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从苏秦想到“拍马屁”(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从苏秦想到“拍马屁”(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790.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54发表时间:2023-07-06 09:13:40
摘要:苏秦是谁?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连出门路费就没有的农村人,但是他就是靠着一张嘴皮,夸夸奇谈的游说天下,最后封为“六国宰相”,佩着“六国相印”的大官,成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想想后来的人,有几个把官做到如此大的程度?苏秦够厉害吧! 我们来看看苏秦是怎样获得成功之路的吧。

在历史上,谁都会说“苏秦是个人物。”
   苏秦是谁?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连出门路费就没有的农村人,但是他就是靠着一张嘴皮,夸夸奇谈的游说天下,最后封为“六国宰相”,佩着“六国相印”的大官,成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想想后来的人,有几个把官做到如此大的程度?苏秦够厉害吧!
   我们来看看苏秦是怎样获得成功之路的吧。
   苏秦,字季子。生于洛阳东郊农村家庭,生活于公元前317至275年,家境贫寒,但是苏秦怀有远大志向,爱看书学习,从小就爱练习嘴皮子功夫。
   苏秦的起步运气就比较好,虽是无名之辈,却拜了一个很好的老师。老师是谁?就是当时的王禅老祖,人称“鬼谷子”。“鬼谷子”就是一个鬼才,苏秦跟着他学习什么,学的就是“纵横捭阖之术。”什么是“纵横捭阖之术?”说白了就是练习嘴巴皮子,练习口才。苏秦学得极好,获得第一名,拥有了最上等的“喷功!”“喷功是啥?”就是善于吹牛拍马的功夫。
   但是苏秦在老师那里毕业后,自我感觉良好,他自以为才华横溢,盖世英雄也不就不过如此,可是他却无处施展才华,嘴皮子不能当饭吃不说,还得天天吃饭,那些名啊里啊都不会主动跑到他的身边来,仕途艰难,于是就想找个法子让自己尽快出名。苏秦要尽快的去给那些君主销售自己的“安邦定国”谋略,让那些大小国王都很相信自己,于是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天天看“世界地图”,把各国的风土人情,山河地势,四周环境都记在心里。掌握了这些,他就去近一点的地方,周显王处销售自己,那知道他是去了,而周显王根本不理他,一连好久闭门不见。活活吃个“闭门羹。”
   苏秦没有感到失望,“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决心到远一点的秦国去开展游说大业,坚信自己的嘴皮子一定可以“喷”出自己的天地。
   但是苏秦很为难的就是没有路费,家里的人都不支持他,怎么办?苏秦就去找朋友“贷款”,说自己成大业后加倍奉还,朋友支持了他。苏秦有了路费,还买了一套名牌的服装——貂皮大衣把自己包装起来,因为苏秦知道,秦王不喜欢穿着不好的人,那是没得法子的事儿……
   苏秦满怀信心的到了秦国,本以为可以大显身手,却没有预料到自己得不到接见,秦惠王把他“凉”在会客厅。苏秦没有气馁,他知道“脸皮厚吃块肉,脸皮薄吃不着”,他不顾秦惠王的白眼,仍旧死皮烂脸地滔滔不绝地对着秦惠王“吹喷”起来,说秦国地理位置好,秦国资源丰富,百姓富裕,军队精良,士兵勇敢,可以一统天下……我可以全力帮助大王……,话儿很是好听,可是秦惠王有自己的顾及和打算,结果骂了苏秦一通,说他是“搞推销的”是“死不要脸”的家伙。叫他“你少给老子瞎掰……给老子消失……”
   苏秦感到很是倒霉,遇到这么一个毫无素养的国君,就只好说“您老不要生气”,就夺门而出了。苏秦再次失败,因为他的时机没有选择到恰当,并不是游说有问题。
   苏秦狼狈回家,貂皮大衣穿破了,借的“贷款”也无法还了。他也没法子再出门了,这个世界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父母,嫂嫂家人都不理他,连他的妻子也板着脸,怪他当初不听劝说,落得如此下场!
   苏秦面对这些,觉得自己成了一条狗。但是他告诫自己:千万要活下去,像狗一样的活下去。苏秦选择了卑贱的活着。
   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苏秦如此的想着,也是如此的做着,所以他就紧闭家门,一心研究治国的权术。
   一家人都怨恨苏秦,嫂子,弟妹都有意见,说他不干活吃闲饭,苏秦忍受着,苦读着他的那一本破书,很不好理解的《阴符》悉心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
   苏秦为了让自己读书时不打瞌睡,不让瞌睡耽误自己的锦绣前程,就把自己的头发悬吊在梁上,凳子上放上锥子,一坐下锥子就要扎屁股的。他的嫂子见到苏秦如此,到处传说苏秦读书读出神经病了。
   一连两年,阴符一书读完,苏秦掌握了游说天下的道理,决定东山再起,再度出山。他这次决定不去秦国,不但不去秦国,还要设法报复秦国,给自己出口恶气。
   苏秦这一次选定弱小的燕国,他想要通过游说,到让燕、赵、韩、魏、楚、齐六国联合起来,结成盟国,共同对付秦国的办法,这就是“合纵抗秦”的著名策略。
   这一次苏秦来到人烟稀少,实力不强大的燕国,对着燕昭王一阵厉害分析,一阵热烈的吹捧,很快得到了燕昭王的赏识,官拜上卿,给了苏秦人力、财力和所需设施。为了报答燕王的恩情,他前往齐国担任卧底。为燕国做了大量好事。
   真是运气一来门板也挡不住。苏秦开始游说赵国,接着又游说韩国,游说魏国,游说楚国和齐国,苏秦都是凭着一张利嘴,游说热情饱满,不吝辞藻,极尽铺张渲染,三寸舌头,一阵分析,一阵吹捧,一阵安全的保证,一阵危急的应对,分析厉害,摆出优势,指出希望与美好前景,以利导之,使对方乐于接受自己的主张,真是口如悬河,舌如利刃,吹捧的六国国君皆大欢喜,说得六国国君点头称赞。使六国达成一致合力抗秦的决策。六国国君一致推举苏秦担任“纵约长”, 佩戴拥有六国相印。苏秦先生一张大嘴,换来他人生的峰巅,不仅身价上涨千万倍,而且那嘴也成了“黄金嘴。”他的拍马技术也举世无双,苏秦的权势堪比如今的联合国秘书长。后世人称其为“合纵之父”。苏秦衣锦荣归,各路诸侯送行,使者颇多,气派比得帝王。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便为他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苏秦的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感慨万千,说:"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更不必说一般人了。假使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现在又怎能佩带六国相印呢!"于是散发千金,赏赐给亲戚和朋友。那个借钱给苏秦去秦国的朋友得到的赏赐更多。
   苏秦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先把自己装扮成低三下四的“孙子”,去尽量讨好高高在上的“爷爷”。这个“怕马屁”历来许多人都很会用,只是苏秦利用得最好罢了。拍马就可以加官进爵,拍马就可以荣华富贵,拍马还可以名垂千古,拍马的好处是滚滚而来。尽管我们反对“拍马”,批判“拍马”,但是却每时每刻离不开“拍马”,处处都在运用“拍马”!
   倘若是清高,不去拍马,不会怕马,不但你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说不定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成为时代的悲剧,那个愿意得此下场呢。因此无论何时,都是拍马的多,因为不懂得拍马,便没有成功的门道。大拍马,大成功,小拍马,小成功,不拍马,不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秦的成功就是他用好了“拍马术”。
   2023年7月6日卧薪斋原创首发

共 25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苏秦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连出门路费就没有的农村人,但是他就是靠着一张嘴皮,夸夸奇谈的游说天下,最后封为“六国宰相”,佩着“六国相印”的大官,成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想想后来的人,有几个把官做到如此大的程度?本文揭秘苏秦的成功因素,是怎样获得成功之路的,就是读书后善于“拍马屁”,拍六国皇帝的马屁。拍的舒服了,一个人当六个国家的大官。马屁喜欢人拍,拍的舒服就有好运,你一辈子不拍马屁,你就一辈子出不了头。历史到今天,这也是一个人的成功经验!也许是好多人的成功经验!但是拍马屁不可取,但是生活中处处都在:拍马屁。值得深思。好文推荐。【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7-06 09:14:50
  马屁喜欢人拍,拍的舒服就有好运,你一辈子不拍马屁,你就一辈子出不了头。历史到今天,这也是一个人的成功经验!也许是好多人的成功经验!但是拍马屁不可取,但是生活中处处都在:拍马屁。值得深思。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06 09:18:20
  我宁可一辈子不成功,也不拍马屁。我又不想当官。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3-07-06 09:16:42
  因此无论何时,都是拍马的多,因为不懂得拍马,便没有成功的门道。大拍马,大成功,小拍马,小成功,不拍马,不成功!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06 09:19:53
  那你去拍拍试试,看老天给你什么有待?人还是保持尊严好,不可太低级!啊哈哈,说说,莫生气也!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7-06 09:54:58
  大师读史,将史读活了;大师读历史名人,将历史名人读得活灵活现!这是我等凡人所难以企及的。过去闲客对苏秦略有了解,知道他能说会道,能把死的说活,连六国的国王都要听他的,但这背后许多闻所未闻的精彩故事,只有在大师的妙文中才能欣赏领略。大师实在太牛啦!这可不是瞎吹的哟!学习致敬,遥祝夏安!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06 15:10:58
  读三字经就知道苏秦,是个苦读书的人,后来成了超群绝后的大官人,也发财了,他读书读出了前途,其中学到了读书的奥秘,就是要拍马屁才有前途。我读书但是不会拍马屁,所以七八十岁了还要干农活。悲哀!近日再来看看苏秦的经验,真的有趣!谢谢先生!
4 楼        文友:鲁芒        2023-07-06 15:06:24
  苏秦不是政治家,但有超过一般政治家的舌辩之才。苏秦游说六国的动机是个人出人头地。这在一个怀才不遇的饱受世人和家人白眼的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要出人头地,必然要首先低三下四地巴结各国君王,这又符合个人奋斗的路子。黄老文章着重分折了苏秦的“巴结”,我则从苏秦身上看到了世态炎凉。当你没成功时,家人也拿你不当人,成功后,家人皆葡蔔之,其嫂也前踞而恭。?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06 15:15:45
  是的!先生说的很好!满腹学问为了生存,被逼去走路子,玩起吹拍手段,虽然当了大官,也是读书人的悲哀!为何从古以来读书的人就难以有个好工作呢?如今大学生多多,找到好工作的有几个?不靠拍马屁就很难生存!古今一个道理。我不会这个技术,所以至今还要下地干活!悲夫!谢谢老先生!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7-06 16:50:43
  借历史人物说出大实话,“拍马术”以前有,现在有,往后肯定还会有,正如老师所说,人人都反对拍马屁,但都离不开拍马术。反正我是不喜欢拍马屁的,我最太笨。一篇意境深远,很值得深思的美文佳作,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06 17:09:12
  谢谢!学点历史人物有趣,用历史观点看当今社会更加清楚,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清正廉洁的时候。注意修养自己身心才是最好的。晚安!
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07-06 17:09:41
  倘若是清高,不去拍马,不会怕马,不但你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说不定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成为时代的悲剧,那个愿意得此下场呢。
活到老学到老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