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芬芳】“大食堂”里的小故事(散文)

精品 【神舟.芬芳】“大食堂”里的小故事(散文)


作者:足行两行泪 秀才,299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2发表时间:2023-06-05 13:50:13

【神舟.芬芳】“大食堂”里的小故事(散文)
   那些年,我们兄妹住在乡下,年龄都不大——岁数呈阶梯式增长。
   村里的住户家家情况都差不多。像我们这般大小的渣渣娃儿,倘若要走在一条路上那就是一长路,倘若要坐在那里也是一大堆的模样。具体说吧,谁也不比谁家的娃儿少,仿佛都在叫着劲儿生一样。
   晚上最难熬。冬天还好说,大不了吃过晚饭往被窝里钻去——不这样做又有何办法呢?冬季的乡村受四面青山围困,看起来天黑得有点早,其实大人们说那是在“磨缠”——怎么也黑不透。做完农活与家务活后,才去煮那没吃场的夜饭,等吃完饭大致到了八九点钟,就没事可干了。坐在那儿受着冻不说,还要浪费煤油,连煮饭的烧柴都不够,哪还有什么柴烤火用?不如早点上床,床上还要热和些;热得慌的夏天,有瞌睡却不能正常发作出来。那嗡嗡叫个不停的蚊子到处乱窜,它们先在耳朵周边盘旋一阵,最终才在裸露的皮肤上下口,简直防不胜防。那一浪胜似一浪的热流啊,搅得你心烦意乱……总而言之,晚上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玩的时间就是难打发。一夜望去,黛黑的大山上这里一处、那里一处释放出来的弱火星——全是煤油灯吐出的光。静悄悄的夜,沉默得有些害怕。
   不比冬日那些个无所事事的晚上,夏天是有任务要完成的。白天没时间,或者说白天完成不了的,人们要靠月光下的夜晚去完成。
   主要是从生产队作为口粮分回家来的那些苞谷要靠人工去剥。一说起剥苞谷这玩意儿,话可就多了,从苞谷杆上掰下来后,要先撕去苞谷壳,然后等把整包整包的苞谷晒得差不多了——可以用手剥下来时,大人们就动员全家的劳力搞突击,很短的时间内要把苞谷米从苞谷棒子上剥下来。
   苞谷壳拿去喂牛,牛可爱吃了,苞谷棒则拿来当柴烧。可这些东西,在父亲讲给我们的故事里,它们曾经是拿来“喂”人的。见我们使劲地糟蹋它们,父亲就有些心疼地说,莫要看它们今天没多少用处了,但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对它们的记忆都很深刻。要是在那“三年困难时期”,能有这样的一堆苞谷壳、苞谷棒子来解决一下饥饿的大问题,那可就谢天谢地了。
   苞谷壳、苞谷棒、苞谷杆,拿这些来“喂”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不可思议的事,于是我们的疑问多了起来。这些作了牛饲料的家伙居然人要去吃它,没搞错吧?天呐,这能吃吗?三年困难时期是指哪个时候啊?……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父亲等我们凑得差不多了,就在我们这里一处、那里一处摆开的战场上、于摇曳的煤油灯下,或是借着朦胧的月光、聚精会神拨苞谷的时候,开始给我们讲起了在集体食堂里,他亲身经历过的那些往事,听得我们中途根本不忍打扰,恨不得一下子就想把它听完为止。
  
   二
   父亲说他那时比我大不了几岁,在歧坪中学读初小。他的父亲刚死,正在经历家徒四壁的最困难时期。
   你爷爷穿个粗蓝布的对襟衣服,长年累月地穿着,至死都没脱下来。那衣服上有闪闪发光的油腻、有酸臭的汗味……可就是这样的一件衣服,他居然穿着入了土——不然他就是一身赤裸地去了……父亲摆谈到这儿时,借着煤油灯跳动的火苗,我们看到了他从眼角流下来的明晃晃的液体,声音也有些走了样,就全都屏位了呼吸,心里听得真难受。
   那时,我们读书的学校有五六十公里远,路上要翻山越岭、要爬坡下坎……正长身体的年龄,却赶上了挨肚子饿的光景。学校里三顿吃的啥?你们万也猜不到,顿顿吃的都是些清汤寡水的稀饭,没有哪一顿能吃饱过。美其名曰一周要打一次牙祭,尽管是把“肉菜”舀到碗里,却要从菜缝里去找肉来吃。那肉只有“相米子”(相米子,就是从青杠树上掉下来的果子,圆圆的、只有指头儿大小,我们拿它当陀螺玩过)大小,却是化了油的渣……
   假期里,我们放学回家,像其他娃娃家父亲还活着,回家还有所指望。可我的父亲过早离世了,唯一的亲人就是母亲。我回去的时候,她原本是躺在床上的,见我回去她一下子来了精神。她从柜子里拿出两个硬东西,要我吃下,我一看那黑不溜秋的家伙,硬得可以去敲梆梆了。那“宝贝”我以前吃过,上次吃的时候父亲还在,也是在我从歧坪中学回家时母亲拿出了它,结果我伸手给了父亲一个,他没客气就吃下了。另外一个拿给母亲吃时,却被她严辞拒绝了,说:你爹从地里才回来,肯定肚子也饿了,可我还不饿呢……结果当我把那个硬邦邦的东西吃下去时,母亲在屋外的地上开始吐“清口水”。爹走过去锤她的背说,哪晓得你肚子这么饿,不然那个窝窝头我就让给你吃了。那天,我把那两个“窝窝头”又一次分给母亲吃,原想她必定是以躺下睡觉的办法来抵御肚子里面的难受,结果她还是没吃就出门去了。
   那哪是什么窝窝头哟!是将苞谷壳、苞谷杆、苞谷棒子碾细了,用水沉淀后捞去干渣,用下面的沉淀物做出来的,人们都叫它“代食品”。它不但黑浸黑浸的,一眼看去都很粗糙,吃了后大便几天都解不出来。
   母亲将它拿给我的时候,叫我用开水吃下。那时家家户户不准开锅、不准升火,只要发现哪家房背上有烟冒,村里就马上有人上门来查询了。一旦查出有人在家里煮饭,那可就遭了。所以,那两个冰冷、干硬的黑窝窝头,根本不可能热了吃。再说,那时我人也年轻,肚子饿了吃什么都是香的,吃下去肠胃也不会出问题。
   在我回学校之前,母亲从怀里取出一个包了东西的手帕,她将那里面包裹得很严实的二角四分钱给我,要我拿去交学费。我哪忍心拿哟,眼泪都扑簌簌流出来了。
  
   三
   大人们就是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诱导我们去做那些“违心”的事。苞谷把手剥疼了,却依然还有那么多,实在令人讨厌。父母亲是绞尽了脑汁地发挥我们每个人最大动力的。
   他们的努力见了效。我们兄妹于第二天晚饭后,不再等安排,都早早地就把“战场”摆开了,等待有故事的父亲来开“讲”。
   爹,继续哈!我作为老大,以主持人的身份对接“开讲人”。
   想听?父亲故意卖起了关子。
   废话么,他们哪个不想听?母亲替我们帮着腔。
   最小的妹妹,拿了蒲扇,早早站到了父亲的背后帮他驱赶蚊子。
   你妈也可以说说嘛,她应该也有那时候的故事。父亲把随口的话题朝母亲身上转移。
   原本是给父亲打着蒲扇的小妹,立即跑到母亲身后,妈,讲讲你的嘛,我想听。为表明想听故事的决心,她朝母亲的后背狠力扇了几下,吓跑了嗡嗡叫的蚊子。
   那时,我们家条件要好些,大哥是大队干部,随时能弄些粮回来吃。再加上我是“幺锅巴”,受父母疼爱的多,没吃什么苦。在集体食堂煮饭的那些人,随时都能把好东西偷出来给我吃。家里的铁锅也没全收走,还留了一口给我们私下用,主要是看在大哥的面子上。倒是其他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有一次出现过这样的事,队里有个成份不好的人,路过我们家门口时昏过去了,妈就把煮的稀米汤喂给他,他不取嘴头就把那满满一碗稀饭喝光了。等喝完了后,他左顾右盼像在寻找什么,妈心领神会了,又给他端了一碗来,又被他不取嘴头地喝光了。最后,妈看他还想吃的样子,就把我们家三四个人吃的饭都舀给了他,结果他全吃完了。走的时候,只听他回头说,这我就不怕他们批斗,我有的是力气了……听大哥回来说,他当晚挨批斗时,把吃下的白米饭给呕了出来。人家追问他哪来的白米饭,他一个字也没说,硬扛着。
   母亲犹如竹筒倒豆子倒完了,见我们仍有兴致往下听,她用锥子开路的苞谷,全被我们剥光了,就催促父亲说该你了,我没你知道的那么多。还是你讲吧,他有自己的体验。
   父亲开始了他那慢条斯理的娓娓道来。
   在这里,有个知识点,你们这些娃娃肯定还不知道,我先给普及一下。我们国家要还清外债,历史上著名的“三年困难时期”,指的就是五八年到六零年这三年。以大队为单位办集体食堂,是那三年里施行的一系列办法中的一种。像“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万岁就出自于那个年代。人们喊出的口号,的确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大干快上”了。人们白天斗志昂扬地干革命,晚上还得通宵达旦地完成“定额”。说是出去干活挣工分,其实都跑到山坡上、苞谷地里睡觉去了,因为人们实在太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等瞌睡睡完了、天亮了,就赶忙跑到食堂去报道,吃那不是人吃的早饭。像“水种病”就是那时人们普通爱得的一种病。一段时期,大队腾出了好多的房子,来专门收治这类病人。
   这种病现在哪儿有,都绝迹了不是?母亲突然冒出来了这一句,还不是条件好些了,就不容易得了呗。
   那个时候的人吃的什么嘛,怎么可能不得病哟。我记得家里连买一斤盐巴,也要去好几十公里外的歧坪场上才能买到,买回的“颗子盐”还必须要用锯子锯、用碓窝舂才能食用。大食堂里,每人每顿按一两五钱粮下锅,用很大的一口瓮子锅煮,七天吃一顿油盐饭——做油盐饭很简单,往大瓮子锅里撒点盐、滴几滴油就是了。
   其实,每顿饭都有好多人是吃不到的,才导致只要一听梆梆响,就有好多人往食堂里四脚迈开地狂奔这种事,谁都晓得晚到就要饿肚子了。我们二爷,就是在跑着去抢饭吃的路上,从一个坎上摔下来断了腿的……我当过管理员晓得这件事。
   “千天的食堂、万天的工分”,就是人们对那时实行的集体式的耕作方式的一种总结。
   实事求是讲,那时做的有些过头了,口号喊的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其实适得其反了。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全国掀起了一阵浮跨风。工厂矿山号召开足马力大炼钢铁,结果把现成的东西毁了拿去炼钢。得不偿失不说,还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村则提倡粮食亩产上万斤,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其实,搞的都是一级欺骗一级的那一套,不尊重事实,不尊重科学,会有好果子吃吗?结果饿死了不少的人,逃荒讨口的遍地都是。
   我读不起书、从学校回来后,大队领导说我有文化,让我去当管理员。其实就是个记账的活。东西我管不着,大队干部叫我咋记账就咋记账。食堂经常有人偷粮,管理又混乱,根本查不到是谁偷走了的。有一次,大队干部说要抓个典型,硬说是地主牟大明偷走了。正在吃饭的时候,他刚舀了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稀饭在喝,抓他的人不由分说,把那一碗滚烫的稀饭淋到了他的头上,脸被烫破了皮,他都不敢吭一声。倒是打他时,他忍不住喊爹叫娘的直叫。用红苕藤做的薜头馍馍、苞谷杆苞谷叶苞谷棒子做的窝窝头,他们家一连几天都没分到,不知那一家人是怎么过来的。他放出来的那天,走路一瘸一拐的,我私下给了他一个红苕薜头做的馒,他连死时都还在念叨这件事。
   母亲在我回家当食堂管理员的那年,她去树上摘桑叶养蚕,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手。有次我工作完,到炊房去取给她分的两个酒杯大的窝窝头时,这才发现一个都没剩全不见了。我把它藏在案板角下的地上,有只案板腿遮着的。在藏它的时候,我相信凭着它的隐蔽,不会有人发现的……我流着泪,空手回家把事情说给母亲听,母亲长叹一口气说,拿就拿了吧,谁的肚子不饿呢?
   那时,山上田里的黄花苦麻菜、竹夹菜、水芹菜早就挑断了种。
  
   四
   父亲讲的故事,对我们触动很大。记得那晚他把故事讲完了后,我们都沉浸在了一种呆滞的处态中。“听傻了不是,快去睡吧,夜已深了。”母亲心满意足,觉得那天晚上是有史以来苞谷剥得最多的一次。
   尽管我们全家人依然住在那四面透风的泥巴墙茅屋顶的老房子里,风从那些不饱满的墙壁缝里漏进来、让煤油灯的火苗跳来跳去的闪动。雨从屋顶上溅下来,浸湿了被子,六月毒日头的阳光顺势也把光线照射到了黑屋子里,尽管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衣服穿得严重脱了色、有的地方破了洞一补再补、穿“缩”了的衣服、临时拾掇上去了些布片儿加长了又穿,尽管顿顿吃的都是那菜稀饭、米面之类的精粮很少……也没人会嫌弃这样的生活,连最小的那个妹妹都不会再向父母亲提如前那样过分的要求了。
   我们感动于父亲讲的故事,感动于他的亲身经历,谁在心里对两类生活都有一个比较。
   也许再过多少年都不会忘记,这种故事一生能听一次就足够了。
   但在我们的心中,谁都在默默祈祷生活一天比一天变好,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共 47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年少时住在乡下,在单调又要干农活的那些夜晚岁月中,听父辈们讲故事成为他们最向往的乐趣。有一天夜晚,作者的父亲在孩子们的催促下便讲述了在那“三年困难时期”的那些伤感往事。那时,在大食堂里,每人每顿按一两五钱粮下锅,用很大的一口瓮子锅煮,七天吃一顿油盐饭——做油盐饭很简单,往大瓮子锅里撒点盐、滴几滴油就是了,但其实每顿饭都有好多人是吃不到的,他们都饿着肚子在干活,还得了“水种病”。在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粮食亩产上万斤”的口号下,结果产量没有增加,却饿死了不少的人,并且逃荒讨口的遍地都是。故事描写细腻,情节感人,催人泪下。这对活在物质丰富时代中的我们,是一种具有震撼的教育,拨动着我们那颗多愁善感的心,感恩于我们当下伟大的时代。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感动于父亲讲的故事,感动于他的亲身经历,谁在心里对两类生活都有一个比较。也许再过多少年都不会忘记,这种故事一生能听一次就足够了。但在我们的心中,谁都在默默祈祷生活一天比一天变好。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作者优美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人文意义,无不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美好的明天。感谢作者赐稿神舟,佳作大家享。【编辑: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60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3-06-05 13:57:06
  感谢作者再次把佳作投稿神舟,情真意切的故事,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而这,却却能鞭策我们为新生活不断地奋斗。每人都有年少时的动人故事,但我们需要情感交流,以启迪我们更好地去生活。感恩作者辛勤创作,奉献自己的作品,让人们分享。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08 14:56:27
  紫云老师编文辛苦了,谢谢!
2 楼        文友:徽州人        2023-06-05 17:13:26
  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我们有一种身历其境地感悟到父辈在那个年代生活,同样喜欢晚上围坐在大人旁听将那些伤感往事,祈祷着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这种教育从小就深埋在心灵深处,从而感谢这大好的时代,珍惜当下生活。文字优美、细腻、感人。实为佳作。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08 14:58:51
  谢谢老师鼓励。儿时听到的故事,都是能受教育的故事,当然这也是大人们的心意……
3 楼        文友:把酒临风周        2023-06-05 17:17:53
  没经过那个时代的人,这说的就是天方夜谭,作者老师讲的比我听说的情况好多了,河南历来都是最难的代名词,三年自然灾害河南人一个个村子都没人了,不出去讨饭,谁也休想活下来。如今我们适逢盛世真好!过着连帝王都不敢想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08 15:00:56
  是的,在三年困难时期,河南人遭受的苦难,很早以前我也听到过了。谢谢互动!
4 楼        文友:旋律悠扬        2023-06-05 18:11:30
  感人的故事,给我们希望和憧憬,让我们能感恩彼此。
回复4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08 15:01:37
  谢谢。夏安!
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3-06-05 22:32:42
  好文佳作,感谢足行两行泪老师投稿支持神舟,您精湛的文笔功底,回味无情的故事情节,让我自愧不如,向老师学习了。期待老师创作丰厚继续投稿支持神舟!问候老师!开心创作!
峥嵘岁月
回复5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08 15:03:33
  谢谢总编点赞鼓励。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6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3-06-07 19:37:46
  热烈祝贺老师再获精品,希望老师以后继续支持我们神舟文学。祝贺老师生活吉祥。敬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回复6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08 15:04:20
  谢谢您的编按与平台的支持!
7 楼        文友:郭润杰        2023-06-10 13:54:54
  写出如此感人肺腑的好文章,值得学习。师友加油。
回复7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6-12 10:28:09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们彼此进步吧!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7-04 14:13:19
  在怀旧的情景闪回中,我们都是主角。我们会在逆境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往事并不如意,我们曾经忍饥挨饿、受歧视、被欺负、倒霉、不讨老师喜欢、怀才不遇、无立锥之地,然而,人生总是一波三折,苦尽甘来,情形逐渐改变。然而,故事一波三折,情形逐渐改变。就像美国大片一样,我们总是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一次次倒霉成为成功的契机。事实一点不假,你就是赢家!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8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3-07-04 17:12:51
  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它,有些难以理解,甚至有人还不相信,但它的确已保存到我们的记忆中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