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把握良知的天平(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把握良知的天平(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4发表时间:2023-06-30 08:53:42
摘要:良知是衡量一个人善心与道德的天平,只有把握得好,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生修养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不然会贻误终身!


   良知,亦即良心,是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是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良知就像是被安装在人心深处的精密天平。凡做过的事情,无不被一一测试和记录。不该做的,即使无人知晓,也将以良知不安而悔恨终生。良知即是善心的裁判。列夫·托尔斯泰说:“凡是对他人有害的,对我也是有害的;凡是对他人有益的,对我也是有益的。良心总是这样说的。”假如有人不计后果,随心所欲,放荡不羁地处事,必然违背良知,既伤害他人,对己也毫无益处。
   良知是判定忠奸的法官。林语堂说:“聪明以为可,良知以为不可,则不可之;聪明以为不可,良知以为可,则可之。良知为主,聪明为奴,其人必忠;良知为奴,聪明为主,其人必奸。”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会产生:自以为聪明的能者,对人指手画脚,想逞能人,违背良知,做出不该做的事,反而成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蠢人,懊悔莫及。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个不知名的小镇,曾孤独地生活着一位老人。他先前就是这个镇的小小邮递员,天天骑着自行车给人送信。刚开始工作时,他不过弱冠之年,青春萌动。每每给人送信,总会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楼下焦急等待信函。出于一种好奇,鬼使神差的他破天荒地第一次拆看了他人的信件,并从中发现姑娘正与在中缅边界服役的小伙子热恋。也许因为爱慕,也许缘于嫉妒,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一次又一次扣压拆看信件,最终毁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并致姑娘抑郁成疾而死。不过,也正因为此他难逃良知的惩罚,孤老忏悔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日本侵华战争中在南京屠我同胞30万,如今日本政府不仅毫无悔意,而且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企图粉饰历史,昧着良心歪曲历史事实,为自己的恶行找借口。这就是不知羞耻无良心者。
  
   有一位伟大的女士叫张纯如,她是第二代美籍华裔,1968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与南京大屠杀本没有任何关系,但她以良知和善心以及其根在中华的拳拳之心,用自己一往无前的努力和勇气,通过大量调查,向世人宣告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她说,没有哪几次劫难能与南京大屠杀相比。她用三年时间写出了一部详尽地揭露日本当年的暴行,引起国际关注、轰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她曾经说过,“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这些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在写作过程中,她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书成后,她还要面对日本各方势力的报复和骚扰,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于是,2004年36岁的她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我们惋惜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她的事迹和她留下的著作让我们清楚了真正的南京大屠杀。让我们以虔诚的心向这位真正的良知者张纯如致敬,永远记住良知的力量!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还有些比国家更重要的,那就是人类的良心。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对周围的同志怀着善意的态度和良好的愿望,捍卫正义之举,绝不恶意伤人,应是每个人的道德与基本修养。
   列夫·托尔斯泰说:“生活的目标是善良。这是我们的灵魂所固有的一种感情。”善良的感情和情感的修养是人道精神的中心。让我们把握好良知的天平,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
  
   (2023年6月29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共 13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有思想意义的随笔。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良知是衡量一个人善心与道德的天平,只有把握得好,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生修养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不然会贻误终身。接着通过援引古今中外例子,正反对比,旁征博引,进一步阐明只有在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文章最后引用名人名言,指出世界上还有些比国家更重要的,那就是人类的良心。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对周围的同志怀着善意的态度和良好的愿望,捍卫正义之举,绝不恶意伤人,应是每个人的道德与基本修养。文章论证充分,夹叙夹议,爱憎分明,情理交融,很有说服力,蕴含着作者高尚的追求和希冀。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推荐阅读。【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3-06-30 13:21:13
  只要把握好心中的良知标尺就能明善恶,辨是非.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6-30 21:39:42
  朱老先生的又一随笔新作,写出了一种正气,一种精气神,一种家国情怀,非常钦佩,向朱老先生致敬!
3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3-07-05 08:49:55
  做到善良,这是我们需要一生的修炼。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