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父亲(散文)

精品 【齐鲁】父亲(散文)


作者:甄西同 白丁,1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99发表时间:2023-08-08 23:05:21
摘要:父亲恩重如山,用一生的经历告诫我们不要走弯路,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及帮助父亲恢复身体,祝福老父亲快乐每一天。

父亲病了,在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月。
   父亲患有脑梗,这已是第三次住院,出院前医生说:“恐怕往后的日子老人家在床上度过,老人家已是八十四高龄,又是第三次复发,如能恢复好,那是奇迹。”
   “没有其它好办法?”我问。
   “有,效果甚微,除药物治疗外,帮助老人坚持锻炼。”医生说。
   父亲回到他原住的两间房屋里,说这里住习惯了,那儿都不去。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喜欢热闹。自母亲走后,我怕父亲一人寂寞,在临街一处盖了两间房子。父亲说:“这儿沿街每天人来人往,你们忙于家庭,就是你们不来我也不寂寞。”每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总感觉酸溜溜的。
   父亲七岁时,爷爷去世,奶奶领着父亲和我叔娘仨过日子,难处可想而知。
   父亲一生没有大起大落,加上早年丧父磨就了父亲那种不认输的性格,父亲年轻时热衷于书籍,在他那个年代属于“文化人”,懂得比较多一些,父亲还有一门手艺蒸馒头,无论面粉发酵与不发酵,经过父亲一捯饬,蒸出的馒头个大,喧腾、好吃,所以在生产队一直在食堂做饭,即便是寒冷的冬天派到河工除了做饭还是做饭。食堂解散后在队里从事保管,土地刚承包到户,父亲又磨起豆腐,炸起油条,做起了馒头生意,虽说当时收入少得可怜,但总比没有强,不管咋说我家的日子在当时属于上等水平。再后来母亲走了,为抚慰父亲那颗孤独的心,我没让父亲下地劳动过,父亲凭借着自己那点‘文化底子’,给村里一些红白事写写小柬,当当外柜执执笔等等,渐渐来家找他唠嗑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他会在屋里摆好桌椅板凳,泡上一壶茶等着他们来,每月的开支靠着他给人家结婚选日子,写小柬挣些外快,加上我们平时给的零花钱,日子过得悠闲自得,叫我们省心不少。
   父亲在我们家虽没什么丰功伟绩,但对我们姊妹仨人的一言一行要求特别严格,特别是我,不存在对我(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娇生惯养这一说法。
   以至于后来我对我的子女说:“你爷爷一辈子没给我留下多些财富,但思想上那种灌输是任何财富所不能比的。”
   八岁那年,村里兴起“习武”热,我跟本家一大哥习武。一天晚上,趁着月光我和大哥去东鱼河岸上用刀砍了两棵直溜小槐树作为练武用的杆子,父亲知道后,勃然大怒,不问原由把我按在凳子上脱掉鞋子狠狠打我屁股,并大声嚷着:“你知道吗,这是叫偷!这么小学会偷,长大了咋办?今天打你就是看你长不长记性。”如果不是母亲护着还不知要挨父亲多少鞋底呢。
   九零年初的一天,我接到去乡政府上班的通知,父亲知道后对我说:“好不容易去政府上班了,一定要珍惜,无论将来混得好坏,公家的东西一点都不能沾,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到手也会掉。”话糙理不糙,短短的几句话道出父亲对我的要求和期望。
   随着岁月流逝,父亲老了,我也子孙满堂,每年中秋节或春节在外工作的孩子回家团圆,父亲总是喋喋不休重复着那句话:“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走弯路。”
   父亲一生爱干净,屋子里总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父亲晚年时在屋前摆弄了一片小菜园,种植了黄瓜、茄子、辣椒,开始我不相信,认为父亲年轻没出过力,老了反而干起活来,直到有一天我回家才得以证实,我说:“爹,干嘛给自己过不去,老了该享福,怎么想起种菜了,不知道累。”
   父亲说:“你小子啥意思?嫌弃爹年轻时没出过力?”
   我赶紧说:“不是那意思,爹,别误会,我是觉得您老人家这么大岁数,别累着就行。”
   “累不着,累了就歇歇。再说这样还能锻炼身体,如果身体垮了,把你们连累了咋办?看着你们个个家庭过得这么好,我心里高兴,想再多活几年。”
   我看着父亲,但愿能如偿所愿。
   父亲时常打电话给我(因工作我住在县城):“菜园里的茄子该摘了,豆角一米长了,黄瓜老了。”
   我说:“爹,我也吃不过来,你种这么多菜。”
   “那咋办?要不叫左右邻居来摘。”父亲说。
   “行。”我说。
   父亲种的小菜园就这样还供给左右邻居,夏季菜园一片绿油油,冬季他给青菜罩上塑料棚盖上棉被,一年四季吃不完的青菜。
   父亲饮食上喜欢清淡,烟酒不沾,身体又没其它病症。一向身体可好的父亲竟患上脑梗,且三次。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第一次距现在已经五年,当时父亲感觉手脚有些麻木,我知道后立即把父亲送进医院,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父亲呆不下去,非要出院。回家后遵照医生叮嘱,坚持吃药、定期去医院做检查等,父亲恢复如初,种起了菜园。
   第二次年前末,由于我工作性质特殊,越年底越忙,竟忽略了父亲,好在父亲打来电话,我放下手中工作奔向家里,又把父亲送进医院。三天后父亲又恢复当初,说:“老天爷不要我,我想去都不收留。”一个礼拜父亲又出院了。
   第三次是今年正月十八,当我准备去外地工地时,老家一位大哥打来电话说:“赶快回家,大叔好像又患病了。”
   我心头一紧,怎么是大哥打的电话?我赶紧拔打父亲电话,只听电话那头,父亲已说不清了:“我,我……”,我立即驱车回家把父亲送进医院。没想到这次父亲在医院整整躺了三十天。
   医生对我说:“回家吧,再住下去恐怕也是这样。”
   在征得家人意见下,我们选择回家。
   父亲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我的心碎了。
   父亲望着我,说着不清晰的话:“我还能好吗?还能从床上站起来吗?”
   我眼含着泪,点点头:“能,一定能。”
   “要不放弃吧,这样下去会把你拖垮。”父亲眼里泛起了泪花。
   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叫父亲站起来,不能瘫卧在床上。
   我每天给父亲喂过饭和药后,扶着父亲慢慢练习起坐,一次,二次,一天,二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父亲竟奇迹般站立起来。
   又过了一个月,父亲拄着拐杖能下床走了,大小便能自理。
   当我把父亲能下床行走的视频发往朋友圈,一时圈内祝福点赞爆满。
   父亲没有了往日的愁容,整天乐呵呵,对前来探望他的亲戚和邻居说:“多亏了孩子们,这是我前世修的。”
   我笑着问父亲:“今年八十四,再活十年咋样?”
   父亲说:“有你们,保证再活十年。”
   父亲除每天坚持锻炼外,总围着门前小菜园转来转去,时不时指导我怎样给南瓜授粉,怎样给西红柿输果等等。
   望着父亲,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默默祝福他老人家快乐每一天。

共 25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叙述方式就像拉家常,可是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里,让小编游走在在字里行间竟然心生无限的触怀和感动。作者讲述父亲的一生看似波澜不惊,却有一种摄人心魂的力量。关于父亲的故事,有些是作者听说的,更多的是作者与父亲一起经历过来的……父亲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像众多的父亲那样,年轻时候养家,年老的时候顾家。父亲正直善良的品质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作者,让作者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孝顺什么是感恩。这是一篇无比细腻真情的美文佳作,它传递给读者一份润心和温暖。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81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8-08 23:08:17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特别的朴实又特别的带有情感,父亲的人格魅力,父子之情的厚重,都在文章里生动体现出来,让人余味袅绕回味悠长。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8-08 23:09:47
  问好作者,感谢注册江山文学网,感谢作者投稿支持齐鲁社团。作者的第一次投稿作品 就带给小编惊艳和感动,以后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白甫        2023-08-09 08:28:44
  很多时候都是家庭与事业难以两全,好在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让时光慢些,与家人多些团聚,多一些陪伴长辈的时间,生活也会绽放不一样的精彩!感谢老师赐稿齐鲁,问好,祝您生活愉快、写作愉快!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4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8-09 08:37:13
  非常感人的散文,结构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推荐佳作,已申报精品!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5 楼        文友:万重山        2023-08-10 10:34:15
  作品通过叙述父亲自母亲去世以后,含辛茹苦把作者三姊妹扶养教育长大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孝顺感恩之情,体现了父亲教导作者做一个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教育理念。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情感真挚感人,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作品对读者具有启迪和教育意义,内容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6 楼        文友:成敏        2023-08-14 13:54:01
  祝贺老师的文章获得精品,祝老师创作愉快,继续支持,遥握!
7 楼        文友:江亲莲        2025-01-20 21:42:01
  父亲,一个简单而又厚重的称呼,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与担当。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屹立不倒,为我遮风挡雨,给我提供坚实的依靠。父亲,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称呼,承载着太多的情感与记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深沉的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