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闺蜜(散文)
微信铃声响起,时针指向11:44,有位署名“爱娜”的女子请求加我微信。我暗想,亲友中没有如此洋气的名字啊。我点了接受,爱娜发来消息:“张老师,我是马希爱!哈哈,想不到吧。”顿时,我高兴得语无伦次:“希爱,您在哪里?在临汾吗?您别动,等着我,给我发个位置,我马上去接您。”(因为我比希爱大几岁,她一直称我“老师”)。
“张老师,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已经八年没回国了!想念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从黄老师那里要到您的电话,试着加您的微信,不想一下就成功了。”
屏幕那边,爱娜激动得热泪盈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泽。
“张老师,那会儿您是年级组长,可没少帮助照顾我。我俩儿子小,偶尔迟到,您会调换成上语文课。我的物理课,换到下一节。这样,我可以认真温习教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变尴尬为从容了。有时孩子病了,您总是安慰我,安心给孩子治疗,学校的事都安排好了,您的课有人上,别牵挂!”
爱娜在屏幕那边高兴地回忆着往事。我的思绪飞到三十年前的八中校园。
一 “快乐调节剂”
1987年,我们学校结束了两年东奔西走的流浪生活,回到刚建成的新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办公楼,宽敞明亮的阶梯会议室,干净整齐的操场,师生们欢欣鼓舞,干劲十足,校园里充满勃勃生机。
八中,临汾市中学排行老八,在七十年代是最小的兄弟,开学新招八个班学生,最缺的是教师。
1988年暑假结束,开学伊始,新校园迎来一批青春靓丽的大学毕业生和新调来的年青教师。其中一位纯真热情、开朗活泼的年青女教师最讨人喜欢。非常幸运,她分到我们年级组,全年级的老师高兴地围着她问长问短,她很快就与大家融在一起。她像是快乐调节剂,走到那里都能营造出欢乐气氛。这位女教师就是马希爱,现在的爱娜。
希爱老师来到我们年级组,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气氛也话跃了许多。
女人堆里是非多,这话出自圣人之口。丝毫没有贬低半边天的意思。我们年级组,80%是女教师,难免会有些鸡毛蒜皮小事发生。比如,上午第四节课难安排,宝妈们都要回家接孩子做饭。有的老师考虑自家事多,坚决不上第四节课,宽厚豁达的老师一周有五个第四节。数理化没有早读,晚自习多,语文史地政有早读,晚自习少。有的老师不能上早读或晚自习……这些琐事放在豁达的人身上,不计较,听从安排;放在自私强势的人身上,就是大事儿。这类人习惯处处事事占上风,这是年级组长最头疼的事。
到期末评优时,不上第四节课的人争模范抢优秀,宽厚善良的人靠边站,这是学校领导最不愿看到的事。这时候,只有求助于希爱老师来想办法解决。
希爱老师最大特点,胸怀坦荡,不拘小节,不争名夺利。她赢得了办公室同事的拥护,每个女同事都愿意与她聊天。她善良乐观,天生乐天派。女人们的烦恼,放到希爱老师身上“那就不是事儿”。她只要开口劝导一番,就没有化不开的冰、解不开的结。
幸遇这样一位擅长“政工”的同事,年级组长省去了许多麻烦。办公室里气氛空前和谐,团结一致,整个年级充满生气,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快乐起来的能力!”希爱老师不只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还有让大家一起快乐的能力。
二 为人宽厚善良
希爱老师家庭富裕。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丈夫捧在手心的宝贝,衣柜里有时尚高档的衣服,妆台上有高档化妆品,但她在学校,给人的印象:衣着朴素,素面朝天。这位城市长大的姑娘与我们这些“乡村女教师”没有两样。
希爱悄悄告诉我:为了与大家保持一致,拉近距离,每天上班前要换衣服,把高档时尚的衣服换成廉价的衣服。希爱老公在银行上班,他们住在银行员工小区,在小区要穿好点,因为银行小区里女人都穿着讲究,怕丢了老公的脸。(嘻嘻一笑,可爱极了)。
平时说话聊天,希爱老师从不炫耀自己,贬低别人。她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同情弱者,总让人感受到温暖与信赖。
有位名人说过:“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人的高度。”
表面上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希爱老师,内心细致缜密,说话办事总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就是高素质高修养的表现吧!
我想,这也是希爱老师倍受领导、同事喜欢,并赢得学生爱戴的根本原因吧!
三 菩萨心肠乐助人
希爱老师是有名的热心肠,只要知道同事家有困难,她都会出手相助。
她的父亲是临汾市卫校校长,她的哥哥是附属医院的院长,心内科主任,著名心脏病专家。
我丈夫患有风心病,我在办公室从没对人说过。1993年冬天,丈夫负责单位的改建工作,废寝忘食,累到犯病。正好被希爱老师看到,她顾不上请假,顾不上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马上给医生哥哥打了急救电话,医院派来救护车,希爱老师亲自把病人送到附属医院急救室,已下班的马主任顾不得吃饭休息,马上投入到抢救工作中,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才松了口气。时间已到午夜12点。希爱老师始终没有离开过半步,我当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希爱老师抓着我的手安慰:“没事了!没事了!不要多想,照顾好病人,注意自己身体,您家里还有三个月的儿子,刚上初一的姑娘,都靠着您呢!一定要冷静、坚强!”顿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眼含热泪,不停地点头。
1997年7月,学校为解决教工住宿,决定集资建楼房。已调离八中的希爱老师,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时间给我来电:“八中建楼房,您一定要报名,学校集资建房是福利房,比商品房价格优惠,再者上班离学校近。”她听到我犹豫的声音,不加思索地说:“钱不够,别担心,我来想办法!”
那一年,我正在困境中。为给丈夫治病,在北京301医院住院一个多月,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七万元外债,最后人财两空。上有七旬婆母,下有未满周岁的幼子与14岁的姑娘。孤儿寡母,别人躲还来不及,希爱老师却主动借钱给我。打电话的第二天,希爱老师就给我转过来两万元。没过几天,得知消息的祁丽萍老师转过来两万元。
锦上添花何其多,雪中送炭有几人?两位同事朋友解了我燃眉之急,帮我交了预付款。我在最困难的时刻,竟然有了自已的房子。谁说天下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不是最好的见证吗?
希爱老师是“女中丈夫”。她属于那种胸中有沟壑,心中有宏图的女子,她有魄力有志向,有远见卓识,敢做敢为。
在教师地位逐渐提高的九十年代。其他行业的人员纷纷辞职涌向教育界。希爱老师却做出了惊人的决定:辞职教师,向房地产进军。隔行如隔山,一介书生,对楼盘的设计,小区的蓝图,房地产的水多深,一无所知。希爱老师竟要跨行做房地产,这得有多大的魄力与勇气啊!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从她发过来的照片,可以看出,希爱老师的房地产事业成功了。她的儿子担当起公司重任,传承父母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希爱老师的房地产事业一定会取得辉煌成就。
遥祝我的闺蜜、好友、同事希爱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辉煌!
(原创首发)
2023—6—3于临汾
昔时友谊远天地,情飞四海归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