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护花使者】堂屋里的奶奶 (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堂屋里的奶奶 (散文) ——堂屋里走动的奶奶


作者:西南之南 白丁,7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2发表时间:2023-06-29 17:52:40
摘要:那间六十年代就存在的堂屋,我那小脚的奶奶在里面生活了四十几年。

【丁香】【护花使者】堂屋里的奶奶 (散文) 那一排房子有点像倒下的一个巨大数字“7”,7字里住有六家人的老房子。从我记事起就存在,也只有正中才有一间堂屋。房子坐北朝南,东头住的是第四生产队的队长和副队长,我们喊表叔公和李叔叔,他们两家人共计有十四个人。我们家和隔壁二奶奶,王二娘家共计是十七个人,还有院坝外的堂大爷,友二爸,大门外前的凯爷爷他们几家的人就有点多了,共计有十六个人。那个年代,基本上每家人都是三,四,五,六,七个小孩子。因此每家人的生活负担都比较重,大人们除了中午有一个小时回家吃饭,其余时间都是早出晚归忙山坡上地里和田间的农活。
   家里多数时间就只有老年人和小孩子。我们稍微大一点就去七八里外的大队小学校上学读书,家里也就只有我奶奶一个人了(爷爷那时还在区上一家二轻企业工厂上班)。整个院子就只有奶奶,因为她年龄大点儿又一直生病。堂屋比院坝高两尺多,从青石板铺设的大院坝到奶奶住的堂屋是用七块大约六十公分长,二十五公分宽,七公分厚的石板堆砌的石梯坎。奶奶是旧时裹过脚的小脚女人,她在堂屋里来回走动,烧柴灶煮饭,用蜂窝煤炉子熬中药,我们放学和上学前在院坝上都能看得见。在石梯坎左边的院坝上有一副直径大约四十五公分的石头磨子,磨子也不高,平时不用的时候,我们放学回家都会在磨子上面写作业。写完作业才打开灶屋门,进去在竹筐里拿二十多根红苕到一只一尺直径大的木盆子里用菜刀削皮,然后背上竹篾背篼,去菜园地里割红苕藤帮助家里做些家务活。
   那时父亲考虑到奶奶身体有病,生活方面不能和我们一样,一日三餐跟着我们吃红苕汤和牛皮菜掺尽红苕。那样奶奶本来有病的身体肯定会很快被拖垮,所以让奶奶单独在堂屋里自己煮饭吃。虽然,奶奶是一双尖尖小脚,但她病不重的时候,走路,做家务活或者是去生产队上的坡地里捡棉花,动作一点都不慢,而且一米六五左右个头儿的奶奶还是一个相当爱干净的人。平时她堂屋和卧房的地面清扫的非常干净,还有她穿戴用的头帕,衣裳裤子,鞋袜裹脚布,围裙等经常都会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会梳理得十分利落。她的口粮和需要花费的钱爷爷从单位上都会带一些回来给奶奶,父母亲也会拿一些大米和小麦给奶奶。奶奶住的堂屋是木结构框架式的老房子,墙壁有草筋竹编表面抹有白石灰和木板的。那屋子有二十多平方大小,后沿墙是有大红纸写有“天地君亲师位”的香火香案,左边靠墙有一口不太大的水缸,大约能装十担水左右。水缸里的水,是我和哥哥用爷爷做的小铁皮桶从东湾头那口老井里挑回来的,那两只上大下小精致的小铁皮桶大概也就只能装七十多斤水。那时人小,气力差,担一挑水前后两只桶里总感觉有鲤鱼在里头跳跃,因此担回堂屋的水也就只剩下两个半桶了。屋中间有一张两尺七左右宽大的柏木老式马蹄桌子和四条木板凳,桌子外面靠右边木板墙安放有两张老式柏木半圆靠背椅子。平时奶奶就坐在那椅子上喝茶,吃饭和休息。椅子靠一道小门,这道门从堂屋进奶奶的卧房,这间靠东面的屋比堂屋稍稍大一点,屋里除了有两个石头柜子(当地石匠用石头挂榫做成的石板柜子)相当于粮仓,用于装麦子和谷子。另外还安置有两架双人木架子床,来一二个客人也有睡觉的地方。
   进堂屋的左边是两个一大一小的灶台,大灶是煮猪饲料用的,那时奶奶还喂养了两头二三十斤的小黑猪,加上菜园地(奶奶的菜园地在我们菜园地的北边)靠山的一条排水沟外。那菜园地只有一分多地,但却种有莴笋,芹菜,蒜苗,葱子,黄瓜,茄子,豇豆,红苕,天星汉(又称猪苋菜,野苋菜)是养猪的青饲料,也可以煮熟了用于喂猪。这些菜都被勤劳的奶奶用小铁皮桶提水,用小木瓢去浇灌,常常除去杂草,因而种植得非常好。再说奶奶那个灶台,那时农村的柴山少,许多土坡,柴坡都开垦成庄稼地了。所以,各家各户的柴禾都不够烧。因此,农村推广节能灶,省柴灶,把每户人之前的梳背炉灶拆除,改造成以石板为主烟囱为辅的,既美观又省柴的新型灶台。全公社各个大队,每个生产队和每一户人家的灶都改造了,同时也不再用那又旧又老木板做的风箱往灶膛里鼓风了。也就在早,中,晚的灶屋里听不到:“噼里啪啦”,拉风箱烧火煮饭,煮猪饲料的声音。有了新灶台后奶奶又买了一个蜂窝煤炉子,奶奶说:“那个蜂窝煤炉子,就是生火的时候有些麻烦,得用玉米芯或者青冈等硬柴,下面风口在得用爷爷亲手做的,有皮带轮手摇带动从动和被动小铁皮扇叶子的,铝壳鼓风机吹风才能很快地生上火。而且每天也就只用三个蜂窝煤,也很节省每个蜂窝煤当时卖两角多钱。这样屋子里烟也少,并且用热水和开水也很方便。当然,奶奶那个蜂窝煤也是单独只是熬中药和用铝锅铝壶烧开水。奶奶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她是邓家的三姐。她的父亲,也就我的老外公是当是有名的“邓灰匠”。就是专门为石灰矿窑上看窑的掌窑师。我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就开过石灰窑,听说那时候家里非常有钱,还是就是我们东边山上就有石灰矿,后来大队上还在那山上开过很多年的石灰窑。好像记得那山上有三四口烧石灰用的窑。后来有水泥了,用石灰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再后来石灰窑就彻底废弃了。
   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和她一起去她大姐我的大姨婆家作客,要走好几十里地的山路,半路上有一个叫人和寨的地方。奶奶说:“你的幺姨婆,因为家里太穷被迫让人带离家的时候,才四五岁,是晚上过的人和寨。后来她发现家的对面也有一个山头叫人和寨,她还对她们院子里的说,你们这里有个人和寨,我们那里也有个人和寨”。奶奶:“你们幺姨婆命苦,丁点儿小就抱出去当小包媳妇了”。奶奶的侄儿侄女多,她生病或者过生日,都会有人远道而看来望。奶奶就会用蜂窝煤炉子做饭,炒菜和炖肉,炖鸡什么的。这样她在堂屋里就经常有个忙碌的身影了。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无论走那家亲戚,手里都会提着一个布袋,颜色有好几种,红花,白花,紫色花,蓝色,红色,绛红色的都有。那布袋与现在学生用的书包大小差不多。一般都会在里面装上一斤白沙糖,一斤油果子糖,一斤被屠户师傅下刀割的非常好看的猪肉,和一斤挂面。这在当时的农村叫做“礼行”。这也是人们走亲访友必备的礼物,去走亲戚,有的东西会被对方收一些,也有的不会被收,还有的会在布袋里多装一些东西带回去。这主要是看双方的亲戚关系是否直亲,如果不是直亲那么布袋里的东西也就不会太多。
   奶奶的侄儿,侄女,我们喊表叔表孃。他们来的时候奶奶的堂屋着很热闹,一家人也会在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只有爷爷退休在家时喝一点酒,我父亲,奶奶和母亲从不喝酒。堂屋左边隔壁是我们家的卧房,这间屋子有二十五平方,里面有两架大床,两个木头柜子和一个石头柜子。西墙外是我们家的灶房,灶屋不太大除了灶台。靠院坝土墙边有七步石梯进卧房,灶台的左边有一个过道,过道旁边有一张石头桌子。桌面有八十公分宽,上面抹了一层水泥,由于长期在上面吃饭,写作业。加上在学校的教室里也是石头课桌,因此,我们四弟兄的衣裳最先烂的就是衣袖,不论单衣和棉衣,袖口没几个月就磨成洗锅用的刷把了。奶奶眼睛好的时候,也在堂屋门口给我们补衣袖,一边补一边说:“这些猴儿哟!怎么把衣袖磨的这么烂板油(棉花)都露出来了啊!”后来,奶奶年龄更大一些了,眼睛也不行了,咳嗽也越来越严重了。堂屋里外还是被打扫的十分干净,只是不养猪也不喂鸡了,她和爷爷喜欢吃的油煎豆腐,清油煎鲫鱼,红苕芡粉蒜苗回锅肉,蒜苗烧玉米凉粉,猪蹄炖脚板苕(又称淮山苕或毛薯)也会经常从堂屋飘出香味。
   在屋后的竹林坝,在院子的边沿,远远就能够闻到奶奶煮东西的香味道!奶奶还经常对我们说:“娃儿呀!你们现在吃还早了点,以后等你长大了有吃不完的好东西”。我哥哥开玩笑说:“我们晚上吃总不早了嘛!”奶奶没有说话。后来,爷爷不在了,奶奶也病重卧床。堂屋里经常是哥哥去开的门,也很少看到奶奶在堂屋忙碌的身影。她的吃喝也都基本是父母在负责,有更多时候也是哥哥在为奶奶揣饭送水,再后来奶奶的病时好时坏。时间在平淡中又过去了几年,在奶奶八十二岁那年冬天,前一天夜她还吃饭,喝了中药的,第二天早晨就离开了我们。父亲非常悲伤,因为奶奶就只有他一个儿子。许多年后我回老家,也回到那老房子,在院坝上看见堂屋上着锁的门,门楣上都牵上蜘蛛网了,你们门上的木板木方出现了更多的岁月痕迹。我心想:这里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根啊!
  
   【原创首发】
  

共 33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幸福是什么?就是在空闲的时候,可以用文字和我们的祖先对话,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如同回到那个年代:堂屋里的奶奶,一文写作朴实,记录了奶奶那一代人的日子。奶奶非常勤快,家务活样样都干得好。那时候生活很简朴,奶奶是小脚,每天奶奶都不闲着。奶奶的侄儿侄女多,她生病或者过生日,都会有人远道而看来望。奶奶就会用蜂窝煤炉子做饭,炒菜和炖肉,这样她在堂屋里就经常有个忙碌的身影了。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无论走那家亲戚,手里都会提着一个布袋,颜色有好几种,红花,白花,紫色花,蓝色,红色,绛红色的都有。那布袋与现在学生用的书包大小差不多。一般都会在里面装上一斤白沙糖,一斤油果子糖,一斤被屠户师傅下刀割的非常好看的猪肉,和一斤挂面。这在当时的农村叫做“礼行”。这也是人们走亲访友必备的礼物。奶奶常说你们现在吃还早点,等你们长大了会有吃不完的好东西。奶奶讲的非常对,现在的生活要吃什么有什么,可惜奶奶那一代人是享受不到了。因此新旧对比,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站西前辈人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写意淳朴,娓娓道来,将一位受人尊敬的奶奶写的十分可爱。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欢迎读者欣赏品评!倾情推荐共赏!【丁香编辑:娇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23-06-29 17:56:10
  堂屋里的奶奶,题目非常好。故事朴实,画面感极强,将小脚的奶奶描写的十分可爱可敬。奶奶小脚,做家务一定不方便,可是奶奶依然每天忙忙碌碌。文章极富时代气息,给人启迪和美好的感念。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29 18:08:32
  感谢娇娇辛勤编与热情评论,敬茶问好老师了!
2 楼        文友:娇娇        2023-06-29 17:58:38
  文章写意淳朴,乡土乡情,烟火气十足,读来十分亲切。一篇妙文,感谢支持丁香征文,期待更多佳作分享!真棒,加油!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29 18:11:47
  感谢娇娇老师的热情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敬礼问好老师!
3 楼        文友:闰土        2023-06-29 21:41:56
  写作手法独特,把爷爷奶奶描述的淋漓尽致,更写出了小脚奶奶的勤奋和无私奉献精神。全文语言朴实耐读,画面感很强,人物描述的也相当好。特别是对奶奶铺的那石板路,写的生动感人。好文点赞学习。感谢投稿丁香。
回复3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29 22:24:45
  感谢闰土老师的鼓励与评论,敬茶问好老师!
4 楼        文友:闰土        2023-06-29 21:46:39
  又是娇娇社长编辑,您辛苦了,既编辑文章又要审报精品,还要参加导师的指导学习,真是难为美女社长了。另别说写编按,就细读三千多字的文章,没有半小时四十分钟是不行的,辛苦啦,再说声谢谢。
5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6-30 11:25:09
  读好文章,常怀好心情!感谢作者投稿丁香,敬茶问安!
回复5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30 17:16:33
  谢谢为文学打工的热心评论,远握问好老师!
6 楼        文友:巧眉        2023-06-30 14:11:34
  作品写出了奶奶的精明,勤劳。值得品读。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6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30 17:18:50
  感谢巧眉的热情评论,问候祝好老师!
7 楼        文友:木斯塘        2023-07-01 11:29:20
  文章写的如此之好,应该给精品啊
木斯塘
回复7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7-01 12:20:36
  感谢老师点评与鼓励,致敬问好老师!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