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数字解读苏东坡(随笔)
在中国,赞美苏东坡的人绝对不少。就是在世界,推赞苏东坡的人也是最多。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至2000年的“千古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可见苏东坡当称人间的绝版。
文字解读说苏东坡,很是纷繁费力,我们用数字来解读苏东坡那就简单得多。下面就要数字来简说苏东坡。
苏东坡的一生从政经历数字:8341
8:是说苏东坡先后担任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这八个州的太守。在密州、徐州。杭州的任期较长,都在两年以上;任期最短的是登州,仅有五天时间,其他的地方都是几个月的时间。
3:是说苏东坡是“三部尚书”。他先后担任礼部、吏部、兵部尚书,任期都不长,吏部7个月,礼部9个月,兵部1个月。
4:是指苏东坡遭到“四处贬谪。”他先后被贬黄州、汝州、惠州、儋州。汝州还没有来得及上任。
1:是指苏东坡是皇帝的“一任秘书。”正式职务是: “翰林学士知制诰”属于正三品官员,苏东坡一共干了2年零6个月,起草八百多道诏书,是非常出色的。
总的来说,苏东坡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是一个典型的“能上能下的交流性”干部,交流的幅度与频率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苏东坡的一生的跌宕曲折:三起三落
一起一落:步入仕途为一起。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弟弟苏辙名列第五。考中进士后官任陕西凤翔府判官,从八品,他干了3年后。被朝廷召回任职史馆。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后任密州太守。当时38岁,是年轻的干部。3年后接着任徐州太守。可见办事扎实,不断受到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为一落。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押御史台130天,“乌台”就是“御史台”,因为这里有几棵大乌桕树,还有乌鸦在上面筑巢,故名。案件因为文字而起,所以叫“乌台诗案”。主要是宋神宗利用王安石变法,产生出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属于旧党一边。政敌要将苏东坡置于死地,但是宋神宗举棋不定,就采取折中办法:‘“贬”,第一苏东坡就被贬黄州。这里,苏东坡的基本生活还有保障。
“二起”:东山再起,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1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废除王安石新法,任用司马光为宰相,苏东坡得到启用,先任登州太守,接着就回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苏东坡从八品官升级到正三品,连升12级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 因而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出任杭州太守,任职19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公元1091年3月苏东坡回到朝廷,当了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又任兵部尚书9个月,苏东坡频翻调动,可见朝廷当时的矛盾心态。主要是太后赏识苏东坡,但又恨铁不成钢。
“三落”:一贬再贬。公元1093年,太后驾崩,18岁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无情打击元祐党人。苏东坡降至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一年后又贬到惠州,2年后,又贬到更远的海南儋州。这就是苏东坡的三起三落。
苏东坡的主要社会关系:123456
1:一位伟大的父亲。苏洵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养育苏轼、苏辙两个儿子。“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朱德语)。
2:最好的两弟兄。苏轼苏辙是情同手足的好弟兄,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
3:三任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任妻子王弗;二任妻子王润之;第三任妻子王朝云。三任妻子都得到苏东坡的赏识,有深厚情谊。
4:有四位名垂青史的关门弟子,合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是中国文化上的名人。
5:有五位恩威并重的皇帝:一生经历北宋五位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有的喜爱苏东坡,有的又爱又恨,但是都对他很是记挂心里。
6:六位人生知己。恩师欧阳修,书画界的米芾,佛门密友佛印,政治盟友司马光,黄州太守徐君猷,还有隐士陈季常。徐君猷对苏东坡关怀备至,苏东坡的主要成就在黄州取得,文学代表作《一词二赋》,书法代表作《寒食帖》都作于黄州。
2023年6月25日卧薪斋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