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爱】笋叶壳粽事(散文)
说实话,自从去市里上了高中以后,就再也没能回家过端午节,一来是没时间,二来是路途遥远,所以对于这些节日,也渐渐地失去了兴致。毕竟常年在外,过节除了增添愁绪,也没有些别的什么了。要不是父亲打电话来,我都不知道时间又快到了端午。
他问我端午节放不放假,要不要回家过节,我只能说不放假,回不去。作为一个工程人,要想回次家,还真是不容易。虽然当时我是项目上离家最近的人,回家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尽管后来换了工点,也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到达。我明白他打电话来的意思,可我也真的没有办法,不能想回去就回去。仔细算来,已有七八年没有吃过端午节时家里的粽子了。
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粽叶,妈妈就用笋叶壳来代替。端午节之前,挑个晴朗的天气,背上背箩,走进竹林里,找到从竹笋上自然脱落的笋叶,挑些大的好的,放入背箩之中,带回来洗净暴晒,晒干后一张张叠好,再用撕小的棕树叶子将它捆上,存好备用。等到了端午,再将它们拿出来晒一晒,然后用清水洗净,叠成圆锥状,再将淘好的米放入其中,封口后用撕好的小片的棕树叶子扎好,放在一旁。随后,放入锅中煮熟,再弄几碗糖水,将剥好的粽子放入其中,或者粘上白糖,便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那会认知里的粽子就是这样,哪怕家里再揭不开锅,端午节的时候都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这种粽子。后来才知道,粽子也是有馅的,并且用粽叶包的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粽子,可却再也没了那种一口气能吃很多个的食欲。尽管现在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妈妈有时候还是喜欢用笋叶壳包粽子。依稀记得曾有人问她为什么还那样做。
妈妈说,笋叶壳包的粽子个头大,量足,以前外婆就是这么教她的,她已经没有了妈妈,不能再没了对妈妈的记忆,更何况这样还省钱呢,味道差别也不大,用完的笋叶壳还可扔到猪圈做成农家肥,环保无公害。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也不能少了挂艾草、吃熟蒜、抹雄黄酒这样的大事。在大门的上面挂上几串艾草,吃着煮熟的大蒜,在额头上和手上抹上雄黄酒,再在地上也撒一些,就不怕蛇会靠近了。由于老家在大山里,也没有划龙舟的习俗,都只是吃点粽子了事。
兜兜转转,眨眼间我便已工作五年,常是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从离家近的地方,到离家远的地方,从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地方,这或许是每个工程人的宿命。那记忆中笋叶壳粽子,也只能在记忆中罢了。
在项目过端午节,虽然也会发些粽子,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大家吃起来都没有多大兴趣。大多数更为期待的,往往都是晚上的加餐,一群人坐在一起,这唠唠那说说的,大多不会将家里的粽子事宜提及。
酒过三巡之后,总会有脸蛋红彤彤的同事将粽子事儿提起来,有的说喜欢吃甜粽,有的说喜欢吃咸粽,都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家里的粽子做法。说着说着,都又沉默了下来。也不知道谁说了句:继续喝吧,大过节的别扫兴……
我本就不是好酒之人,算是一个一些多愁善感的不合格的理工生吧。听他们这么一说,倒也没了再喝下去的兴致,正愁找不着借口呢,这下可以开溜了。
回到屋中,用手机给妈妈打个微信视频。我也不知道自己看起来脸红不红,只是和她有的没的说着些家里事。她似乎看出我是在酒后和她通话,便又苦口婆心地和我说着: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我是真的很担心你。
想来每次打电话都是这样,要么不打,要么打了没多少话说。本来就被他们掀起来的思念情绪,这么一折腾,却又变成了劝诫,心里头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虽然都知道她是为了我好,但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自己会照顾自己。有次还和她争论了起来。
我说我已经是大人了,你不要一直把我当小孩子看,她说儿子啊,不管你多大了,你在我这里永远都是小孩子啊。
想来也是,在妈妈眼里,我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我又何尝不想像之前那样,逢年过节能够待在他们身边,陪伴着他们,欢声笑语的一起度过这平凡而又美好的时光呢!
想着想着,我又想起了刚才和母亲视频时看到的粽子,已经不是笋叶壳的了。我本想再给她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怎么不用笋叶壳包粽子了,但想想还是算了。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吧。
一来现在家庭条件也好了,粽子叶买也便宜,几块钱就能买一大把,用水洗洗就能用了,不用像竹笋叶那么麻烦;二来母亲也是个高傲的人,之前那样子做是受家庭条件限制,现在我和哥哥都工作了,又不是买不起粽叶,再用笋叶壳怕邻里之人笑话;三来我和哥哥都常年不在家,妹妹也出嫁了,再像之前那样包粽子的话,包了也只有她和爸爸吃,她也失去了包的兴致。
我知道妈妈还是比较爱吃粽子的,但她更喜欢看着我们三姊妹泡着红糖水将她包的笋叶壳粽子吃得干干净净,糖水也一滴不给留下。小时候,总以为他们在做的时候就已经吃了,叫我们吃就一点都不客气,现在想想才知道曾经是多么的不懂事。
或许,只有我们再回去的时候,才有机会再见到那种笋叶壳粽子吧,也或许,它会随着我们的长大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笋叶虽远,情感犹在,只是少了些团聚,少了些快乐,多了些羁绊和忧愁!
迷迷糊糊中,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时间:哥哥,我,妹妹,并排坐着,小心翼翼地剥开笋叶壳粽子,放入装有红糖水的碗里,蘸着,往嘴里送去,妈妈在一旁笑看着……
很喜欢这个结尾。欣赏白诗弟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