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勿忘“农本”(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勿忘“农本”(随笔)


作者:笑青 童生,53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4发表时间:2023-07-21 20:48:16
摘要:农业为立国之本,我国历代都有重农、悯农的思想,并制定战略发展农业生产,那么如今如何保证我们的饭碗“紧紧端在自己手中,并且保证都是装我们自己的粮食”?

作为农业大国,我们都会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也都明白粮食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可是,在当今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现实中,人人都想法设法往城里跑、挤破脑袋去大城市和经较发达的地区挣得一席之地,造成许多乡村成了“老人村”、“空巢村”,“留守村”,无数的良田被荒草覆盖,无数的房屋倒塌,再无“鸡犬相闻”的喧嚣、“荷锄伴月归”的温馨、更看不到孩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和谐景象了。大部分村庄,村外是一座座新盖起的高房大屋的院落,但是却大都是铁将军把门,待走到村里中间会发现一胡同一胡同的旧房子就那么默默地矗立在那里,破败的院门、长草的墙头、斑驳的外墙,几近倒塌的房顶无不透漏着无奈、伤心和期待。
   我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反映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赖农业生产,政权的稳固也要以农业生产为保障,这在古代靠天收的时候尤为重要。一有荒灾年那更是朝野上下的头等大事,因此如果遇上了风调雨顺好收成的丰年,举国上下自然要庆祝歌颂。例如《诗经周颂》里的《丰年》篇写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这首短诗既是一首赞美诗,也是一首祈祷诗。它用古朴而典雅的语言表示了丰年多收获了黍稻,粮谷万石仓满,人们于是做美酒、做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感谢并祈祷神灵继续普遍降福给人民的欢乐场景。诗中谈到粮谷之多,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也确能反映当时相当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十千维耦”(《周颂·噫嘻》)式的大规模的奴隶生产定使粮食产量非常可观。祈神降福,虽是源于因生产力低下不能抗御自然灾害而功利地祈敬神灵而形成的宗教观念,但其中也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这种时祭,不仅是王朝的政事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也反映了淳朴可爱的古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远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农业,就有了农本即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经济思想和论断。“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以及“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的说法,无不体现了我国历代都有重农、悯农的思想,推行“崇本抑末”“重农抑商”的利农政策。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小儿在刚能牙牙学语的时候都是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开始幼教启蒙教育的事实,更彰显了农业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历史上“井田制”“商鞅变法”“摊丁入亩”“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均贫富,等贵贱”“均田免粮”“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以及一有战争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土地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据此,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村,党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直至在改革开放政策下施行的土地生产责任制等,都充分说明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定海神针”,粮丰国强,粮安天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粮不稳、无粮则乱”的社会现实问题,不都是在显示农耕一直在华夏六千年的文明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吗?
   在曹植作《嘉禾讴》“猗猗嘉禾,惟谷之精。其洪盈箱,协穗殊茎。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庙堂,以昭厥灵”中,他用咏物抒情的方式首先赞美了嘉禾繁茂的样子,最后说用这种丰收硕果祭祀祖先。嘉禾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蹭种在久远的西周,也生在当今的魏国,也依然种植在今天,并且像袁隆平一样,无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土地是有限的,科技是无限的”理念,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优质高产的粮食新品种,以保证中国人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可见,古往今来,粮食始终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我党站在“国之大者”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深刻指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动阐述了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
   我们知道地球的地貌是“三山六水一分田”实情,而我们十几亿人口才具有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历经千辛万苦的艰难努力,才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但是我们仍要清醒的意识“国之大者”、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再多的钱也没用。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经济化、数据化时代,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那么“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如何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在遍地高楼大厦、到处开发区、无处不工厂不公司的“夹缝”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我们必须面临,并且必须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让农民种粮有盼头,严守耕地红线,为农业装上“中国芯”,“中国粮仓”必将更加殷实,“中国饭碗”也必将更加牢靠,我们的乡村也必将呈现一派生机盎然、五谷飘香、家家幸福、户户欢笑充满魅力的文明新村、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之福地。
  
  
  
  

共 22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深刻地探讨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样一个自古到今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诗经》等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很多与农业有关的诗句,而且历史上很多执政者也在农业上多次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即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上,农业的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可见农业发展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是中国的耕地并不多,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以世界上9%的耕地养活了人口最多的中国人民。可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让好多农村成了“老人村”、“空巢村”,“留守村”,土地荒芜,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我国当前这一重大问题,分析其原因,阐述其危害,并呼吁政府必须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7-21 20:49:53
  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随笔,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笑青        2023-07-27 20:29:39
  感谢老师美评鼓励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7-21 20:50:51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农业发展是根本,不能厚此薄彼,应该齐头并进。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笑青        2023-07-27 20:30:03
  感谢老师同感!
3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3-07-22 07:17:14
  以农为本,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之所以存在目前情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它一定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农业必然会被另外的形式重视起来。作者忧国忧民,值得尊敬!问好!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复3 楼        文友:笑青        2023-07-27 20:30:36
  感谢老师的阅读和留言鼓励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7-26 07:11:05
  民以食为天,不忘农本,写得真好。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笑青        2023-07-27 20:31:11
  谢谢老师阅读和美评鼓励!
5 楼        文友:笑青        2023-07-27 20:28:52
  感谢编辑老师美编和鼓励
吾手写本心 结交同路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