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忍者”张全义(随笔)
“五代”是一个“朝为盗贼,暮为帝王”的混乱时期,这时期出了一个最能“忍者”,最能“委曲求全”的官员,名叫张全义。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
此人一生历经唐朝末年、后梁、后唐等几个时代。张全义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为了生下来,活下去,他把名字改来改去,初字国维,后又名居言,唐僖宗赐名全义,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复名全义。为了博得高官位,低三下四地讨好当权者,是一个最没有骨气的典型人物,也是一个极其能忍耐的人物。可见他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张全义祖辈都是出身农民家庭,地位卑微,他的父亲张成更是贫穷农民的典型。为了混口饭吃,张全义到当地县衙当奴仆,受到县令的欺压和侮辱,对这些贪官污吏恨得牙痒痒,但是他不敢反抗,只有“忍”了。但是总有“忍无可忍”的时候,唐朝末年,社会黑暗到极点,人民反抗也愈加烈。人民,只有自己起来创造希望。揭竿而起闹革命,濮州人王仙芝领导起义了,声势浩大,最得民心,张全义加入起义队伍,作战勇猛无比,连连立功,得到提拔。王仙芝作战身死,张全义马上有追随黄巢,张全义发挥出精明强悍的能力,在黄巢大军拿下长安后,被黄巢任命为大齐农民政权的吏部尚书兼水运使。尝到了当官的滋味还是很不错的。
黄巢起义失败后,张全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分析形势后投靠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诸葛爽推举为泽州刺史。
光启二年(886年)十月,诸葛爽病死,大将刘经与张全义立诸葛爽之子诸葛仲方为头。刘经与诸葛爽另一大将李之罕争夺洛阳,被李罕之打败,退守河阳。诸葛仲方年幼,刘经派张全义前去抵敌,张全义打不过李罕之,便反戈一击,与李罕之结为同盟,调转矛头进攻刘经,结果被刘经打败,被迫与李罕之退保怀州(今河南沁阳)。张全义依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从光启三年(887年)开始任河南尹,割据洛阳。李罕之与张全义是"刻臂为盟,永同休戚"的患难之交,又是他的上级,两人本来相处甚欢。张全义为人勤俭,在洛阳治理有方,仓储户口逐渐充实,而李罕之治理无方,贪暴不法,军中乏食,所以经常向张全义求取军粮及缣帛,张全义起初都慷慨提供,次数多了,张全义也无法如数提供,而且稍微不如数,李罕之就逮捕洛阳官吏到河阳杖责,张全义手下将士都愤愤不平,唯独张全义说:"李太傅所求,奈何不与!"仍然竭力满足李罕之的需求。然而在表面的畏惧之下,张全义内心对李罕之已极为不满,李罕之也以为张全义服从自己,更加骄傲。文德元年(888年)二月,李罕之出兵攻打护国节度使王重盈所据的晋(今山西临汾)、绛(今新绛)二州,王重盈秘密联络张全义,要他在背后捅李罕之一刀,于是张全义乘李罕之后方无备,派兵袭取了河阳,自任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无奈,投奔李克用,借骑兵七千回攻河阳,围困日久,城中食尽,张全义部"啖木屑以度朝夕",向朱温求救。四月,朱温派大将丁会等率兵数万救援才得以解围。张全义对这一次救命之恩铭感于心,从此听命于朱温。朱温安排丁会守河阳,令张全义依旧担任河南尹。朱温知道在乱世里,只有拳头和权势才是硬道理,他夹持唐昭宗到洛阳,意图建立自己的后梁政权。这些都被张全义心里看得清楚,只是他忍耐着没有表现出来。朱温命令张全义修缮洛阳宫殿,张全义也十分卖力,修了数年才竣工。 天佑元年(904年)四月,唐昭宗抵达洛阳,张全义担心朱温对他不放心,就主动避让权位。朱温也担心张全义对自己的篡位阴谋"心有异同",就顺水推舟,调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为东平王。朱温到处征战,都是全靠张全义尽心尽力给他提供后勤保障。 同年八月,昭宗被弑杀,十月,张全义来朝,朱温鉴于他的忠心和功劳,将他调回河南尹任上,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三年后,朱温建梁称帝,又命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进封魏王,其后赐名宗奭。张全义又一次在忍让中保全了自己。
开平二年(908年),朱温册拜张全义为太保,兼陕虢节度使、河阳尹。开平四年(910年),册拜太傅、河南尹、判六军,兼郑、滑等州节度使。乾化元年(911年),册拜太师。 其时梁晋争霸,朱温处于不利局面,多次兵败于河北,张全义就搜刮卒伍铠马,每月献给朱温,以补其缺。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乾化元年(911年)七月,朱温在张全义家里的会节园避暑,将张全义的妻子、女儿,儿媳七八人全部强奸。张全义之子张继祚羞耻难当,想要杀死朱温,张全义制止说:"当年我被李罕之围困在河阳,每天吃木屑,只剩下一匹马,想杀掉来犒劳军士,死亡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朱温却出兵相救了,所以我才活到今天,这个大恩不能忘记!"张继祚便住手。张全义就是这么能忍。就这么能委曲求全,可算是修炼到家了。
五代十国,是一个充满着战乱、阴谋和杀戮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朝不保夕。皇帝想保住龙椅,官员和将军们想抱着项上人头以及权势,而百姓们只想有口饭吃。因此在五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每个人都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活着”。
张全义虽然身在后梁,但他有个弟弟张全武当初在河阳被李克用的军队俘虏,并得到厚待,张全义通过张全武这个渠道也常常秘密通款于太原。同光元年(923年,龙德三年)十月,李存勖兵入汴梁,后梁亡。十月二十七日,张全义从洛阳赶来待罪,并献马上千匹。李存勖安慰他很久,说:"卿家弟侄,幸复相见!"张全义跪在地上感激涕零。李存勖考虑他年老,令人扶着上殿,宴会甚欢,并命皇子等待他以兄长之礼。
张全义趁机对李存勖说:"请陛下便幸洛阳,臣已有祭天大礼之备。"李存勖大喜,第二天就拜他为尚书令、魏王、河南尹。同光二年(924年)二月,李存勖完成郊祀,又升张全义为守太尉,中书令、河南尹,改封齐王,兼领河阳三城节度使,赐"保忠归正安国功臣"号。此外,张全义还一直给刘皇后行贿,作为自己的保护伞,竟至使刘皇后认他为义父。926年4月29日张全义病死于洛阳家中。终年七十五岁,已经是当时的高寿了。一个庄稼汉,做到高官,还能在夹缝里忍辱生存,活到高寿,以富贵和高寿善终于家,简直堪称奇迹,真的是一个成功的“悲剧”人物!
2023年7月12日卧薪斋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