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流年】一路筑梦(散文)
那日她说,在国外求学的儿子要将她出版的书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那天看到她写的文章里,写到和离别两年的儿子一起去探望双亲的字里行间,满是儿子对养育他长大的姥爷和姥姥的关爱和牵挂。我写下:“说实话,真的看得泪眼模糊。我们的父辈就是如此,纵使忘记了全世界,仍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们,纵使自己过得太辛苦,也不愿意麻烦孩子们。你家儿子的懂事让人欣慰,相信,这份祖孙情,会感天动地,让老人的身体慢慢好起来,如他所想,所愿。祝福!”
她送我的书,我一直放在书桌上,脑子有空洞时,就翻一下,我曾说过,一定要写一篇读后感。
我们结缘在江山流年,她毛遂自荐成了流年社团的评论员。我们总说,评论是一个社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再好的文章,没有得到共鸣,也很难留住作者。而评论员,则像一块温玉,用默默的付出,来为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付出自己的贡献。她刚入职评论员时,我有幸成为她的师傅,手把手教她如何评论。她自我调侃说:你这徒弟有些愚钝,够你头大的,要不退货吧。然后紧接着又说:我自己琢磨一下,晚上交作业。我则回复说:万事开头难,有问题咱们解决问题哈,不怕。
她慢慢熟悉了评论的操作,欢喜地说:跟着师傅走没错。我们才有时间谈评论之外的事,真是越说越亲切。我们同年出生,生日仅相差一个月,我们的孩子也都是零零后,有着极为相似的成长经历。这时一说到家庭、教育,我们都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句地聊个不停。我当时还想,之前总以为我可以鼓捣出记录孩子成长的公众号,已经实属不易,但听她所言后,我则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还一下子说不出,是一种好似茅塞顿开,却又多了一层窗户纸,我总感觉有收获,却像一个貔貅一样,光吸收,却又说不出。
她说,有一本书写孩子成长的书马上出版,我真有些好奇,这个刚刚步入文学圈一年多的新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尤其她那犹如“别人家的”一般优秀的孩子,会不会如我之前所听到的,其实,我们家长没有做什么,只是他自己努力而已呢?!
书出版后,我有幸成为第一批阅读的读者,可以说,我好几年没有这样认真地阅读一本书。我还会习惯性地帮她捉几只小虫子,瑕不掩瑜,我读后的第一感,是读这本书很及时,流动的文字描绘出太多的场景,里面的流转的故事情节,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一位严格到苛责,自诩是后妈的妈妈,和一位自律、向阳、积极、勇敢的儿子,在漫漫成长路上,携手一起,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我最大的感受是:她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她如此,她的孩子也会同样。
我也曾用数百万字记录孩子的成长,我自认为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付出的绝对比文字所承载的要多得多。但孩子并不如意的高考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地刺入我心的深处。乃至孩子步入大学后的境遇,一直是我心中的隐痛。我不知道到底哪一个环节有了问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读她的书,我总会不由做对比。
她也在记录孩子的成长,但呈现的载体,是一起骑行路上的所见所闻,是艺多不压身的二胡、书法、素描、唢呐、摄影,是一本本主动阅读的书籍,是母子俩各抒己见的激烈争执,是一个又一个学习阶段交出的满意答卷。待时机成熟,她信步走上书写路,厚积薄发地叙说着儿子的成长,她未做任何修饰,却以小见大地道出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她,这位平凡母亲的大智慧。这种感觉可以类比《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每读一个段落,都会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诸如,我们也曾相伴骑行,从我家到高铁站不过十公里的路,我们骑行几次就放弃了,而她,却陪伴儿子骑行上北京,上张北草原,还为了去“得一”书店读书而多次从榆次往返太原。看到他为了读书而付出的辛劳,我却惭愧地看向满满当当的书架,我从不考虑价钱而购买的书,齐齐整整地放在书架上,或许因为供过于求,他一直没有阅读的欲望,书搬来搬去,至今还有未拆封的。书中的世界再精彩,又有何用?这就好似是妈妈的唠叨一样,空有老母亲的一腔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热烈回应。当初只顾得想方设法引诱他去打开书籍,而却没有意识到,其实问题出在这一股脑的覆盖,将他原本还在的读书兴趣,隔绝在密封罐中,慢慢失去氧气而悄然消失。
还如,她对儿子很是严厉,当儿子没有正确使用电脑时,她甚至摔坏了价格昂贵的电脑,以为了让儿子认清错误所应付出的代价,凡事亲力亲为是她的做事准则,应该让儿子去做的,她绝对不会干预。如此,她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已然形成习惯,并且懂事地把家人的付出看在眼里。我想,孩子懂事并非家长一股脑地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这做那,而是在漫长的成长中,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他去做,心狠手辣地看着他一遍遍尝试,而绝不给予援助。我意识到孩子需要学会做饭,所以厨房任他驰骋,也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是他的事情,自己的东西自己收纳,故而他从未忘带过书本和作业,没有丢过钥匙和饭卡,但诸如衣物的洗、收、分类等活,却想当然地帮他做,直至异地上高中,到高考前,还会操心他的宿舍东西多,乱不乱。乃至孩子上到大四了,仍会在他放假后,下意识地去行李箱翻脏衣服,听到孩子说已经在学校洗过了,竟难以置信。
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的琐碎细节,在她的文笔呈现下,却让人领悟到其中的大智慧,真正的教育,并非撇去苦累的枯燥快乐,而是切实体悟到人间冷暖,人生五味后的热切期盼和倍加珍惜。如此,才会感觉到做家务是快乐的事,体育锻炼的汗水是那么恣意盎然,才会想要学做饭,才会用感恩的心来珍惜得到。
可以从德智体美劳,也可以说从衣食住行,她把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像一个用耐心、爱心编织的大网,使得她的儿子畅游其中,待积蓄够能量,一朝求学异国,并坚定学成回国的初心。
她在本职工作做得极为出色,八小时之外,抛开丈夫工作忙,独自带娃的辛苦,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锻炼,徒步、骑行、跑步、瑜伽,这些我们或多或少参与过的体育运动,对于她来说,是选择了,就必须做好。而她的孩子也同她一样,她“狠心”地骑着自行车,让儿子跟着跑,被同事说是后妈,她鼓励儿子学打篮球,用规范正确的动作来保护自己的行为,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没有做到。总以为跟着小伙伴们一起打,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总在受点小伤后就轻易放弃,而不思考到底是因为什么。
她一路征考:铁路线路工程师、全国健身瑜伽五段段位证、高级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写作两年就拿到了中国作家在线网签约作家,《天涯诗刊》副主编、晋中散文协会理事的好成绩,在流年社团投稿25篇,精品10篇,书写铁路工人的《最可爱的人》一文,阅读量超过25万。
我们的孩子都处在大学教育阶段,我也曾想回望总结一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成败得失,但孩子上了“大五”,这一切还停留在意识的阶层,而她,想到就做,哪怕是一个文学圈的新手,也真似初生牛犊不畏虎。
她在书籍结束语中这样说:愿所有的妈妈能放眼未来,抓住当下。从自我做起,勤学苦练,在学习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她的《淘气儿子的成才路》,正是很好地诠释了家庭教育的成功,到底在于什么?!于我则像云开见日般,让久违的阳光,照进我郁结太久的心房。我可以勇于直面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想到,却没有做好的事情。就好似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遇到了病虫害就轻易放弃了,现在则有了不管遇到什么,就应该踩在植物生长的规律上,有序、有节、有度、有力地向前行。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去沉浸在过去的遗憾中,应该利落放下,挣脱禁锢,而轻装前行。如此,我们过去所走过的路,才会成为化作春泥的落花,让我们的未来更饱含希望和热情,我们所将走的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她是流年社团评论员的普通一员,却也是坚持最恒久的一个。即便是意外摔伤期间,还会坚持评论;即便是大家都多多少少有所懈怠时,她仍如初般,书写,评论。她的评论从不是一番好话的繁衍,而是带着她人格的光辉和温暖,来诉说看文的收获,真心的领悟,和作者做互通有无的良好互动。她的评论很真性情,仿佛透过文字,可以看到她灿烂的笑容。在流年社团,微笑美女当属春光姐姐,而她则是灿烂笑容的第一美女。把自己的真诚浸润在文字中,那么文字也变得有情有义起来。
说实话,我很羡慕她,用她的勤奋和智慧,高效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统筹安排,她去了我想去的西藏,漠河,她始终骑行在路上,她对工作忙碌的丈夫默默做出最有力的支持,她对双亲的照顾和关爱,对远在异国留学儿子教育的所有细节,都不似我们停留在架设伏笔的阶段,而统统做到落地有声。
这干脆和爽朗并未呈现出一丝丝的强势,而是若春雨一般,持续又默默地温润着她的小家、大家,她身边所有的人。工作中,她作为一名铁路工人,保护铁路运输安全,把每一名旅客的平安抵达作为至高目标;生活中,她作为一名铁路工人的女儿、妻子,一个00后儿子的妈妈,她更是用实际行动很好地履行了亲人间的职责;在她新开启的文学路上,江山,流年,她在读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发散着文字的真情和温暖,和我们一起共同追梦江山。
她叫段晶平,是段家最小的女儿,她笔名疏影横窗,是指影子映在窗户上的特殊美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母亲和孩子,就是一对投影,她和儿子的相处,成就了一幅流动向前的极美长卷。我很有幸,在流年与她相逢,并如愿写下曾许诺的文字,用打开的疼痛,来铭记我和孩子共同的成长。于是,我把那本封面为牵着绳索两端行走的母子的书籍,放到了儿子书桌上。我想,待他回家时,翻开这本书,或许也会像我一样,有很多很多话想说。
这并非一本书写别人家孩子的故事,而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真实写照,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走没有走到底的路,然后再继续走下去。
我的师傅是用心的师傅,最有大爱的师傅。在流年能和师傅结识是我最大的财富。
感恩师傅一路相伴,感恩师傅带我上路,感恩师傅美好的文字。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文章中的疏影也是一位同样优秀的母亲,在真真的娓娓述说中,疏影的形象鲜明生动。她的为人,她对孩子的教育,她做事的专注执着,每一样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的流年,真是一方风水宝地,有这么多了不起的人。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