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箩筐】通往花果山的路(散文)

编辑推荐 【箩筐】通往花果山的路(散文)


作者:汪国彪 布衣,26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8发表时间:2023-07-14 11:02:46
摘要:“这个叫做蜂糖李,在我们老家贵州六马种植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这批种下的蜂糖李,今年六月份就会进入丰产期了,到时候整片树干上都会结满果子。”向我们介绍蜂糖李的小伙子,是张溪镇忠英家庭农场的老板陈贵忠,籍贯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人。一讲起蜂糖李起来,充满了干劲。“蜂糖李只甜不酸不涩不苦,色泽金黄、口感清脆,含糖量达21.8,吃完后,嘴唇上还有一层黏黏糖味。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目前的销售价格、市场前景都非常好。”

四月的阳光如鎏金般照耀在南山榜的山包上,照耀在山包上的蜂糖李上,也照耀在几十个并排荷锄为蜂糖李树除草的乡村大嫂身上。这几天气温陡升,阳光普照,山上山下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只有蜂糖李树下露出点斑驳的阴凉。叽叽喳喳的小鸟与大嫂们一起打趣,一会儿前一会儿后的跟着,其实它是在锄过的土壤里找寻可口的食物。
   山包还是旧日的山包,树叶是四月的新绿。
   张溪镇,东湖村、南山榜……
   南山榜有诸多山包包,其中有一座叫晋阳山,当地人称其为尧舜山,它北临东湖圩,与张溪镇政府所在地的龙山岭隔河相望。此山大有来历,当地老年人说山上有座“尧舜庙”,古时香火旺盛,每天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香客们的祈愿无不得到应验。只不过岁月变迁,光阴荏苒,这座庙已经坍塌,供奉在祠庙里的石刻菩萨也神秘地失踪了。爬上山顶,便是庙的遗址。遗址上堆放着破砖碎瓦,旁边并排靠着一大一小的石碑。小石碑上阳文竖着镌刻:“尧舜二圣帝位(右边)囗囗童子五谷天神(左边)刘猛将军守土诸神”。大石碑上用行书体阴文镌刻“尧舜祠新建香亭碑”字样,碑刻内容大致为:“□□粤晋阳山之有,尧舜祠纪在于志。自唐两宋而明以及我□□国,都灵丕振,于日月争光也。奈庙立巍峨绝险,难安僧道,年历久远,透风雨不禁飘摇。瓦碎残墙垣倾圮,非惟无以妥,神圣□仰,将何以为众人瞻拜地乎?......再造香亭......岂有一人能担?”商贾闾里,捐钱捐款,并其上刻有捐款者姓名及钱数。
   尧舜山在历山东北10华里处。当年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池,......舜生于诸冯,据考,“诸冯”即为塔里冯。尧过尧渡河,行留驾湾,三上历山,访贤禅让帝位。如果说虞舜出没在雷池——枣林湾遗址——冯家畈——历山这东西一线上,南山塝的尧舜山恰好处在冯家畈与历山之间,尧舜在这里留下足迹成为可能。从唐代开始,当地的人为了纪念尧舜二圣帝的丰功伟绩,把这座山取名为“尧舜山”,在山巅绝险之处建“尧舜祠”,在祠内供奉“尧舜二圣帝位”。为了便于众人瞻拜,尧舜祠新建香亭,并以碑刻记之。
   这是块功德碑,也是块名人碑。
   足见南山榜一直是块福地。
   当年的商贾闾里在这里捐钱捐款建有“尧舜庙”。现在的能人志士在这福地栽种果树,志在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灌木丛生的荒山演绎成花果山。
   “这个叫做蜂糖李,在我们老家贵州六马种植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这批种下的蜂糖李,今年六月份就会进入丰产期了,到时候整片树干上都会结满果子。”向我们介绍蜂糖李的小伙子,是张溪镇忠英家庭农场的老板陈贵忠,籍贯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人。一讲起蜂糖李起来,充满了干劲。“蜂糖李只甜不酸不涩不苦,色泽金黄、口感清脆,含糖量达21.8,吃完后,嘴唇上还有一层黏黏糖味。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目前的销售价格、市场前景都非常好。”
   十多年前,尚在浙江务工的陈贵忠跟随妻子来到了张溪镇,做起了古典家具的生意,经过自己的一番打拼,在张溪镇小有名气。可陈贵忠志不在此,总想创出一番新作为。“张溪镇地处亚洲重要湿地升金湖畔,水里有鱼,山上应该有果吧。我有年回贵州,发现我们整个镇上都种起了蜂糖李,政府非常支持,作为老家脱贫攻坚战役的主打产业,销售渠道也非常成熟,主销区就在江浙沪一带。回来之后,自己试验着种了几株,都长得很好,我也询问了专家,发现我们张溪这块地方的环境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蜂糖李,我就想自己先种好,再带着大家伙一起种!”
   于是,这个昔日靠卖经营家具的年轻人,开始与村集体、村民签订起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了张溪镇东湖村、尧渡镇大庄村等地方约1000亩山地,用来种植蜂糖李。拿到承包合同后,他说干就干,带领着留守在家农民和挖掘机、铲车一起上,挖好一片、栽种一片。期间,他多次赴山东潍坊、贵州学习种植经验,拿起大庄村的100亩地,种起了“试验田”。凭借着庄稼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试错改进的进取精神,密集栽种、覆膜种植技术在张溪镇应用效果很好,栽种一年多的树苗同比一般种植的树苗长势快了一倍。
   看到一片片荒山穿上了“新衣”,绿油油的蜂糖李树满山遍野,74岁的徐老大爷竖起了大拇指,“小贵忠他为我们东湖村农民创出了一条挣钱好路子,南山榜荒山从此不再荒废了,荒凉一辈子的荒山,眼看不到3年就要变成花果山了。”“我想把一座座不起眼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留守在家的农民有钱挣,让城里休闲的人有地方玩。作为新张溪人,让我的现在的家乡山山水水不再荒废和闲置。我有信心,今年丰产后我的蜂糖李对接比贵州更近的江浙沪市场,产品的新鲜度和更优质量一定会受到广大消费者亲睐的。”陈贵忠动情说道。
   这个憨厚又透着精明劲的小伙子还是个多面手,懂技术,研究市场,善投资,精选项目,还会开挖掘机。这不,一刻不停歇的他,在我们离开时就跳上了挖掘机驾驶仓,整理起农场上山的路来,几个同行立即返身举起相机或手机对着他接二连三地拍了起来。我在想,陈贵忠敢于尝试,勇往直前,他走的路不就是一条带着家乡乡亲们,通往花果山的致富大路么?
  

共 20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种植蜂糖李脱贫致富的记事散文。南山榜的山包上,乡村大嫂们在蜂糖李地里除草。这里有诸多山包包,其中有一座叫晋阳山,当地人称其为尧舜山。此山大有来历,老年人说山上有座“尧舜庙”,古时香火旺盛。只不过岁月变迁,这里成了破砖碎瓦。从唐代开始,当地人为纪念尧舜二圣帝的丰功伟绩,在山巅绝险之处建了“尧舜祠”,立下石碑,刻上捐款者性名;南山榜是块富地,过去历史悠久,如今有能人志士在此栽种果树,把荒山演绎成花果山。这花果山的主人是来自贵州蜂糖孛之乡的陈贵忠,他打工来到这里,看中了这块“丰水宝地”,承包荒山种起了蜂糖李;这个精明的小伙不到三年,让荒山穿上了“新衣”,让南山榜的荒山不再荒废。今年丰产的果鲜味美的蜂糖孛一定会受到消费者亲睐,带来好收成。今后他还将和更多能人一道,为这里的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满怀深情叙写了尧舜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讴歌了创业者辛勒耕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文章简短,描与朴实,情感细腻,引人入胜。好文章,推荐共赏。祝作者夏日快乐,佳作连连。【编辑:乡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笛        2023-07-14 11:04:08
  描写简短,情感丰富。
2 楼        文友:乡笛        2023-07-14 11:05:36
  首尾相扣,层层深入。好文章,再次拜读学习。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07-15 17:07:04
  陈贵忠有头脑有见识,敢为人先,承包荒山,种植蜂糖李,带动一大批人就业,值得点赞学习。好文章,欣赏学习了。祝老师夏日好心情!创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蕴儿        2023-07-15 21:36:14
  欣赏好文章
文字是美丽的值得一生追求!
5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7-16 11:20:51
  社会上就需要陈贵忠这样致富路上的领头羊,有头脑有件事,敢闯敢拼,带领乡亲们致富,值得嘉奖与学习。文章情感饱满,耐人寻味。祝老师写作愉快!夏日快乐!
梦在何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