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随心而行(散文)
公交车上,偶遇一位之前的老主任。她扬起胳膊招呼我坐到她的身边,低头看到我书包里的书,好奇地问:“小张,上班还看书?”我说:“嗯,有时下午不忙,正好可以看看书。”“我看看,是谁的书?哦,莫言的,文学大家!”“当时买来只囫囵吞枣的粗略看了一遍,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所以拿单位来,有时间再仔细看一遍,否则这么好的作品就糟蹋了!”“你怎么不用手机看呢?”“我不喜欢拿手机看书,冷冰冰、硬邦邦的,看书的心情就没有了!书是有温度、有感情的。纸质的书捧在掌心像家人、像朋友、更像师长,我们是相看两不厌,我们甚至还可以‘执子之手,白头偕老’!”说罢,我们都笑了,主任眼角那纵横交错的鱼尾纹更加生动起来。
我接着说:“生活中,我可不是个吝啬的人,但是如果谁借了我的书,我竟然有些不舍呢。嘴上说‘行,没问题!’,可心里还是担心——她是不是真喜欢看书?她不会把我的书弄脏吧?她可别把我的书弄丢了?好像借出的不是书,而是领走了我的孩子……”老主任说:“我有一个同学退休了,也经常买书,说几天就看完一本书!”我说:“有些人喜欢一件事,仅是头脑发热,那是冲动。而有些人喜欢一件事是因为热爱,从骨子里的热爱,那份爱已融入了血液,永难割舍。尤其,到了退休的年纪,人更可以随心而行了!”
随心而行,是个多么让人羡慕的词语啊,它是指可以按照自己心的指引去做喜欢的事,不用再瞻前顾后,更不用过多地顾及别人的眼光。如今人们最爱说的是财务自由,但这种随心而行可以说是心性的自由!
我觉得,可以随心而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年幼的我们不能随心而行,因为那种随心而行可以理解为——任性!那时,我们干净得如一张白纸。不懂黑白、不明是非,我们需要家长的教育,如果由着自己性子来,那一定会被娇宠成一个寄生虫!
上学时我们不能随心而行,因为那种随心而行可以称为——懒惰!学习不仅枯燥乏味,更需要刻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只想偷懒,那也将一事无成。
工作中我们更不能随心而行,在工作中如果随心而行,我们只能称之为——幼稚!人际交往中需要付出、需要沟通和理解,甚至有时还需要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你才能在职场站稳脚跟。否则,那些明枪暗箭早晚会把你打得遍体鳞伤。
在婚姻中任何一方都不能随心而行,因为婚姻中的随心而行可以叫作——自私,婚姻就是合伙人的关系,要懂得尊重对方,遇事不能唯我独尊,否则婚姻这个大买卖终会走向破产。
想来,那些可以随心而行的人,大多数都是知天命以后的年龄。毕竟风雨中走来,孩子已经成家,父母有的已驾鹤西去,自己已然退休。回望来时路,历历在目。展望未来,那条曾经幽深不明的路已逐渐清晰。
走到这个年龄,我们犹如坐在一匹脱缰的野马之上,不知何时就会被一根纤细的绊马索绊倒。也许,有些人生命的指针也将永远定格在那个时间。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完成自己心底那些小小的愿望,我觉得,这才没有辜负我们尊贵的生命!
在夜深人静之时,回顾我们的一生,在不能随心而行的年龄阶段,懂得努力、进取、谦让、宽容……在可以随心而行的时期学会优雅、恬静、安然、通透……在如水的光阴中学会享受岁月的馈赠,即使一杯茶,一朵花,一本书,也可以活得知足而恬淡。
人生就是一场戏,这个阶段是剧本最精彩的结尾段落,它靠我们自己去书写和完成。“夕阳无限好,何惧到黄昏?”那绚烂的晚霞和织锦般的云霓,难道不壮观?不令人动容吗?
这个年龄阶段,曾经的艰辛、困苦、无奈,甚至绝望,早已变成过眼烟云。此时生命中唯余——娇阳的暖、明月的幽和诗书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