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菊韵】罗浮山赋(辞赋)

编辑推荐 【菊韵】罗浮山赋(辞赋)


作者:翻阅云天 秀才,142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31发表时间:2023-06-12 11:30:27

【菊韵】罗浮山赋(辞赋) 壮哉,形若龙蛇势;伟哉,当属罗浮山。雄峙岭南之中部,坐临大亚之臂湾。毗西湖以为镜,居禅林而缔缘。巅峰连绵,风光寓于森古;泉瀑涌泄,气象寄于尘烟。情凝仙雾,意驰风帆。洞天迷媚,福地解颜。游人汇集,疑为阆苑之境;墨客荟萃,奉为写生之源。
   闻乎盘古开天,罗浮始塑。罗山起于地灵,浮山缘于仙赋。罗浮相呼,铁桥飞渡。矗云中而仰观,列史志而漫溯。由是举百粤之巅,誉群山之祖。人文渐寓,情愫满含;山骨生怜,文化引慕。秦风汉雨,寄怀想于千年;唐诗宋词,酿云气于万古。于是着轻履,穿荆丛;攀陡崖,迈危步。飞云顶上,宛闻刘基预言;罗浮峰中,犹见真龙独舞。是以骚客聚拢,石刻耀目。诗仙长吟可闻,诗圣短叹谁悟?释典添姿,梵语破雾。佛者多善,立佛寺之巍巍;道者寡心,居道庵而楚楚。代代赓续,儒教弘于谦学;教教相容,多教融于互睦。
   观夫足下云起,花中蝶舞。阡陌空悬,流泉近赴。薄雾氤于群峰,清溪游于深谷。鸟鸣山野,登一岳而赏心;草覆乱石,扑三峰而遮目。松立峭壁,花依丛棘。瀑布长泄,无非震耳之音;流泉涌喷,皆为邀春之诉。是谓山势险峻,山景旖旎。玉鹅峰列列,子云亭依依。朱明洞中,可有不老之药;黄龙洞里,确睹飞龙之姿。酥醪谁醉,洞谷岂迷?一湾碧溪激浪,一树金桔缀枝。尖峰欲露,岚光依稀。白莲吐荣,池中映麻姑之丽影;犀牛哞叫,潭边践武瞾之预期。杜鹃径上霞锦点缀,蓬莱门前仙气暗袭。冲虚观远瞧,蝴蝶于花间起舞;白鹤观聆听,鸟雀于枝丫鸣啼。唐皇南巡,取延祥寺之意;梅花长盛,解明月寺之谜。洵乃山僧气爽,羽客心怡。白鹤观、九天观、黄龙观,观观依山拥翠;华首寺、宝积寺、拨云寺,寺寺傍水怀石。历经风雨,数番迁徙。静观世间兮变幻,置身红尘兮自识。葛仙祠崇尊,何止道教之圣地;会仙桥偶遇,实缘仙姑而惊奇。乃有红旗漫卷,步伐整齐。东江纵队立勋,燃抗日烽火;两广纵队骁勇,灭入侵强敌。
   夫其四百里绵延,四百峰妖娆。古林遮隐,烟波缥缈。地灵物华,藏珍寓宝。抚一叶而遐思,观百花之情调。金丝熊娇小,黄花蒿丰茂。知坦知险,扯攀援之藤萝;亦步亦趋,采治病之药草。芦桔曾列贡品,山僧竞采;荔枝入口甜香,苏轼称妙。蟒蛇缓行,蝴蝶乖巧。睡猪憨态可掬,青鸾枝头卖俏。谷谷泛活,峰峰雾绕。一呼一吸,破罗浮古林之静幽;或腾或跃,融天然新园之喧闹。
   嗟夫!生态罗浮,秀色山貌。杜鹃红颜,梅林霜傲。季季清新,年年祥兆。鹤雾弥于峦峰,赤情染于陡峭。启锁启钥,目映洞天奇景;今夕何夕,心无愁绪笼罩。由是迈步罗浮谷,览乾坤之造化;伫立罗浮山,品日月之静好也。 
  
   【题释】
   罗浮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它位于广东东江之滨,方圆26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山势雄伟壮丽,自然风光旖旎。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秦汉以来号称仙山,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中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山"。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

共 13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翻阅云天的古韵《罗浮山赋》,是一篇诗赋。状描罗浮山的风景秀丽之美和历史文化之美。且是革命圣地,更有缅怀先辈志,继承文化心。题后解释也很有必要。国家五A级景区道教名山,司马迁和苏轼都称赞过这里,实在堪称古今名山。诗赋以四七句为主,兼有四八句、七四句、五七句,亦有七七、四四对仗之句。一段一韵。内容上,从起源写起,以总-分-总的构架写出了罗浮山的博大精深。这里有道观,也有佛寺,于山野寂静之中有了仙气佛气,更有了人的灵气。“白鹤观、九天观、黄龙观,观观依山拥翠;华首寺、宝积寺、拨云寺,寺寺傍水怀石。”这工稳的句子更是写出了佛道的统一和谐,相处一隅,相得益彰。中华上下五千年,儒释道齐头并进,都在教化大众仁爱之心,所以他们一脉连枝,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盛开在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之花,我们有责任传承发展它,使它发扬光大。【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3-06-12 11:38:12
  翻阅云天,天连日月光照耀;罗浮山赋,赋语中华韵传承。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罗浮山是一座名山,有佛、有道,更是一座革命圣地,有纵队抗日烽火。值得歌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翻阅云天        2023-06-12 14:47:16
  谢谢远近老师编辑和精彩点评,遥握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