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难忘儿吋槐花香(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难忘儿吋槐花香(散文)


作者:猕人果园 布衣,13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7发表时间:2023-07-13 07:06:31

我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星期天和同学们结伴登山的趣事,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那时的生活艰苦,我们顺着“洋人路”上井索沟,然后爬上青石碴,在深一脚浅一脚的石头缝里一根一根地找寻珍贵的野韮菜。那时山坳中长的野菜很多,很嫩很美味,不贪玩的话一上午就能打满一竹筐。过了韮菜期,就去万户梁,一个叫乱石窖的地方,攀上香椿树掰香椿芽,腌成咸菜再拿出来就饭吃,口齿留香,风味尤为独特,大有“三日不知肉味”之妙,有这样的珍馐下饭,那几日的饭量竟然增加不少。
   其实呢上磨石沟寻找野味,j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捋洋槐花的情景。谷雨前后洋槐花盛开,但它的可食用花期较短,仅有一周时间就败了,山里气温较凉能稍长三几天。一直在心中掂记四月谷雨后,洋槐树从叶掖间爆出花梗,上面对称均匀点缀米粒般大小花序,霎时,整座山和沟里坡上飘荡着花香,这是洋槐花花苞发出的蜜源流汁气味。从十几里的远道引来了寻访的小蜜蜂们,在花丛间嗡嗡嘤嘤遍访,小精灵们的触角和六条小腿上一会儿沾满蜜涎,看着这些忙碌的小精灵,心里涌出无比喜爱。小学生从不会压制自己想法,搞起了小串连得到一呼十应。于是,童年禁嘴的我们不顾登山爬树危险路途遥远,趁着大人在生产队要劳动,就钻门槛或翻院墙放下书包,再背上背篓或挎上竹篮子,由本班或本队上的五六个学生一组或更多人一堆,因怕走漏消息被家里知道后阻拦,匆匆地撤出庄子,几乎是一口气跑上十多里外的上磨石峪,绕过三线工程在此驻训的解放军值班哨卡,再进入东西两山夹峙的东沟。那时的驻军营房依沟跨河而建,由北京工程兵某部安营驻扎在秦岭北麓褒斜古道附近,凿山炸石运渣掏空了几座山腹,经过近十年辛苦后,在此初步构筑了防空战时通讯网,在山包上架设雷达,在山外树起林立密如蛛网般的天线,在喇叭状的驻地,还建设有多处明雕暗堡,行进中偶有不慎就会突然出现军人盘查,如有疑点就会被驱逐遣返。因此我们规规矩矩走在营区里,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一直进到东沟深处才分散开,采摘起坡上的洋槐花。
   那漫山沟梁上全是碗囗粗盛开着串串挂件般珍珠玛瑙似白滢滢的洋槐树,从林间传出“嗡嗡嗡″蜜蜂的合唱声,一浪高过一浪。林中弥漫着浓浓的清香和沁人心脾的蜂蜜味。不远千里的外省人,还有从百里远追花本省本县放蜂人,赶着花期来到,先是满梯田油菜花半月后的洋槐花樱桃花苹果梨花小麦花等,把蜂箱如城堡挨挨挤挤顺路边或阡陌排列摆放,打开箱门,看着蜜蜂进进出出,早已心花怒放。停下来看戴头套护腕的放蜂人,按序从蜂箱中取出流着蜜汁的筚子,在摇架上转动着手把,随着离心运动,地上的盆子铁桶装满了无色晶滢,营养保健又增强免疫的绿色食品蜂蜜,收获着劳动喜悦。我和小伙伴们顾不上多看几眼,就攀爬上相中的树了。别看我们平常在家和学校守规守矩,可一旦走出家和学校,个个变成了小猴子″和“没王的蜂″,"哧溜″几下就爬上了树腰,伸手够来身前身后带刺的枝条,一手拿一枝另一手轻轻一绺,又一扬手槐花就进入竹篮子里,等把能够得着的摘完,就"哧溜″滑下树,一个不小心,裤裆也被挂烂,露出磨的泛红青紫的肉体,可小小人儿全不再乎这个,又抱住另一棵树"噌噌"三二下攀到了树半腰,再次开始了收获。几上几下后很快地槐花就装满每个人带的篮子筐子和背篓,饿了渴了就大口嚼起清甜可口的槐花,咽下了槐花汁水。一阵吞咽后暂时没有了饥渴感,玩起老鹰捉小鸡游戏,被抓住输了游戏的小鸡就用洋槐花补偿老鹰,有时输的小鸡直哭鼻子。为小朋友团结,大家匆忙结束游戏,在林下剜起了蒲公英地丁草艾叶鸡头参柴胡根等革药,等回家晒干后拿到药材收门市部卖钱以获得更大胜利。看看天色将黑踏上归途,挎篮背篓地走在路上嘴也不闲,用摘下的槐树叶子,或嫩韧的柳枝,扭动后抽出柳皮做成柳笛吹奏起来,余辉中的归途留下一声声一阵阵悠扬的蜂嗡鸟鸣蛙唱柳笛声,在梁峁沟峪上空,汇入淙淙北流注入渭河的甘泉河,也注满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童趣。夏至后放了暑假,我们除帮着家里干些地里锄草间苗施肥看守庄稼,还用自治小弹弓赶跑危害成熟了的庄稼的鸟雀外,会在闲暇时段相约又爬万户村后的乱石窖山梁中去摘成熟了的野酸杏,在雨后的林下拣拾厚厚的地衣,在三四丈高低,水桶般粗细的竹林里刨寻鲜嫩肥美的竹笋,还钻进充满危险的藤架下摘串串的五味子寻找菌包和灰灰菜带回家里调剂紧巴巴的日子,有时会受到家长训斥,严肃警告以后不能再偷着进山的话。
   摘回来的洋槐花,拣去树叶花梗,用清水淘洗两遍沥水后,拌上玉米面或少许小麦粉洒点盐上锅䒱熟,看着笼顶蒸腾的滚烫的热汽,肚子里早就饿的″咕咕″叫了,什么训斥和委屈全都无影无踪了,满嘴和心头都是解馋后的舒服和满足感。

共 19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语言朴素,逻辑顺畅,娓娓道来,情感饱满。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星期天和同学们结伴登山的趣事,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那时的生活艰苦,我们顺着“洋人路”上井索沟,然后爬上青石碴,在深一脚浅一脚的石头缝里一根一根地找寻珍贵的野韮菜。上磨石沟寻找野味,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捋洋槐花的情景。漫山沟梁上全是碗囗粗盛开着串串挂件般珍珠玛瑙似白滢滢的洋槐树,从林间传出“嗡嗡嗡″蜜蜂的合唱声,一浪高过一浪。林中弥漫着浓浓的清香和沁人心脾的蜂蜜味。摘回来的洋槐花,拣去树叶花梗,用清水淘洗两遍沥水后,拌上玉米面或少许小麦粉洒点盐上锅䒱熟,看着笼顶蒸腾的滚烫的热汽,肚子里早就饿的″咕咕″叫了,什么训斥和委屈全都无影无踪了,满嘴和心头都是解馋后的舒服和满足感。字里行间,弥漫着懵懂快乐的童年生活气息,岁月勾沉,鉴往知来,令阅读者深受感染。荐阅,问好,祝福。【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猕人果园        2023-07-13 08:24:27
  童年童趣,无忧无虑,敢想敢干,朴素而自然真情流露倾注,只想留住珍贵记忆。祝绿野荒踪文学平台欣欣向荣。祝前台文友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猕人果园        2023-07-13 17:10:36
  分享文斌同学的留言:写的真好,就像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令人沉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