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我的读书会(随笔)
一
有一种出轨终被理解,电影《廊桥遗梦》把我们带入这个话题。
真正认识《廊桥遗梦》,是我跟张姐经过商量,准备举办一场线下读书会,决定由张姐主讲《廊桥遗梦》,于是我买了这本书,给了张姐一周的备课时间。
张姐是读书会的嘉宾也是顾问。她已经退休了,她之前的身份是职业作家,理事,文化局领导,头衔很多。我与张姐结缘,是在我的一位要好的同学那里相识。由于我们有相同的知趣爱好,很快我们结为姐妹。
张姐是一位端庄大气,相貌很出众的一位职业女性,她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是做导演助理,张姐谈起他的儿子很自豪,有一次我去她家拜访,她出门拿了一些钱,告诉我说:“这是我儿子给我的钱花。”
张姐的儿子为了事业还一直没有成家。我跟张姐说:“你儿子结婚,我一定帮你张罗。”因为我亏欠张姐的太多,只要我遇到难处理的事,张姐总会帮我。
我有一个读书群,张姐为了让我的读书群有影响力,她总是尽最大力的帮我,她请了本地很有威望的领导,给读书群题名,为此我们读书群还得到本地图书馆的支持,可以在图书管搞讲座,第一届读书会就利用了图书馆开业的隆重场面,我们特意搞了一个讲座,图书馆工作人员,很重视这个事,请了电视台录制,张姐做了讲坛。
那天张姐为了参加读书会,为了支持我们读书会,路上堵车来不了,她又租了一辆自行车赶来,如果不是张姐来救场,我们那次举办的读书会,不会那么成功。我全程是张姐的司机,张姐不会开车。每次活动我都是她的司机。
这次举办线下读书会,也是张姐的创意,我们定在郊外的农家小院,小院的主人是张姐的朋友。一个摄影师。这位摄影师也是一位诗人,张姐给我讲了摄影师的爱情故事,非常浪漫,我们去那里,见到他们夫妇,一对幸福的伴侣。
二
活动定在周六,报名的书友有二十多个,都是自驾车,限制了报名人数。为了这次活动,也为了配合张姐那天的讲坛,我做充足的准备,特意在网上看了这部电影。
这次线下活动,增设了签名售书。
魏老师是张姐的朋友,他出了一本书,为了给魏老师售书的机会,增加了签名售书环节。魏老师,他也是读书群聘请的嘉宾老师,他在每天的线上读书群有讲座,我为了感谢魏老师,我买了魏老师的那本书。魏老师是一位红学研究者,他在线上主要讲红学课题,分析红学人物,魏老师刨析了袭人的内心,挖掘了我们读者看不到的袭人的内心那一面,我读了他的那本书,我也感受到袭人这个人物是很不简单的。
魏老师是个很朴实的文人,相貌温和,路上我们在一个车上,魏老师的幽默感非常强,我驾车水平一般,开的不快,一路有一辆书友的车一直跟在我的车身后,因为我们走的山路,几个转弯,那个车不见了。魏老师说:“终于把那辆车甩了。”魏老师一路不善言谈,一句话逗乐了整个车上的人,把张姐乐的合不上嘴。
线下活动安排的流程是,先观光农家小院,小院风格别致风雅,还有印染设备,老板的爱人手艺灵巧,可以教来的朋友学习印染。
浏览小院,也是售书环节,参加活动的都是喜欢读书的书友,对魏老师的每天线上的讲座都有耳闻,见了魏老师,纷纷要求魏老师签名,购书,魏老师带着书不多,一售而空。
来捧场的书友,都源于张姐的面子,今天线下活动的重头戏是张姐的讲座《廊桥遗梦》
讲座全程是由我的一位同学录像,后期制作的资料,用于线上重复播放。大约九点半,张姐正式讲解《廊桥遗梦》,背景音乐就是电影廊桥遗梦的主题曲。滚动播放。
三
全部人员坐在小院的会客室,张姐在会客室的主席台。
张姐是师范出身,讲话很流畅。
故事情节很简单:1965年的一天,一家人都出发了,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记者罗伯特金凯将车停在她家门前,他向她打听曼迪孙桥在哪里?弗朗西斯卡带他到了桥边,之后两人.......
这是一部感动无数人的爱情故事。收视率创下了全球的奇迹。这是一部讨论爱情的经典电影,其中很多浪漫的桥段都让人难忘。
故事中有这样的经典语:曾经的梦,都是美梦,虽未成真,但我庆幸我曾拥有过。
女主人,为了家庭,她把一生所有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家庭,但死后能永依偎在爱人的身旁!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无法得到世人的认可。
暮雨的十字路口,红灯时刻的等待,被抓紧的门把手,那一刻任何决定都是后悔的。
我需要你,因为我注定得不到你。这些都是这部剧的经典台词。
时隔多年,再看这部剧,让我们看到故事背后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女主人弗朗西斯卡通过与罗伯特的交往,获得了灵魂的苏醒。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了成年人感情世界里有多少无奈,与责任……
《廊桥遗梦》诠释了爱的最高境界:爱而不能时,要懂得留白,是对爱的尊重,也是对彼此的成全。
有人曾这样说过:“世间动人的爱,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他们相遇,靠近互相吸引,彼此着迷,才仿佛找到了知音和共鸣。可短暂的相遇过后,他们面临着长久的诀别。爱和命运一样,要接受它的发生!
张姐用了一个半小时讲完了这个故事。
午餐小院的老板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农家饭,饭桌上,书友还在不时地讨论这部电影的影响力。
下午的活动是采摘,书友们采摘草莓,蔬菜,从文学走进了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