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记忆深处的晒场 (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记忆深处的晒场 (散文)


作者:米香 布衣,20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0发表时间:2023-05-31 17:18:37

【菊韵】记忆深处的晒场  (散文) 在我的记忆中生产队里有一个地方就像辛勤的农人一样,一年到头,除了下雨下雪和正月的前半月是松闲的日子,几乎不曾清闲。这个地方就是晒场。因此,有诗人说看见了晒场,就是看见了五谷丰登,就是看见了晨耕暮息。
   我们生产队有一大一小两个晒场。小晒场位于楼子下湾的正中央,后来被人“侵占”做了屋。大晒场位于楼子下湾的马路边,大概有三百多个平米的样子。晒场靠北边有一棵像大伞一样的樟树,一年四季蓊蓊郁郁的,时常有鸟雀在浓荫里鸣叫着。大樟树下不远是菜地和鱼塘,再往前就是碧波荡漾的张家湖了。队里的农具仓库坐西朝东,种子仓库坐东朝西将大晒场夹在中间。位置得天独厚,地势开阔平坦,真是一个好晒场!
   晒场以前是泥巴地面的,常有鸡鸭豚鹅喧嚣的叫声;后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队里花了“血本”打了水泥地坪。今天东家在这里晒干菜、晒绿豆;明天西家在这里晒苕粉、晒苕片;夏天村民在这里晒红和绿;冬天大家在这里晒日头暖、晒被子。大太阳的日子里,很少出门的小脚老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了,坐在墙根下眯缝着眼;细嫂子牵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屁股后面拖着包裙在晒场上迈着小短腿撒着欢。
   晒场也留下了我们乡村孩子童年时美好的回忆。读小学时,我们经常晚归,男孩在这里玩撇撇、打珠子、丢子弹壳;女孩子在这里跳房子、跳橡皮筋、抓石头子,直到父母们收工了,扯起嗓子喊,拿着棍子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我们这里虽是菜叶队,但像油菜、苎麻、黄豆、蚕豆、花生、芝麻、高粱之类的农作物也种得不少。因此,我们的晒场更多的时候,是承载着生产队里农作物露天展台的重任。
   开轩面场圃。生产队里每年的第一晒是晒油菜籽。“八成黄,十成收;十成黄,两成丢。”这是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收割油菜的俗语。因此,那段时间,天刚麻麻亮,生产队里挂在大樟树上的铁钟一声紧一声的响起来。那是社员们出工的号角,也是油菜即将归仓的希望。那一片片一丛丛的油菜,经过一个春天的繁华热闹,如今是“耐得无人观赏后,痴心结籽为农家”。
   刚收割的油菜并不能马上就打,而是要经过经过三四个日头的暴晒后才能打的。蓝天白云,晴而无雨,气温飙升,正是打油菜的好时机。只见大晒场上铺上了一层薄膜,后来条件好了后用的是彩条布。挑到这里的油菜杆一叠叠,一排排,整整齐齐地铺在薄膜上。从晒场外边往里边一直铺,铺到希望的尽头。
   经过太阳的暴晒,油菜荚发出“噼噼啪啪”地响声。社员们挥动连枷,不停地打,甚至有的用脚不停地踩。打完了这面,翻面,打那面。一直到把油菜荚里的菜籽全部打尽,这才把油菜光杆薅到一边去。又换一拨油菜杆,晒,打,打,晒,如此反复多次。细枝末叶的油菜杆,就用手使劲地揉一揉,搓一搓,再用筛子,筛去粗叶。打的打,揉的揉,搓的搓,筛的筛,油菜籽从油菜荚里轻轻松松的滚出来,直到没有一丝杂质了,用扫帚扫到一起,归拢在一处。乌黑发亮的油菜籽在白色的薄膜上闪闪发亮,还要继续晒,直到装进篾箩筐里归仓,再统一送到榨油厂卖钱。
   “不管离家多远,秋天是要回家的。农作物回家前之前,他们最后再来一次集体阳光浴,让肌肤更加结实健朗,更能抵御寒潮的夜袭,然后再扑进冬藏的大仓中。”
   于是乎,花生、芝麻,高粱在晒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地上的鸡鸭豚鹅,天上的鸟雀们也往往在这个时候,来得总个勤,看守晒场的人也总是不得空。地里的粮食,老话说天一半,地一半;人一半,鸟雀一半。而晒到晒场上的东西是坚决不能让鸟雀去偷吃的。队里的放牛人连升伯是个残疾人,腿脚不方便,每到晒场上晒了生产队的东西时,“看守”晒场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我们每天上学、放学,从晒场边上上下下,总看见他手拿长竹竿坐在种子仓库的门前。一旦有贪吃的麻雀落在晒场上,他的长竹竿就舞动了起来,“惊起一滩麻雀”,四处翻飞、逃窜。
   还记得那时,每年九月的开学季,生产队里就开始在晒场上,晒花生、扬花生。调皮的男生还趁人不备,走过去抓一把,走过来抓一把,把生花生装在荷包里。扬花生的工具是木锨,扬的时候先铲起来一些花生,向侧上方抛去,这时候密度较大的花生果就落在前方,而泥土就落在后面,“零落成泥碾作尘”,以此实现分流。晾晒好了的花生,还只能等到下雨天,社员们有空了来剥成花生米做种子。剥好了的花生米像穿了红色紧身衣的娃娃,胖乎乎,圆鼓鼓,在阳光下,在簸箕阵里酣睡。
   芝麻是小颗粒农作物,长得太成熟,芝麻梭就张开了,稍微一动,芝麻全都落到地里去了,就会造成浪费。因此,割芝麻要选对时机,一般是等到芝麻杆半青半黄的时候就开始收割芝麻。而且天气要好,就连割芝麻、捆芝麻都是有学问的。常言道:“麦捆根,谷捆梢,芝麻捆在半中腰。”芝麻打捆时要轻手轻脚捆在半中腰。捆好的芝麻担子有一百几十斤重。一旦担子上了肩,无论路途多远,担子都不许离肩,左肩累了痛了换到右肩,右肩累了痛了换到左肩。就像农业队挑草头一样。只有当担子下了肩,也就是到了晒场。
   晒芝麻和晒油菜、黄豆、蚕豆不一样。油菜、黄豆、蚕豆是平铺着晒,而晒芝麻是要直立着晒的。晒好了的芝麻杆是黑色的。打芝麻的最好时机是正中午时,这时经过太阳的暴晒,芝麻梭开了口,会很容易漏出芝麻粒。而打芝麻的最好工具是家家户户锤衣服用的棒槌和擀面用的擀面杖。打芝麻时,每个人社员面前一个大簸箕,旁边还放一个筛子。左手捋住芝麻捆头并朝下,右手用棒槌或擀面杖敲打芝麻杆,只见芝麻粒哗啦哗啦地落在簸箕里。敲打了一捆再换一捆,打过了的芝麻头又拿去晒。打,筛,晒;晒,筛,打,反反复复,复复返返。这时你才能体会到:摘不尽的棉花,打不尽的芝麻这句话的含义,也才能深刻领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对于生产队来说,每年的最后一晒是晒红红的高粱。霜降时节,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一拖拉机又一拖拉机的高粱秸运到了晒场上。那时没有脱粒机全靠手工脱粒,宽阔的晒场上欢声笑语,还有高粱秸在搓衣板、锄刃上来回地哧哧声,交织在一起。小山一样的高粱堆从晒场中央向四周铺展,铺展成红色的海洋,铺展成欢乐的海洋。丰收的喜悦,让大家忘记了晨兴夜寐,登山涉岭;冲淡了骄阳下的挥汗如雨,风餐露宿。
   岁月更迭,时空变换,昔日的大晒场早已成为了桂林北路的路基。而我时常从脑海中去打捞那些有关晒场的记忆,在记忆的深处,散一地故乡泥土的芳香。那记忆深处的晒场哟,是喜悦,是牵挂,是惦记,是希望,更是无尽乡愁滋生的地方。

共 25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晒场,是在农作物成熟后晾晒的场所,大而平整,得阳光风向又好。在作者笔下,晒场是童年美好记忆的场所,男孩子们打珠子,丢子弹壳;女孩子们跳房子,抓石子。晒场的作用更多的是晾晒成熟的农作物,油菜杆平铺于晒场,暴晒几日后用连枷反复的打出油菜籽来;花生也是晒场的常客,经常被小孩子们偷抓塞进荷包;芝麻晾晒时是站立着晒,敲打时倒立着敲打;高粱如红色的海洋,铺满整个眼帘。岁月变迁,晒场已无处可寻,但是晒场依旧停留在脑海深处,成为了一生的牵挂和惦记。好一篇乡村气息浓厚的文章,文笔优美,语言简练,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好文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寂寞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寂寞寞        2023-05-31 17:20:03
  晒场,是童年记忆最深的地方,是思乡的寄托。好文欣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