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蓉城】山语者(散文)

精品 【蓉城】山语者(散文)


作者:秋水翁 秀才,1753.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08发表时间:2023-07-04 15:39:20


   日头西垂,霞光在山顶之间掠过,阴阳隔离,分明清晰。我们驱着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一路上孩子们的笑语不断。风从车窗里飘进来,把她们的声音带走了,绕在山林之间,与群鸟合鸣。
   我站在山顶,夕阳正好从我头顶斜斜地照射下来,我的身影一下子笼罩在一片光芒之中。我挺直了腰,盘着一条腿,双手合十,光辉把我的身影拉得很长,一时间我的形象显得高大如柱。我背对着晚霞,头上便有了一片耀眼的光环。也许一个人如果想看到自己的光环,就要努力登上山的顶峰。
   这样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在初夏的时节里,万物丰茂,莽莽苍苍,看不到尽头。
   夕阳的光辉从对面的山顶上渐渐地隐没下去,只留下一片五彩斑斓的云彩。那些云彩多低啊,它们就在山顶上飘荡,像一顶巨大的云帽,轻轻地罩在了整个山峰之上。
   天色依然明朗,暮色还未四合,所以山里的一切清晰可见。我们站在这座山的最高处,四周的一切全收眼底。
   山势从西向东延伸,似乎一座低于一座,只有懂山的人明白,山的高低不会像地理位置那样,出现东低西高的形态,所以当你翻过这一座山时,前面的山峰也许更加高耸,只不过,在暮色微茫的天际里,我们看不见它,也只有遐思神往。
   东南边的山坡,陡峭而嶙峋,一壁灰色的悬崖,直直地从山顶垂下去,及至半山,因为茂林的阻隔,看不到它的山谷究竟在哪里。而西北的山坡,平顺而缓降,有一台一台的红土地,一直延伸到山脚。正值盛夏,一片片玉米种在红土地上,闪着绿色的光,渐渐地隐没在山弯的地气之中。
   我不知道,这样的山坡为什么会出现东南陡峭而西北平滑的形状,也许是自然的造山运动成就了它——给了它这样的伟岸又温和的形态。
   记得有一次在图书馆听蒋蓝老师分享成都的文化知识,他突然讲到南北的禅宗:他说禅宗分南北,北派犹如北边的山脉一样,渐进而缓慢,所以北禅宗修行时,主张渐悟;而南派犹如东南的山峰,突峰兀立,悬崖陡壁,所以南禅宗修行时,主张顿悟。
   于是突然想起六祖慧能的一联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根本不识字的人,却创立了一种文化。大概文化的传播,文字只是载体之一,地理山川的环境,却是文化的真正元素,而要真正懂得那些山川地貌,就需要有心境的人甘愿为它俯首。所以山就在我的脚下,无声无息,只有用心去感受,山才会走进人的心里。
  
   二
   半山上生长着密密层层的树。在龙泉山脉,其实最多的树是柏木,所以这样的大山,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那些树林里,间次生长着低矮的灌木和藤条。比如带刺的覆盆子,它们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枝节,哪里是主茎,一些红紫的果实,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藤条之间,像绿意之中的一朵小花。如果不担心被刺挂伤手臂的话,大可去摘几粒来尝尝,它的酸甜的味道,会让人觉得山林里有一种清新的气息。
   也有密密层层的黄荆树,它们一丛丛地挤在一起,细长的枝条笔直向上,但是他们却很难长高。大多数黄荆树长到不过一两米的高度,然后就开始分节,于是整个树干就变得佝偻不堪。但是它们在盛夏开花,花色微紫,一簇一簇并不显眼,然而香气里却带着浓厚的味道,所有蜂蝶正绕着那些小花,吵闹不停。没有多少人来这僻静的山谷里,所以那些花儿,自开自落。我和孩子摘了一些黄荆树的花枝,准备把它们带回家中去,如果有幸,它的香气会让我们家的小院子充满着野趣。
   柏树林的最深处,也有几棵桤木,这是故乡极为常见的树。它们的叶子呈椭圆形,像樱桃树的叶子。只不过,它们不会结樱桃那样鲜亮的果实。它们在夏天结果,果实起初青绿,秋天的时候,果实像松果的样子,颜色由绿变得深褐色,在一场秋风中它们和树叶一起落下去,所以桤木树下,总有一片肥沃的泥土。那些土地也证明了这里有一片潮湿,儿时,喜欢在夏末秋初去桤木树林里捡拾一种菌子,颜色深黄,高约三四厘米,菌盖如大拇指大小,细长的菌杆。捡回来的菌子,用水清洗,然后锅里烧中火,放猪油,微微一炒,烧成汤,那样的美味,现在想一想,喉结上下都会抖动不停。
   在山的泥土里,最低矮的当然是草。山茅草居多,也有伏地而生的铁线莲,它们静静在紧贴着地面,向四面八方延伸。如果要看清它们真实的面貌,你就得俯下身子,于是人就会一下变得渺小了。有时候,看着脚下的草,你就会很自然地坐下去,或者躺在草地上,那样的话,人和草,和树,和整个大山,就再也分不开了。一个人愿意把身体放低,万物便会与自己融在一起,所以山风吹来,你会像小草一样,感受到风的凉爽和惬意。
   山中的风,无姓也无名。不知道它从哪个方向吹来,它的无形,无色,无味让它可以在山顶从心所欲,可以填满任何地方。它快乐得像一个孩子,一会儿摇动着树梢,低吟着自然的远古华章;一会儿掠过草地,草儿受它的鼓动,翩翩起舞;它从我的衣袖,裤腿进入,到我的胸部,然后悄悄地流进我的心里,那一时刻,我似乎冯风御马,逍遥于天地之间。暮霭啊!山林啊!飞鸟啊!草虫啊!……它们似乎听见了我的召唤,一起鼓琴歌唱,歌声破林穿雾,响彻整个空山。
  
   三
   水无痕,山无心。这个世界上最懂山景的人,也许该是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那样的空山,静中带着一种声响,山的空旷啊,也许在林深处的那一点声音,更显得山的幽静和清远——空是静,静也是空。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连接,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时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这“人语响”,似乎是专破“寂静”来的,这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这是声音的美,也是静寂的美。空谷传声,愈见空谷之空,空谷的无心;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无声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保持心静如水,听见空山人语,或者空山蝉鸣,一切人间之事,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那是寂静的夜,初春时节,寒气未消,虫鸟蜷缩,黑夜里的山,静寂得没有一点声音,也许只有闲下来的人,才会真实地体会到这样的静。孔子不会有这样的心境,他闲不下来,他的山是仁者的山;他的水是智者的水。智与仁,需要外物去再现,所以他老人家过得一点也不快乐。庄子是快乐的,他逍遥于天地之间,所以他常常开涮孔子。孔子成就人,也屈服于人;庄子塑造人,也推崇追求自由的人。
   喜欢对山景用“空”字的,也只有王维。
   空是一种境界,是临大海波涛不惊的从容;是登高峰而歌的悦愉;是看尽人世沧桑一种豁达;是对人生一种真切的领悟。所以佛祖说:万法皆空!一切均在虚心的领悟之中。
   也许登山观景,正观照的是那一颗自在之心!
  
   四
   转身寻找归途,暮色林荫之下,风停鸟息,虫声嘁然。俯看山脚,沱江盘绕在青山两岸之间,隐约的江边渔火;城里的万家灯光笼罩在夜色之中,一片朦胧。江水睡了,山林睡了,人将息于天地之间……
  
  
   2023年7月1日夜秋水翁于金堂
  

共 28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山语者”善语也,可谓能作景语者,能作景语多具“常形”更具“常理”之意识,自然风景在中国之文人墨客话语和观念中如山水美感话语树般的生长。它不局限于散文,诗词,如:游览、送别、去离、衙署闲情、行旅、登临、怀古、思亲、游仙、边塞、诸多题材都涵摄一切主题山水美感的表达。诸朝文咏,体有新革,而山水却方滋,情必极貌,乃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是此近世之所竞也。窥情风景之上,钻草木之中,探空灵通幽,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才标显咱中华山水的新境。感谢赐稿蜀秀蓉城,祝创作快乐,夏祺安康!【编辑:上官蓉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0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蓉儿        2023-07-04 15:44:07
  读文友这文章,仿佛回到了童年在山谷中,亲临其境的感觉。
2 楼        文友:雕刻清风        2023-07-05 23:41:38
  看着先生描写的景色,我便在脑海里一遍遍地描模它的样子,瞬间便心生欢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