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箩筐】春节记忆之年画(散文)

编辑推荐 【箩筐】春节记忆之年画(散文)


作者:云泉斋 布衣,1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0发表时间:2023-07-19 19:46:14

年画被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大多在过年时张贴,装饰环境,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儿,寓意饱含着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属于古代民间艺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春节到来,老家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的。记忆中家里贴年画是这样的:从1977年开始到1980年的春节,召夸卫生所那新盖好的坐西朝东的一溜瓦房,成“7”字形,西边七间,南边三间。其中一间大约15平米左右的房间,被隔成两半,外间做饭,靠墙放着一个新打的橱柜,里面有几张床,窗子下方摆放着一张书桌,空间狭小,条件甚是简陋,这就是我的家。
   进门旁边与窗子之间的东墙上,因贴着《杨柳春风斗古城》的年画,房间似乎一下子旧貌换新颜,变得神采奕奕。那是根据李英儒的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王心刚和王晓棠主演,因为都有“斗古城”三字,让我记住了这张年画的名字,故事内容却模糊记不清了。它属于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一――天津杨柳青年画(其它著名年画还有四川的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南墙上贴的是《春江花月夜》,一位穿古装的年轻姑娘,手搭胸前,拿着一柄撑开的羽毛折扇,透出一种古典美。这幅画后来发黄变旧,但画面唯美,我舍不得扔掉,把它作为写作业的练习本的封面。那面墙后来也贴过《连年有余》,一条大红鲤鱼和一个穿红裹肚的大胖娃娃,寓意喜庆吉祥,生活幸福;隔墙上方正中贴着《毛主席像》。下方贴着一张日历画,方便家里人查看一些重要日子;北墙上贴过四条屏的《戏剧人物选――莺莺拜月、文成公主、麻姑献寿、百花仙子》,寓意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期待。在印象非常深刻的年画还有《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在一起》,机场上,中间周总理拿着一束鲜花,左边是朱德委员长,右边是毛主席,三位出生入死对新中国成立,做出杰出贡献的国家领导人同框出镜,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
   那时县城里的新华书店,一进入腊月,基本上就不卖书了,书被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年画遮住了。人们都想着过年买年画,那有心思买书看啊!有卷轴之后,整个门市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卷轴画。西门街原来陆良饭店前面的地面上也有私人摆着卖年画,用一条条钢筋压着,以免被风吹乱,后面有一个较大的木箱或皮箱,用来装年画。卖年画的脱掉鞋子,踩在年画上寻找好顾客需要的年画,放在一起,然后卷起来,在年画两端夹两张纸,卷好后把纸向圆筒里塞进去一部分,这样就固定好年画,顾客拿起来方便。当然这是最早的做法,比较讲究,后来做法变得简单,干脆用线从中间扎紧就行了。
   同乐市场建好后,后门这一条也是卖年画的集中地,后来年画逐渐淘汰,卖的人也越来越少。西门街酶剂厂旁边这条街,因为平时卖帽子,故以“帽子街”为名,而它的本名――西门南小街却反而没人叫了。一进入腊月,就卖挂历、红灯笼和春联之类,到现在,挂历也早已不见踪影,只有福字、春联和利市依旧。贴年画作为一种习俗,越来越少见,就连农村过年也只贴门神和对联。
   门神是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自家大门上,用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门神中最常见的是《隋唐演义》中拿双锏的秦叔宝和拿双鞭的尉迟敬德。他俩都是唐朝的开国大将,忠诚无二,武艺高强,为唐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人们心目中平安吉祥愿望的美好寄托。其它也有,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赵云和马超;《说岳全传》中的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杨家将》中的孟良和焦赞等。
   现在虽然年画越来越少,但物以稀为贵,旧年画在收藏界却很热。我在旧书摊上淘了几本五六十年代和十多本八九十年代的《年画缩样》,有32开和16开的。50年代32开的《年画缩样》,有的能卖30块钱一页,“文革”时期的更贵;16开的《毛主席语录》80块一张,对开的就更不用说了……你说热不热?这些年画非常漂亮,内容丰富多彩:有领袖像和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有家庭生活方面的,还有电影、电视剧方面的。比如“四大名著”,也有风景名胜、国画和书法作品,后来更多的是一些影视明星的艺术照片……不同时代的年画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很多著名画家的年画还被选作日记本的插页,深受人们喜爱。闲暇时,翻翻这些年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在我的《年画缩样》中,有《白毛女》和《小二黑结婚》两张。它们与众不同的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我也很喜欢。我曾经以《年画连环画》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上。根据《练好我们的身体》这张年画,写了一篇《旧年画解惑》,也发表在《中国商报》。
   年画包罗万象,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留有时代的印迹,生活气息浓郁,反映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成为记忆中的美好,值得好好珍藏。
  

共 19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年画为话题的精彩散文。整篇文章始终围绕着老师对年画的点滴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深情。老师对年画倾情专一,感慨万千。在这涓涓回味中,一种年画寄多种深情。令读者念及年画也共鸣还料,似乎心中也有说不完的花絮,有关年画的故事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也有追溯前年的文化传承。从老师儿时的好奇,到少年时们刻骨铭心,到文革时期的纠心,到诗酒年华的欣慰,再到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的惋惜依恋。不同的年画,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承了博大精深文化记忆。也体现了老师对年画的特殊深情。岁月涓涓如细流,过往在跌宕起伏中有回味,还有那令人无限感慨的岁月情怀。因为这年画中带有跨越岁月的甜蜜母爱,有久久不忍释怀的包罗万象。让人在品读年画中,重拾的不止有记忆,还有扯不断的乡愁!欣赏佳作,推荐共享,期许无限!欢迎赐稿箩筐,祝创作快乐!【编辑:华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3-07-19 19:47:59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1 楼        文友:云泉斋        2023-07-19 21:08:14
  谢谢评论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3-07-19 20:22:10
  这篇有关年画的文章,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仿佛回到从前。文章描写生动,让人回味不断。
淡淡的云彩
回复2 楼        文友:云泉斋        2023-07-19 21:08:28
  谢谢
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3-07-20 21:08:53
  年画,成为作者心目中美好的回忆。读者作者的文字,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情景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梦在何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