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在诗歌情结中的感悟(记叙文)
诗之气韵始于《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那时便像一道温柔的闪电,自心间散至全身,酥软之感使尚小的我有一丝朦胧的感受。
如今,我已大体懂得了一些家国情怀,闲情雅致。诗经况味已经侵入心头。而杜甫的句句诗篇,更加吸引我品读诗歌的情结。正直朝气丰盈的杜甫“勇登泰山”,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拉阔了眼界,用刚硬之笔叹道泰山之神秀,阴阳两面的分界处如刀刃般尖利,更是立下决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瞰众生,被唤为千古佳句。
朴实的杜子美不看重官场名利,不参与其复杂的乱争乱斗,而又乘船下东吴,在释放闲情的同时,又是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打破了绝句的极限,在江边细听黄鹂轻叫,看蔚蓝的天空衬上一群优雅的白鹭,好不恬雅。
杜甫也有愁苦之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年老杜甫为其多病与悲秋的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子美为国家烽火连绵的痛苦,揪断一根根白发也无用于国家,令人心疼与叹惜。
他们的一生很难、很苦,但依旧抱有希望,想着国家之难,或许,这就是他们一生的家国情怀所在吧!却也是我对诗歌的感悟所在。
作者:温州市实验中学初一年级 周凡迪
【编者按】这是一篇对诗人情怀的习作。作者用杜子美、杜甫等诗人的诗句,诉说了对诗句的感悟,对诗人艰难、困苦的理解。言语之中,流露出对诗人的敬佩与喜爱。不难看出,小作者是个喜爱读书,优秀的好学生。望再接再厉。感谢投稿萌芽,期盼早日来稿。【编辑:石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