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旧时光】远去的云(散文) ——写在参加工作十年
又是忙碌的一天。给瑞瑞还没讲完一个故事,她已酣然入睡。我暗自窃喜终于可以玩会儿手机。拿起手机,0:06,2022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六。哦,今天刚好是我来到阿克苏,参加工作满十年的日子。
瞬间,睡意全无。
思绪不由得回到十年前。当列车缓缓驶进阿克苏站,依稀记得我错综复杂的心情。不知道是因为坐了一夜火车太疲惫的原因还是什么,感觉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好像一不小心就要飞起来了。火车终于停了,出了车门,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旧的狭窄拥挤的候车大厅,站台上站着一排迎接我们的人,好像还拉了一个欢迎我们的横幅。我和这里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一、关于真诚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地方,才能真诚地生活。所谓真诚,大概既轻松又吃力。对具备的人来说,它就像一朵微笑,一个回眸,一句赞美,一席换位思考;对于不具备的人来说,它就像一座险峻的高峰,一条湍急的河流,一湾泥泞的山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那位只露着两只眼睛的助产师。2016年8月14日,她从专业的角度鼓励和帮助我把瑞瑞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在炼狱般的疼痛里仍然感受着爱与温暖。可惜疼痛让我意识模糊,没有看清她胸牌上的名字,也没有亲口对她说一声谢谢。但是,6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她的那双眼睛,星河般明亮,散发着爱的光芒。多年以后,每每想起,难以忘怀她对工作的耐心细致,对产妇在承受巨大疼痛时表现出的怜悯与鼓舞,对呱呱坠地新生命的欣喜与垂爱。她如此真诚地对待一个产妇。不,应该是每一个,无数个。
2013年初春的时候,我在阿克苏站从事票员工作。一天,一位白发苍苍行动不便的维吾尔老奶奶来到了我的窗口。我用自己刚学会的几句简单维语试着和她交流,但是几乎没有效果。这时,窗口探出一位维吾尔大叔的脑袋,他和老奶奶简单交流几句后,对我说老奶奶要去和田看望孙女,还说要买一张卧铺。我敲好了票,她掏完上衣口袋掏裤兜,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放在了柜台上,十块的,五块的,一块的,五毛的,零零总总也不到100块。我正要敲硬座的票,大叔说,打一张卧铺吧,老人家这么大年龄,身体吃不消的,不够的钱我垫。帮老奶奶买完票后,他们一起消失在了人群里。过了好久,他再一次出现在了窗口,我看着他,他连忙说,刚才是插队上来帮忙翻译的,这回是真排到我了。他买的是阿克苏到喀什的一张硬座票。买完票很谦和地对我说了句“谢谢”,然后从另一侧走出了人群。就在这时,我发现他拄着拐杖,他的一条裤腿是空洞的。我怔怔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被深深地震撼。那一刻,人性的光辉笼罩着他,笼罩着我,也笼罩着整个售票大厅…
前前后后,我在阿克苏站从事售票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卖出去好多张票,见过好多人,全国各地的,老老少少,有喜笑颜开的,有愁眉苦脸的,有谦逊和蔼的,有骂骂咧咧的,还有因为没买到票扬言要投诉我的,等等。这些都像多浪河的水,像天边的云,像佛过脸颊的风,裹挟着光阴,去到了我不知道的远方。唯有卖给维吾尔大叔的那两张票,和我的售票生涯一道,装进了我的行囊…
十年来,我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庆幸总能被这么多“真诚”环绕,正是这些历久弥新的“真诚”,陪伴我一路走来,让我在得意时不自大,失意时不自弃,让我在赞美声里自省,在批评声里自新。让我面对得失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诚地生活。
二、关于挫折
“挫折”一词在中国最早出自西汉桓宽《盐铁论·诛秦》:“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现代汉语中对“挫折”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可以在心理上对一个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应该过度沉溺于挫折的泥潭,如何在挫折里自进,大概是每一个成年人要面对的课题。
上初一的时候,我在高年级同学办的黑板报的一个角落里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故事大概讲的是滑铁卢战役前夕,惠灵顿将军带领的英国军队曾一度被拿破仑带领的法国军队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有一天,溃不成军的英国军队又遭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雨,惠灵顿将军只得下令全体士兵躲进附近的一个森林避雨。半夜,劳累的士兵都已经进入了梦乡,但惠灵顿将军却难以入眠。他走出帐篷,无意中抬头仰望,却发现一棵大树上有一只蜘蛛正在风雨中奋力地缝补破了的蜘蛛网。看到这,惠灵顿将军一下子有了克服重重困难的强大勇气。靠着这一点,他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取得了滑铁卢战役的胜利。
初一的时候,我十三岁,正值豆蔻,不知道何为“挫折”,也未曾听说过滑铁卢战役。但是,就在那个闷热午后的课间,在方寸黑板间邂逅了那只蜘蛛和惠灵顿将军的缘分,记住了这则故事。十年光景,我在阿克苏工作和生活,遇到了很多人和事。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挫折在所难免,有沮丧有难过,有失落有脆弱,好在身边总有家人、同事、挚友,给我鼓励和支持,让我在挫折面前,卸下铠甲,放声痛哭;让我在挫折面前,不失勇气和自信;让我在挫折面前,依然相信未来可期。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也许我们都应该尝试做一只风雨里不曾放弃和停歇的“蜘蛛”,或者学习那个在逆境中敢于奋进和挑战的英国将军。
三、年龄与容貌
十年光景。我的身材不再那么纤细,头发掉了一把又一把,眼角有了细纹…是啊!都是岁月的痕迹。
最近某社交软件上频频出现“中年少女”,“少女”们试图给“中年”重新定义,并且积极向当今社会展现当代女性的自信和落落大方。换个角度看,这更像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不再一味向外证明“花木兰”式谁说女子不如男,而是更注重自我实现;她们也不再局限于满足社会和异性对女性的期待,而是更注重自我认同。总之,她们让现代女性形象更加立体,性格更加饱满。
不得不承认,年龄带给女性衰老和焦虑,我也不例外,所以我总愿意花点钱给化妆品,想以“保养”的名义留住青春,锁住美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终于明白,再高级的化妆品也抵不过光阴流逝。真正的美丽应该是由内向外的,是善良、正直、自信,是向阳而生。
当今社会赋予现代女性多重身份和角色,职场达人、家庭主妇、女儿,母亲、妻子等等,男性更是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作为理想伴侣的标尺。现代女性的核心价值观中,“独立”绝对是名列前茅的。方方面面的独立中,人格独立应该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女性才能在多重身份和角色中切换自如,从容自在。既不做攀援的凌霄花,也不学痴情的鸟儿;既能在烟熏火燎中翩翩起舞,也能在挫折泥泞中栩栩如生。
总之,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女性,不应该让年龄和容貌成为枷锁和桎梏。让美丽成为态度,让青春成为选择。心若阳光,享受斑斓而清澈的人生。
四、婚姻与爱情
李娟在《冬牧场》里说:“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个梦,唯有⽉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亮像⼀个梦”。总觉得这句话可以笼统而诗意地表达婚姻与爱情。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爱情;古今中外,多少影视工作者,演绎爱情。于普通人而言,拿起文学作品,被爱情故事震撼,为殊途同归开心;作为观众,被忠贞不渝感动,为南辕北辙遗憾。爱情是繁花似锦,婚姻是细水长流;爱情是你侬我侬,婚姻是粗茶淡饭;爱情是水中月镜中花,婚姻是杯中水碗中茶。
也许,在好的婚姻里,我们终会明白,爱情是短暂的,爱才是永恒的。用心经营婚姻,用爱滋养灵魂。
五、关于感恩
尼采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皆馈赠。身边总有这样一类人,“本来”、“应该”、“要是”常挂嘴边。面对成功,沾沾自喜;面对失败,怨天尤人;面对责任,推三阻四;面对利益,争先恐后。面对人和事,常常“索取”而不自知。伤害别人,为难自己。既体会不到知足的快乐,又感受不到给予的乐趣。
感恩成功,感恩失败;感恩肯定,感恩批评;感恩赞美,感恩诋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与君共勉。
六、远去的云
十年。白驹过隙。弹指一瞬。
我常常问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但是,又怎能以简单的“得失”二字来形容这因浸透了泪水、汗水而显得格外充实的十年时光呢?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多浪河边走一走,或者,带着瑞瑞。我们娘俩在河边赏过春天的花,看过夏天的荷,捡过秋天的落叶,踏过冬天的雪。她最喜欢看河里的鱼,我最喜欢看天边的云。我知道,她是我最珍贵的礼物。此时此刻,看着她熟睡的脸庞,我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我的满足和幸福。
特别喜欢林清玄在《镜明,千里皆明》里的一句话:“我也愿意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如果说这十年,像天边的云,它也远去了。我能做的,就是满怀期待地迎接另一朵新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