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偷得浮生半日闲(散文)
一
小船晃晃悠悠地飘荡在碧绿的水面上,没有水声,也不闻鸟语,四野一片沉静,是了然无物的那种沉静。我坐在船舱里,昏昏欲睡。
困了?爱人坐在我对面,大约看见了我迷蒙的眼神,轻声问。儿子也闻声侧过脸来笑望着我。我睁了睁眼睛,不好意思地笑回,有点儿迷糊。
船娘一袭白衣坐在船头,手里的桨似摇非摇,她中断了她刚才的话题,接着说,困了可以睡会儿。
是啊,刚才我们一直在说话来着,可我真的有一忽儿什么都没听见。
我正了正身子,再次将目光聚焦到眼前的这一片水域。水面并不开阔,许多地方还很狭长,但那水异常的平滑青绿,像翡翠,又像绿缎子。一大片一大片鲜嫩嫩的芦苇向你身后缓缓移去,芦苇连接着树林、小桥以及远天,树林深处,不时传来婉转的鸟鸣。“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我的脑海浮起这首歌轻快的旋律,心儿仿佛也跟着轻轻飞扬,可是,周遭是如此安静,世界在这个午后睡着了。
王维在《周庄河》一诗中写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此刻,我们便是身在画中了,而且是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的画。诗人彼时彼刻的悠然快意和浑然忘我,穿越千年,与我们的此时此刻,完全叠印在了一起。
船坐过不止一次,西溪也来过不止一次,但在西溪坐船还是第一次。坐船跟坐船真是大不一样。那年我们从深圳去香港就是坐船,当时风大浪急,小弟媳和侄女晕船,吐了个昏天黑地,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提前吃了晕车药,才得以平安过渡。关于当时乘船的记忆,除了激动好奇就是胃部的强烈不适。在其他景区坐过船,自己也划过,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如此悠然忘我,竟令一向严重失眠的我昏昏欲睡。
二
去杭州看儿子不是突然起意,但也算不得周密安排。原打算趁着周末,去待两天就回来,儿子却说,你们出趟门不容易,不如多待几天,我请两天假,陪你们逛逛。爱人纠结思量了半天,终于决定找领导签批休年假,两天于是扩展成了五天。
前面日程排得较满,每天都要走好多路,几天下来,非常疲累,爱人的脚还磨起了泡。最后一天,儿子说,今天不走那么多路了,我带你们去西溪坐船吧,好好放松放松。坐船当然是个好主意,爱人原来开过船,对它有感情,而我,正乐得偷懒呢。
船娘大约四十多岁,刚开始不怎么说话,问她要热水喝,她冷淡且笃定地拒绝了,说原则上不提供。我们便放下了端在手中的水杯,东张西望着,说起西溪的美,她很快打开了话匣子,幽默风趣且滔滔不绝。我们越聊越投机,再问她讨杯热水,竟爽快地答应了。她讲话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我好奇地问,你说的是当地方言吗?她朗声说,我这是当地普通话,方言你们一句听不懂的。
她说,她就是西溪当地的居民,曾以捕鱼为生,后来西溪建湿地公园,她们的村子拆迁了,西溪景区内的水系都被保护了起来,她赖以生存的活计做不得了,便加入划船的队伍,成了一名船娘。
收入应该不错吧?
我们工资都是固定的,一个月给多少钱,跟跑几趟活没关系的。
这么说你们是统一管理的,不是承包或承租。
对,我就是公司里的员工,跟上班一样的。我没文化,做不了别的。家里倒是不缺钱,拆迁补偿了好几套房呢,可什么都不做,这日子多无聊,还是得有点事做才踏实、快活。
正说着,对面遥遥地划来一艘小船,船上三五游客,如我们一样地怡然自洽。船夫稳坐船头,一手把着舵,一手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船娘高声向他喊话,用一口地道的方言,脆生生、圆润润地,船夫立刻向她喊了回来,是浑厚欢快的男中音。我们可是一个字也没听懂,但依然听出了其中的热情、亲和和随意。
小船驶进河汊深处,水面愈发青绿澄碧,柔波微漾,如纱似娟般轻盈且富有质感。我不由俯下身去,掬水在手,清凉、爽滑的感觉瞬间流遍全身,手掌稍一倾斜,它便珠玉般滑落,晶莹剔透又无限润泽。
在秋芦飞雪前,小船临时停靠,船娘让我们上岸参观游玩,时间半小时。景区解说牌上介绍,秋芦飞雪是西溪十景之一,周遭芦苇遍布,秋天到来时,芦花似雪。看到这里,我的眼前出现一幅漫天芦花摇曳的胜景,那是三年前在良渚遗址。当时正值秋天,大片大片的芦苇在风中摇摆,芦花萧萧,夕阳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的光晕。我立于芦花之下,耳边风声飒飒,眼前白羽茫茫,残阳如血,苍凉空旷之感顿生。
如今却正是芦苇最旺盛的季节,满目滴翠流碧,一派新鲜蓬勃向上的样子。行于小径之上,两侧芦苇没膝,绿树森森,脚下凉意渐生,心中清幽弥漫。随意行来,浑然不觉时光飞逝。
折身回船,船娘正静静地倚船而待,等我们坐稳,她利落地将船荡开,小船复又稳稳地滑进“水镜”深处。
三
西溪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里面河汊、池塘、沼泽、树林、草甸、名园古刹,应有尽有,水泊如棋似网,星罗密布,航道曲折迂回,两岸风物变化万端,带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但我第一次来时却没有这样的观感,甚至有一点失望。当时正值金秋十月,北方已经到处凝丹流金,西溪却什么都没有,它已然失却了夏日的浓烈,却还没有金秋的沉醉。河汊里,硕大的莲叶镶上了一圈枯黄,有的已经无力撑开巨伞,在阳光下苍白地翻卷着;柿树七零八落地摇着几片叶子,一枚枚金黄的柿子燃烧在枝头;百草依然繁茂,还开着各色小花,但已失了青春的色彩;旁逸斜出的杂树枝、水面不时泛起的粘稠泡泡……风景不可谓不美,但和我寻常所见的乡野深秋景致别无不同。何况,那次儿子没空陪我们,我和爱人两眼一抹黑,进了园一通瞎逛,走了许多冤枉路不说,好多景点根本没走到,天完全黑下来时,我俩还没找到出口,彼此都有些气急败坏,属实破坏了游玩的好心情。
后来又几次来过西溪,一次比一次感觉好。今天水上赏西溪,感觉尤其好。坐在船舱里,你可以什么都看,也可以什么都不看,自自在在地随着船轻摇慢晃,大大方方地虚度这许多光阴。“放舟直入波深处,水鸟窥人元不惊。”“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古人的诗句随着潋滟波光,一句句冒出来。小船悠悠,河水脉脉,青草萋萋,似有一双无形之手在淡抹轻匀,所到之处,皆如诗似画。
船娘依然在不遗余力地推介:西溪无论你什么时候来看,它都是美的,虽然我们天天生活在这里,已经觉不到它的美,但我知道它是美的。呵呵呵,我闭上眼睛轻轻地呼吸,心里在说,你不必费力推介,我已经被它俘虏了。
奇怪的是,这天并非周末,但平日工作忙碌的他们俩,竟一直没有电话,尤其儿子,电话始终安安静静的。在这纷繁忙乱的俗世里,我们竟偷得了半日闲暇,暂时忘却营营,一心一意荡漾在这仙境般的美景里,净水洗心。
景区里有一面巨大的黛瓦粉墙,上写五个大字:西溪且留下,非常符合我此时的心境。相传,这五个字最初是宋高宗赵构说的,他南逃来到西溪,被此处美景所迷,希望可以在此长留。当然,依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应是后人附会的,但这里却实实在在地衍生出一个留下镇,一方百姓在此繁衍生息,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西溪的热爱,就像这位美丽的船娘一样。
我用手机频频定格着眼前的一切,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留在这里,留在美景里。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西溪,且留下。

姐姐说的太对了,人只有静下来,才能欣赏出景色的优美。那几天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感觉,偏坐船游西溪的那一会儿让我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痴叟老师的文有很深的生活积淀,每每读来都很受益。问候老师安康。
很可惜,又错过了一次与落雪杭州见面的机会。佳作阅读。
西湖和西溪我都去了多次,但始终找不到好的切入点,这次水上游西溪,算是小小地弥补了我的一点遗憾吧,今后还会再去的,或许最终能找到感觉,写一写我心中的西湖和西溪。问候大哥夏日安好。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西溪且留下,这五个字富含深意,很耐咀嚼。
船娘态度的前后对比,让人忍俊,谁不说咱家乡好,都喜欢听人说自己的家乡美呢。
谢谢老乡暖心留评。
看过文章后,我眼前浮现出西溪的美景和作者一家人相聚的和谐、温馨的画面。
这篇游记语言优美,情感细腻。美得让人一塌糊涂!
问候落雪,旅行愉快!

那个船娘前冷后热的态度,确实给了我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