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箩筐】表的那些事儿(散文)

编辑推荐 【箩筐】表的那些事儿(散文)


作者:云泉斋 布衣,1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24发表时间:2023-07-17 18:02:36

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大多数年轻人已没有了戴手表的习惯,而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像我一样,手表依然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正在读小学,那时钟表可是个稀罕物件,我们住的整个卫生所只有一个小伙伴家有一只那时最流行的鸡啄米的闹钟:一只黄色的老母鸡后面跟着一群小鸡,鸡头随着秒针“滴答、滴答”的转动不停地低下、抬起,设计巧妙,感觉特别有意思。这个闹钟常常吸引着我们好奇的目光,我们就像《表里的生物》中小时候的冯至一样,想象着父亲的怀表里有个活的生物,好奇心迫使我们也想知道它的里面究竟是什么。有一天趁大人不在家,我们凑在一起把它拆开,发现里面有黄铜做的机芯,上面有很多齿轮,还有一个不停摆动的零件……然而拆下来容易,要重新组装太难了。其它零部件归位比较容易,可就是发条装不上去,没办法只能放在一边。大人回来后把我们痛骂了一顿,我们一声不吭,灰溜溜地跑出去玩了。
   那时候,手表和其它紧俏商品一样,要凭票才能购买到。上海表是国产手表中最有名的,质量好,我的母亲戴的就是一块上海牌手表,一直戴了几十年。儿时的我梦想着能像大人一样,手腕上能戴上一块机械手表,而这个梦一直做了十多年才实现。1987年,母亲用积攒的大概20块钱,在南门街百货商店为我买了一块钟山牌手表,只有9钻,走时较快,声音响亮。我非常喜欢,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由于读书时手臂经常碰到楼梯的水泥扶手,表盖容易受到磨损,所以换了好多次表盖。至今这块表我还收藏着,表盘曾被无知的我用酒精擦洗过,导致字面一片模糊。今天来看这块表,是很粗糙的,根本没有多大价值,但因为是我的第一块手表,陪我度过那段最艰苦的学习时光,所以我一直珍藏着。
   到九十年代,姐姐去深圳出差,带回来几块走时准确的双狮石英表,表和表带都是金黄色的,戴在手腕上熠熠生辉,这块表一直戴到颜色都变白了,不能走了,才丢在抽屉里,至今还保存着。
   2004年11月的一个星期日,因之前骑的自行车丢失,我到街上本想买一辆自行车代步,但看了几辆都不合适。后来看到街边卖旧货的地摊边上,一个缺了一条腿、拄着双拐的中年男子正拿着一块怀表和摊主交谈。
   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不会走的破怀表,表盖已不知去向,白色的表盘上有铜做的两根指针,边上是12个罗马数字,刻度上还有“15、30、45、60”四组阿拉伯数字,“XII”下面是一个商标,由大小两个同心圆组成。小圆中间是一个白色五角星,边上是黑色,圆环上写着“ROSKOPF”和“PATENT”,中间用两个小五角星隔开,圆外下面写着“SWISSMADE”。后盖中间印着商标,它的上方印着“MEDAILLED’OR”,下方印着“GENEVE1896”,边上有两圆相交的图形共9组,上5下4,圆中有人物、头像和建筑物等。打开后盖,里面除两个齿轮外,其余均为铜制,上面也有商标。摊主因看到商标中有一个“五角星”,便猜测为前苏联生产,我则从“SWISSMADE”和“GENEVE1896”看出是瑞士日内瓦产的。既是瑞士制造,又是1896年,算算也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不会走,我想也应该有点价值。喜欢收藏的我心动了,表主开价100元,摊主嫌贵不要,我还价40元成交,一路上边走边看,心里十分高兴。
   一到家我就开始研究这块怀表,首先是查上面字母的意思,但英汉词典上根本没有。幸好我的藏书中有一本《钟表》,在后面附录中有“手表中外文牌名分类对照”。在瑞士五类中查到“PATENT”中文为“派吞特”,“ROSKOPF”中文为“罗士可夫”。其次是想看看里面缺了哪些零件。但怎样打开又是一个难题,看了好长一段时间,竟不知从何下手,只好束之高阁。后来看到一本刊物上介绍,古董怀表的机芯可以完整地取出来。奇怪的是怎样拿出来的呢?原以为是从背面,但里面的表芯明显比口还大,是绝对拿不出来的。后来终于发现正面有一圈似乎并不是与表壳连在一起的,大着胆子用刀一撬,终于把表芯取了出来,运用从《钟表》上学到的一点知识,发现少了发条、过轮片等零件。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钟表,而且喜欢收藏钟表。有一次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卖旧书纸和纸板,无意中发现里面有一些废弃的钟表,于是买了回来,之后经常去寻觅。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得到了几个闹钟和数十块各种类型的旧手表和一些手表零件,闹钟就有小时候拆过的鸡啄米图案的,还有一个是有名的“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的闹钟:长方形的钟面,椭圆形的地球,绿色的陆地,一只红色的乒乓球拍随着秒针的转动而摆动,秒针则做成弧形,顶端是一个乒乓球,就像是一个抛在空中的乒乓球,表面设计很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另外还有一台“三五牌”十五天台式座钟,我最喜欢听它打点时那悦耳的声音。有一天在《文史资料选辑》上看到蒋本仿写的《中国钟厂与三五牌时钟》一文,了解了三五牌时钟坎坷的发展历程,原以为是解放后才生产的,没想到抗战时期就已经很出名了。钟厂解放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在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几次停产和赔本赚吆喝,几次濒临倒闭,它是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创业的一个缩影。
   手表中最多的就是“上海牌”手表,其它还有瑞士产的“英纳格”“梅花”“雪格玛”,日本的“精工” “西铁城”“双狮“铁锚”。中国的除上海手表外,还有“宝石花”“双菱”“钻石”“海鸥”“春蕾”“春燕”等,最让人想不到还有“解放”“蝴蝶”“红旗”这些汽车和缝纫机中的名牌,竟然也生产手表,真可谓种类繁多。
   最初因为没有工具,我无法打开底盖,后来到昆明双龙桥买了一个开表器和一盒小的螺丝刀,总算可以打开底盖,单是拆表轴这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却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弄懂。一般的表靠近表轴的地方有个凹陷的螺丝,只要用尖的东西往下压,就可以取下表轴,也有很少的需要扭动相同位置的一个螺丝才能拔出柄头。而外国手表则是往外拔柄头时,主板下方会往外伸出一点钢片,只要用螺丝刀往下压,就能取下柄头来,能把机芯取出后,我就尝试着用手里最简单的工具修理手表,除了开表器和微型的螺丝刀外,还有别针、缝衣针、大头针、牙签等。
   说到修表,其实并不准确,我修表最难的部分就是游丝。细若游丝,足以说明游丝非常细,操作时需要小心翼翼。如果游丝变形,我就束手无策,而专业的修表师傅应该是能把游丝修复好的。我所谓的修表,只不过是把同一类型的手表互换零件,换的最多的就是摆轮。拿过一块不会走的手表,首先上足劲,如果不会走,就是看摆轮会不会转,如果不会转,再分析原因。有的只是和擒纵叉卡住,只要拆下摆轮,拨一下擒纵叉,重新装上摆轮,就会走了。而如果是游丝的问题,就只能换摆轮,在换摆轮的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不然游丝弄了变形,就不能用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弄坏了不少游丝,主要是装的过程中摆夹板掉落,导致游丝被拉长变形。
   除摆轮外,有的是发条无力,然后找一个条盒轮换上;有的是秒轮的轴被弄断,无法装秒针,这时就要把上夹板拆掉,再换一个秒轮。起初以为很难,不敢拆,怕拆下装不好,后来大着胆子拆,反正是坏的,弄不好也无所谓,没想到并不难,只要仔细小心一点就行了,并不会错位。
   所以修表最重要的是要有零件,我有一些无法修的表,就是因为没有相同的零件。当看着不会走的旧手表经过自己的拆换,重新充满活力,听着那“嘀嘀嗒嗒”的声音,好像一首绝妙的音乐,喜悦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几年来也积攒了一些手表底盖,欣赏表的底盖也是一种唯美享受。底盖上面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表底盖是不同的,单是那商标就让人目不暇接。有汉字、拼音、英文、动物、植物、珠宝、数字等,单“上海牌”手表就有好多种,多姿多彩。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特色:河南郑州的“黄河”牌、辽宁的“孔雀”牌、广西南宁的“象山”牌、广东揭阳的“白兰”牌、上海的“钻石”牌、北京的“双菱”牌……“解放”“红旗”“东风”牌用的是毛主席的字体,和汽车上面的“解放”一样。钻石熠熠生辉,蝴蝶翩翩起舞,孔雀开屏,梅花绽放,兰花飘香,海鸥飞翔,鱼腾波浪。
   这些手表底摆放一起,就是一部新中国的手表发展史,好多手表都已停产,这些手表底盖应该有收藏价值的,只是关注它的人还太少。
   藏表、修表、赏表,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丰富了业余生活,愉悦了身心……
  

共 33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钟表的叙事散文。过去,人们计时工具主要是钟表,手表,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取代了手表计时,但它留给人们的是美好的回忆。作者小时候家里的鸡啄米闹钟,被作者拆成零件,无法组装在一起,被大人训斥。小孩子好动,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尤其手表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作者母亲手上的上海牌手表,自己手上的钟山牌的机械手表,换过好多次表盖,表盘被酒精洗过,字迹模糊,但一直被作者珍藏着。作者的姐姐去深圳出差,带回来一块双狮牌石英表,颜色都变白了,不会走了,作者才丢进抽屉。作者在买自行车时,看到旧货的地摊边交易手表,一块瑞士制造的破怀表引起作者的注意,最终花四十元买了回来,将表芯取了下来,由于少了发条、过轮片而无法使用。作者喜欢收藏那些废旧的手表,什么牌子的都有,有的手表在作者的修理下又开始走动,有的因缺少零件而冷落一边。藏表、修表、赏表,丰富了作者的生活,在修表过程中感受不同的表带来的乐趣。文章情感细腻,叙事流畅,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着表的发展史,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作者热爱生活,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情景交融,选材新颖,构思独特,令人耳目一新。感谢作者投稿箩筐社团,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写作愉快!夏日清凉!【编辑:梦在何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7-17 18:04:41
  作者从藏表、修表、赏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7-17 18:05:48
  文章选材新颖,构思独特,耐人寻味!引起读者对钟表的美好回忆。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07-19 09:49:01
  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佩服作者对钟表痴迷喜爱和钻研程度之深,让人惊叹,涨了见识。看似枯枯燥无味的拆卸,却让作者了解了有关表的构造,为修表做了铺垫,同事也让作者懂得了珍藏钟表的价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会让我们收获满满。好文章,感谢老师支持箩筐文学,祝老师文丰快乐!夏日好心情!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07-19 09:50:12
  看似简单的钟表,其中大有学问。再次欣赏学习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云泉斋        2023-07-19 12:29:38
  谢谢你的夸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