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流年】时光书:是江山文学美(散文)
一
十五年前的八月,他站在群山之巅,挥手指向朝霞漫天处。当一轮旭日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他说,我们的文学网站,就叫江山文学网!
我看到他神情泰然,步伐稳健,目光坚定。他早已描绘好江山图景,他早已将自己多年未能完满的文学梦,无法抒发的文学情,一股脑儿倾注在江山。
我看到他的身后,深褐色的土地被万丈霞光覆盖,不绝如缕,涌动着,升腾起一波连着一波温暖的光。
他如灯塔一般,立在那里,所有的风景都无法比拟那一刻他的伟岸。山林里飞来的鸟,停在水边孤独的船,还有那片大地上即将破土而出的芽儿,都愿意跟随着他,步入更辽远的世界。
人间已有太多的雾霭,文学的世界已然灰蒙蒙的一片。他说,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建一个纯净的文学网站!无数个声音从四面八方飘来,回应着他……
文学集结号吹响。他说,江山文学网成立了!他的声音似有魔力,穿过层层叠嶂,无数个怀揣着文学梦想的草根作者如同受其感召似的,呼朋唤友,齐齐入了江山。
此后的十数载里,一个又一个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向阳而生。
一个纯文学网站,一个正文学网站,要在这个文学式微的时代生存下去,何其难?
这些苦这些难,他不是不知。家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但总是会有一群人,愿意与他一起向前行进。总有一群人,愿意与他一起共赴山海。
比如我们。
在江山文学网,我们创建了文学社团,组建了编辑评论员班子,随后,又将相识的文友一个个引进江山。
在一个地方写作,在同一个地方一起爱着文学——这是属于我们的最初最为纯简的愿景。
后来,我也来了,加入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者的行列——带着我的文学友人,围着篝火跳起舞来,唱起我的逐梦之歌。
二
他说,是江山文学美!我深信无疑。
不然,我怎么会堕入江山十二载,常记江山清音,沉醉不知归路?
这是他写给江山文学网的诗句,多年前的那个初秋,他站在岳麓书院一隅,面对滔滔湘江水,吟哦——
世有江山,然后有文学。
江山孕育文学,文学又让人识得江山之美。是文学美,还是江山美?
因为逝水流年,才有花开花落;因为流年逝水,才有潮涨潮生。
是江山文学美!
这段文字,从此便烙在了我的心上。
我将它们,一字一字刻在流年后花园“风来水榭”的石壁上,每看一眼,疲惫的心便会开出一朵明媚的花朵。再看一眼,舒爽的清风吹散阴霾,碧蓝天空下,我依然痴心不改,心境豁朗。
在逝水流年文学社团成立后的第二年五月,他加入了流年社团。
他说,我能献给流年的只有文字。
我说,只有文字就足够了。
于是,这些年里,他在流年社团发表了196篇文章,小说42篇,散文94篇,剩下的便是诗歌了。
在我眼里,他是全才。我喜欢他写的散文,散文的笃诚良知,在他的散文中能切身感受到,可他却说:“我喜欢旅行,因此码起字来也像旅行。时而在诗歌的溪边漫步,时而在散文的山头眺望,时而在小说的原野飞奔。这样的行走,久而久之,诗歌的溪流就能串联到散文的山脚,它们还能结伴到小说的原野去做客,而小说那辽阔的原野又能促进诗歌溪流的澄澈与散文山头的伟岸。”
我最喜欢他写的《繁花》,我写下:
人一辈子最难得、最可贵的是守住初心,初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小说女主人公一生坎坷,却对花情有独钟。花在她眼里,外形摇曳着灿烂、美丽、热烈、奔放的姿态,内蕴空灵、初心、素净、高贵的气质。
在那个特定年代,女主人公面对不公正的摧残倾轧时,能够从容行走于看似无望的岁月里,皆因她的心里有一条向上奔涌的花溪,那是一股向上的精气神,是她心中的“定海神针”。她始终抱着一颗花一样绽放的初心,坚守着繁花必将盛开的信念,将一朵朵童真的花儿种在自己的心里,期待有一天花香满园。
倾轧的时代结束了,她种了各式各样的花,生了一个李花一样朴实、雅洁的儿子,后来又有了一个灿若桃花的孙女儿,恰恰与小说开篇中她做的两个梦吻合。看似巧合,实则这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信念的开花结果。不管城市如何变化,她和全家人的初心就如盛开的繁花一季季绽放不曾改变。
她后来重拾绘画,将自己的经历幻化成一朵朵花瓣描绘成一朵硕大无朋的花,花心则是形似她和孙女的肖像。再一次告诉世人和自己:无论怎样变化,花心即初心不会改变。最后她举办画展,举办方让她为画展命名,她提笔工工整整写了两个字。文章里,作者做了留白,没有提及为何字。其实不用说,这两个字依然走进读者的心里。语言诗意富有美感,一股清纯芳香之气洇透全篇;情节前后连贯呼应,内蕴鼓舞安定人心的力量充斥字里行间。
这篇小小说,字数不多,却让我感动了好久,我把这篇《繁花》推荐给“蓝素电台”,主播朗读后,反响热烈。
他是个极为谦逊的人,明明满腹才华,却在面对文学与文学友人时,总是彬彬有礼。书生气质的他,一如他的名字“昕孺”,给人以温暖和光明。他对流年编辑的编者按极为喜欢,他说:“你们既是最好的编辑,还是最好的读者,读得仔细,编得认真,写得不乏真知灼见。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你们是文学的播种人。”
他的两篇小说《痴呆》《中国小脚》陆续荣登江山文学榜,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他好开心,说“这是最真实的声音,最珍贵的奖励。”我与他仅有一面之缘,但因文学结下的友情却深厚无比,文学的光芒照耀了我们,他每出版一本书,便会邮寄给我,打开书册,读他写在扉页上的句子,如他在诗集《原野》中写下的诗句:
你懂得它,便拥有它;
你不懂它,它依然在……
如他在寄给我的那本《我们注定会喜欢诗歌》书的扉页上题字:“诗歌会唤醒万物。”看着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江山文学网,是他的另一个精神家园。逝水流年,是他的心灵栖居地。这些年,他总是将自己的作品发到流年,不仅如此,他还将他的文友们带入了流年,如李健、谢宗玉、梦天岚、方雪梅、姜贻斌、沈念、孟大鸣、奉荣梅等作家。
他们的小说,散文,让流年社团多了更深的文学意味。他们的胸腔里,也迸发出和他一样的声音:写作是具有时间性的。好的文学作品能让时间重现,也能背负着时间,在现在或者某个未来的路口等待它的读者。感谢流年,他们为此已坚守了十余载,为了让那些属于文字的光芒一次次重现,他们以挚爱,以坚守,维护文学应有的尊严,令人感动。
是的,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我都会记得,在多年前的那个初秋,他曾说过,是江山文学美!
我深信无疑。
三
是江山文学美!
这是我在江山深耕了十二年,始终坚信的。
江山之路,我竟然走了十二年。十二年里,在这里,我和我的伙伴们深情地爱着文学,水边,廊下,庭前,我们说着文学,聊着流年。
她说: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在风和雪的邀请下,我于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成了流年的一员,从此与它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再也没有离开过,也从没后悔过。
她说:我的世界很小,文字是我心灵的伴侣,所以,我的世界又很大。在流年,结识很多热爱文字有温度的家人,我很满足,我很开心。
她说:我愿意把流年,比喻成“路上”,那么我来到流年,就是经历一场漫长的文字旅行。我的身体无法在路上,那么我的灵魂情愿上路。
她说:但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关注我们流年三个群头像的闪动。我想说的一句话是:流年你过去的艰辛与辉煌我没来得及参与,未来路上不管风雨我一定与你同在!
她说:流年,是一地的碎金,角角落落都是耀眼的欢喜。流年的编辑是一道风景,他们无私的付出和温情的话语都是流年史册上最美好的回忆,无论他们多忙,只要有事相求,得到的总是:好的,有事请留言,我一定尽量帮你做好。
她说:无论未来的路还会有多少风雨,只要想到流年,我就会有了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因为人生路上,不再只是我一个人,我想,至少还有流年,会一直陪在我的身边。
她说:身为流年人读着流年人的骄傲,自己不觉也骄傲了很多,流年人有一个闪光的焦点,大家都围着这个焦点聚拢,开成一朵灿烂的花,流年有许多感动,许多传奇,流年是大家心底共同的家园,珍爱和守护成了不约而同的心声,谢流年的每一位亲人,忘不了你们的情真意切,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
这一天的下午,这些声音又传到我的耳畔,那是自带魔性的声音,像是世间最动听的音符。我时常怀念这些声音,怀念那些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江山的人。我珍惜这些声音,珍惜十数载一直走在我身边的人。
她是“平淡是真”,二〇一二年五月注册江山,二〇一三年五月加入流年。在江山笔耕不辍十一年,将工作家庭之外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流年。为江山文学网成立十五周年,她书写了散文《一路筑梦》。实则,这段时间是她最忙的时候,工作家庭还有儿子,但她还是努力完成了这篇征文。
一路筑梦,风雨无阻。这篇散文所书写的对象是流年社团评论员“疏影横窗”。在流年,我们唤她“影儿”。去年经文友引荐她加入流年,后来成为流年社团的评论员,我安排真真带她熟悉社团,教她一系列的评论操作。于是,这两位女子便有了更深的交集,同样作为热爱文学的同龄人,同样是拥有零零后儿子的且深谙教责的母亲,在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文学友情。
流年人都知道,真真有位优秀的儿子“大树”,而影儿同样也是,更了不起的是,去年十一月,影儿根据儿子成长经历书写的图书《淘气儿子的成长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影儿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她那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爱笑的女子是有福之人,爱笑的女子从来都是将生活的苦难轻轻放下,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影儿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她经常行迹山水间,舒展双臂大声歌唱,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将淘气的儿子培养成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生物科学的中国留学生。
影儿更是一位有恒心的女子,自从成为流年评论员后,她一直坚持到现在,即便是在摔伤之后还坚持评论。文章越写越好,满满的都是生活的意趣。前几天复审,我一字不落地读完了影儿的散文《四点钟,您会说再见吗》,更能明白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之路的影响,有一位这样优秀的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妈妈,自然会拥有一位爱心满满的孩子。
在我眼中,她们是亲爱的伙伴,是优秀的母亲。
她是清鸟,从鸢都潍坊飞到江山,栖落流年。二〇一三年七月她在江山注册,很快便从作者、读者,评论员转换为编辑。此后八年里,她全身心融入流年团队,与其他编辑互动交流,她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会主动联系作者,将一个个有文学潜力的作者留在流年。
江山十三周年的“恒”征文,她写了三篇,其中一篇散文《归处》让我几度潸然泪下,我感动于她人性中的韧性,我更欣慰,流年能给她带去精神上的富足。一如她在《归处》中所写:“因为相遇江山,邂逅文学,我对未来不再恐慌,面对挫折不再惧怕,我习惯了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意外。”
江山十四周年的“耕耘”征文,她写了七篇,篇篇精品。她是流年社团个人“耕耘”征文中精品最多的参赛者。我为她鼓掌。
江山成立十五周年征文,她书写了散文《温暖的遇见》。此文是一位文学编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无疑是献给江山十五年最好的礼物,因为散文高度契合了此次征文的主题思想,真实有力地展现了江山文学网编辑对文字的热爱,彰显了对文学的敬畏之心。
她讲述的与年逾古稀的作者“灌园痴叟”之间的相遇,是她作为文学编辑的慧眼和责任心发现了这位优秀的作者,且经常交流沟通,清鸟以一颗火热的文学之心将他留在了流年,每次微信里发来的留言,于清鸟来说是“好声音”,回旋于江山文学的蓝天下。这因为有了这些优秀作者的支持,流年社团才能稳步地运作下去,而对于编辑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编写的按语得到了作者的肯定和喜欢。
生命中有无数次美好温暖的遇见,相遇在春花烂漫的山野,相遇在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下,相遇在白雪纷飞的季节,而文字里的相遇,是最美!我们心中的文学,流淌着对美与真的永恒追寻,这样的相遇,始于心灵的契合,源于精神的共频与灵魂的感知。
在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社团里,十多年里我们与入驻社团的作者有了无数次这样的遇见流年尊重他们,他们信任流年,愿意将自己的文章交给流年的编辑们去编发,这份信任对社团编辑来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如同爱惜自己的文字一样去珍视。散文《温暖的遇见》文风温润,文意绵长,文心绵密,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山好声音”。
文字应指向心灵,丰沛而旷远。江山如远方的灯塔,照亮每一位逐梦人的文学梦想。
十五年前,那位站在高山之巅大声宣告江山文学网成立的人,依然在默默地坚持着。
流年十二载,那些赐予我们精神食粮的人,那些将作品交给我们的人,依然关注着江山,支持着流年。
还有她们,与我一起行走在江山文学路上的人,如今还在这里——在江山,我们看过春花烂漫,也经历了风霜雪雨,在这条路上,我们依然走在一起。
我们始终相信:是江山文学美!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雪社的文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一直不知道江山的好声音征文怎么写,现在,有了一点模糊的感受,但愿,能写出来。
很唯美的散文,欣赏拜读。


流年一直是至今为止最让我感到惊艳的社团,不仅是那优美动人的文字,更是一位位编辑与作者孜孜不倦的坚持与付出,搭建着这座文学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