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旧时光】远去的渡口(散文)

精品 【晓荷·旧时光】远去的渡口(散文)


作者:风土人情 秀才,220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9发表时间:2023-08-05 09:24:07
摘要:那时的女船员都是城里人的身份,与三叔这个农民隔着一道趟不过的河,想娶她们比登天还难。杰克与露丝的倾世之恋是属于洋人的浪漫,白娘子下嫁许仙只在传说中才有。自古男比女强可以,让女子下嫁却极难,这中间隔着一条世俗的河,让人难以找到相通的渡口。

渡口是通往彼岸的起点。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名字,我们常会看到在水一方,渡口旁起伏的浪波不停地冲刷着野草丛生的河岸,昼夜不息,无休无止,那毫无倦怠的韧劲让人折服。而离开渡口的小舟渐行渐远,直到模模糊糊地消失于茫茫水面,人的心也被牵走了……
   这世上有数不清的江河湖海,它们或是有形或是无形,或隐或现地阻拦着我们。江河湖海的另一边是什么,是干旱还是湿雨,是温暖还是冰冷,是纷争还是和平?为了探究彼岸的真相,渡口便应运而生,此后它就与人类的行踪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再难割舍。
   我最早知道有渡口,还是在神话故事里。在四野茫茫的洪荒天际,一条波浪不息的大河连通着遥遥的天空,河像是天上悬挂着的飘带。历经无数磨难九死一生才赶到渡口的唐僧,此刻他不仅仅为眼前的壮观场景所震撼,同时也深深的感到了为难。你想啊,一条通天的大河让他这个凡人如何能够安然飞渡,此时荒凉与无助感再次涌上了这位虔诚佛教徒的心头。
   就在唐僧师徒无计可施踯躅难行时,一条小船乘风破浪而来,神秘的船夫竟毫不费力地将他们送到陌生的彼岸。过了河的唐僧立马觉出了身上的异样,他感到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上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的身轻似燕,像能飘起来,头脑也变得清澈镜明似的轻易不再迷失。原来这条河是天地间的分界,河这边的平常人过了河,便拥有了仙家的超凡能力。当然,想过这样的河要有缘才行,等闲人连河的影子也见不到。苍凉的渡口,神秘的彼岸,也像是一盏心灯照亮和启迪着儿时苍白蒙昧的心境,那些向善的种子、智慧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撒播。
   待我上了小学,常见行色匆匆的农人行走在深秋,吭哧吭哧地甩着满头大汗,抢着把家乡的土产运到县城的大渡口,然后顺着大运河漂往南方。比起铁路,行走在水路是一段漫长而孤寂的旅程,几天几夜的航程里,囿于船上的空间,同伴间能想到的事已经说尽,他们长时间的相对无言,漂泊在他乡的孤寂时常便涌上心头。
   三叔也是南下大军中的一员,他说他们选走水路的原因是船票便宜,旅途的孤寞可以忍,时间更是次要的,农人的时间最不值钱。还好的是,那时已打破了女人不能上船的陈年旧俗,船员里有好多漂亮的姑娘。你是不是看上了哪位姑娘才乘船的?我故意问三叔。我总认为两岸的风景与古迹是无言的死物,渡船远远地迎来的一个个古迹,很快又连同它们的倒影一起被远远地抛于船后。清晨在船上静看红日升起,晚上又见晚霞消失于天际,单调而重复的航程里,因为有了漂亮女船员的朝夕相伴,那悦耳柔美的声音便暂时驱走了游子的孤寂,热闹的人声才是正常人间该有的样子。我的玩笑话让三叔脸红了。三叔也知道,那时的女船员都是城里人的身份,与三叔这个农民隔着一道趟不过的河,想娶她们比登天还难。杰克与露丝的倾世之恋是属于洋人的浪漫,白娘子下嫁许仙只在传说中才有。自古男比女强可以,让女子下嫁却极难,这中间隔着一条世俗的河,让人难以找到相通的渡口。
   同饮着运河水,江南的机会却很多。回来后没多久,不甘像父辈那样再守着一片黄土的三叔又跑回了江南。当他第一个在村里盖起楼房时,无疑证实了他人生中自渡的成功。三叔盖楼的消息也像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打破了小村的宁静。渡口另一头的江南也搅乱了我的心境,乡村里早已熟悉的树木庄稼及野草,还有年年不变的老屋石块乃至土疙瘩,这些烂熟于胸的景致已难容下渐渐变大的野心,这让我时常想着要跳出乡野的禁锢,到远处去走走。
   有一天,我和同学偷跑到离家最近的渡口,西泇河边的一个小渡口,这条河的下游正是连通着大运河。远远望去,渡口边有一座圆形的土窑,碉堡似的矗立在渡口前方。窑的四周散落着残砖,窑顶有个坏掉的大豁口,窑身上坍塌的地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坑,摇摇欲坠的残壁上惟有茂盛的荒草在随风晃动,给这破窑凭添了一丝活力。一座没有文字记载的窑,让人见到的只有无尽的沧桑,为何不拆掉它呢?同学说道,可别小看了它,八路军当年在这里还伏击过鬼子呢。一九三八年春天台儿庄战役打响后,战场上很快进入了胶着状态,日军紧急从临沂调兵向台儿庄方向增援。在民族大义面前,由当地热血青年组成的陇海支队,利用熟悉的地形主动担起了阻击任务。郭子化、栗培源等抗战英雄均出自于这支队伍。那天我们围着土窑转了一圈又一圈,还想找到战争留下的遗痕,一个弹头或是一块生锈的弹片。但脱落、开裂、坍塌、荒草萋萋的窑身早已湮没了战争的痕迹,留下的只是无尽的苍桑,窑顶的那个大豁口是不是炮弹留下的呢。
   老窑后面,青砖铺排的一段坡路平缓地止于渡口,磨出凹痕的地砖提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繁忙与热闹。一条停在渡口的灰色木船随着水波在微微晃荡。没有门楼式的牌坊哪怕是简易的木牌提示着这个渡口的名字。别说是一个渡口,那时的大部分村庄也难见文字性的提示。不像现在,还没进庄老远就能看见横跨在路上的仿古式大门,高大而不失华贵,艳丽又不失庄重,如果不是上面写着某某村庄欢迎您,还真以为是来到了古代的哪级衙门,当然能撑起这样的门面靠的是钱。
   在那个简陋的渡口,船夫正埋头坐在船上,斜扣的草帽遮住了他大半个身子,让人很难辨出他是在睡觉还是在想什么。不远处新修的大桥抢走了这个渡口的生意,只有那些不会骑行的老者,因为不愿多绕路过桥,仍选择在这里渡河。缓慢的渡船已被人们抛弃,毫无预兆,如潮退无声。乘船的人少了,往后他该怎么生活呢?我们为老船夫深深地担忧,而他却坦然地睡着觉。“哈哈,守着这条河还怕没饭吃?你们看那里,那是我养的鱼,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多可惜。”被吵醒的船夫笑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排列整齐的网箱,里面养了各种鱼。交谈中,老人说自从有了这新桥,他心里就轻松了许多,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守在这渡口。先前为了送那些急着求医的人,半夜里他也要爬起来开船,求医治病是牵扯到性命的大事,他半点也不敢耽误。这世界是奇妙的,我们都把到达彼岸作为目标,而这位老人在渡过数不清的路人后,仍然坦荡地守着眼前的这条河,他把河当成了心中的彼岸。
   待我下江南的时候,乘坐的是火车,那时已少有人再乘船远行了。县城的大渡口也改成了货运码头,河里的货船多了起来,由十几节货船链在一起的船队有火车那么长,劈波斩浪,声势浩荡。码头上装货的灯光彻夜不息。在河网密织的江南,我见到了更多的渡口,家乡的渡口因陋就简,呈现着原始与粗犷的风貌。而南方渡口则是由石块砌成的工艺品,整齐的台阶由水面一层层地延伸到路面,伴着同样精致得一丝不苟的拱桥。常有窈窕女子举着遮阳的素花伞,扭着腰肢从桥上走来,皮鞋踏在方整的石板上发出格咯噔咯噔地响。那个白娘子不也是这样吗?她也从那园形的拱桥下来过,不同的是她打了把油纸伞,脚着布鞋,步子轻盈而又灵动,如邻家小妹一样,回眸一笑便迷倒了大片后生。美女下了桥向左或向右一转,沿着青石台阶直接来到渡口的船上,然后随着慢悠悠的小船消失在河巷深处。小桥流水人家相伴着柔美的绿柳,把江南的韵味淋漓地展现,陶醉在其中,人的心性也跟着变软了。
   一次从杭州赶回无锡,同行的朋友一时兴起竟要乘船,理由是浏览江南运河犹如打开了一本史书,乘船这是行走在历史长河的画廊里。自春秋战国以来,江南运河便是吴越两地物资与文化的重要承载,两岸吴越文化的自我积累,以及历次与北方文化相融合的遗存应该是十分丰富的,称之为历史画廊毫不为过。谁想来到渡口,仅有下午六点多的船票了。你能想到要乘船,别人自然也会想到,大家别无选择,只好盼着夜航能遇到意外的浪漫了。
   趁着天黑前的这段时间,大家满怀期待地向船舱外看去,任谁也不想错过途中的任何一个风景。起初,两岸是一片绿色,客船犹如在绿巷中穿行。远处不时冒出的黛色古院,勾起了人在异乡的孤愁。今夜是否还有赶路的书生在那院门前叩门求宿;那院子里住的是谁?这是隐于乡间的大户,还是学习宫廷礼仪的西施,她是甘心作为礼物送给吴王的吗。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情况,我们难知这是何等院落,于是许仙、白娘子、勾践、西施、钱镠王、岳飞、赵构,甚至还有秦桧的影子,便翻来复去地在脑海里跳跃着。
   仿佛是一瞬间,天色就暗了下来,天地间融为了一体。岸上偶尔有冲破黑暗的片片亮光,映照得天空一片昏黄,这提醒着我们船又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说,从夜晚灯光的强弱就能判断这个地方的繁华程度,越亮的地方越繁华,这话应是有道理的。待亮光被抛在船后,两岸又是黑魆魆的一片,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曾说过这像是怪兽。
   清晨,朦胧中听到有人在急促地喊叫着:醒醒,快醒醒,枫桥快到了。哪个枫桥?寒山寺边的那个枫桥吗。自从那个落第的书生张继写出《枫桥夜泊》后,寒山寺里的和尚们就把诗刻在石碑上奉为至宝,可见落第也并不是才学疏浅,人生的好多事还要靠机缘。修行的和尚按理讲不该再关心凡间的事,守着青灯古卷,远离尘世的喧嚣才能静心。为何他们要把《枫桥夜泊》郑重地刻在石碑上,孤灯渔火对愁眠,是那诗里的一缕孤愁引起了他们心灵的共鸣?其实何止是和尚,那寒山寺里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不也是想摆脱那缕孤愁而来的吗。有句话叫心系吴江点点愁,思也悠悠,恨也悠悠,古代文人总是把吴人与绵绵的愁绪联系在一起。愁是吴人难以斩断的情愫,是这里丰沛的水源,还是温润的气候养成了一方的多愁善感。如果说善男信女们到寒山寺里赏景拜佛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那么释放孤愁是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彼岸呢。那夜我们和张继一样,看到的也是枫桥模糊的影子,只是运气没有他那么好,没能听到钟声,若是能听到寒山寺那悠扬的钟声,便更能体会张继那千年不息的感叹了。
   船到无锡已是天亮,回望行程,夜不见景竟毫无遗憾,因为那些与途中景物相关的人物已一一在脑海里重现,睹物观景不就是为了追思前人往事吗。
   除了内河的渡口外,后来我又在大海边见过带有栈桥的渡口,也曾穿越过湖边渡口前的大牌坊。无论渡口的大小,都能助你渡河、越湖、穿江或是跨海,送你想要的彼岸。在尘世的洪流中,渡口越来越少了,但渡口所承载的故事依然会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回望来路,我们每个人都像那老船夫一样,在人世间留下了匆忙劳碌的身影,发散着微尘般的光芒,照亮别人也照亮着自己,或许这样的悲苦自渡,才是人生的真谛。

共 40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围绕“渡口”徐徐展开,有对渡口的深度理解,也有关于渡口的人和事。渡口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它的神秘感正是它的魅惑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是由一个一个的渡口连缀着,芸芸众生皆在自渡的同时也在渡人。文字中让小编印象深刻的有三个片段,一则三叔的自渡——三叔是“南下大军中的一员”,他随着渡船一次次南下,开阔了眼界,富强了自己;二则是简陋的渡口的船夫,他豁达、闲适、知足的心态不能不说是得到了大河开阔心胸的滋养;三则是作者“一次从杭州赶回无锡,同行的朋友一时兴起竟要乘船”的经历。这一历程既是历史的重温又是心灵的洗尘。如此纯净的一段旅途往往会让人有醍醐灌顶般的豁然敞亮,会使心灵、心智得到启示和升华。全篇文字起落有致,肌理清晰,有深度,有嚼劲。感谢老师的分享,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80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8-05 09:25:19
  学习老师精美的文字,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1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8-05 09:48:36
  感谢至简老师的辛苦编辑,遥祝老师夏安。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8-05 09:39:39
  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学习老师佳作!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8-05 09:49:41
  感谢小雨的光临与鼓励,夏安。
3 楼        文友:何叶        2023-08-07 16:36:32
  恭喜精品!我就说嘛,风土老师就是棒!社团人的骄傲!
何叶
4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8-07 16:41:05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8-07 17:09:30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6 楼        文友:劳神        2023-08-07 21:44:08
  一篇历史感很厚重的精品散文!
7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08-08 09:57:07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向你学习!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