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买书搬书记(散文)
一
自从喜欢上文字,便爱上了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人喜欢网上阅读,而我更喜欢书本阅读。记得教授读写技巧的安妮∙曼根说,和电子阅读相比,纸质阅读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沉浸式体验。就我个人而言,感同身受,对她的观点深表赞同。
我喜欢沏一杯茶,手里捧着一本书,或闲逸地坐在沙发上,或端正地坐在书桌前,或慵懒地靠在床头边,抑或把自己放在阳台的一把躺椅里,慢慢地翻开书,一页一页阅读,一股股墨香在空气中袅袅升腾,一缕缕茶香在空气中盈盈漫漶,时光变得那么美好,那么温馨,那么恬静,读着读着,我的心会慢慢地沉静下来,进入一种悠远唯美的意境,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和读书的氛围。
而在网上阅读,感觉则截然不同,那天我心血来潮,想在网上阅读孙犁的散文,但每读一小会儿,不是蹦跳出一则广告,就是闪现出一幅付费拷贝的提醒画框,它们就像小丑一样,在我的面前做各种表演,太多次的干扰和中断,严重影响了我读书的心情,甚至让我丧失了阅读兴趣。我在心里暗暗思忖,如果自己手里有孙犁的散文集这本书,就不会受到这种肆无忌惮的干扰,因而,渴望买书的心情愈发强烈。
在异国他乡,很难买到中文书。我去过不同的城市,走进大大小小十几家书店,这些书店清一色,陈列在书架上的,都是用英文字母写就的英文书,看不到一本中文书的踪影,不免让我感到失望,感到怅然,真想让亲戚或朋友从国内给我邮寄一些中文书过来。但转念一想,如果从国内邮寄的话,邮费比书的价值要昂贵的多,有些得不偿失,遂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电话中,和母亲说起在这里买不到中文书的苦恼和惆怅,母亲知道我喜欢写作,只听母亲在电话那头说,你工作那么忙,还经常加班,够辛苦了,下班后好好休息,费那脑筋做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心疼我,但她不理解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对书的迫切渴望,我也不再和她说起买书难的事了,因为她并不理解我的苦衷。
没想到,过了几天,我打电话给母亲,电话那头说:“艳,我在街上看到四大名著的精装版,我给你买回来了,下次你回国的时候,带回去。”放下电话,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知女莫若母,母亲嘴上虽然不支持我读书写作,但她还是用实际行动在支持我读书的爱好,我也知道,那一套精装的四大名著价格不菲,一向节俭的母亲会舍得花费那么多钱购买,完全是出于对女儿的一份深沉的爱,这也是天下母亲的共性,只要儿女喜欢的事,都会牢牢地记在心里,而且尽自己所能去满足。
二
2017年回国时,母亲还住在熊岳金灿花园,母亲问我,最想去哪里?我答:“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书店。”母亲说,相比较的话,熊岳的书店太小,鲅鱼圈的书店大一些,于是,我们舍近求远,来到了鲅鱼圈的新华书店。
这是一家很气派的书店,环境清幽雅致,一排排一列列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小说、散文、名人自传、诗词、中外名著等各种文学书,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到这些书,我感到一种久违的欣喜,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又亲切又感动,这些中文书,在国外踏破铁鞋无觅处,不由自主快步奔到一列列书架前,一本本看,爱不释手。在书店靠北墙的一排书架上,我看到一些线装书,枣红色的书皮,古雅精美的图案,银白色的棉线装订,漫溢着浓郁的古意,捧在手里,仿佛能嗅到古人的气息,似乎诗意在潺潺流淌,情不自禁买了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古文观止等线装书,又走到散文陈列的书架前,买了雪小禅、白若梅、李娟、林清玄等名家的散文等,恨不得买下这个书店所有的文学书,最后付款的时候,收款的女店员以惊奇的目光看着我,她可能很少看到有人一下子买这么多书,我这才意识到似乎买得太多了,因为装了满满三大袋书,走的时候,那位店员满眼笑意,说了一声“再见!”,她一定希望我再次光顾书店。书是比较沉重的,每一袋都差不多十多斤重,往家走的时候,母亲帮我提着一个袋子,我提着两个袋子,真是买书容易,提书难。
走出书店,我建议打车回家,但一向节俭的母亲不同意。她的理由是,鲅鱼圈给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卡,她可以享受这份优惠待遇,也就是说,她坐公交车不花钱,而我坐的话,两元钱,打车从鲅鱼圈到熊岳差不多要几十元的车费。说心里话,这么一点钱,和我目前的工资比较,微乎其微,但对于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母亲来说,就不一样了,习惯坐公交车的母亲感觉,打车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浪费。常言说,孝顺,不仅是孝,还要顺,所以我只有顺从母亲,尽管我心里很想打车回家。但我又不忍心让母亲替我受累,我问了一句,去熊岳的车站远不远?母亲回答,不远,就在前面。母亲的话,让我略感欣慰。
鲅鱼圈是新建的海滨城市,我出国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个村庄,如今村庄完全消失匿迹,一个崭新的繁华城市横空出世,一座座高楼大厦取代了原来低矮的民居,一条条宽敞明亮的柏油路替换了原来狭窄的土路。
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我们沿着人行道继续前行,蝉鸣声声,鸟鸣阵阵,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如果不是手里提着沉重的书,和母亲漫步在这条林荫路上,该是多么舒爽和惬意!
“卖桃了!又大又新鲜的桃!”这时候,耳边传来叫卖水果的声音,我循着声音望去,看到前边不远处,一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下,站着一个中年的女子,在她的身边,停着一辆三轮车。待走近时,看到车上装有半车水果,有粉里泛着红的桃,有黄灿灿的杏,还有红里透着紫的李子,色彩缤纷,姹紫嫣红,秀色令人垂涎欲滴。自小在水果之乡长大的我,哪里受得了这鲜美水果的诱惑?不自觉买了六七斤的水果,当母亲把水果接过去的时候,我这才意识到,母亲手里拿着不只是水果,还有一袋沉重的书,我准备从她的手里接过盛装水果的袋子,她执意不肯,说我已经拿着两袋子书了。心想,因我的考虑不周和任性,让母亲替我受累了,不禁心生一种愧疚感。
终于到达了车站,我们坐上了去熊岳的车,车上的人很多,因为我们是中途上车,车上座无虚席,母亲和我站在过道上,我看到母亲把水果和书用一只手提着,另一只手扶着旁边的车座靠背,当车启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母亲的脚步明显地踉跄了一下,差点跌倒,我想扶她一把,但我的双手被书占据,一时腾不出手,好在母亲最后站稳了脚跟。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多么希望能有人给母亲让一下座!但是当今这个时代,不是我们小时候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年代,所以我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只是心疼母亲。
这时候,坐在我们身边的一位娴雅端庄的女子站了起来,对母亲说,阿姨请坐!母亲说了一声“谢谢”,坐了下来,一股暖意在我的心里缓缓流淌,我向那位女子投去感激的目光,她让我看到了雷锋精神依然赓续传承。
母亲坐了下来,把书和水果放在她的膝盖上,像宝贝似的用另一只手轻轻搂着,她向我摆手示意,让我把手里的两袋书递给她,她一并拿着,我冲她摇了摇头,我不想让她再受累。
下车后,母亲走在前,我在后,我们穿过一扇半敞开的雕花铁门,进门后,沿着一条小路行走,一道高高的砖砌的红色围墙,将一片小区的一座座楼房与外面世界隔开,靠墙处,看到一株浅紫色的木槿花正在盛放,妩媚妖娆,而道路的另一侧正处于施工状态,一道深深的壕沟内,铺排着一段段粗大的圆筒形的白色下水管,我们走的小路坎坷不平,迤逦蜿蜒,母亲提着沉重的书和水果,走在这样崎岖的路面上,明显有些吃力,但她的步履依然铿锵,源于她内心的一种爱的信念。她忍受着炎炎烈日的炙烤,手里提着沉重的书和水果,为了女儿,她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可是我为母亲又做了什么?心里不免感到羞愧。
三
准备返程了,开始着手整理行李箱。装箱的时候,真让我感到有些头痛,因为买的书太多了,不只有在鲅鱼圈新华书店买的书,还有网上购买的书,以及母亲为我买的四大名著,对我来说,每一本书都像珍宝一样贵重,每一本书都舍不得留下。按照国际航班的规定,一个旅客可携带两件行李,一件行李箱的重量,不能超过二十五公斤。
为了避免超重罚款,母亲给我拿来称体重的称。面前是两只大皮箱,需要把所有的书、新买的一套套漂亮的裙装,以及其它的一些物品全部装进去,装箱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两个行李箱装的满满的,都已经达到了重量的极限,但还有一些东西未能装入,最后只好留下了一些衣服,在我看来,书比衣服更贵重。
哥嫂开车送我去火车站,车停在楼下,母亲送我到楼下,望着母亲依依不舍的眼神,我的眼里盈满了泪水。告别母亲,来到熊岳火车站,哥哥提着行李箱,拾阶而上,在火车站候车室的入口位置,就是行李安检处,哥哥将两个沉重的行李箱放入安检的通道上,我向车站服务人员出示了我的车票和证件,从行李安检旁的人行通道步入候车室,我原来希望哥哥嫂子能够送我上火车,但没想到,一道安检通道,将哥嫂隔绝在外,他们隔着安检的检测器,向我挥手道别,那一瞬间,我的心情变得特别低落,感到非常无助。
熊岳站是一个很小的火车站,通常火车在熊岳车站停车的时间只有三四分钟。我坐在候车室的座位上,扪心自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能提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顺利登上火车吗?感觉有些困难。
当时是晚上十点多钟,候车室内,灯光昏暗,一些人坐在座位上等车,他们气定神闲,神态悠然,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和旁边的友人谈笑风生,他们大多数只背着一个双肩包,少数人身边卧着一个小小的精致的行李箱,只有我的面前,伫立着两个硕大的行李箱,此时,就像两座大山一样横亘在我的面前,我的大脑开始飞速旋转,我现在该怎么办?
我看到候车站内有一个小卖店,我灵光一闪,决定买两瓶矿泉水和一些零食,顺便打听打听情况。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阿姨,我让阿姨帮我看一下行李,阿姨点头允诺。我来到靠墙处的小卖店柜台前,店主是一位梳着短发的中年女子,穿着得体,面容清秀,妆容精致,我买了两瓶矿泉水和一袋面包,付钱的时候,我问她,车站有没有服务人员帮着提行李箱,我可以付费的。她说,她可以帮我,问我乘坐的车几点发车?我告诉她半小时后,她说,到时候,她会过来帮我。听了她的话,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
马上就要检票了,人们已经站起身向检票口的方向走去,还不见大姐的身影,我心里有些焦急,怕她临时变卦,就在检票前两分钟,终于见到了她的身影,只见她的手里推着一辆平板车,快速走到我的面前。当她提起行李箱往车上放的时候,问道:“你的箱子里装的啥,咋这么沉!”我答“书”。大姐听了,好奇地问了一句:“你是学生吗?”“不是,我早毕业了。”我看到她眼里闪着疑惑的目光,接着,她又问了一句:“看你文质彬彬的,是老师吧。”我嫣然一笑,摇了摇头,告诉她,我只是爱好文学而已。
这时候开始检票,大姐站在我的身后,推着我的行李箱,我们走出检票口,火车还没过来,她问我坐的是第几车厢,我告诉她第七车厢,她说,还要往前走一段。大姐和我边走边聊天,我问她姐夫是做什么的?她的眼神立刻黯淡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说道,他几年前因病去世。我问她家里还有什么人?她答道,只有一个儿子,现在正在上大学,已经念大二了,她在车站卖货物供儿子读书,说到儿子,她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散发着母亲圣洁的光辉。
火车的一声长笛,划破了夜晚的寂静,站台上等车的人,变得沸腾起来,人潮涌动,像一片片飘动的黑云,车缓慢在行进,人们的脚步也跟着火车在移动,当车停下来后,大姐和我又往前小跑了一小段距离,我上了车,大姐从车下快速把行李箱递给我,当我把钱递给她时,她拒绝了。她说,这钱她不能收,她最羡慕的就是读书人,她让我好好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时候,火车开始启动了,本想把钱扔到车下,但感觉那样做不礼貌,我和大姐挥手道别,大姐站在车下,向我不停地挥手。短暂的接触,却留下心灵永恒的感动,我感觉行李箱内的书上,携带着大姐手心滚烫的温度。
四
上车后,由于行李箱太大,不能放在行李架上,只好把行李箱放在卧铺的吃饭桌板下,并排而立,好在这个车厢的其他乘客没有意见。简单洗漱,上了中铺,上铺是一个小伙子,也是熊岳人,我的手机上不了网,小伙子非常热心,愿意分享他的流量给我,淳朴又善良的乡亲,留下的是一路的感动。
清晨时分,火车到达了北京站,看着两个硕大的行李箱,我又有些犯愁了,如果从站台到出口处,一马平川,我可以推着行李箱,但如果有阶梯,我如何提得动这两件沉重的行李箱?大巴车站在哪个位置我都不知道,又如何坐上去飞机场的大巴车?一道难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
下车时,我询问乘务员,是否有大客车通往飞机场,是否有人帮助拿行李箱。那位甜美秀气的服务员听了我的话,告诉我,车站有小红帽帮着送上客车,她愿意帮我联系小红帽,我一听,喜出望外,真没想到,北京车站还有这样周到的服务,先前所有的愁绪都化作了一缕青烟,瞬间烟消云散。
我下了车,乘务员帮我递送行李箱,告诉我小红帽一会儿就到,我向她道了一声“谢谢”,站在站台上等候,不大工夫,看到一顶小红帽在远处飘动着,我向他摆摆手,小红帽径直朝我飘了过来,他个头不高,穿着一件红马甲,戴着一顶小红帽,面容慈善,当他确定我要去机场客车站后,伸出手来,接过我手里的两个行李箱,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健步如飞,我需要加快脚步,才能跟上他。
我问他去机场的客车站远不远,他说,出了火车站,走几百米就到了。有他在,感觉分外轻松,两手空空走在他的身后,我感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快意逍遥。
他一路上,脸上一直绽放着如花朵一样灿烂的笑容,我想,一个人的面目表情,折射的一定是内心的镜像,他脸上展现出的快乐神态,一定源于他助人为乐的快乐心态。从站台到出口,要经过长长的通道,中间还有上下楼梯,好在有他在前边引路,并帮我拿着行李箱,要不然,我一个人拿着两件沉重的行李箱,不但吃力,而且还有可能会迷路,因为这悠长的通道,对我来说,就像迷宫一样扑朔迷离。
出了火车站,沿着站前的街道,右转,前行四五百米处,有一条街巷,沿着街巷走进去,就是一个小小的客运站,他帮我把行李箱放入车底部的货厢里,然后挥手和我道别,我向他道了一声“谢谢”,我上了大巴车,坐在车上,看那顶小红帽渐行渐远,那飘动的一抹红,是中国红,是那么生动,那么耀眼,又那么鲜活,在我的心里,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红色印痕,如冬天的一缕暖阳,温暖我的心空,似暗夜的一道亮光,照亮我的前程。
大巴车开始慢慢启动,北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从身边快速掠过,经过五十分钟左右的车程,最后到达了首都国际机场,司机走下车,帮着从货运箱里取出我的两件行李箱,我推着行李箱,走入机场大厅,办理好托运手续,一切尘埃落定。
飞机载着我,载着我的书,飞跃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来到了异国他乡。到家后,我把一本本书从行李箱里取出来,整整齐齐齐地摆放在靠墙的咖啡色的书架上。
如今,当我每次从书架上取出其中的一本书,我能感觉到,书依然是温热的,不管时间过了多久,我都能触摸到书本携带的手心的温度。我的脑海中会自然而然浮现出一幕幕场景:有母亲提着书爱意绵绵的身影,有大姐用平板车推着行李箱温情脉脉的场景,还有小红帽双手推着行李箱铿锵有力走在路上的情景……一幅幅画面交错闪现,就像电影中的一帧帧剪影,在脑海中不断回放,鲜活而生动,温暖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