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小洲岛上(散文)

精品 【流年】小洲岛上(散文)


作者:齐未儿 布衣,11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2发表时间:2023-06-20 10:29:43

一棵老树,是香樟。粗壮,慈眉善目,像是从童年的故事里走出来的。它的树皮斑驳,灰黑沉郁,时光才是最尖利的刀子,抠抠剜剜敲敲打打,细碎的伤口斑驳的疼,罩满全身。经历多了,就没了脾气,达成修炼,就学会了沉默中承担。于是我在它的繁枝茂叶里看到了阳光和雨水,听到了鸟叫和蝉鸣,闻到了青葱和衰朽。倚着它,指尖轻抚,粗糙漫过神经抵达灵魂深处。好像有谁隔着整个幽渺的人世,唤我小名。星星点点的青苔不急不缓爬向高处,还有翠碧的藤叶,深绿的,浅绿的,嫩绿的,如一支多声部相和吟唱的歌。
   树在路旁,路在小洲岛上,小洲岛在信江流过的地方,这个冲积洲形成的小岛在梅港乡,梅港乡在余干县。
   余干,听到名字,我就笑了。鱼干,太熟悉了吧!叫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渔产丰茂的地方啊。不出所料,余干地处赣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这里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正是个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江西年鉴》上说,民国时期,只瑞洪镇贸易鱼量,每年就多达4.2万担。其中咸干鱼3万担。鲜鱼1.2万担,居全省各县之首。
   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在《余干县志》里,竟然寻觅到了一尾海里出产的鱼。鄱阳湖边信江侧畔的余干,怎么会有我熟悉的身影?它的名字,有锡箔般的水色,叫银鱼。古称“残鱼”,因其体白如银,至唐改称银鱼。元末明初始见于市,品种有红眼乌眼两种,头扁,体细长,肥肚光泽透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中红眼银鱼,曾作为国礼,远送到朝廷。
   浩繁卷帙啊,一行行一字字地检视,在文字里再现一座鲜活的城。累,从头昏眼花到有些漫不经心,嗅觉再一次搭救了我。我知道,每一次的遇到与接纳,都缘于直觉,这就是写进骨血里的宿命。看到它,立刻清晰地了然,我们不只是见过。
   每年春夏,我居住的岛上,大街小巷的水产摊子,会出售一种柔若无骨的小鱼,味美易做。像我这样怯于下厨的笨人,只要见到,也会毫不犹豫买上半斤。洗净,打几个鸡蛋进去,放些葱花五香粉和盐,连蛋液带小鱼一起煎,鱼无刺,酥脆利口。我们把那种鱼叫作面条鱼。
   银鱼也叫面条鱼。是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洄游习性。《尔雅》里,它的名字叫王余;在《尔雅翼》里,叫蛤残鱼;在《日用本草》中它叫银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里,它成了我的旧识,面条鱼。这就对了,我从渤海边出发,千山万水走遍,它在余干等我。
   梅港没见到梅,如果遇到,我就叫一声妹妹。稼轩先生字里行间出现过她的身影,“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该是白梅。梅未得见,有桂补了精神。乡政府的院子里,错身而过的,是一树一树桂。初冬时候,阳光在江南也单薄起来。枝上叶子丰丰茂茂地蓬着,没得见花。
   坐在车上,有果子一闪而过。看到细瘦树枝上,结了一颗颗黄澄澄的柚。不由兴奋低喊,“快看,柚子。”司机师傅淡定,说:“门前路边没摘的柚子,留着看的。”江南真是奢侈,柚子不摘只为看。
   能看不能吃的,还有小洲岛上的丑橘。
   和晓东姐在林间漫步。江南松挺着笔直的干,竭尽全力往天空中伸枝戳叶。想到了霍贝玛画笔下的《林荫小道》,想到了列维坦《阿斯森林的最后一缕阳光》,那些画面里,都有细瘦而妖娆的树木,不知道它们谁复制了谁。一丛丛竹,叶子摩挲着,从侧畔伸过来,像是一首过于急躁的曲子,显得纷乱。
   晓东姐拽着我的袖子,“你看,橘。”
   可不是,一颗一颗小灯笼一样绿油油的橘在枝头晃荡,好像随时准备落入手掌。无奈树高橘疏,踮起脚尖也够不到。捡起一根长逾一米的竹竿,再试,恰在欲达不达之间。在小洲岛,我被纵容成了一个孩子,可以手持竹竿连蹦带跳地骚扰一颗橘。
   环岛的小路不知有多长,我们骑着双人自行车足足绕了两圈,说着,笑着,追逐着。没有风,不远处的水面微澜不兴。真是难以想象,汛期连通向小岛的路都会躲到水下。此刻让我们无拘无束恣意玩闹的,是这片坦荡的白沙滩。拔河,撕名牌,卸下办公室里的庄重严肃,摔一跤打个滚,捕捉与闪躲,大笑与呼喝,少年时光重新回到眼前,那么纯洁而天然。海津大哥在河滩上觅石,我也有样儿学样儿,前后左右走了个遍,哪里有会讲故事的石头?想必该有一双慧眼才能邂逅?我想,觅石的快乐不只是遇到一块石头的惊喜,还在翻翻拣拣,众里苦寻的过程。在小洲岛上割稻,用的是短柄镰刀,刀刃上密布锯齿。稻谷金黄,饱满的籽粒,盛装着整个好年景。“禾斛”是一种四四方方的木桶,稻穗摔打到桶壁,发出“哗哗”的声响。上饶有一个地方叫“禾斛岭”。
   小洲岛上也有甘蔗,青绿的外皮,细瘦的茎秆,跟我素日见到的大相径庭,却脆而甘甜,迅速俘获了我的心。不但在之前,之后数年也再未吃到过那样味道绝美的甘蔗。
   于是常常念起。
   他们在水边休息玩乐,我独自对着水面的浩渺烟波出神,那看上去不急不缓的水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呢?水上荡动的波纹层层叠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像巨幅柔滑丝绸,被风揉皱,一路铺展到目光望不到的远方。有水的恩泽,岛上草木丰润肥美,野花绚烂芬芳,鸟啼声喧,虫鸣悠扬。累累稻谷籽实饱满,不由让人想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夜被篝火点燃。阔远天幕之上,星星亮了。
   在小洲岛上,我是个过客,恰如归人。

共 21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小洲岛上,我是个过客,恰如归人。”与开篇的老香樟相呼应,编者读出一种人生经历沧桑后的开悟之感。灰黑沉郁是一个人经历岁月的风刀后,所呈现的内敛与豁达;如归人者,或许就是一个人修炼成功后的“一支多声部相和吟唱的歌。”散文书写的是在小洲岛上的所见,感知的却是人生。余干,鱼干,是一种遇见,也是寻寻觅觅后的天真,浩繁卷帙足以照见写作者的认真与好学,文中运用今与昔对比,以引用诗词的方式,让读者解读了这一方洲的人文历史。而梅港无梅,能看不能吃的柚与丑橘,坦荡的白沙滩及石头,小洲岛上割稻,品尝甘蔗等,则是一种对童年、少年的回味,也是作者向往自然,享受回归自然的一种情绪表现。散文金句纷飞,诗意中蕴含人生哲理,读来受益匪浅。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62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6-20 10:52:21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一次次出行、遇见、结缘、离别、再遇见中蜕变,如在小洲岛上遇见的银鱼、桂、石头、橘、柚子等,是初见,却有故人一般的眼感与心感,或许始于缘分,或许始于童年少年,更多的,是一种追忆,忆中事虽与小岛无关,但与度过的时光中,某一心境相逢了。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06-20 10:53:04
  拜读老师佳作,感谢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3 楼        文友:清鸟        2023-06-20 21:45:27
  小洲岛上物产丰富,遇见的都心生欢喜,激发出心底无限的激情。在行走的足记里,印记着小岛的一点一滴,作者行文笔妙,语言诗意且有文化底蕴。生态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永远都是神奇,在如此的小岛上漫步,欣赏着一草一木,将风景带去远方,慢慢品味。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6-21 16:08:2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6-25 18:08:35
  这文来读了好几遍了,觉得特别蕴藉,语言优美凝练,写景状物细致逼真,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一段文字,却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无处不贴合。真是好文,拜读学习。
闲云落雪
6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3-06-26 19:15:11
  不经意的收梢,最是“漂亮一击”,击中心扉,怅然又生出暖情,关乎自然之物、关乎童趣和人生之悟,浅近又富含诗意。一种无以言喻的张力吸附着读者之目,触动的是游子之心。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7 楼        文友:泽子        2023-06-27 12:58:50
  梅岗乡小洲岛,很美的地方,在作者的笔下浪漫多情,这里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在作者追踪溯源下,充满历史文化,行笔诗情画意,点缀出小洲岛不同凡响的景致,蕴藏丰富的哲理感悟。
8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7-31 06:18:15
  一棵老树,是香樟。粗壮,慈眉善目,像是从童年的故事里走出来的。开篇就让人喜欢的文字。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偶然,在大千世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小洲岛美丽富饶,银鱼、桂、石头、橘、柚子所到之处皆有欣喜。就如同遇到你的文字,清新雅质让人心生清喜。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9 楼        文友:桑子        2023-08-03 14:17:19
  作者笔下这篇生机盎然的小洲岛,与其说是在阅览一篇优美的散文,更像是在看一篇娓娓道来的,充满着诗意的当地风物志。在柚子、橘子、环岛小路、坦荡的白沙滩,或许这片土地并无太大的名气,可这些大自然中的点点滴滴,却是一方水土的灵魂所在。
  
   大自然或许不会说话,可在这万物之中,早已将这天地之间的哲理告诉了我们呀。
宝剑、纸笔、乌鸦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