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三眼泉(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烟火】三眼泉(散文)


作者:麦玲 举人,318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2发表时间:2023-05-31 18:22:12
摘要:只要我想着,他们就还活着,都存在着,一如往常。所以,我不会停止思念。

我的三眼泉,不是定西渭河源头的遗鞭泉、禹仰泉和吐云泉这三眼泉,而是位于刘李河的三眼山泉水。
   小时候,我是从一个名叫刘李河的小山沟长大的。这个地方,山路蜿蜒曲折,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就像是从地面长出的巨大的锯齿一样,从看不到尽头的远处绵延到看不到尽头的更远处。在这些巨大无尽的山脚里,流淌着一条大河,有人说这是泾河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说这是汭河的一个分支,无论它是哪个河流的分支,从哪里来又最终汇聚到了哪里,我不甚清楚。我只知道我家乡的河段叫刘李河,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滋养着故乡万物。
   大山,被大河切割开,按照东南西北方向和村里人的姓氏叫着名字。姓黄的人居住的村子就叫黄家河,姓刘姓李人家居住的村子就叫刘李河,姓王的人占据的山头比较多,就按照方位分出东王和西王。
   舅舅家在我家河对面的村子里,整个山头的人都姓刘,叫刘家沟。紧邻着舅舅右手村子的人姓王,叫西王。西王小学建在舅舅村子的山脚,我上小学时得过了刘李河到西王小学上学。
   学校里有三个老师,一个是我的堂姥爷,我们叫刘老师,教语文;一个是南李村的一个老师,我们叫李老师,教数学;还有一个是从塬上派来的老师,语文、数学、音乐都教,我们叫周老师。村子里的老师放学了就回家吃饭、干农活、睡觉。派来的老师吃、住在教室旁边的一间房子里。那时候我们是上五天半课,周老师星期六中午回家星期天晚上再来。周老师来的时候用自行车驮来了面粉、油,还带着洋芋、萝卜等能放住的菜。大多数吃的菜是学生从自家地里拿给老师的:有葱、韭菜、洋柿子、辣子、茄子、蒜苗、芫荽、白菜、萝卜等,有一次我看老师做饭没有葱了,回家让奶奶给我挖了一捆葱给周老师,周老师拿过葱,满眼慈爱,我心里特别高兴。周老师吃喝用的水是值日生去水泉抬来后,倒在一个大水缸里,夏季学生玩耍热了的时候,去老师从不上锁的房子,拿起放在缸盖上的马勺舀起半勺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喝完了。
   我们给老师抬水的这眼泉,从学校前的一条陡坡下去朝右拐个弯就到了。供应着西王和刘家沟、甚至南李村几个村子里人的生活用水。它从一面笔直的悬崖底部清清洌洌流出来,天长日久,把底部和四周的石头冲出了一个大大圆圆的深石坑,石坑里储满了清莹莹的泉水。泉眼的四周被村民用平整光滑的青石板铺了台面,吃不完溢出来的水,就在正前方的一个大坑里积聚着,供牲口饮用,牲口饮用不完,多出来的水便从大水坑前面直立的悬崖上垂直流入几百米深的沟底,和山沟里四面八方沟渠里的溪流,一起汇入刘李河。
   夏天的清晨、晌午或晚饭后,水泉边热闹非凡。有孩子们抬水的,有大人担水的,他们来的时候,大多数都牵着家里的牛和驴来泉边喝水。到了泉边,把牲口的缰绳往它们脖子上一搭,它们便自觉去大水坑喝水,娃娃们用马勺一勺一勺舀水装到手工制作的木桶里。功夫好的村民,会把水担放在肩膀上,一只桶在水泉里来回晃悠几下,水桶就满了。再把另一只水桶放进水泉里同样晃悠几下,一担水就担上肩膀,一路也不歇着,左右肩膀协调互换着位置,就像舞台上的舞者一样,几个来回,就挑满了一大缸水。
   我那时念书时,大舅舅已经辍学在家劳作了。我出生的那一年的前两个月,姥姥在生小舅舅时难产去世,大舅舅还没过7岁生日。失去了姥姥的家庭,十几口人的吃喝拉撒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大舅舅小学还没毕业时几个姐姐小小年龄就陆续出嫁了,大舅舅身底下还有一个二舅舅和小姨,不到十五岁的大舅舅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我坐在学校院子里念书时,大舅舅会挑着一担水从水泉边的陡坡上上来,放下水桶站着找我,看见我,他笑呵呵地喊我:“干娃子,今天天热,不回去了,你舅母给你做凉面吃。”他来学校叫我去家里吃饭时,为了不浪费时间顺便挑一担水的。精明勤劳的大舅舅,兢兢业业地劳作着,从未有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他出门从来不走空趟。为了家里生计,为了把贫瘠的日子过下去,大舅舅不到17岁就和同龄的大舅母结婚了。大舅母温柔善良,忠厚朴实,人长得白净漂亮,又肯吃苦,婚后,和大舅舅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几年后,大舅舅和舅母俩人从村子里最贫困的一户人家脱颖而出,过上了好的日子。
   农忙时,我会和小姨去水泉抬水,小姨怕累了我,上坡时要我走在前面,水桶就一股脑溜到小姨由于使劲缩着的头部,把小姨的眼睛都堵严了,水随着我的走动一下一下洒到小姨胸前。虽然小姨比我大两岁,可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劳累,她比我低了半头,又矮又瘦,抬水上坡时,一般是大个子走在后面比较好,小姨心疼我,从不让我走在后面,她恨不得一个人把多半桶水扛回去,她知道我在家有爷爷奶奶和叔父们娇惯着,不会去干这些活计的,根本原因还是她太爱我,宁愿一个人咬着牙承受在她看来可以表达她爱我的方式。我上初中时,不到17岁的小姨被姥爷嫁到了一个叫郭家咀的山里,自此,我和小姨结束了你来我往的互送模式。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再也没有见过舅舅村里的那眼赐予我知识、给予我爱、溢满人间烟火的山泉。
   小时候,我和小姨爱得难舍难分,我去舅舅家玩几天要回去,必要小姨送我回家,回去几天,舅舅就站在大门前的栗子树下大声喊叫:“碎女,你赶紧回家,家里忙死了。”小姨就惶惶着要回家,我舍不得小姨回去,央求爷爷给舅舅说一声,爷爷就站在我家大门前的碾麦场边,对舅舅喊:“等怀(大舅舅小名),让碎女(小姨小名)再玩一天回去。”爷爷响亮的声音被山风吹到四面的崖面上,撞得一波波回旋着,我听到爷爷的声音被顽皮的“崖娃娃”切割成细碎起伏清脆的回声:“等-等-怀-怀-......我把双手聚拢到嘴边,对着山崖大声喊:嗷嗷嗷,山崖便回应我悠长地“嗷-嗷-嗷-嗷-......”
   小姨在我家时,她和我玩的时候,也特别有眼色,会不动声色地帮大人干许多活,家里的人都很喜欢这个勤劳机灵的小姨。中午,我俩不睡觉,小姨就说:“干娃子(我的小名),咱俩抬水走,省的你妈再担水!”小姨找了一个木棍搭在肩膀上,把水桶挑在木棍上拉着我去水泉边。我家是爸爸买回来的铁桶,比村民的木桶要轻好多。
   我家的那眼泉离家不远。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老庄子时,只需要过了二奶奶家门前,再过了二奶奶家的菜园子,穿过我家的一块地就到了水泉,水泉供应着我家和二奶奶两家人用水,它在半山腰两头低中间隆起的一块地斜面下去的底部,从中间嚯进去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一股清水就从三角形的正中间潺潺流出,泉底部是细细的沙子,清凉甘甜的水汩汩从这眼泉水流出,沙子被这些流出的水轻轻推动着飘扬起来又落下去,反复不断地起伏着。水泉外部的一圈地很是平整,这里是一个清净背阴处,无闲杂人行走,夏季特别阴凉。水泉前面扩展数米,是一个不算陡峭长满绿草的山坡,山坡夹缝的沟渠里湿漉漉地,有许多溪流无声无息地流淌着。这眼泉的出水量没有舅舅村里那眼泉那么旺,好像这些泉水都是有生命似得,按照人们的需求量出水,源源不断地滋养着邻近万物。
   尽管我家的这眼泉出水量不是很足,但是喝着这眼泉水的我家和二爷爷家的人都生得白净俊俏,体态修长,念书也比别的村子里的娃娃好些,乡亲们就常常说笑是我们的这眼泉水好,吃了这眼泉水的人不但聪明,还长得好看。
   家里的水,一直是妈妈和叔父们挑。我上小学三四年级吧,也就十岁左右,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习惯性地叫了声爷爷奶奶,爷爷躺在炕上回应着我,没有听见奶奶的声音,我就问爷爷:奶奶去了哪里?爷爷喘息着说:你奶奶说你放学回来要吃饭,缸里没有水了,等不住你四大回来担水,去泉里提水去了。爷爷时常胃部不适,身体弱,从未挑过水,奶奶是半解放的小脚,连走路都是摇摇摆摆地,哪里可以提得了水?我听了爷爷的话,扔下书包,冲出屋门,一蹦子就到了水泉边的地头,看见奶奶跪在水泉边,撅着屁股,用马勺往身边的黑褐色瓷罐里舀水,我大声喊着奶奶奶奶,一下扑到奶奶身边,奶奶自小因发烧烧坏了耳朵听不见,待我到她身边,拽着她的胳膊把她往起拉时,她才看见我,奶奶说:水缸里没水了,今天家里忙的没顾上担水,我等不住你四大回来担水,面我擀好了,菜花也炝好了,就等着下面的水。我喉咙一阵紧,将奶奶扶起来让她走在我的前面,我提着瓷罐走在奶奶身后,十岁左右的我和瘦小的奶奶身高差不多了。那天下午的阳光很好,照得大地一片金黄,穿着大襟蓝衣服蓝裤子,带着网兜黑帽子的奶奶就在阳光下摇摇晃晃地走着,阳光把奶奶的身影拉得好长,风儿吹着奶奶露在帽子外的一缕白发,我们一句话都没有讲,在这午后寂静宽广的天地间,我第一次忽然害怕起来,害怕有一天奶奶就这样走着走着从我的视线里消失,就像我今天回来喊奶奶无人应答我一样,那样,我该如何承受?我把脸贴着奶奶的后背,哽咽着泪流满面。
   从那次以后,我学会了替大人分担劳动。只要有空,我就会将水担两边的挂钩在水担头部缠两圈,一桶各舀几勺水,慢慢歇息着挑回家,水担将我左右肩头压了一道红印,火辣辣疼。不久以后,我便能像大人一样挑两满桶水,而且还会在行走之间任意调换水担在左右肩膀的位置。
   我上初中时,堂姑姑上了高三,考大学复读了两年,周末很少回家,二爷爷的儿子都在外面上班,身边没有大人。我每个礼拜回去,不但要把爷爷奶奶两大缸水挑满再放一担水在桶里,我还给二爷爷也把一缸水挑满,走的时候,背着我的一口袋干粮,还背着二奶奶给堂姑姑做的一口袋干粮,尽管体重只有70斤左右的我,背着两大口袋干粮上五里陡坡累得气喘吁吁,但我从未对大人们说过我的困难,我觉得能替大人减轻负担是我让最欣慰、骄傲的事情。
   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是1990年左右吧,这眼泉忽然就不大出水了,往常清洌洌的泉水,由于出水量少,用马勺轻轻一舀,就搅成了黄泥水,挑一担水回去,一天再不能挑第二担水了。水不够喝的时候,大人们会去刘李河里挑水喝。大人们说是谁身上不干净(女人月经期)经过了水泉,玷污了水神,水泉就不好好出水了,拿了黄表香烛祭奠了水神,还是不见效,这样断断续续几年时间,水泉再也一滴水都不出了。大人们就在我家新庄子附近的一个沟渠旁边开了一眼泉,这个泉里的水多是多,却没有原先那眼泉水里的水清冽、口感纯净,总感觉它有一股土腥气的味道,也许是我的心理作用吧。
   新开的这眼泉水在沟渠的稍上方,我便认为它不是山泉水,是沟渠里的水泛上来的。把它和原先从山脚石缝里丝丝缕缕渗出的那眼有感情,有经历、有故事、染满亲人气息的老泉对比,就分了高下;再则,这眼泉接近沟底,地理位置不好,放羊的人为了走捷径,会把羊从水泉上方的陡坡上赶过去,羊将陡坡上的石子、土疙瘩、草屑就蹬到了山泉里。滚到泉水里的还有羊屎蛋蛋。羊渴了的时候不去沟渠里喝水,争先恐后去泉里喝水,我放学上学的路上经过水泉,看见好几次这样的景象,内心十分担忧和不安,心里对放羊的乡亲有些抱怨,回去给爷爷说了,爷爷在水泉上方堵了石头,给放羊的乡亲说了几回,也无济于事。
   老泉快干涸的时候,我家搬到了新庄子,爷爷奶奶还住在老庄子。过了几年,爷爷奶奶搬到了新庄子,和我们生活了几年后,妈妈和弟弟妹妹去了矿上,堂姑姑高三读了三年,没有考上大学,20几岁的年龄了,找了婆家出嫁了。二爷爷二奶奶去了塬上的老屋里居住,一年后,我也去了矿上,诺大的山头,就剩爷爷奶奶、三妈和堂弟妹,一只黑嘴狗,一只白狗,两头毛驴,几只鸡了,往昔热闹的家园,随着亲人的相继离去,而陷入了无边的寂静和孤独。
   1992年寒冬,奶奶罹患脑动脉硬化症,从此卧床不起。她不但失去了行动能力,也失去了语言功能,加之耳聋,生活状况极为糟糕。在她卧床两年多时间里,70多岁的爷爷,没有了奶奶的照顾,开始给奶奶做饭,伺候奶奶,去水泉挑水,吃从来不吃的死面饼子。暑假,我回去看爷爷奶奶,见白发苍苍的爷爷在地里给牲口割草,看我回来,欣喜万分。我那时刚毕业在招待所实习,奶奶患病后,一度想回去伺候奶奶,但是面临着毕业分配工作,于是内心纠结难受,精神恍惚,常常在工作时摔了这碎了那,往常精干麻利的我,因此种表现让领导有诸多的不满。
   1995年中秋,66岁的奶奶走完了她命运多舛的一生,离开了人世间。亲人和乡亲们用沟渠边的那眼山泉水和刘李河的水做着离别的宴席,在秋季无边的细雨里,吹吹打打办完了奶奶的白事,自此,奶奶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四年后的盛夏,76岁的爷爷还没有等到收麦,因心肌埂塞去世,和奶奶去世时一样,亲人和乡亲们吃着用那眼山泉水和刘李河水做出的饭菜,在哀乐声里送别了爷爷。从此和奶奶一起静静地沉睡在刘李河山腰的土地里。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故乡成了我无法言说的痛,我不敢提及,不敢面对,不敢听到乡音,我躲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毫无头绪行尸走肉般地走着我的“生命历程”,毫无规划地虚度着人生。

共 62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刘李河的三眼山泉水为主线,叙述了作者故乡与亲人三十多年来的变迁。第一眼泉是文章中的我舅舅村里的泉,我在家的河对面舅舅家附近的西王小学上学,堂姥爷是我的语文老师,塬上还派来了周老师,学生们负责给周老师挑来山泉水,周老师的房子不关门,玩累了的孩子可以去周老师的房子里,舀储在缸里的山泉水喝,周老师吃学生送来的百家菜,满眼慈爱。大舅妈做了凉面,大舅舅就来学校喊我去家里吃,农忙时小姨与我一起抬山泉水,她一路照顾我,不让我累着。这口泉是附近几个村子的生活用水,供人喝的泉眼储满了水,溢出来形成另一个大水坑牲口喝不完,再溢出来从悬崖上垂落数百米汇入刘李河。此时的故乡人丁兴旺、欣欣向荣、充满了温情。第二眼泉在我家附近,主要供我家和二爷爷两家人用,泉眼不大,水量不多,泉水清凉甘甜,把我们滋养得白净俊俏、脑子聪明。随着爷爷奶奶年岁大了,第二眼泉渐渐不出水了。1990年之后,大人们只好在我家附近的沟渠旁开了第三眼泉,泉水虽多,已不再清冽,放羊人让牲口直接在人喝的泉水中饮水,新泉没有了亲人的气息和乡亲间的友爱。我生命中的这三眼泉,在时间的长河里渐渐消失,消失的还有亲人们和村民们。正如作者在文末写道:“没有人烟的乡村,哪里还能存活?”如今的故乡、亲人、山泉,只能留在作者无法停止的思念里。一篇引人深思的好文章,力荐共赏,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阔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阔以        2023-05-31 18:24:06
  问好麦玲老师,期待后续更多精彩!
智慧到彼岸
2 楼        文友:王凤军        2023-06-01 07:19:16
  这个文章写得非常好,文章细腻入微,有意义。学习了。
3 楼        文友:何叶        2023-06-01 09:21:08
  学习麦玲老师新作,六一儿童节快乐!
何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