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的人生课堂(散文)
一
有人说,人生如茶。是把漫漫人生,融进了一杯香茗中。人生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依次对应为“头道茶、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华,四道清澈韵味暇”。想想,深涵哲理意味:不经历人世的艰辛和揉搓,就不会形成精华;不经历风雨与烈日的烘焙和锤炼,难有温馨香醇的韵味——是为经典!人生如茶,静心以对,时光如水,沉淀方澈。
然而,我却愿把人生看成是课堂。少时,我们有着父母做导师,在人世间开始了有限的浏览。偌大的世界如一幅徐徐打开的画轴,让我们的目光有了惊奇的认知。迈进学校,走入课堂,老师接力式地把我们领入一个更神奇的世界——我们开始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心灵。
小时候的我,对知识课堂有着来自骨子里的偏爱。当父亲把我送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课堂已如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吸住了我。学校的书声朗朗,老师黑板上的一笔一画,都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点一滴渗入我未开垦的心田……我开始努力地吸吮着那些来自天外的雨露,希冀让自己这粒种子早些萌芽,长成。我对课堂的情有独钟,而已入学的二弟,在母亲的好言哄劝下,享受着精致的早餐仍三番五次地逃课,躲避课堂,深为不解,这是为什么?课堂,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我同这美妙的课堂缠绵十二年,没有动过一丝离开的念头,哪怕是在“读书无用”的阴霾下。当同学们纷纷疏离校园的时候,我依然在课堂上痴痴地坚守。
到了青年时期,我们如出笼的鸟,开始了自由飞行。没有了导航,漫无边际,浩渺的天宇下,我们常常不知深浅,只顾远行。遇到风雨,接触雷电,方知世间的多舛,憬悟现实,发现这是一处崭新的课堂。也正是一次次的风雨雷电,让我们学会了坦然面对,参悟世间的玄妙。学会了规避风雨的方法,给我们以入世的坚强。我们在一节节课的教导下不断成长,在一次次与风雨的较量中积累经验,终于成功抵达彼岸。
人生中走过了近七十年的旅程。经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在那些曾经亲身受教的课堂里,有两门课是我终身铭记的。一门是下岗课,一门是房子课。关于前者,我已多次在文中提及,本文不做赘述。只是想就房子课堂里的点滴,略述一二。
二
这个课堂的第一课告诉我,世态有炎凉。一场大地震夺去了我的父亲,我顿失人生导师。他刚刚为我和二弟在农村建筑的房屋也毁于一旦。突如其来的横祸,打乱了我的美梦。面对断壁残垣,破败乱象,我内心里一片凄凉。此时我虽已成年,但多年来习惯于在父亲这棵大树的庇荫下听命,对世事没有多少自己的主张,此时我束手无策。
情况有了变化,作为家中的唯一男性,我意识到该有的担当。于是我放弃了国家刚刚恢复的高考的机会,去工厂当工人。为了照顾留恋故土的母亲,我下决心要在老家重建房屋!
我这个“青年素人”走上了上天安排好的课堂,接受人生中重要一课。父亲在世时建房,我只是出出力气。看着从容的父亲通盘谋划,指挥调度,是置身事外的清闲。众乡亲云集工地,出手相助。四间大房在十几天内,便轰轰烈烈拔起。他老人家虽已不在,但应该余情还在吧?这样想着,有了些基本的砖石后,又在当地请了施工队,开始动工。当房屋基础做成后,工程意外受阻,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异想天开。
那天当满脸怒气的邻家三哥站在我家的施工现场,呵斥着赶快停工时,我便颇感意外。以前父亲在世时,他那副谦恭的外表已经不见了。我走过去问一下缘由,原来是有关房子高度的事。关于房子的高度,我本来也没什么概念,是姨母家的表哥给出的建议:房子要盖高一点,能使房子采光好,透亮。得知邻居房子的高度是八点六尺,决定高出二寸,采用八点八尺的高度。邻家三哥听说后,认为压了他家的风水,便上门阻挠。
我平生第一次遇上这种事,不知所措。事到如今,怎么办?我百般劝说,对方不为所动。可工程焉能就此停工?原定的高度,已不能更改,配套的门窗,也已成型。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采用施工队长的建议,把原来的四间缩减为三间,与邻家房屋隔开一间的距离。那一间降低高度,将来做个仓储间。房子建好后,每每看着高低错落的屋顶,在我内心深处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阴影。
房山墙砌到一半的时候,我正在村北的河边拉沙子,排子车还未装满的时候,小妹急急跑过来,说:“哥,二叔把咱家的檩子都拉走了!”立时如五雷轰顶。二叔是我唯一的亲叔,父亲在世时,弟兄情义深重。他不会做出这等绝情之事吧?那几根木檩是他家厢房上的,而这厢房的费用是用父亲退伍后的伤残抚恤金盖起来的。当厢房盖好后,二叔结婚没房,父亲就让二叔住了进去。直到父亲去世,也没做出明确分割。地震后盖简易房时,我用了几根厢房的檩木。因条件不宽裕,这次盖房就准备把这几个檩木用上。我去了叔叔家,可说了再多的话也没有用。或许叔叔也有合适的理由吧,一时难以理解。
三
房子课堂中的第一课没有结束,上天布好的第二课已开讲了。
檩木还差三根,想办法吧。塌倒的房子,有两根水泥檩还算完整。再把房后的一棵老槐树放倒,算是凑齐了房檩的缺口,但更大的缺口在等着我——资金断流。
自有建房的打算开始,我就计划着筹钱。家里没有“老本”,地震前的新房,用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现在成了一堆瓦砾。我新到工厂,工资低廉,学徒工资每月二十元。为了建房,节衣缩食,每天上班自带干粮。偶尔去食堂,便是两个窝头或馒头,一份五分钱小菜,三角钱的“单炒”从没敢碰过。平时家中成员在生产队里分有口粮,又有少许的震亡家属抚恤,日子还能敷衍。开始建房后,家里便捉襟见肘了。我是攒到了八百元钱开始动工的。等到了房墙尚未到顶时,钱已基本上用光了。怎么办?施工队的工程款,还需补充的材料都要钱,去哪里找呢?我一时愁肠百结。我真正体会到了“孔方兄”的魔力!
筹钱,此“筹”也是“愁”。我把“觊觎”的目光投向亲友家,在他们中间来回逡巡着。大舅老舅,大姨二姨,大姑老姑……
二姑早已亡故,家里除了姑父外,还有表弟,表妹各两个。二姑家家境虽一般,但二姑父和两个表弟都在队里的副业——采石场里,有固定的工分和补贴。加上多年的省吃俭用,应该有余钱。更重要的是,我小时候,假期大部分时间是在二姑家度过。父亲生前对二姑家也关爱有加,如今我陷入困境,总该出手相助吧?
憨厚的二姑父果然不负我望。看到一身疲态的我,突然光顾,未曾开口,已经明白了八九分。我说明来意,他将300元钱塞到我手上说:“孩子,姑父就这点积蓄,你拿去应应急吧。”那一刻,我如在黑漆漆的夜色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可是,我高兴太早了!仅仅过了十天,这笔钱就被他家的大表弟上门讨要。我只好厚着脸皮把这情况跟我的师傅说了,师傅出手相帮,才让我又一次解了燃眉之急。时隔数年,我才得知二姑父反悔的成因,原来是二叔捣的鬼。最后,还是无法改变的亲情让时间有了温度,在他已是垂暮之年的某一天,我和他之间的那道冰川,终于融化了……
这次建房,虽然房体的建筑只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但每天被钱和建筑材料困扰,我举步维艰,度日如年,我一副身心如同在炼狱。煎熬,无休止的煎熬,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被重新打造。房子建完了,我的灵与肉却似乎被砌进了墙体中,难以从建房的课堂中分离。
四
在房子课堂中的两节课中,我的心灵得到震撼,意识也在苦难的煎熬中渐渐苏醒。诚如作家周国平所说:“苦难与幸福虽相反,但却直接与灵魂相关。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两节课让我懂得了抬头看路,路才能愈行愈远,愈走愈宽。
我的人生之路渐渐迈向坦途,也迎来了房子课堂中新的一课。
七年前,我在一座小城里购得了新房。当与妻站在售楼处明亮的大厅里,望着用模型拼成的小区实景,内心里一阵五味杂陈……很快,短暂的苦涩被长久的甜蜜取代,从此开始了快乐的体验。
我购买的是期房,一年内交付。自那时起,我和妻就开始了从城北居住地到城南工地的守望。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那楼正如开花的芝麻,在节节攀升,很快主体结构完工。我和妻循着方位,找到自家住房所处的位置,并把每天的目光投向这万千窗口中的那个唯一。伫立在围墙外,任由明亮的阳光洒满全身,又渗进每一个细胞……
不到一年的时间,工程竣工交付,业主拿到钥匙。打开房门,虽然灰色的地面,灰色的墙壁,满是粗糙的痕迹,在我的内心却宛如宫殿!我们筹划着装修的样式和风格。体味着新居带来的愉悦,内心早已飞向装修后那个快乐的伊甸园中……
房子装修完成,我将几万工程款交与装修队。当一张张钞票从手中流过,记忆的影像又闪过自己奔走亲戚家借钱的情景。往事如昨,历历在目,岁月悠悠,今非昔比!我和妻住进新房的那一天,她止不住流下了热泪。虽然没有参与过家里房子的建设,但从我口中,她早已知道,那些曲曲折折的经历和故事。我知道她是为我的坎坷而泣。
五
从知识课堂,走进形形色色的人生课堂,又在房子课堂里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我要感谢天公赐予我的一切。虽然有些剧情令人不忍卒读,但我要大声说,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的灵魂与肉体,在那些课堂中得到锤炼,体味到了人世间的一种别样韵味。
就在我接受着人生课堂的洗礼,享受着天地给我的润泽,一件幸事又从天而降——我遇到了一个新的,值得我倍加呵护,全身心投入的课堂——江山文学。在这个课堂里,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不懈的心旅跋涉中,寻觅着无数新的支点。在浩渺的时空里,不断创造出不朽的神奇!我愿在这课堂里体验创造,享受快乐!
其实,很长时间我都觉得自己曾经的那个课堂是充满着灰色,自从到江山文学投入创作,我不断回忆反思过往,我觉得自己的情绪极端化,我从来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总觉得那些生命里本该对我很好的人,所做一切都应该对我好。
我违背了农村建房应有的规则,没有考虑相邻屋舍主人的感受,如果把我放在那间房子,看着不整齐的房子,也会心生疙瘩,不舒服。即使门窗框架已经做好,也可以做改动,一次改变,我可能得到的是邻居的理解和热情。叔叔守住的是父亲给与他的恩德,也没有错。那些檩木还带着兄弟之情,我没有理解。叔叔从中“作梗”,或许对我是一种考验,我没有给长辈消气,心生芥蒂,解不开,我怎么可以责怪叔叔呢。叔叔老了,我登门看望叔叔,提及当年的事,叔叔说他有错,我觉得我的错更大,因为我把一切获得看作理所当然。我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了吗?我遵嘱长辈了吗?我的不成熟,导致很多矛盾的发生。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心底是敞亮的,这束光来自江山文学,文学的精神,不是造句遣词的华丽,而是温和的人性之光,我一直在痛苦中,不是那束光不来照耀,而是我拒绝那束光。人生课堂不是45分钟,而是一生,有些事,一生都难理解,可能就是没有遇到恩师,从这个意义上看,江山文学是我的导师,在我晚年给我上了最深刻最生动的一课,这一课还没有结束,我会坐在这个课堂里,静静地修炼自己,不负生命一场。
我们都乐于接受快乐,而拒绝艰难,这是人之常情。搬进新楼房的那天,我突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美好的生活总在等待着我,之前的苦难,或许就是代价,这种代价不是别人强加于我的,而是我在人生课堂里没有学到真本事。曾经建房,都成了故事,这些故事跌宕起伏,也是人生课堂的节奏,我没有把握好这个节奏,总埋怨波浪的颠簸,是不是很幼稚啊!
就让我们大步走向人生的一座座课堂,接受着来自心灵的塑造,去书写自己壮丽无悔的人生。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