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春夏】绿(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春夏】绿(散文)


作者:雪之华 布衣,44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68发表时间:2023-06-17 22:17:38
摘要:荒滩变美园。


   春天固然是美丽的,而夏天之美,又何曾输给了春天?
   对于绿而言,只要春天来了,只要山丘上那粉的山桃花或黄的连翘花盛开了,她不需要走到马路上,甚至都不需要去向那,刚从野外归来的邻居们的嘴巴里边,去打听一下,她只要在她家的门里门外,她随便一仰头一低头之间,就全部看见了。只要春花开过又落了,只要春草初生,春树又萌发出了新芽了,她不需要走到院子里,她甚至都不需要迈出门槛边上,她只要站在屋子正中央,那怕是隔着竹子门帘上的条条缝隙,就能看到对面远山上,那一坡坡,一梢梢的嫩绿。
   这样地易探春讯,这样地易得春色,自然在于她所住的那个屋子,她的那个家。
   她就是她那个家的女主人,她的名字也叫做“绿”,与这春夏季的碧色很般配。她的那个家坐北朝南,从家门口出来,再走下两个台阶就是院子了。院子倒是不算宽,仅有两三米那么宽。她家的院子,本来不就是在屋门前的南边吗?院子朝南,是一条四五米宽的马路,马路的平面要比院子的平面又低了大约有不足一米。马路以南,是一片比较宽敞的空地,不过空地平面要比马路平面又要低出多了,要有4米左右。空地往南又是一条二米多宽的水泥路,水泥路比之空地又要低出一些,水泥路以南,以下,又是一片片房子和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南面,又是房子,房子之南又是水泥路,一直到房子没有了,路也没有了,才是一座座绵延不绝的,屏风似的山峦。绿隔着家门口,隔着窗口,就能看见的那些山了。总之,她的家是从南往北,像梯子那样,一级级高上来的,而她的家也就在这条梯子的最顶端。
   她的名字,既叫做绿,她又住在如斯美丽的风景之中,那么若把这些全然当做一幅至臻完美的风景画的话,她本人与她所住的屋子,倒也成了画中的一小部分了,而且就连她的名字,也能完完全全地融于这幅图画中,而且是那么美妙,那么谐调。
  
   二
   大马路以下的这块空地,很长,很大。原本这里是一些破落的房子和有一户人家的宅基地,后来这户人家把宅基地废弃了,那座破落的房子也被拆除了,有一部分就都变成了住在以下的那些邻居们,能够开着车一冲就冲到上边来的道路。除了被道路所占用的地方外,空地的西北方,紧靠着马路的角落上,还生长着好几棵榆树和柳树,这几棵树,当然是绿家的了。
   几棵榆树和柳树。都已经有好些个年头了,所以长得又粗又高。一个冬天,到了半夜时分,有些不曾睡熟的人们,就听见了一些巨烈的声响,不知道外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天明一看,原来是在一夜之间,老天就给房顶上,院子里,道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雪厚的连门都开不了啦。不仅如此,因为雪的厚重,还压折了许许多多的树,因为树木的撇折,树枝的阻挡,连村里的交通都不那么方便了。
   人们纷纷都说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大雪。不过这些话语可都是屋外面那些人所说的,对于绿而言,尽管在昨夜里,她虽然好像也曾听到了一些响声,但因她们一家起床起得较迟,又因为她们一家子才刚刚吃过了早饭,准备午饭后,等天光变得稍微暖和一点了,等天光变得再没有一大早起来时那么冷气逼人了,然后就拿一把铁锨,好再去把那满院子里的积雪全部铲除掉。
   她正在灶台边吃饭,对面的邻居走了进来。邻居对她说:“你家的那几棵树,最高的那两棵都被大雪压断了,虽然没有直接压在我家屋瓦上,但已经差不多了。你们快去把它砍掉吧,要不然的话,若再遇到这么大的雪,断裂的树枝就会直接把我的房顶上戳出个大窟窿来,哪就不好办了”绿听到邻居对她这样说,才明白昨夜里曾经听到的那几声脆响,才终于找到了解释。又一听自家那几根断树,都快要压到邻居家的房子上面了,她更着急。好在树虽然断了,但邻居的房子却幸亏无恙,一听到这儿,她才长出了一口气,于是,等天一晴开,等雪稍稍消融,她就请了人手,立即把那几棵树木,一并砍了去。
   树被砍了后,那块空地正好放炉子里的灰,之后,她就一直往哪儿里倾倒废弃的炉灰。其实,把大树砍掉之后,她还是希望,从旧树的根部,再生发出一些小的榆树苗,或者小的柳树苗来。然后再生长成几棵大树。不为什么,就为了能看到一些绿油油的树枝和树叶,即使没什么用,至少总比这样光秃秃的一地瓦砾要好看得多。不是说树太大了,若再逢这样一场大雪,就又会把树下面的,那些邻居家的房子,压坏了吗?但那说的是大树呀,如果树长几年,就再换一茬小的,不就树不妨屋,屋也不妨树了吗?但,在这人间,无论什么事,都并不是你若想让它怎么发展,它就会怎么发展。不要说从来没有过的,毫没原由的事情,就算与这小树一样,从来就存在过的,而且是砍伐去后,还遗留下了根梗的,也依旧是如此。所以,年复一年过后,树苗倒是越来越干干净净,而炉灰却在那里是越积越多了起来。
   空地用来置灰,原本来没有什么太不妥。但,即使一堆灰,你也得有规划地安放它才会相安无事。你若无规划地乱置,在晴天虽看不出什么来,一旦逢一场大雨,你就会知道,它该低的地方未曾低下去,该高的地方又未曾高起来,这全无章法的堆放,就又会阻挡住,水流的排泄。果不其然,在又一年的一场大雨中,它就又“轰”地一声,就又倒塌了下来。倒在了哪儿呢?倒在了在它南边的,那条邻居们都要走的水泥小道上。
   原本来吧,树是树,房子是房子,它们是毫不相干的。但因为一场大雪,树就自个儿折断了,然后断枝就如同一条长长的手臂,这条手臂太长,它先跨过了树下的那条水泥路,之后就又伸展到了路下面的,邻居家的屋脊之上。树被砍掉之后,原本来吧,空地是空地,道路是道路,它们之间本来毫不相干,但因为一场大雨,空地因为不能及时排水,就又坍塌下去了。坍塌下后,就恰巧又堵塞在了空地下面的水泥路上。道路吧,本来是让无数人行走的,但又因为,刚刚就淤堵在了对面那个邻居家的房子之背后。所以大雨刚停,对面的那个邻居,就又来找她的账务来了,劝她家要马上把空地重新垒起来。不然的话,不仅是人与车无法通行,而且是再要下起雨来,水又会从淤堵住的那个地方,乱流下去。而乱流下去的结果,就又会把水,全部都灌溉在邻居家的房子之上,把房子冲坏。
   树死就死了吧,反正它们即使再长多粗,也毫无用处,因为现在的人们,连盖房子的檩梁,也只用水泥做的,再用不着木材了。没有小树苗钻出来就没有小树苗钻出来吧,只要能置放炉灰也是可以的。没想到刚放了一点点炉灰,就又出现了水患。因为没有做好对水的防护措施,它立马就又坍塌下去了。它这一坍塌下去,本来也不算大事,不就一点点空地吗?对你是不算大事,但因为它若终日瘀阻在那儿,不仅会阻碍了道路的通行,还会把邻居家的房子,也让水冲毁。那可就成了大事了。于是绿只能又请了人手,马上就再把它垒了起来。
   说来说去你道这点空地它有多大?也就半间房子那么大。它的前身原本是个茅坑,后来又因为村庄的多次规划,与重建,就把茅坑废弃了,废弃之后,就又在那儿栽种下了几棵榆树和柳树,到现在这不,这榆树和柳树不又都没影子了吗?重新垒起来后,每逢下雨,绿就到那儿去查看,去查看水到底能不能顺利流走。因为她害怕呀,她害怕空地再次倒塌。本来只是一片小小的空地,那么哪来那么多的水呢?因为在绿家门外那条大马路上,在正与这块空地对着的地方上,恰巧有一处低洼。人们又根据低洼的所在,在那儿修筑了一个排泄口。大雨来的时候,那马路面上的水,当然是很多很多的了,而且恰好又是直接往空地上面排泄的。所以每当天气变化,绿就得一次次去那儿挖渠。
   反反复复地挖渠,绿就有些讨厌了。但讨厌也得挖,因为你如若不挖,它给你带来的灾害更大。多次挖下来,绿就不断地寻思,寻思要怎样才能让它变害为利呢?既然树是长不出来了,那就种庄稼吧?总比这样白白地挖渠,要强得多。说到种庄稼,可惜又尽是瓦砾,并没有多少泥土。所以,在办法尚未想出来之前,就还是一味地往那儿放置炉灰吧。
  
   三
   有一次,她东边的那个邻居就问她,问她要不要炉灰?要的话他也可以倾倒过来,因为他家并没有可以用来置放炉灰的地方。不就是块空地吗?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她就随口答允了。之后,东边的那个邻居就和她家一起,共往那个空地上,放置炉灰。眼见得炉灰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多得甚至都把那些瓦砾,完全地掩埋住了。她才蓦然开悟,她想:“我们既能往这儿堆放炉灰,难道就不能再从野外,拉一些肥土回来吗?如果再拉几车肥土回来,那么不就,马上就能种成庄稼了吗?”你知道有了空地就有了让庄稼可以生长的空间,你也知道空间里如果只有瓦砾,而没有泥土,就没有可以供庄稼生存下来的肥力。地也在哪里,土也在哪里,但你却从来都没想过,你要把它们两者加起来,让它们发生联系。直到有一天,你头脑里的黑暗才像有一缕明亮的阳光,突然地照射进来一样,你才突然地想到,泥土虽在野外,但它也是可以用一辆车,把它装载而来呀。想起来后,你才一拍脑袋,恨道理虽然这么简单,恨自己从前,为什么从未曾想到过?话说回来,在遇到一件事情时,若能想出一个好的主意来,本来就没有那么容易,本来就得经历过好长好长的时间。
   想到这里,她就去找她们家的蓝,为什么要找蓝呢?因为蓝既是她的爱人,同样,蓝也有一辆三轮车,他天天都开着他的车,为别人家工作。蓝一听,不由分说,怒气冲冲地就拒绝了她,并匆匆忙忙地开着车儿,去干自己的事了。她才刚刚想出了一个这么好的主意,这不,春天马上就又要来临了,并且很快就又要过去了。从春初到春末,少说也有三个月的时间吧,但在这么漫长的几个月里,她竟然没有征得到蓝的同意。她要的多吗?不就三四车土吗?一天天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去了,如果再迟一点下种的话,无论种上什么,就都成熟不了啦。直到这时,她才咬了咬牙,狠了狠心,就在那些炉灰里种,种上了最不要成本的,最不费力气的火麻。一场雨后,火麻苗就齐刷刷地出来了。火麻苗是齐刷刷地出来了,但她心里却是暗淡的,任凭别人给她多少阳光,她也无法晴开。有一天,蓝也看见了这些齐刷刷的火麻苗,不看则已,一看他有点怒不可遏,说是浪费了种子。对于蓝而言,他也许就是那么随便一说,未想到却彻底点燃了积压在绿心里的怒火。于是任凭蓝再有多么繁忙,有多么劳碌,她干脆连饭都不为他做了,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又过了三四天,蓝不是忙不过来吗?他终于有些妥协了,但又有些不甘心地对绿说:“行,我可以为你拉来一车土,但你不都已经种上了吗?你让我往哪儿放?”绿说:“只要你能把土拉回来,把土倒下去,我就把那些麻苗全部报废了,我也行,大不了我再种。”于是蓝就从野外,拉回来了满满当当一车土,刚卸完土就又去干自己的事了。绿说:“这一车不够,至少还得一车。”之后,任绿再怎么喊叫,他都不回头了,丢下话说:“我只不过不想和你生气,没正事干,耽误再多都是瞎工。”
   得了这一车土,绿果然是废弃了从前的麻苗,把土均匀地撒开之后,又重新种了一次。等麻苗长到一筷子那么高的时候,又有一天,她见蓝并没有要事可做,她就想让蓝再去拉一车土。她想让蓝再去拉土这件事,本来就有点不敢说出口。说出来之后,蓝根本没有理睬,拿出一些自己的衣服,直接就往水盆里塞,说是要洗衣服,顾不上。绿说:“你从前的衣服,每次不都是我为你洗的吗?你的衣服还让我为你洗,只当是功夫换功夫,你还去为我拉一车土吧?”蓝狠狠地回答说:“就算没事干,也不能去干那种毫无价值的事,不如歇歇。”听到这里,气得绿把他那些衣服,都从水盆里拖了出来,都直接扔在了地上,他才再没有作声,而绿的眼角,也泛出了点点泪光。直到这时,他才板着个脸,去拉了满满当当一车土回来。继上次那车土之后,这是第二车土。一见他拉土回来,绿赶快迎接上去,对他说:“麻苗已经大了,不可再次把麻苗废弃了啦,你既是要一锨一锨地从大马路上往下面扔,至少要扔到没有长着麻苗的地方,只要是不弄坏了麻苗,就算把土堆成堆也无所谓。”
   之后,夏天去了秋天来了,秋天去了,冬天又来了,但绿的心,始终是暗淡的。她想:“就这么一丁点的小事,值得我两次三番地要求你吗?”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们的缘故,她真的想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远到再也回不来。可见,对一颗心能够制造成阴影的,并不用去做多么大的事情,并不用去造多么大的问题。一个男人如果被他的妻儿恨了,就不是妻儿让他去做天那么大的事情,他却没本事做到,而是在他能力所及的事内,他没有好好去做。绿的要求真的过分吗?拉这么两车土,是蓝做不到的事情呢?还是蓝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绿所要为了的人,难道是别人吗?而不是蓝吗?以及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孩子吗?
  
   四
   就那么一小块的地方,就那么两车的土,到了秋天的时候,居然收了有七八斤重的小麻子。也许是收成让蓝看到了什么,也许是绿与他两次三番的吵嚷起到了一些作用。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在绿的一再催促之下,于第二年春天,他又顺顺利利拉了满满当当的两车土。第二年,他们俩再没任地徒长,他们撒了化肥,覆了地膜,种上了玉米。那些玉米,也真的争气。也许是在这之前从未出过力气的原因吧,每一棵玉米上,居然长了同样粗壮,同样饱满的两穗头玉米来,蓝从夏天,只要看见它们,就一个劲地夸奖。秋天到了,也没人再去催他,他拿一个口袋,就掰上来了满满当当一口袋玉米穗子。至此,绿的脸上,才露出了笑颜,对蓝的那点怨气,也荡然无存了。
  

共 53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感悟生活的随笔。春天是挡不住的,草枯了春风吹又生,花落了还有再开时,树逢春会发芽。人生的春天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心里有阳光,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用自然界的绿象征生命的春天。绿恰恰也是一个顽强不屈的女子的名字,在废墟上埋下种子,也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要辛勤耕耘,总会有收获。绿的居住环境曾经美如画,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把一棵榆树和柳树压断了,正好砸在邻居家的房子上,尽管陪伴多年几多不舍,但绿善良、宽容,明事理,讲原则,还是把树砍了。光秃秃的空地上,于是逐渐成了堆砌炉灰的场所,日积月累,炉火高高成堆。后来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绿种植了火苗和玉米,经过自己不懈努力,秋天硕果累累。因为种植的事情还和丈夫蓝发生了分歧,直到秋天收获了颗粒饱满的一袋袋玉米,他们才笑逐颜开,从此生活过得和和美美。反映了绿热爱生活,勤劳、善良的秉性,坚韧不拔的品格,最终收获了幸福。语言淳朴,感情真挚,娓娓道来。绿一语双关,既是绿色生命的象征,又是一个人坚强不屈的优良品格。一篇满是正能量的文章,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欢迎大家欣赏。【文璞书苑编辑:优雅如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3-06-17 22:41:28
  生机盎然的绿,与蓝的结合,让生活更精彩!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6-20 07:10:35
  这篇散文的写作手法和隐喻意义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可见作者花费心血而成,感叹钦佩!
3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3-06-20 20:18:13
  写法不多的一篇散文。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