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箩筐】仰望星空(赏析)

精品 【箩筐】仰望星空(赏析) ——电影《彩云深处》余味绕梁


作者:陈亚珍 举人,4326.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4发表时间:2023-07-01 09:17:37
摘要: 培养孩子的情调和情操、意志和力量是奠定人一生的灵魂根柢。这部剧的动人之处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还孩子们以自由的心灵,这种权利必须由明智的教育者给予保障。我以为还孩子心灵自由,是当下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孩子在学习上沉重而刻板是可怕的。《彩云深处》让我看到放飞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教育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世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敬畏,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律令,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是哲学家康德说过的一句话。儿童影片《彩云深处》(编剧:李骏、杨子萱、刘跃清,导演:杨真)看到最后,支教多年的老教授病倒了,如春蚕吐尽了最后一缕蚕丝,不能继续执教,他要离开讲台、离开他的精神园地了。那一刻他一脸凝重,满目是无奈,同时也有些释然,学校环境改善,以后师资力量也会加强,他可以离开了。在和同学们告别时,孩子们脆生生的歌声满山环绕:“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我的泪水潸然而下,老教授的生命能量释放到极致,此时此刻他的肉生命衰弱了,可他的心生命正在延伸!看起来这是种悖理,但灵魂的生命往往是身后的言说。于是,康德这句话就突然从我脑海里浮现出来。
   教育对每一个民族都是功在千秋的事,尤其是散落在深山皱褶里,父母外出打工,长期被忽略的孩子们,他们与城市孩子伸手穿衣,张口吃饭的日子没有可比性。他们缺少的不仅是现成的衣食,而是爱的关照。忽一日有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心,给了他们初始的智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心理,也许他们中间就有藏龙卧虎之人在未来脱颖而出。因此,这部影片就有了独有的价值。
   据说西欧国家盛行“非虚构文学”,也许随着高科发展,虚拟的游戏,虚拟的科幻,更有冰冷的机器人出现在家庭中,人们渴望有血肉的,有温度的,贴近自己生活的故事温暖人心。近年来国内文学界、影视界也掀起了非虚构热,就是在真实的人物事件加工成文学、艺术、影视。他最大的功效是真实可信,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构成流畅的叙事效果。给予观众血肉相连之感。《彩云深处》也是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贵州山区,其故事如一支歌,似一首诗。翠绿的山,洁白的云,环绕其中,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白色的裙裾调皮地舞动身姿,嬉戏玩耍,似逃遁,又似逗留,静与动相得益彰,这就是影片描述的贵州山水。前来游玩的人渐渐多起来。好山好水却还没有彻底脱贫,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这里。
  
   二
   一对来自南京的夫妇,大学教授,退休后到贵州旅游,车上有一个学龄期孩子钻到车里,车主要驱他下去,引起教授周贵才(郭凯敏饰)和申丽英(岳红饰)的注意,问孩子要到哪里去?孩子说去广州找爸爸。孩子已哭红了眼睛却被驱下了车,教授夫妇不放心,随之下车追踪,孩子却跑得没影儿了。
   夫妇俩坐到饭店,看着饭菜吃不下去,教授周贵才依然担心着跑走的那个孩子,不知此时在哪里。他一脸愁容,满心是惆怅。妻子告诉他,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几年都见不到父母……
   这位教授更加沉重。一个人童年缺少关爱,对孩子一生的心理都是巨大的伤害。可是,生产形式的变更,生存的困境离间了人类正常的情感连接。善是苍天对人类的伟大赋予,人世间的善良、仁厚、慈悲、同情心、献身精神及各种类型的伟大情怀,都是与生命深处的善念有关。职业的本能和善念让他们走不出故乡,他们决定留下来支教。
   他们落脚到一个小山村,学校只有一个教师,上下木屋,比露天好一点。一个教师带一至四个年级的复合班。只教语文、数学,别的课无从谈起,师资力量不断流失,留下的这个老师普通话不标准,英语,美术、体育、音乐不能全面开展,夫妻俩便决定留在这里了。生活是艰苦的,宿舍走风漏雨,吃水到山下小河里去挑,一日三餐自给自足。他们没有退却。执教后,周贵才惊奇地发现了那个跑掉的孩子,他叫莫小强,不多说话,上学时总带一只羊拴在树下,他的副业就是喂好这只羊,属于全家一年的经济来源。周贵才老师见到莫小强终于如释重负了,一直牵挂的事终于落到实处。演员郭凯敏先生,在看莫小强的时候,眼神里始终充溢着慈祥、和蔼的目光,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那种爱抚和关切溢于言表。他把握的情感法度是那种如师如父的感觉。很快,不爱说话的莫小强有了笑脸。
   申丽英女士既是老师,也是厨娘,有时还是保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留守儿童。他们看到那些小花猫似的小脸,没有讲卫生的习惯,就从生活细节教起,让他们讲卫生,说文明话,礼貌待人。夫妻俩示范文明用语,互相问好,一问一答,孩子们新奇地笑了。有一个孩子紧张得还尿了裤子……这一定是个没有妈妈关爱的孩子,申老师把女孩子叫到自己的房间,为她洗尿湿的裤子,脸上是慈母般的爱怜,孩子捧着馒头吃一口看一眼老师,她在想什么?想到远方的妈妈?她已经习惯了没有妈妈的日子?她看老师的眼神是怯生生的,同时也是感激的。我突然泪如泉涌,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时母亲上班,父亲在远方“劳改”,时代不让用保姆,我是在不属于我的怀抱里长大,寄人篱下,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长,没有妈妈的关爱,孤独的小身影常常望着通往山外的路发呆,总想,也许走它到尽头就会出现妈妈……无独有偶的是,在这个时代,爱的缺失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我的情绪难以自控。一个孩子的童年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会痛倒一生,自卑、怯懦、被动,会相随一生。当有爱的孩子大声说话,大声唱歌,敢大声对世界说我想要什么而活出精彩的人生,而缺爱的孩子还在和自卑搏斗。
   爱是何其珍贵?一本厚厚的《圣经》只讲了一个字“爱”!孔圣人一生只讲一个字“仁”。仁是我们,不是我和你。可是我们尊贵的象形字“爱”已无心,“仁”的和合文化已分崩离析。
   看到申老师以慈母的情怀弥补孩子的缺失,我仿佛在仰望灿烂的星空。鸟儿在树上叫,阳光在山间滚荡,轻风也停住脚步在悄悄地聆听,连白云也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时间让每一个孩子有了质的变化,他们学会了礼貌用语。老师每一天早晨都要站在教室前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孩子们见了老师说:“老师好!”老师说“同学们好!”逐步形成习惯。饭前周老师要孩子们净手后才吃饭。申老师端出一筐馒头满足孩子们的食欲,那欢乐的小脸再没有羞怯与害怕,怯生生的眼睛有了勇敢和坚定。他们没有体育场,没有体育器材,但通过人体做跳跃运动,给予了孩子们身心的健康。画面如动态的油画,给人极美的感觉。导演诗意地让环境衬托人心,让人心反衬环境。捕捉天上的一速金色彩光,看似闲笔,但让人有着无穷的想象。它也许是希望,也许是心灵之光,摄取瞬间的美,表达无穷的诗意。
   周老师教学形象化,孩子们学英语困难,他先从兴趣开始,让孩子们学鸡的样子,羊的鸣叫,猴子的动作让孩子们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可是,他敏感地发现一个孩子稳坐不动,问起究竟,才知是他怕消耗体力会饿……周老师的心沉重了,他特别把孩子交给妻子关照。这一对夫妻看守着这一群孩子,就像村庄和学校搭就的那座桥梁一样,他们输入孩子们心中的不仅是教科书里的知识,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友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坚实的桥梁。东西方国家概莫能外。记得有一部美国电影,名字忘了,但情节记忆犹新,一家富豪,夫妻俩整天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很孤单,家中用了一个木匠成了孩子依赖的对象,在交谈中孩子特别希望爸爸带他玩,多少次许诺都没有实现,很不高兴。反而是木匠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木匠为了让这家大人关爱孩子,就把孩子藏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给他备好几天的吃喝,玩具,书籍,然后木匠若无其事地回去干活,大人回到家中发现孩子不见了,问木匠,木匠耸耸肩,表示这不是他分内的事。于是,寻找孩子开始了,夫妻俩受尽周折,感情遭到挫伤,最后木匠揭了谜底,孩子不只需要钱,更需要爱,如若你们能给予孩子爱,我将把孩子交给你们。这部影片诠释的就是爱与亲情的关系,人类最根本的文化是爱。如此《圣经》教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爱!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富人没时间爱,穷人没条件爱,爱就像水土流失一样,总不能很好地保守。
   而这一对夫妇前来支教,最大的意义是弥补了留守儿童爱的缺失。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心理从自卑,害怕,羞涩,不敢见生人,不敢说话,到大胆发言,勇敢地向老师提问题,他们拉着手,唱着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一群欢乐的少年。老师的爱心是清风,是阳光,是孩子们心中的歌谣,是依靠,是信心。这就是教育。教育首先是心境快乐,幸福地生活,怎样待人接物,内心怎样安置爱的韵律。爱是人的最高修养。正如本剧主演郭凯敏先生所言:
   “爱是田园气息浓郁的沁香,文化的修养沁入身心。”
   申老师因为下雨时帮莫小强追小羊受了风寒,第二天三年级的学生都没上课,问起究竟才知是到了村中信奉的神树下去为老师祈祷,他们说村里一代一代都是在神树下祈祷健康的。多么可爱的小心灵,人是感情动物,爱是宇宙的全息,在孩子的小心灵里已成功地根植了这一全息。这场戏很出情,师生之间已然血浓于水,注入对他人的爱,就等于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建起了一座寺庙,会受益终生。
   最赞的是,郭凯敏先生在教孩子们《游子吟》时,平静中的深情,眼神透着深远的怀恋,声音柔美,使观众由衷地受到感染,各自回想着母亲针针线线的情怀。他上课很有特色,不是理性工具式的照本宣科,而是价值理念的贯彻,他面对的多数是留守儿童,与父母隔离,他也许以此激发孩子们爱与孝道的情愫。生存造成的困境,教育能弥补需要老师的情怀。多年后,孩子们记起这堂课的深情,会对母亲有特殊的理解。郭凯敏先生的戏要用心看才能品出味道,平缓的情节他往往会在眼神,声音,情绪上下功夫,看起来不动声色,但恰恰就是这样的稳重才显出他的内在力量。艺术家和明星的区别在于,明星使用技巧在演戏,艺术家用情怀表达内在的思想,因而戏就有了特殊的处理方法。这是演员自身的生命状态和心灵状态所决定的。
   意外的是,山外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个人是教授夫妇的儿子,因在家中父子不睦,儿子总嫌父亲叨叨他的行为细节,有些心烦。父母支教离家多年,过年也和山乡里的村民们一起载歌载舞,他们是快乐的。儿子前来拜访,旁听了孩子们用流畅的英语讲述自己未来的理想,他被感动了!看看这么艰苦的环境,父母安于此地,能教出这么流畅的英语,他眼神里透出对父母的敬畏之情。他放下身段默默地到山下去挑水,也许是以此表示对父亲的歉意。父子和睦,证明着父母的精神得到儿子的认可。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言传不如身教,这部剧注重各方面的教育意义。拯救教育,首先是教育的方法。
   他们把自然当做最好的教材,带着孩子们到小河边上音乐课,老师吹口琴,孩子们唱歌,大山里环行着他们的音律,小河里清潾潾的流水伴着歌声,那河水就是孩子们清澈的心灵,河水带着美丽的心灵奔向远方,未来这一颗颗珍珠撒进玉盘,将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导演取到最有意味的景,衬托出了诗一般的美学效果。而演员抓住每一场戏渗透着文化的根脉。这确实需要演员的内功。
   上美术课,他们带着孩子们到野外,坐在山坡上,面对挺拔的大山,身后是金黄色的油菜花,头顶上有小鸟飞过。周老师指着对面的山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看到了城市和高楼。周老师笑了。孩子们已经长起了想象的翅膀。周老师告诉他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怕困难,不怕艰险才能攀登高峰……
   培养孩子的情调和情操、意志和力量是奠定人一生的灵魂根柢。这部剧的动人之处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还孩子们以自由的心灵,这种权利必须由明智的教育者给予保障。我以为还孩子心灵自由,是当下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孩子在学习上沉重而刻板是可怕的。《彩云深处》让我看到放飞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教育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看到这里,我对这两位义务支教的老师肃然起敬!粗糙的灵魂只能用银子去塞满,精致的灵魂包含着境界、精神、气质和品格。发自内心的道德律令,使他们践行着知行合一的灵魂品质。由此,他们的事迹被有识之士发现,愿意出资改善学校的环境。孩子们有了正规的教室,有了洗澡的地方,周老师快乐地带领孩子们洗澡时晕倒了。经过医院诊断,他再也不能为他们讲学了……
   这是件令人无奈的事,临别的那天,两位老师坐在车上,车徐徐起步,远处的桥上,站着远望的孩子们,他们唱着歌: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随着歌声,情感推向极致。女演员岳红在这儿表现十分出色,她的不舍,依恋,流连忘返的泪目感染了观众。她不住地回头望着那座桥,望着那些站立的孩子们,仿佛有一种母子断脐般的疼痛。
   这个桥的选择有意味,从电影意向来说,它是从愚痴到文明的桥梁,是山村文化到城市文明的连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友爱的桥梁。
  
   三
   总之,这部片子诠释了一个字爱!它有着回味的余音。看过之后对两位老师由衷地产生敬畏之心和想念之情,就如同当年看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那样,情节会渐渐淡忘,但一老一少为众人摆渡的友好与爱却一直萦绕在脑中,形成一种美的滋养。还有电影《英雄儿女》看后,对王芳的两位父亲一直有种想念之情,工人父亲的朴实让人怀恋,军人父亲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永远难忘。这是由演员塑造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情怀所决定的。《彩云深处》也具有这样的功效。郭凯敏先生和岳红女士感情配合十分流畅和谐。他们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演技丰富了剧情。他们把欢乐与爱贯穿始终。岳红的眼睛是清澈的,善解人意的。郭凯敏的眼神是和蔼的可亲的。他们不仅形态好,最主要是演出了神态,提升了影片意犹未尽的品位。其想念和敬畏是他们把灵魂留在观众心里了。因而,影片也就有了形而上的品格。值得观看。
   当然,剧本有些硬伤是演员不能弥补的。儿童剧,视角应该紧紧抓住留守儿童失爱的心理和生活困境的行迹去跟踪,一一摄在两位教授的眼里,然后有效地具体引导和关爱,这样师生之间才能互动起来。细节是任何作品形式的血肉,只有情节没有细节,太过光滑,就像一条河只管哗哗流淌,没有一些浪花、旋涡,没有功力的演员很难把握,甚至流于过场戏。一些情节有失真的嫌疑。比如兴趣学英语,中间出现了一个孩子坐而不动,怕消耗体能,原因是饿。我觉得有些牵强,现在肚子应该不是问题。我倒觉得留守儿童缺少关爱是个大问题,如果在《游子吟》这堂课,唤起孩子们对母亲的怀恋是完全合理的,他们走神了,流泪了,想妈妈了,郭凯敏先生就有了情感对接,使这场戏生动而丰富,不那么单一了。一直以教授夫妇为视角,还要普及养殖业,故事重心线条散了,很容易流于好人好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特别感叹的是,两位佳人抓住了神态,留下了灵魂的音符,让人产生敬畏,这是难能可贵的。
  
   2023年6月30日净心斋
  

共 575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电影《彩云深处》的精彩赏析。电影《彩云深处》,它是发生在贵一个小山区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影剧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对来自南京的支教教授,他们由郭凯敏和岳红饰演。夫妻俩退休后到贵州旅游,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去广州找爸爸的孩子哭得两眼通红,却被逐下了车,当教授夫妇找孩子时,孩子却跑了得没了踪影。教授到饭店吃饭也吃不下去,心里牵挂着那个跑走的孩子,妻子又说出了留守儿童的现状,教授心里更加沉重,决定留下来支教。山村学校教学设施短缺,环境简陋,生活艰苦,教师严重不足,但夫妇俩没有退缩,依然留下。执教一周后,周贵才教授才发现那个逃跑的孩子叫莫小强,上学时总牵着一只羊全在树下,这只羊是全家的经济来源。当教授看到孩子的那一刻,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教授妻子沈丽英既当老师,又当厨娘,也当保姆,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一群留守儿童,使孩子感受到缺失的母爱,从自卑怯懦,变得自信阳光。周贵才形象化的教学,使孩子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里燃起了希望之光。他们不仅给孩子灌输的是书上的知识,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友善的情感输入。沈老师因为下雨帮莫小强追羊受了风寒,全班学生没去上课,而是去了村中的神树下为老师祈祷,师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情感与爱。教授的儿子因为嫌父亲唠叨有些心烦,当他来到山村,看到山村孩子用流利的英语讲述自己的理想时被感动了,用实际行动转变了自己的思想,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的说教。执教多年的老教授病倒了,他要离开山村时,听到了孩子们为他唱的歌,内心深受感动。这就是孩子们对老教授发自内心的感恩。郭凯敏和岳红女士,将人物的情感、神态、内心世界和外在情绪饰演得惟妙惟肖,人物形象刻画的形象饱满,令人敬佩!文章情感饱满,故事感人,令人潸然泪下,满满的正能量。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作者独具匠心,分析到位,从不同的视角发现不同的美,令人感叹!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幸福!【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0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7-01 09:23:40
  影片中故事感人,催人泪下,可见演员饰将人物饰演得淋漓尽致,形象饱满,令人敬佩!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7-01 09:25:41
  文章情感饱满,耐人寻味。构思独特,分析精准,富有感染力。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07-02 17:26:58
  陈老师这篇赏析文,深深抓住了影片内涵和内在美,给教育工作者以引领和启发。培养学生什么最重要?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刷题的机器,而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自然与社会的感知力。赏析精准,深入人心,符合认知规律,情感真挚自然,让人感动,久久回味。好文章拜读学习了,感谢陈老师支持,祝老师夏日快乐!佳作连连!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07-02 17:29:22
  好作品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独特启示。恭贺陈老师赏析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3-07-02 20:45:38
  一部电影,把镜头对准了山村,对准了孩子,对准了教育,这在当今市场经济,文化市场化的倾向中,尤为难得。同样,陈老师的文笔,也是着力在山区孩子教育上,同样可贵。读该文,也让我们对电影有了大致的了解。文章尤其可贵是,强调儿童教育,更重要的是“爱”的教育,给孩子以爱的示范。文章指出,影片关注孩子教育,而这种教育,更应倾注“爱”,给孩子以“爱”,授之于“爱”才是。文章引述美国电影中木匠与孩子的故事,诠释了“关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好文章,学习了。
6 楼        文友:蕴儿        2023-07-02 21:09:01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爱。
文字是美丽的值得一生追求!
7 楼        文友:阿巧        2023-07-03 11:47:05
  感谢陈老师带来的精彩电影赏析!从剧中人物到故事情节,从闪光点到不足,视角独特,观点鲜明,行文流畅,娓娓道来,画面感强,引人共鸣。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夏日安康!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