美之深情昂扬的歌咏,而未有丝毫的悲切和伤感。而现代的摄影人他们不仅会欣赏自然的美,还会创造精神的美。他们以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挚诚去发现美创造美,自然就有了远离尘嚣的美之咏叹与升华。
因而,当你的心灵融进自然质朴时,你就会感知美,也拥有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春的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夏之美!“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是秋之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冬之美。美是真与善孕育的智慧和心景,美是我们走向远方的舟楫,也是我们沐浴生命的阳光。
当我们摄影人像古代诗人一样走进自然,以真情真爱真知去看待寻常的人生时,心中就会放下一些杂念、一些污欲,就会走进美的圣地与境界。只要你一心向美,无论是在灯火迷离的闹市,还是在平淡偏僻的乡野,都会有让你心动之美,都会有让你独钟之美,而淌出逦韵流出清馨,亦成就你浑然天成的生命。
如此看来,美在心中,美在手中,美在脚下。让我们拿起相机,拿起笔,走进大自然,走进诗行,去追求创造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