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旧时光】移动的夜空(随笔)
我静静地矗立在车厢过道,城市的霓虹就在眼前。我端详过茫茫戈壁的寂静,但从未如此认真地远看一座城市,在列车上。
明明灭灭的灯火,闪烁点点星星,五颜六色,像散落的珠光宝石。我不明白我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平静?忧伤?抑或坦然?我坐下来,转过脸,看向另一侧窗——漆黑。我又站起来,重新矗立在窗前。灯火越来越近,很美丽,像绽放在夜空的烟花,像一座装满了爱的城堡,像一颗明亮的眼睛;很清冷,像落了一整夜雪的晴朗的清晨,像阳光打在冰棱晶上,像泪水滑过脸庞。那一刻,我仿佛历经千山万水,沧海桑田;我仿佛暮然回首,云淡风轻。如果说蜕变也会在一瞬间,我觉得就是那一刻。
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精神故乡,在哪里?此时此刻,我和这座城市,不知道谁才是艺术家。如果它是,我觉得我应该和它保持距离,远到客观的距离;如果我是,我觉得它应该包容和理解我,包括我的局限,我的主观。但是,有个前提,我们彼此真诚,彼此坦率。不绑架,不设限,我们应该有同样的精神追求。
一架飞机,一闪一闪地,冉冉升起。几秒后,又一架。一样的角度,同样的方向。我不知道它们将飞向哪里,目的地在何方。也不知道飞机上的人,是否也和我一样,仔细端详这座城市。他们的心头是否晴朗,嘴角是否上扬,他们牵挂的人是否如意和安康。对我来说,这些都无关痛痒,我不该关心。我应该专注地看这两架飞机如何点缀了眼前的夜景,它们让璀璨更加灵动,这样的灵动会不会装饰我的梦。呵,人的自私,总是无处不在。
一切都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视线范围内的璀璨夜景越来越小,越来越具体: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未完工的高楼大厦、歇息了的塔吊、城市郊区的院落、寻常百姓家的灯火、整齐划一的街灯、布满街道晚归的车辆…
果然,距离要有。
列车员开始张罗了,提醒那些要下车的旅客到站了。到我这儿,她说你都收拾好了呀。我说,是,我一直醒着。我和她擦肩而过,她又去叫别的熟睡的旅客了。
大概,很长一段时间,我会记得这个夜晚——璀璨和忧伤。我像个艺术家一样,或者,我把它想像成了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