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 】选择 (小说)
已经有一周没有上我的笔记本电脑了,今天终于有了空闲,终于“熬”了出来。
刚一有空闲,我第一时间联系的还是能给我提供素材的一位大哥,我打通他的微信说:“能不能过去听你讲家族故事?”他说:“这两天我正在忙葡萄架,过两天我就不忙了,你再过来。”
“好的大哥,”我只能答应了大哥的安排。
闲暇的时候,我总是想一个问题: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度过我们的一生。
当我很小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权力:选择小伙伴。
于是我就有了我的发小,我的发小是我儿时的伙伴。我俩搭档做任何游戏都是非常的和谐,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只要见面,还是能聊个没完没了。
我们的默契,就是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那天我跟发小出去办事,回来的路上,她没有坐在副驾驶的座位,因为一个倒车镜的问题,我就说:“为什么要有副驾驶这个位置呢?这是有责任的位置。”
“我也终于发现,两个人在车上,另一个是需要坐在副驾驶的,即使副驾驶这个人就像我一样不会开车,但是还是有责任和任务的。”发小很知趣的说。
我跟我的发小,差两岁,她比我小两岁,小时候,因为她家搬了家(搬得不远),我们每次见面,都要互相送,我去了她家,她会送我到远离她家几百米的距离,她来我家看我,我也要送她快到她家的路上,应了那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说完选择小伙伴,再下来,我们要面临选择学校,选择学校可以用我们的成绩去选择。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再接下来,就是选择人生伴侣,有时我们会因为父母的干涉,似乎左右了我们的选择,但是最终选择权还是会在自己手里,有些人会说各种各样被迫选择的理由,其实到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我们自己。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我们的事业,选择事业,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努力会有所改变。
这是我们随时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的一项选择。
不能改变的就是我们的骨肉之情,我们不能去选择我们的亲人,尤其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在亲人面前不允许我们去选择,就是因为是亲人,我们必须要做一些,符合伦理道德范围的事,关爱家人。
我们对父母的责任就是孝敬他们。
对孩子的责任就是给与他们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当我们为人父母之后,我们才能体会上一辈人的幸苦 ,于是我们就会在为人父母之后,考虑如何孝敬父母。
于是我们做每一件事,似乎都是给儿女做榜样,只有我们做好榜样,我们才能去要求孩子。我认为,只有全力以赴的去孝敬老人,我们才能心安理得的去等待孩子孝敬我们。
有一天,我去参加同学的婚礼,我们同学们坐在一起,谈地最深刻的话题是,当我们老了,能靠我们的孩子去养老么?
在我们这一代人,兄弟姐妹多,我们一家都是好几个孩子,我们的老人靠好几个孩子去照顾他们。等我们老了,我们都是一个孩子。能照顾了我们么?
如今我们的父母,在几个孩子的服侍下,把孩子都累的受不了,到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他们能服侍我们两个么?
我的邻居曾跟我说:她家亲戚,出五位数都请不来照顾老人的护工。
我也有体会,在照顾父母的时候,我和哥哥们商量花去了父亲大半的工资,父亲的工资是离休,五位数。请了一个护工照顾父亲,有一天我上班时间办事,路过医院看父亲,那个护工一上午三个小时不在,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大哥,第二天哥哥就把她打发走了。后来换成了我们子女轮流照顾。
我的那个男同学这样跟我们同学说:“我已经想好了,我没有计划让孩子给我养老,我有一个想法,咱们同学们组织建立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养老地方,住到一个农家院子里,每天谈天说地,这样估计能活得久一些,到老了那一天,后面走的同学,把前面走的打发了就可以了。”
“你这个想法挺好,这样就不用惊动我们的孩子。”我回应说。我又在心里嘀咕,养孩子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发小就是丁克族,我们每次见面,我谈的都是孩子,她谈的就是她的画作,她的一幅画已经有人愿意出四位数了。我想起当时发小学画画的时候,是我们约好一起报名的。
我们一起报名上的是老年大学,在老年大学的报名年龄限制中,四十岁就算老年大学入学的门槛了。学费一年只有一百元,便宜的很,师资力量,都是业内人的教授。
当时我上的第一堂课,由于太活跃了,鬼使神差的当了个副班长,副班长的职务就是为班里的同学组织买画画的用具。我的一位要好的同学,就是卖画画的用具,我既照顾了同学的生意,还给班里做了工作。
我这个副班长,坚持上了几堂课,实在坚持不下来了,休学了。发小每次见我总说:“你的工作和事总是那么多。”我也不知道我每天折腾什么了?把自己搞的晕头转向了。
假如我们就如那个男同学说的,后面走的同学把前面走的同学打发了。
如果是这个结果,想当初我们还不如就像我的发小做个丁克族,索性活的潇洒。要了孩子为了啥?
“不是我们不想让孩子照顾,是现在的孩子社会压力就大,他们独身子女面临赡养老人的重任太大了。”饭桌上的那个男同学说。
我也常跟女儿说:“等爸爸妈妈老了,行动不方便了,我们到养老社区,目前现在已经有很高档的养老地方,我们去了那里还有同龄人在一起交流。只要有足够的费用,我们可以享受到很好的养老环境。”
女儿痛快的说:“费用,你不用担心妈妈。”听了女儿的回答,我似乎感觉我没有生错孩儿。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趟旅行,在哪一站上车,哪一站下车,似乎都是安排好的。
与谁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
前几天我去银行办理一个业务,闲聊中,我询问了业务员,在她们银行工作的我曾经的两个同事,也是我的两个领导。她随即回答我:“你也应该来这,来了这,你的待遇是国有银行的很多倍。”她说这话的意思是想表达,我们那两个领导在他们那里的地位高,我跟着过去也不会差了。
我想说:人哪有后眼了。
如果去了股份制银行,估计忙的我没有时间写作了,也许就不会有我后半生的写作生涯了。
我还是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大于物质生活。
有一度时期,我的工作环境非常枯燥,一本宋词就是我最好的陪伴。哪怕只要看上一句话,我的内心就感觉不无聊,不寂寞。
我对生活总是充满热情。
我认为生活就是应该充满热情,充满激情。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