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晓荷】爱江山,更爱晓荷(散文)
与江山的缘分,缘于文阁书痴老师。与老师的缘分,缘于文字。无意中读到老师的诗歌,被他的诗歌牵引,我与老师成为了文友。
我记得,当初老师发在他QQ空间的每一篇诗歌,我都会品读,有时候也会留评。当老师知道我也喜欢文字,就推荐我来江山文学网投稿或是做编辑。我自知能力有限,推托了。但是对于这个第一次听说的文学网站,倒是有了一丝兴趣。之前,曾经在榕树下注册并发表过几篇随心所欲的文章,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网络,榕树下也就没再登录了。再后来,干脆将登录密码都忘得一干二净。
说实话,当文阁书痴老师把江山文学网推荐给我的时候,对于这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网站,还曾经有那么一丝的不屑。“江山文学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几年不触碰网络,脑子还固化在原来的那个网络时代,我与时代脱节的弊端显现而出。现在回想若不是当初有老师的推荐,再加上自己的一份好奇心,差一点就与江山文学网失之交臂。那样的话,我爱的江山和我爱的晓荷,我更是无缘走进了。
好奇心驱使我立马行动。2014年5月17日,注定是我与江山文学网有缘的日子。那一天,我用东栏一株雪这个笔名在江山文学网注册,从此走进江山文学网,并与之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真正走进江山文学网,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生。那个时候的江山文学网已经初具规模,文章发表量数据让我叹为观止,心目中的那个榕树下,在我心里的分量、位置一点点地减轻、偏移。正可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网站老师们的文字,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等体裁,有连载、有长篇、也有短篇,这里简直就是文学殿堂啊。那个时候的我,对于什么样的文可以成为是精品和绝品,不甚了解。至于文章名字前面的蓝豆豆、红豆豆代表着什么更是一脸懵懂。我先是把之前的一些零散的小文发到系统里,就连一个蓝豆豆都没有获得过,就别提红豆豆了。后来才知道,开始横冲直撞般“闯江山”的我,事先没有准备不说,进到网站也不了解一下人家的规矩,像只无头苍蝇般乱飞。新手指南、投稿指南就在网站首页明显的位置,自己却视而不见。不了解网站的发文规定和要求,我乱发的文不仅浪费了编辑老师们的宝贵时间,也让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再发文的勇气,我开始打退堂鼓了。
时间到了2014年的5月24日。那天,我把之前曾经发表在榕树下的一篇情感小说《对你的爱,与你对我是否有爱无关》,投稿到了系统,也打算以此文作别江山文学网站。没想到,也正是此文的投稿、发表,把我一度想离开网站的心再次收回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网站得了红豆豆,令我的心有了些许的喜悦。但是那个时候还是不明了红豆豆代表着什么,让我留下来的原因不是红豆豆,而是另有原因。在这里,我要特别想感谢的,是风飞沙老师。因为老师的一封飞笺,让我对江山文学网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心里的定位。
我依稀记得那篇文章,我是那天上午投稿到系统的,等到晚上再次登录网站时,风飞沙老师的一封飞笺闯入我的视线,至今我都清晰的记得那封飞笺的内容。飞笺里老师询问我是不是此文的原创者,因为她在网上检索搜到榕树下有一篇文章跟我的这个文章名字一模一样。老师确认我是原文作者以后,还给予我了鼓励。回复完风飞沙老师后,我还觉得纳闷,一个名不经转的网站,事还真多,人家榕树下网站咋就没有这么多事啊。实话实说,当时心里泛起些许的不悦。因为当时刚踏进江山文学网的大门,所以不知道网站的管理工作是如此细致,各项规章制度是如此严谨。而当我冷静下来,细细体味这件事的过程,感受到了风飞沙老师作为一个文学网站的编辑,对编辑工作是如此认真负责、事无巨细的态度,是令我敬佩的。我感知到她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一丝不苟,对网站、对每一个作者负责人的管理团队。以小见大,这样的一个文学网站,不正是我内心一直想要寻找的吗。我爱上了江山文学网,从此欲罢不能。
九年后,我依然还在江山,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写手。是当年风飞沙老师的敬业精神让我留了下来,更是江山文学网的纯文学氛围令我驻足于此,才有我在这里继续学习、历练、慢慢成长的身心愉悦的历程。从此以后,我把心留在江山。
几年前,我偶尔也会把首发在江山文学网的文投稿到了到其它文学网站,可慢慢发现别处的文学氛围自是不能与江山文学网比及的,且总有种我是外人的感觉。只有在江山文学网,才有归属感。我知道,我已经把江山文学网当做了家,只有在自己的家,心里才有那份安然和舒适。至此,不再看外面的风景,只把心留在江山文学网。
九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九年里,我先后在系统、梧桐文苑、笔尖为暖、淡雅晓荷等社团投稿,最终把脚步停驻在淡雅晓荷。
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会把脚步停驻在淡雅晓荷。答案很简单,因为晓荷像家一样的温暖。如果说江山文学网是一个大家庭,那么淡雅晓荷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的小家。我爱大家庭,喜欢它的纯粹。我更爱我的小家,那里很温馨。对于真正喜欢文字、爱文字的人来说,有谁不愿停留在那里,享受那么一份清新和淡雅呢。我想,我也不会例外。如果说把江山文学网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晓荷和其它兄弟社团,就是这棵大树上的繁枝。没有江山文学网这棵大树的繁茂,就不会有各个社团的郁郁葱葱。大树是支撑着每一个社团的主干,而我,只是那条枝干上的一片叶子。吸取着主干和枝干的营养,才能栖息于枝干上,九年的光阴不曾枯萎、飘零。
我不会忘记,晓荷社团的陌小雨老师,凌晨时分还在认真地为作者们编辑,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我也不会忘记,驴鸣老师,对我的文章认真仔细的编辑、修改、指正,一位敬业、可敬的老师。我更不会忘记美女芹芹森老师,也是编辑我的文章居多的一位老师。虽然不曾谋面,从我发文到看到她编辑完成,可用神速两个字来形容。每篇编按解读精美,给我的拙文增色不少。还有我尊敬的萧肯老师和至简至爱老师,两位老师都在为社团默默地付出、尽心尽力,每一位晓荷人都有目共睹。两位老师每次在我的文章发表以后,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给予我默默地鼓励和支持,感恩与两位老师在晓荷的遇见。而最令我敬佩,当属率真、大气、执着的美女社长何叶。别看她是位年轻的女孩子,不仅干事雷厉风行,还颇具爱心。视每一位作者为家人,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每次征文,都要自己出钱购物或是以现金红包形式对作者以资鼓励。没有哪一位作者是为了钱来投稿、写文的,而何叶社长说:“这是我的一片心意,礼轻情意重。”重情重义的何叶社长,和一群重情重义的作者们,就这相互鼓励着,创造出属于晓荷的辉煌。还有很多很多,我没有提及名字的老师和作者们,都在为社团默默地付出,不计得失。这样的社团能不爱它吗?因为它值得爱!
九年,江山文学网见证了我的历练和成长。而我,也目睹了江山文学网的日益壮大和发展,我身为江山人而自豪。九年,江山文学网的老师们给予我很多的鼓励。每一次进步,都少不了网站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2015年10月10日,我的一篇散文《又闻枣花香》,被网站评为绝品。这是网站绝品组老师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也让我更有信心写好文,不愧于江山文学网对于我的那么厚爱。
最令我难忘的是2016年7月5日的那一天。那一天,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我从一个健康人,瞬间变成了一个肿瘤患者。
嘈杂的候诊大厅,人来人往。初诊医生诊断我有异常,需要彩超进一步确诊。我坐在候诊大厅等候做彩超,打开手机,第一个想要去浏览的就是江山文学网。没想到,江山文学网微信公众号上自己的那篇散文《离别的车站》先跳跃在眼前。说来奇怪,看到江山文学网这几个字,立马就把初诊医生的提示抛掷脑后去了。出奇的冷静,仔细阅读着自己的那篇文章,从中找不足。我的文章能被晓荷社团推荐,又能被江山文学网采纳发到公众号上,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唯恐因为自己的文中不足,丢了家人的脸。江山文学网,可是我的家啊。
接下来我经历了一次手术、八次化疗的治疗时间共达半年之久,半年时间里奔波于医院和家里,身心疲惫,还要忍受化疗带来的各种副作用。虽说那个时间段我无心力再写文,可是当我身体有不适时,打开江山文学网,浏览老师们的文字,就变成了治愈我各种痛苦的最好良药。一个人的抗癌路上,再多的艰辛和折磨,有我爱的江山和晓荷的陪伴,读老师们的文字,会让我那被病痛折磨的身躯轻松许多。文字的力量,变成一张无形的大手在托举我,也给了无限的温暖和爱。我知道,这应该是江山文学网给予我的一份深深的慰籍。
有了文学的力量,有了江山文学网和淡雅晓荷社团这个大家和小家的感召,我很快从阴霾中走出。
淡雅晓荷,多么清新淡雅的名字。我作为江山人而自豪,我作为晓荷一员倍感温暖。感谢在我恢复期间,何叶社长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她,每一次鼓励我坚持服药、坚持康复的信念。何叶社长,一个热情、执着、重情重义的北国女孩,用她的爱凝心聚力,把晓荷经营成有爱、有温度的家,这也是我不离不弃晓荷的原因之一。还有那些可爱、可敬的老师、作者们,没有谁计较得失,众心向社团且为之付出,他们感染着我。一个有温暖的家、一个有温度的家、一个和谐的家、一个有爱的家,没有谁不留恋、没有谁不爱。
我是江山人,我也是晓荷人。我爱江山,因为你给予了所有作者那么好的一个纯文学平台,让那些真心喜欢文字的作者们能够有缘相聚;我更爱晓荷,因为你给予了所有作者那么多的温暖和爱,让他们有了家的归属感。因为爱,所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