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味道(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味道(散文)


作者:黑尔 布衣,19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18发表时间:2023-06-02 20:28:52

(一)炸黄豆
   这是不得不说的一道菜,也是非常简单平常的一道菜,不仅因为它的香,还因为那被灼热的记忆。
   浸泡一夜之后的黄豆,撑破了肚皮的模样,格外亲人。原本干燥的圆粒丰盈爆满起来,暗淡的黄灰色变成充满生命力的黄色。因为颜色很软,很自然,很容易让人想到萌芽,所以充满生命。
   老姜、蒜瓣切成粒,能很快激发油温的香味,黄豆在热油里煎熬,水分慢慢消失,生命渐渐消逝,黄豆用可以萌芽的生命,换作浓香,取悦人类。
   于农村成长的我,听很多老人们说过,黄豆不娇贵,甚至有些平贱。因为黄豆喜光、耐旱、耐贫瘠,若是肥力充足,枝叶茂密,甚至长为藤状,则产量更易变低。所以黄豆经常出现在那些肥力不足的次地,垦在山梁不易浇灌的旱地。上学后又知道,黄豆具有固氮的作用,是很好的的轮耕作物。因为平贱,所以高贵。
   这也是充满欢乐的一道菜,因为灼热痛苦而欢乐。母亲经常说起,每次说起都挂满笑容,眼睛里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狡黠。父亲喜欢吃炸黄豆,有时下地也要往兜里揣一些,被这种灼热亲吻过的次数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母亲在灶台前忙碌,大捆的柴让父亲一路挥洒汗水,闻见味道,手自然要去抓一把,急不可待的往嘴里送,然后便被灼热无法抗拒的亲吻。换作平时,自然又喊又跳,但肩上的柴就像生活一样压着,父亲只能喊不能跳,因为跳不动,便只能用喊叫来表示对这种亲吻的热情,待热情消退后才来责怪母亲不曾提醒。这种责怪不只父亲一个人,也不只一两次,父亲、堂兄、哥哥和我都曾有过,但母亲每次总是得意的嘲讽我们嘴馋并且是自找的。甚至母亲也有责怪的时候,这是很简单的一道菜,不只是母亲会做。但总是父亲被亲吻的次数最多,因为父亲喜欢,也因为茧的导热性虽然很差,但降低神经的敏感性却很强。
   黄豆脱水,长出皱纹,逐渐干瘪并慢慢香酥,盛出后在表面撒些盐,味道更好。母亲总是用一个大碗盛,撒盐后双手捧着碗上下抖动,有时黄豆都能飞出来,但碗总能稳稳接住。
   炸黄豆碾成粉状后也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如吃糍粑年糕时可以蘸着,或者制作马打滚。至于为什么叫马打滚而不叫驴打滚,可能因为我们地区没有驴,也因为像我撒泼时在地上翻来覆去打滚的动作很类似。
   父亲是农民,在吃饭的事情上考虑的是实效,我似乎也学到了这一点。所以我总是用大勺把炸好的黄豆挖到碗里,大口大口的嚼,噼噼啪啪,满嘴浓香,过瘾并且舒适。
  
   (二)彩色饭
   虽然现在已渐渐消失,但牛却耕耘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于农人来说,牛是非常重要的家当,关系到口粮,所以也关系到生存。
   农历四月是最重要也最忙碌的月份,水稻是主食,插秧关系着一年多的温饱。辞旧迎新、悼念先人、庆祝团圆都是很好的节日理由,而农历四月初八,牛也是很好的节日理由,有的地方叫牛歇节,我们则直接叫做四月八。关于节日的由来我无法追溯或考证,但我的家乡,无论哪个民族都会过这个节日。这一天,除非紧急,牛总是要歇息的,会为牛准备最好的食物,最鲜嫩的牧草,还有彩米饭。
   除了本色的白,我的家乡通常只有黑、黄两种彩色的米饭,完全的植物萃取,没有任何添加剂。黑米饭是用黑米饭叶(学名:南烛树)的嫩叶汁染制,黄米饭是用黄米饭花(学名:密蒙花)熬汁染制。
   黄米饭花开的时节不对,母亲遇到后就会带回家里,挂在阴凉处风干,等到四月八的时候再行取用。黑米饭叶的时节是对的,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海拔比较高,草木复苏的比较晚,四月八的时候,黑米饭叶当年的新芽依然鲜嫩。
   农人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所以摘黑米饭叶的任务更多是由孩童去完成的。然而孩童的经验又是不足的,因为还有一种树跟黑米饭叶很像,无论树杆还是树叶都很像,只是另外一种叶子略微粗糙,嚼起来更为酸苦。
   我和堂兄就有过这样的失误,大伯母和母亲在夜里熬到半夜才挑选清楚,几乎一半嫩叶是错的,我能听到她们的埋怨和谩骂,当然还有她们的笑声,因为嫩叶里还有许多老叶子。
   黑米饭叶长在山上,有的地方坡度很陡,所以每一次我都抢不过堂哥,有时候等我爬到树旁,堂哥已经摘了很多。幸福的是,每次回家,我们竹篓里的叶子都一样多。
   黑米饭叶捣碎后浸泡,枝叶就会混入水中,过滤叶渣后浸泡糯米,糯米吸收水分变色,蒸出来的米饭就成了乌黑色。黄米饭花需要炖煮,煮出来的水放凉后浸泡糯米,蒸出来的饭就成了黄色。
   黄米饭花的香味很浓,炖煮时满屋子的香味,所以黄米饭的花香味更重。如果黄米饭是浓香,那么黑米饭就是清香了,你能感觉到嫩叶的清香。也许因为有了植物的香味,牛才会吃这种米饭,这种特种为牛准备的米饭。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米饭是黑色的,牛的粪便也是一样,吃这种米饭就像吃牛的粪便一样,是对牛的感激。其实,我的家乡还有一种火锅,就是用牛胃里未完全消化的草渣过滤后得到的汁液制作的。
  
   (三)啤酒鸭
   我对这道菜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我曾有过失败的尝试,我做出来的啤酒鸭不但鸭子本身的骚味很重,就连肉腥味也很重。
   因为失败,我不得不去请教我的母亲,我母亲似乎对于做菜很有造诣,不管食材是常见的还是不常见的,母亲总能做得很好,很符合我的口味。只是我不知道,是母亲抓住了我的喜好,还是我的喜好因为母亲而改变。
   七月半是鬼节,也是我家乡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因为祭奠先人,所以隆重。而鸭子是七月半必要的菜肴。我母亲不喜欢养鸡,鸡喜欢刨地,散养的鸡总能把家里和房前屋后弄的一团糟;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有点迷信,我母亲每次养鸡,鸡最后都会不翼而飞或者莫名其妙的死去,绝不是被偷去的不翼而飞,也绝不是误食毒药的死去。
   所以,母亲喜欢养鸭子,而且买回来的鸭苗几乎没有死去的情况,全部都能长大并成为菜肴,所以养鸭子成了我小时候的工作之一。鸭子喜欢的嫩叶我几乎都知道,不管是清香的还是可作为药食的,当然还有新鲜的白菜,即使挨骂我也要从母亲那里偷出来。
   父亲犁田时很喜欢带着鸭子,因为田里有蚯蚓、蝼蛄和其他的虫子,都是鸭子喜欢吃的,每次我都担心它们会把嗉囊撑爆。所以父亲总是把鸭笼挂在犁上,又把犁扛在肩上,小鸭子们就一路吵吵闹闹的陪父亲。小鸭子们放出笼子在田里奔跑抢食,牛从来不会踩到它们,它们吃饱后也很容易抓回笼子。我曾多次跟着父亲去犁田,只为了让鸭子们吃到田里的虫子,经常会遇到下雨,鸭子对下雨通常都很兴奋,但是无论我和父亲在哪儿躲雨,小鸭子们都会跟着过来。小鸭子抖水的动作很可爱,它们先是扇动还没有长羽毛的短小稚嫩的翅膀,然后从尾巴开始向头部抖动,最后是用同样稚嫩的脚掌抓自己的头。
   随着秧苗稳固了,鸭子也长大了一些,把鸭子赶到田里也就固定成了我的工作。老人们说,成群的鸭子喜欢往上游跑,而落单的鸭子喜欢往下跑。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我不只一次在梯田的最上面和水源处找到它们,也曾多次在下面的梯田找到落单的鸭子。鸭子跟牛、马、狗这些动物一样认路,而且一样认家,即使成群结队,也不会走错门;它们甚至会自己回家,尤其是天黑后没有等到呼唤,或者雷雨的恶劣天气。
   我喜欢鸭子,也喜欢吃鸭子,但是我不喜欢杀鸭子,不是因为他们可爱乖巧,也不是因为有了感情,我纯粹是觉得拔鸭毛太过费事。老人们说宁愿杀五只鸡,不愿杀一只鸭,我不知道为什么鸭子身上总是有那么多毛桩,就像野草一样又多又难拔。我小时候以为母亲是因为任劳任怨,直到长大后母亲把拔鸭毛的工作丢给了我,我才知道那是无奈。
   对于鸭子,母亲不喜欢炖,炖之后的肉似乎没有了香味,母亲喜欢做成啤酒鸭或者干锅鸭,所以我也不喜欢炖煮的鸭肉,甚至也不喜欢鸡汤。
   室友很喜欢我做的菜,除了那次失败的啤酒鸭,就连我自己都不喜欢,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整顿饭都在数落我。所以饭后我立即向母亲电话求教,母亲听后笑得合不拢嘴,我在电话这头都能想象到母亲开心的笑容,那笑容不光有嘲笑,还在骂我笨,母亲岂非从小就喜欢骂我笨!
   母亲的做法是:第一步先把鸭块炒熟,炒干水分后盛出;第二步是炒生姜、大蒜,干辣椒等,然后再将鸭肉一起炒,随后再倒入啤酒焖,焖到汤收汁再放盐、味精、蒜叶葱叶等。还可以在啤酒倒入后沸腾时加土豆、萝卜、黄豆等辅菜。另外母亲还说,干锅的话没有放啤酒的这一步,但是必须放辅菜。
   我知道我学会了,当我告诉母亲室友买来鸭肉央求的口气和我高傲不屑的态度时,母亲笑得更开心了。我听得出母亲的笑里有了得意的意思,但我还是挨骂了,因为室友的数落不是埋怨,我的高傲也不是故意,母亲骂我笨也不是因为我真的笨,但母亲的得意却是真的得意。
  
   (四)洋芋
   洋芋有很多种叫法,土豆、马铃薯都是洋芋,但我的家乡一直都叫洋芋。
   我喜欢吃洋芋,无论怎么做都好吃,不管是烧、烤、蒸、炒、煮,我都喜欢。而且我也知道,我所知道的吃法,只是很简单很常见的几种,贵州的洋芋有很多很多种吃法。
   我的家乡通常在冬天种洋芋,在插秧之前收,跟油菜的作期时间一样。我种过洋芋,也收过洋芋,并不是因为我爱吃,而是被迫的。翻土并且平整后挖一排一排的坑,撒上一小把复合肥,再垫上一层猪牛粪,把已经发芽的洋芋放到猪牛粪上,再盖上土就算种好了。
   我讨厌猪牛粪,不是因为脏,也不是因为臭,把草铺到猪圈牛圈里经屎尿搅拌后堆放后,已经没有多少臭味。我讨厌的原因是懒,完全靠人力的劳动,我的脚会酸,肩膀会疼,所以讨厌。我耍了小聪明,每个坑我都放了,我把猪牛粪铺开,薄薄的一层,为了防止复合肥烧根,我还撒到了旁边。但我的小聪明似乎从没有逃过母亲的眼睛,所以我失败了,我只能回家用肩膀运一筐一筐的猪牛粪。
   母亲曾告诉过我,种地其实是跟土地做交易,你哄骗土地,土地自然也会哄骗你;你挑多少粪来,就能挑更多的收获回家。我本来是不相信的,直到我认真数了粪的筐数和洋芋的筐数后。
   洋芋不仅可以作为菜肴,还能作为主食,更能作为猪牛的食物。后来我仔细想过,草可以作为猪牛粪食物,还能做窝,排泄后得到粪,粪能使土地增产,增产后就有更多的洋芋喂养猪牛。这似乎是一连串不公平的买卖,对猪牛是,对土地也是。
   堂兄和我喜欢吃洋芋,大伯母和母亲却不怎么喜欢,所以在洋芋这件事上我们哥俩受到了很多压迫。有一次在堂兄家,跟大伯母提要求说想吃洋芋。堂兄听了我的撺掇后,也跟大伯母说想吃洋芋,然后我们俩就被压迫了。大伯母的要求是,你们俩兄弟想吃,那就自己去拿洋芋削皮切好!因为喜欢,压迫就压迫吧,所以一向不做家务的堂兄和我乐呵呵的跑去拿洋芋,削皮切片也非常认真细致,完成后才小心翼翼的去请大伯母下锅。
   我之所以敢跟大伯母提要求,因为我觉得大伯母跟我母亲没有什么区别,正如堂兄认为我母亲跟他母亲也没有区别,大伯母和母亲也认为我们堂兄弟没有区别,最重要的是,我是个捣蛋鬼,捣蛋鬼岂非都不怎么讲礼数。
  
   (五)腌鱼
   这也是我家乡的一道特色菜,而这个名称又是口语的,所以最后找了“腌”字来命名,只不过读音更类似于“案”字!腌鱼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而且原料、香料、时间和工具都比较讲究!
   腌鱼最重要的原料当然是鱼,最好的鱼是两年的稻田鱼。耕田至插秧后的那段时间,经常有人会挑着鱼苗走村串巷的卖,只不过单位不是斤,也不是条,而是碗。这种鱼苗是刚孵化出来的,还没有鱼的样子,我后来甚至怀疑精子的形象不是蝌蚪,而是这种鱼苗。正因为这种鱼苗非常非常小,所以只能以碗为单位,只是一碗水里有多少鱼苗就看卖方的诚意了。这种鱼苗的专有名称叫鱼水。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鱼苗是按捆卖的,只不过严格来说并不是鱼苗,而是鱼卵,鱼把卵产在草上,所以按捆卖。
   放这种鱼水是有些迷信的,不光要打草结,放的人也很讲究,有些人放好几碗不如别人放一碗。我就是那个幸运儿,所以我承担了家里很多放鱼水的任务。只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不是迷信,而是规律,是科学。我的规律是,早上傍晚时间比中午好,阴雨天气比晴天好,冬天放干水的田比不放水的田好,岭上的田也比山谷溪水边的田好。
   到水稻即将成熟放水抓鱼时,这种当年放的鱼水一般只有一指到两指宽,再到第二年抓时就有半斤到一斤重了,这样大小的鲤鱼是最适合做腌鱼的。从鱼背剖开去除内脏后用盐腌制,可以加米酒,可以不去鱼鳞。
   另外的原料还有辣椒、甜酒糟以及一些香料。新鲜的红辣椒剁碎,不能选用朝天椒或甜菜椒,不能太辣,也不能没有辣味。糯米饭煮熟放凉后加酒曲发酵,花椒、八角、茴香、香草等研磨成粉。腌鱼可以用坛子,最好是木桶。
   母亲的制作过程是,先在木桶底部的缝隙上盖上一层糯米面团,防止渗漏;然后将剁好的辣椒、发酵好的甜酒糟以及各种香料面混合搅拌均匀,搅拌后就可以叫腌鱼糟了,先在木桶底部铺一层;用腌鱼糟把鱼包裹住,腮部、腹部都要特意填充,然后整齐的摆放在木桶里,就像鱼在水里游的方向一样;一层鱼,一层腌鱼糟;放好后盖一层棕树叶,再盖上木板,用大石头压好,就可以倒水了;水必须是盐水,混合原先的水更好,一定要完全淹没木板;两个月后就能取出食用了。
   另外,制作腌鱼时还可以加入其他的东西,比如猪肉、笋干、豇豆干等等,猪肉自然也要先用盐腌制,笋干、豇豆干也先要用水浸泡。
   我的家乡,无论哪个民族,家家都会制作腌鱼,但每一家制作出来的味道总是小有差别。母亲制作腌鱼的手艺应该是从外婆那里学来的,但我对外婆的腌鱼似乎又没那么中意,相对于其他所有人的腌鱼,我最喜欢母亲的,这种喜欢不是心里的喜欢,而只是嘴上的喜欢。
   食用腌鱼的方法也有不同,有的生吃,有的烤,有的煎,还有的蒸。外婆家喜欢烤,我家喜欢煎,爷爷则喜欢加上白糖后的酸酸甜甜。
  

共 54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阅读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是很好的厨师,又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家。这么许多菜肴,如何获得,都做了很好的叙述,按照文章中的方法,会获得色佳唯美的经典好菜。有兴趣的朋友应该仔细读一读。【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