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以自咎完善人格(随笔)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这种崇高,就是人格的崇高。
人格,是指人的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其核心亦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修养。
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雕琢、磨炼形成的。这种雕琢与磨练,既靠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靠外界的监督与批评,更靠自己主观努力,靠自身的剖析与约束。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出光芒。美好的人生,是用自我剖析的锋刃时时雕琢而成的。自咎,也就是自律、自砺、自责、自控,它能使一个人的内在品德和外在尊严在行为上得到统一,从而形成高贵的、闪光的人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存有或轻或重或大或小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这就要进行反省自咎。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自我批评,这是一所严酷的培养良心的学校。自咎,那是人格完善的一种手段与表现,也是完善人格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最伟大的人,不是文过饰非、轻视缺点错误的人,而是注重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自我完善的人。周恩来正是这样伟大的人物,他是严格自咎的典范。1961年,周恩来和陈毅在上海,与白杨等著名戏剧家和作家谈话时,有一位同志热情地说:“总理,您给我们写本书吧!”周恩来笑笑,爽快地说:“好,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的错误,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座者听了无不动容。周恩来一生不仅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而且对别人的缺点错误,总觉得自己有失察之咎。这位名扬世界的伟人,有着独具魅力的伟大人格,而这种高大完美人格的形成,与他严于自责、自律,不断自咎,是分不开的。
不掩饰错误推卸责任,勇于正视自我,敢于自咎自责,尽力完善人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这在我国历史上和我们党的革命队伍中,不乏其例。胡耀邦为他负责的团中央抓出了一大批右派分子的问题,没有推卸责任。他在一次讲话中说:“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对一些青年作家的态度也是错误的。这些同志中有一部分是很有才华的。虽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还不成熟,还需要帮助。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政策是错误的。现在他们回来了,并且已经成为卓越的作家。如果现在作为中年作家,他们说一些老家伙曾经冤枉了他们,那么我会表示同意的,因为这是事实。”1978年初,胡耀邦在中央党校讲演时又说:“现在我感到很难过,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我把当时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一批很有才干的团干部划成了右派分子,我愿意真诚地向他们道歉!”胡耀邦曾任中共中央主席和总书记,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抒写了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人生,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这与他实事求是严格解剖自己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再举一个事例:1990年4月,由北京市住宅一公司承建的安慧里二区18号楼竣工了。但因质量问题,建成后的第二年8月依然不能住人。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召开现场会,果断拿出处理意见,张百发自罚一个月工资;对市建委有关人员都一一地作出了严肃处理。张百发在会上最后表态:今后出现一起这样的事,就要严肃处理一起。建委不处理,我们处理建委。在官场上踢足球之风盛行时,张百发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推卸,不拖拉,不轻饶。而是从自己下手,严肃处理。体现了共产党员“最讲认真”的工作作风与自咎自责的高风亮节,多么值得提倡与弘扬啊!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要为完善人格学会经常自咎,反省自己。人都有个性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是说好话,看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也故意不说。因此这就需要你通过自咎来规范自己的所作所为,把“自咎”当成完善人格的每日的功课。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注重人格的锻炼,为人格的完善与完美而自觉地自咎。有的人自以为完美无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或是以为有点小毛病也无伤大雅,没有必要自咎。有的人犯了错误不但不自咎,而且拒绝别人的批评与帮助。殊不知,对自己微小缺点和错误的宽容,等于助长霉坏思想对自己的侵袭。如今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力,互吹之风泛滥,这就害了不少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以致成了罪人。
同志,你想拥有完美高尚的人格吗?想有所成就吗?那就培养你的自省自咎习惯吧!自咎,它将不断地雕琢你的心灵、你的形象;自咎,它会给你指明奋斗的方向,让你为人处世做得更好,让你轻装前进,从失败中走向成功!
(2023年7月9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